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馀。仍念仙乡与之同号。亦未尝不神游于醴泉龙宫之间也。玆奉清台书云缄付姨弟行。既审从者入京。虽不曾一承 清范。
何异接席欢妍。又况百世修睦。周道即然也耶。敢问岁晏。客里琐琐。起居何如。瀷原来善病。若过数日。恰作七 (第 30H 页)
。与缘长老同乡。余与缘公别于河口舟中。言以一绝赠余为别。忙未即和。今始步韵追寄。)
归舟已到海西滨。 清范
何由得再亲。怊怅别时今不 (第 122H 页)
而亦不图天道之复。至此之速也。令季子恭执事。曾从士友间。已有见木之知。亦尝与闻其讲论绪馀矣。每愿一接 清范。
以扣真趣。向者入城。正好盍簪。而顾坐狷狭。竟抛诚计。至今耿耿不能平。惟愿连业勉旃。共究远大。使吾党不 (第 70H 页)
。手赐之书而意寄且郑重焉。三复以旋。无异亲执几杖于屏下而承其謦欬也。前冬。有因事南下之便。太半为历拜 清范
计。适以事牵未之果能。家季还。伏承轩驾鼎临。得有数宵之稳。 …… (第 153L 页)
则亦当以朋友之道相处。何必虚辞过奖。以置人于笑囮耶。鄙性狷隘。不耐容忍。或至草绝交以相处。则虽欲获近 清范
以自益。不可得矣。更乞财照千万千万。即日春寒。侍史欠和。每有愆节。溯虑无已。象靖就温入山以事。匪久当 (第 157H 页)
  

答崔汝浩(兴远○戊辰)
分外一出。得见好人物。得闻好言论。得游好山水。懑然有得。载之而归。越宿而腹犹果然矣。凤凰门外。伫立以俟。此意又何可忘也。即日伏承耑翰。恍若更承清诲。第伏审色忧未霁。起处未甚清健。区区虑仰。又奚啻在己邪。向日之行。本缘冗干。邂逅得接 清范。
又得其处家为政之美。自愧前日之知有未尽。所以倾向愿学之意。倍蓰于人人也。区区平日未知学问先后之序。缓 (第 181H 页)
发。今幸得近 清范。
相与讲讨。不但在渠分上大有利益。时时转叩绪论。以自警勉。亦不可谓莫往莫来者矣。未知兄近日意绪如何。作 (第 224H 页)
门孤陋。懒废日甚。所望于朋友者不浅。倘以身履之馀而推以淑诸人。又何如其幸邪。
答任重徵(己卯)
逖违 清范。
未有承拜之阶。岁暮山门。第切慕仰。意外贤器远临。重以手墨。种种感沃。不觉真面之悠阻也。仍审穷律。静中 (第 270H 页)
读东山诗自我不见于今三年。不觉偶然发想于吾浩然也。中间面目几依俙。虽两心相照之语。时以自慰。犹不若接 清范
聆爽论之为快也。即于四月廿七日。获见暮春所寄札。恋恋情语。摸我心曲。真个一般怀也。且审归栖整顿。留意 (第 78H 页)
  
庆基殿移 安祭都承旨行次礼状
罪人既服。不待无将之诛。明禋肆陈。特纡维清之命。神人快愤。宗社盘安。恭惟相国閤下。气干斗牛。忠贯日月。出纳惟允。咸称喉舌之贤。复逆孚先。兼承耳目

