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平淮西后宴赏诸军将士放归本道诏

    加 王武俊
李抱真官封并招谕朱滔诏
    招谕淮西将吏诏
    招谕河中诏
    安抚淮西归顺将士百姓敕 …… (第 6a 页)
    李澄赠司空制

    除邓州归顺官制
    李纳检校司空制
  卷十
   制诰
    赐李纳 王武俊
等铁券文
    赐安西管内黄姓纛官铁券文
    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
    与回纥可汗书 (第 10a 页)
更始以荅天休可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为兴元元年
自正月一日昧爽以前大辟罪已下罪无轻重咸赦除
之李希烈田悦 王武俊
李纳等有以忠劳任膺将相有
以勋旧继守藩维朕抚驭乖方 …… (第 3a 页)
海内骚扰皆由上失其道下罹其灾
朕实不君人则何罪屈已弘物予何爱焉庶怀引慝之
诚以洽好生之德其李希烈田悦 王武俊
李纳及所管
将士官吏等一切并与洗涤各复爵位待之如初仍即 …… (第 3a 页)
武官及诸亲诸色人等有横遭逆贼杀害者各听其家
及亲识人于所司陈牒勘实闻奏亦与追赠如迹著
众所明知仍访其子孙量加优恤尚齿养老王风之
首三代 (第 13a 页)
   授 王武俊
李抱真官封并招谕朱滔诏
三公之职论道经邦序五行之和任百事之理历代崇
重不常厥官天祚皇家茂生才杰比义齐 (第 8a 页)
列同寅协恭
以德允台阶之望以勋当井赋之赐聿应并命式副具
瞻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
节恒州诸军事守恒州刺史充成德军恒冀深赵等州
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琅邪郡 王王武俊
秉志沉密临事
能断忠而致力勇且有仁奋发之初渠魁即戮危疑之 …… (第 8a 页)
之志固所难容以君上怀柔之情未忍
拒绝且善莫大于改过德莫盛于好生叛而伐之服而
舍之销难爱人实惟朕志宜委 武俊
抱真开示大信明
加晓谕若诚心益固善迹克彰朕当掩舋录勋与之昭
雪宣告众庶咸使闻知 (第 1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翰苑集卷十       唐 陆贽 撰
  制诰(铁券慰/问敕书)
   赐李纳 王武俊
等铁券文
维兴元元年岁次甲子正月癸酉朔二日甲戌皇帝咨
尔某官某呜呼王者所以抚人失于所抚则叛下者所
(第 1a 页)
  邢州
太行从西来势如常山蛇邢洺在其间控压连九河
唐人守昭义桀骜不敢过凭此制山东腹心实非他
事巳溯悲风芒然吹黄沙乞食向野人从之问桑麻
(旧唐书李抱真传为昭义军节度使时田悦朱滔 王武俊
相继反叛及上幸/梁州抱真独于扰攘倾溃之中以山东三州外抗群贼内辑军士群贼深惮)
(之)
  自大名至保 (第 20b 页)
公还于上前奏与廷凑及三军语上大悦曰卿直向伊)
(如此道由是有意大用授吏部侍郎反今按先太师谓/故镇帅 王武俊
也 神道碑云方镇 太原兵以轻利) (第 15a 页)
事矣因与之宴而归而
牛元翼果出乃还于上前尽奏与庭凑言及三军语上
大悦曰卿直向伊如此道由是有意欲大用之 王武俊

赠太师呼太史者燕赵人语也转吏部侍郎凡令史皆
不锁听 (第 5b 页)
  邑二千户赠左仆射傅公神道碑
傅为古姓介子诛楼兰王封义阳侯俊为二十八将功
高称于两汉而毅以文章显自汉以降世累有人曾祖
谏易州长史生大父定州司马韶赠邓州长史生父荣
赠刑部尚书公讳良弼字安道清河人也以善弓矢显

仕于成德军流辈称其朴厚博野乐寿本𨽻瀛州在范
阳成德间为要害地每相攻以取两城及 王武俊
破走
朱滔诏以博野乐寿与成德军其后以公选为将而镇
于乐寿公善抚士卒与之同苦乐得士卒死力长庆初
幽州继 (第 5b 页)
   代彦佐与泽潞三军书
自天宝以后兵起山东惟泽潞一军不亏臣节李司徒
抱玉以元勋上将初领戎韬李相公抱真武略忠诚复

总戎柄教习步射振起军声为列镇之雄皆李公之力
及说谕 太尉武俊
首破朱滔击韩师于武安屋瓦皆振
剪符寇于淮服草木为兵六十年间忠名尚在及李相
公殂谢朝廷以王尚书虔休代之 (第 13b 页)
物。而虑风俗之未齐。顷者误于知人。因以动众。虽乱是用
长。俾投于荒。而靖以自思。敢吝其过。故太尉 中书令武俊。
尝拔艰危。有大勋力。重以亲戚。连其子孙。壮容图于䌽缋。
武烈书于钟鼎。十代之后。尚延其宠渥。四 (第 16a 页)
 宪宗(三)

