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礼。所贵于缘情。伏以大圣
祖元元皇帝御气升天。长生久视。体重元而不测。与元化
以无穷。真容屡现。 宝符
仍集。恭惟孚祐。实表常存。比太清
宫行事官皆具冕服。爰及奏乐。未易旧名。并告献之时。仍
陈筴祝。 (第 05b 页)
迹。德著者必享其名。汝廓净妖氛。载安社
稷。万灵式叙。岂非大乎。两仪交泰。岂非圣乎。吾所以亲受 宝符。
自题徽号。宁惟对于列辟。谅巳闻于率土。涣汗之出。
理不可收。丝言之行。事必有在。将固撝谦之道。是违 (第 05a 页)
代纷。弃兹人事。万邦之重。俾付朕躬。传授 宝符。
乃加徽号。
朕再三固让。实怀黾勉。恭膺典册。感庆良深。览卿等来章。
倍加祗惧。依卿等所请。 (第 18a 页)
 肃宗(四)

** 册太上皇尊号赦文
:PROPERTIES:
:TITID: QTWTIT01706
:PERSID: QTWAUT0007
:END:

古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有国所以
继统。立身莫若扬亲。其义远矣。我太上至道圣皇天帝惟
皇降衷。敷祐于上。允文允武。乃圣乃神。道合乎乾坤。德明
于日月。粤若增崇九庙。巡谒五陵。天子之孝也。严禋二郊。
升中东岳。圣人之表也。制礼作乐。阐学明刑。帝皇之业也。
戡定多难。怀柔百蛮。霸王之功也。于是乎为而不宰。成而

勿居。神超象外之先。心契合莫之境。释负于小子。俾承于
丕搆。讨伐叛逆。绥怀四方。岂朕所能。皆圣皇之训也。顷者
亲授 宝符。
载锡美称。顾朕不德。弗克负荷。君父之命。若登
于天。祖宗之绪。恐坠于地。一昨与群公百寮。庶尹众士。 …… (第 01b 页)

宝符。
又传神器。是重臣以不德。私臣以殊宠。岂天地之容
乎。神人之望乎。臣闻礼有常尊。器不可假。名无虚立。 …… (第 15b 页)
陛下以宗社再安。天下交泰。付臣以神器。授臣以 宝符。

臣以宠章。锡臣以徽号。君亲之义。惠下之道巳彰。臣子之
心。奉上之礼未足。臣所以与王公卿士。百 (第 17a 页)
之星。惟帝念功。启土列侯王之国。
朕所以法昊穹而光宅。稽典礼以疏封。而况世著大勋。时
推令器。探 宝符
而嗣位。仗金钺以宣威。羽翼天朝。藩篱东
夏。宜列诸侯之上。特隆一字之封。自朕心。叶于舆论。咨
尔 …… (第 05a 页)
之初。
被逆党胁驱之际。而仗节守义。轻死徇忠。终异叛徒。以及
遇害。虽巳行褒赠。而未称朕怀。宜覃 延赏
之恩。仍示殊常
之礼。其翟进宗灵榇。委本处类会本人骨肉。加礼归葬。葬
事官给。其子仁钦。可特授官 …… (第 13b 页)
处具名衔申奏。当与加恩。出师巳来。遇敌之处。忠烈
之士。皆效命以冲锋。行阵之閒。遂捐身而报国。宜加 延赏。