之寄。迢迢千里之外。历历九重之天。伏念某职守有拘。瞻拜无路。手持段笏。空奋一击之粗拳。迹阻骏奔。遥想信宿之 清范。
(第 483H 页)
 侨居村卷里。暂尔假閒游。缘阁池杨密。披香野萼稠。飘扬得意絮。浩荡无心鸥。人事为君掷。吾闻生也浮。
又次一首
见月怀 清范。
因诗感旧游。两乡消息断。双鬓雪霜稠。眉宇隔黄壤。行装随白鸥。斯人不可作。谁念此生浮。 ……思乡梦。三年去国情。穷通可安命。天道自亏盈。
万死周南滞。三年负罪名。虞忧因鬓改。岁月又阳生。契切怀 清范。
词高感至情。闭门吟独苦。梅雪斗轻盈。
  附元韵
 马上淹三岁。湖中老一名。青阳容易至。白发等閒生。 (第 406H 页)
巡相将过高轩。无欲致见贱状。此岂庸分所宜得者哉。感悚不已。显光亦慕悦相公之德义。其有素矣。岂不以获接 清范。
一听英论。为自幸哉。第以贱躬数日来。苦患寒疾。方以杜户出汗为事。玆未得仰副珍重之招。伏枕驰思。殊觉未 (第 153L 页)
后措处。当有以详细仰达于家君耳。
与李进士(彦儒)
此距珍恩之间四百里。以戚契世故也。获奉左顾。始承 清范。
寔出意望之切。大慰区区愿言之私。而但其归辖甚急。一宵才款。遽尔送别。此心怅懊。殆今靡已。重以远惠下札 (第 288H 页)
以副其远枉之好意。可叹可叹。仆与病相守。年益高业益荒。只切穷庐之叹。然而警昏救惰。犹有望于远朋。更奉 清范。
固知未易。而如有嗣音之便。则毋靳箴规之惠。切仰切仰。
答李国贤
雪泞如海。诚之远访。其意可感。矧承老 (第 222H 页)
之怀耳。除岁无多。馀伏祝台体内迓新康泰。
与洪公实(在鼎)
阻阔几年也。久未与座下商论而唫鬯。有时 清范。
虚劳梦想。急景催老。岭雪横天。仰惟比来。动止候万护。薪桂饭玉。正当居大不易。亦能有居亦不难之兴想耶。 (第 462L 页)
耳。
任你如何。是让与别人之意。与不关他人之意。不同。
答金南叟(升寿○癸未)
忧虞淟涊中。时想叔度 清范。
以少消滞吝。意外左翰 (第 95L 页)
赠上使徐卯翁尚书(耕辅)
葱珩赤芾辔如濡。文采风流耀上都。并代贤名方二阮。传家儒术似三苏。星辰曳履扬 清范。
河汉乘槎展远图。缟纻神交青眼在。惊看玉树映冰壶。
效彝斋送余北使时诗体。赆北关按节之行。
节彼铁岭。 (第 61L 页)
  

答李济汝(相奭○壬午)
仆之向𨓏于座右者。非直世契姻谊而已。诚知其心地坦夷。材资通明。可以有受而有为也。只缘相对之际。谦挹太过。殊无切磨之意。故不敢以窾启之识。自为不叩之鸣。苟蒙相与。则欲相厚。岂有量哉。顷枉得之于积阻之馀。始颇开端于实际。犹未能竭尽底蕴。别后更觉怅然。胤器委访。袖致惠书。无异续接 清范。
况谂省馀学履增祉。曷任慰仰。来书痛陈切己之病。深致求药之意。而仆之药方。乃其已试而不验者。圣贤书中。 (第 365H 页)
有意此事。便宜放下佗念。直前担夯而已。岂待耄言也。
答崔汝晦
周岁阻音。每切嫪恋。邻便获奉珍札。如对 清范。
秋风又飂厉。书后省节万卫。经候崇毖。身居事育之地。宁无外务之挠。而随处存心。循序做去。则即此是学。岂 (第 7H 页)
。不求人知而人莫不知。孰知其所以然乎。必存乎己者。有以自足也。公之专以藏光匿影为事者。固有微意。而其 清范
贞操。如谷兰遗馥。终不能掩。慎独金先生。尝称朴公之隐沦高尚。盖无忝于成先生之忠义。得此称诩于大君子。 (第 299H 页)
对时康宁。子舍侍学勤迈。再昨冬一宵拜诲。殆三数十年初有之幸也。非惟昭颜华发。尚带畴昔典型。而获睹素履 清范。
与前啖荠时节不少移动。有以仰见操履敦确。不以时之奢俭有所推迁也。钦叹兴感。自幸此来不虚也。嗣承下书缕 (第 12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