** 讨王承宗制
:PROPERTIES:
:TITID: QTWTIT02083
:PERSID: QTWAUT0011
:END:

上帝垂象。辉孤矢之芒。先王取威。陈鈇钺之柄盖所以昭
宣七德。保乂兆人。故穷阴有助于岁功。而大刑无废于国
典。朕承累圣之休祉。奉昊穹之眷命。道思格物。心岂佳兵。
期致俗于和同。庶纳人于轨度。缅窥钟鼎。无忘卫国之劳。
永惟带砺。每存延代之赏。故 太尉武俊。
顷因多难。首建大
勋。悬捧日之明诚。遏滔天之逆竖。武烈有过于雷震。壮容 …… (第 01a 页)
会进讨。其承宗在身
官爵。并从削夺。言念乃祖。尝著功庸。蠢兹狡童。自取废绝。
其所袭实封。宜回赐 武俊
子右金吾卫将军士平。俾之纂
承。无乏祭祀。若承宗翻然改悟。束身入朝。必议加恩。不唯
贷法。如沈迷 (第 02a 页)
自古哲王有天下者。惩其暴乱。则法所宜加。察其情状。
则罪有不及。况故太尉兼 中书令武俊。
忠扶邦国。节著艰
难。览视册书。想见风概。而承宗毁弃门户。违悖君亲。遽肆
奸凶。自贻讨伐。栾盈干 …… (第 06b 页)
明樵采之禁。兼茂归降之制。好生之德。俾洽人心。止杀之
源。用孚朕志。其王士平士则。并宜各守旧官。其 武俊
实封。 (第 06b 页)
李宝臣书记。宝臣子惟岳。倚田悦拒命。真切
谏不从。兵败。召真议归顺。悦遣使来责。惟岳惧。斩真以谢。 王武俊
表其忠。赠户部尚书。

** 义井记 (第 01a 页)
。殷伐鬼方。积年乃克。岂若陛下朝命将帅。夕歼渠魁。
制胜神速。从古未有。臣等不胜庆快之至。 王武俊
:
(第 25a 页)
武俊
字元英。本出契丹怒皆部。年十五。隶李宝臣帐下为
裨将。劝宝臣以恒定等五州归朝廷。封 (第 25a 页)
维川郡王
兼御史
中丞。德宗朝。以讨李维岳功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 …… (第 25a 页)
事兼幽州卢
龙节度使琅邪郡王。与李抱真大破朱滔军于贝州。上还
幽州卢龙节度。诏以恒州为大都督府。即授 武俊
长史。赐
德棣二州。俄进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贞元十七年卒。年六
十七。赠太师。谥曰忠烈。

** 致 (第 25b 页)
物。予何爱焉。庶怀引慝之诚。以洽好生之德。其李希烈田
王武俊
李纳及所管将士官吏等。一切并与洗涤。各复
爵位。待之如初。仍即遣使。分道宣谕。朱滔虽与贼泚连坐。
路 …… (第 10b 页)
外文武官及诸亲诸色人等。有横遭逆贼
杀害者。各听其家人亲识人于所司陈牒。勘实闻奏。亦与
追赠。如迹著 忠烈。
众所明知。仍访其子孙。量加优恤。尚齿 (第 17b 页)
团练使即条
录功第名衔闻奏。并与甄叙。其行营将士。仍各放归本道。
明加宣谕。令悉朕怀。

** 授 王武俊
李抱真官封并招谕朱滔诏 …… (第 20b 页)
置等使琅邪郡 王王武俊。
秉志沉密。临事能断。忠而致力。
勇且有仁。奋发之初。渠魁即戮。危疑之际。大节首彰。开府
仪同三司检校 …… (第 21a 页)
侵之计。时乃同德。厥功茂焉。敷
五教而阜人。均九土以居众。俾尔更践。备扬洪休。乃加真
实。以贻后嗣。 武俊
可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抱真
可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实封五百户。呜呼。古
人有言曰。惟理 …… (第 21b 页)
武俊
抱真开示大信。明加晓谕。若诚心益固。善迹克彰。
朕当掩舋录勋。与之昭雪。宣告众庶。咸使闻知。 (第 22b 页)
之规。叶宣麟趾之
美。其祗膺嘉礼。钦率内教。淑慎厥心。无替于后。呜呼。可不
慎欤。

** 赐李纳 王武俊
等铁券文 (第 15a 页)
臣某等言。伏见 王武俊
所奏。恒州鼓城县生嘉禾一本合
穗。又卢徵奏。华州郑县太平乡三交里获嘉禾一穗者。谨 (第 09b 页)
举众行师。须因众心喜怒。 王武俊
实有破朱滔之劳。而地
广兵劲。若更淹延。挫损转甚。今日中朝公卿大夫之论。莫
若爱人息众。含垢忍耻。沛 (第 10b 页)
度使。滔劝泚入朝。遂权知留
后兼御史大夫。进检校司徒。领节度。赐德棣二州。封通义
郡王。田悦叛。滔及 王武俊
李纳同谋。滔自号冀王。既而与 (第 13b 页)
武俊
有隙。 (第 13b 页)
武俊
击滔败。走还幽州。上书待罪。诏免之。贞元
元年死。年四十二。赠司徒。

** 移诸道牒文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