(第 17a 页)
东士女。不忘遗恩。沣北编氓。首欣来晚。此土
分晋馀境。全赵名都。覆釜前通。登僧后镇。风烟临代。斜望 宝符。
郊壤连邢。傍临玉井。冀州既载。陶唐帝都。士庶殷繁。
桑麻条畅。公下车宰邑。视俗施教。先之以敬让。示之 (第 12a 页)
有弑酷之祸。玉绳掩曜。成
周致蒙尘之灾。于是四海混淆。九围板荡。我高祖乘时抚
运。出震握图。膺五运之 宝符。
定九牧之神鼎。元冠紫绶。贲 (第 12a 页)
降灵。烟霞诞祉。比德圭
璧。齐芳兰芷。冲斗浮光。照车蕴美。纵(阙五字)图史运属交丧。
时逢屯剥。争窃 宝符。
竞窥帝箓。礼废禋祀。(阙一字)毁龟王。凶
甚拔山。暴踰比角。天地初辟。光华方旦。破袁奇策。灭项神
(第 14b 页)
夫人讳某。河南郡人也。昔吾君夏后氏之子。霸有幽都。皇
运北兴。鼎图南起。开 宝符
而帝天下。抚璿玑而王中国。则
后周之受命。武帝之云孙。夫人四代祖也。曾祖某。失周子
之封。亡山阳之国 (第 05a 页)
履端
之业。非容成诣极。不就归馀之经。据其图也。七政之天心
不远。守其术也。千岁之日月可知。盖中黄之 宝符。
太紫之
神器者也。谨以十六年八月端五。赤光照室之夜。皇雄成 (第 10a 页)
尊。易云日月
丽天。传称星辰合度。丽加号。自我为初。原夫八骏勤周。肇
有封姓。三军霸晋。乃蕃卿族。设 宝符
而开国。曳珠履而成
家。果验成宣之后。不乏文忠之庆。尧门昭殿。何 (第 04b 页)
祉。大帝以西京命赏。平原之秩未宏。东汉崇恩。新野之封
犹褊。于是广流元霈。大启黄扉。稽石窌之遗尘。裂 宝符
(第 11b 页)
得真容庆应。潜通帝梦。 宝符
灵贶。允叶神心。加号所以发
祥。郊天所以昭报。大礼盛事。光赫旬时。作解周仁。廓开宇
宙。天京褒称。云 (第 09a 页)
跼乎近甸。衡泰不踰乎
方域。孰与夫包括绵长。经纶中外。外夷有四。昴宿主胡。则
延袤以限之。中郡有五。 宝符
在代。则高襄以临之。其顶也。
上扶乾门。黑帝之宫观。其足也。下捺坤轴。元神之都府。岂
止劈冀魏。截幽 (第 16a 页)
恒山临代。惟岳降神。赵主藏其 宝符。
武侯图以兵势。是称 (第 18a 页)
地。故得役徒百万之众。皆
曰子来。送终三十馀日。曾无涂潦。此则陛下感通之至孝
也。若乃神告圣运。天呈 宝符。
陛下登极之辰。泗水见其五
璧。天兵灭虏之日。黄河清于千里。神乌白雀之祥。填林溢
囿。卿云甘露之瑞。岁 (第 04a 页)
百神奉职。亲受 宝符。
过尧迈舜。以庆天下。以陛下有光上
皇之德。经天下之文。定祸乱之武。穷不测之圣。通神明之
孝。故命陛下 (第 06a 页)
。日相与叹塔之
不命。号之不崇。惧像法之本根坠于地也。愿申无边众生
之宏誓。以抒罔极。扬州牧御史大夫 张公延赏
以状闻。于 (第 22b 页)
山。是称
北岳。泄云雨以润物。森草木而藏景。有灵则祀。故能视彼
三公。执文而行。何其诬我五礼。御史以 宝符
作气。虽久歇
于无恤。沈辜受欺。曾不若于林放。按以失礼。窃谓其宜。诚
合没齿无怨。岂为噬腊遇毒。所司 (第 06b 页)

必考前志。是谓礼经。或忘甲令。宁因官守。惟彼恒山。镇兹
魏国。有虞巡狩。玉瑞班乎冀州。无恤登临。 宝符
并于代郡。
准天之极。括地之维。先王是崇。上公攸视。四时有礼。圭璧
或闻其瘗埋。百代常行。牲牢不忘于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