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际。得以
审详。今之左右起居郎。即古之左右史也。唐文宗朝命其
官执笔立于殿阶螭头之下。以纪政事。后则 明宗
朝命端
明殿及枢密直学士皆轮修日历。旋送史官。以备纂修。及
近朝此事皆废。史官惟凭百司报状。馆司但取 …… (第 06a 页)
仕后唐。历泾秦二镇
节度判官。晋初召为左司郎中。累迁刑部侍郎。转户部侍
郎。拜御史中丞。契丹入汴。立 明宗
幼子许王从益为帝。以
远为右丞相。汉祖即位。授检校礼部尚书太仆卿。迁秘书
监。周广顺初拜礼部侍郎。转 (第 06b 页)
。清泰中改安州节度使。晋祖入
立。率所部奔金陵。李升命为宣州节度使。卒于江南。

** 自契丹还上 唐明宗
(第 05a 页)
居祇称皇太子万福。前导者呼皇太子来。

** 为孟知祥答 唐明宗
奏状 (第 14a 页)
粤以唐长兴三载壬辰春季蓂凋十三荚。天下兵马都元
帅尚父守尚书令吴越国王弃捐宫馆。以是岁 明宗皇帝
降太常博士段容。定谥议曰武肃。诏尚书工部侍郎杨凝
式撰神道碑文。宣翰林待诏张季恭至吴越。书于刊石。后 …… (第 04b 页)
疆场。百万户黔黎。咸长养于恩膏。悉生成于化泽。泪洒
而晴空散雨。愁凝而杲日沈云。鸟兽悲哀。草木惨怛。 明宗
皇帝宣太常而定谥法。召贰卿而撰诔文。鸾辂龙旗。赠礼
优于邓禹。梓宫黄屋。异数等于霍光。得谓尽始尽终。 (第 12b 页)
伏睹天福元年十月敕节文。 唐明宗
朝敕命法制。仰所在
遵行。不得更易。今诸司每有公事。见执清泰元年十月十
四日编敕施行。称 (第 15b 页)
唐明宗
朝敕除编集外。尽已封锁不行。 …… (第 15b 页)
祖太宗与其后暨庄宗凡六主。在清化里之寝宫。祭
前一日。以殿中伞扇二十。迎置新庙。以行飨礼。闵帝庄宗 明宗
二后及鲁国孔夫人神主四座。请修制祔庙。及三后
请定谥法。

** 请定官品奏(天福七年五月中书门下 (第 17b 页)
。准礼用祝版。祭已燔之。可其议。
贞元六年亲祭。又用竹册。当司准开元礼。并用祝版。梁朝
依礼行之。至 明宗
郊天。又用竹册。今详酌礼例。祝版为宜。

** 请定起居舍人朝班先后奏(广顺三年十一月中书省) (第 06b 页)
据太常礼院申。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今月二十日祔
庙。太尉合差宰臣摄行。缘冯道在假。李愚十八日私忌在
致斋内。今刘煦又奏见判三司事烦。请 (第 12b 页)
  东丹王千角鹿图
辽太祖安巴坚二子长曰托云(辽史/名倍)次曰耀库济(后改名/德光)
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辽主灭渤海(渤海北海之地今/哈密扶馀也中国)
(之沧州景州名渤海/者盖侨称以张休盛)改为东丹国以倍为东丹王其后
舒噜后立次子德光东丹王曰我其危哉不如适他国
以成泰伯之名遂立石海上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

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遂越海归中国 唐明
长兴六年也 (第 15b 页)
明宗
赐与甚厚赐姓李名赞华以庄宗
妃夏氏妻之拜怀化军节度使东丹王有文才博今其
汎海归华载书数千卷尤好画世传 (第 15b 页)
之望合葬其母与妻亦责褒改葬时鹏举乃
侄季广季哲来候托之嘱孟廉迁厝(鹏举/长子)改建新石表
(守坟罗 明宗)
过安平寺晚食寺故强仲府君香火院也归途 (第 4b 页)
 见朔望故正衙废仗而入閤有仗遂以入閤为重至
 御前殿犹谓之入閤其后入閤亦废常参赴正衙对
 立宰相押班传不坐即退 后唐明宗
诏五日一入见
 中兴殿便殿也此入閤之遗制而谓之起居朔望一
 出御文明殿前殿也反谓之入閤李琪谓非唐故事 (第 3a 页)
皇十年
贬绝者何惩任相之失也太宗传之而曰得者何志夺
宗之恶也讥景帝者何短通丧也贵明帝者何□异端
也与 明宗
者何有人君之言也与周世宗者何世宗而
在礼乐可兴也如是八例其说累数十万言以谓不如 (第 17b 页)
周之禅接汉接唐之闰为统也宋不必膺周接
唐以为统则遂谓欧阳子不定五代为南史为宋膺周禅之张
本者皆非矣当 唐明宗
之祝天自以夷虏不任社稷生灵之主
愿天早生圣人自是天人交感而宋太祖生矣天厌祸乱之极
使之君王中国非欺孤 (第 5b 页)
  慎斋记

君子之所以至于无过者其惟慎乎冯道戒 唐明宗
曰臣为河
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过井陉之险惧马蹶不敢怠于衔辔及
至平路遂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 (第 14a 页)
擢御史也知无
不言御史观音保等四人以谏死英宗朝公请录其后官之
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囊加歹天历初举兵欲翊戴 明宗
燕帖
木儿伯颜等搆杀之公力为雪其冤容城民魏敬益买田千
亩后见鬻田者二十家不能自生以田劵还之公请旌其门 (第 5a 页)
脩撰承务郎同知制诰兼国史编脩如故扈从
滦阳屡草诏命赐文绮者四六月奉诏代祀孔于于曲阜九
月还都十月追加 明宗
尊号进宝册公奉敕篆宝文未几亲
祠太庙公与执事赐衣三袭至正元年正月诏书宣文阁榜
擢授经郎兼经筵译文官阶 (第 12b 页)
为教,而莫知所以教。是以圣人标域三才,玄定万品,教非一途,应物万方。或损教违无,寄通适会;或抱一御有 ,系
文明宗,崇圣典为世轨则。夫体道尽神者,不可诘之以言教;游无蹈虚者,不可求之于形器。是以至人于物,遂通 ……。明乎小大之不异,畅玄标之有寄,因顺物宜,不拘小派。或以大品辞茂事广,喻引宏奥,虽穷理有外,终于玄同 。然
其明宗统一,会致不异,斯亦大圣之时教,百姓之分致。苟以分致之不同,亦何能求简于圣哉!若以简不由圣,岂 ……,窥者绝希。是故出小品者,参引王统,简领群目,筌域事数,标判由宗,以为小品,而辞喻清约,运旨亹亹。然 其往
往明宗而标其会致,使宏统有所,于理无损。自非至精,孰其明矣。又察其津,寻其妙会,览始原终,研极奥旨,
妙,境相精深,以此缔真,尚不能至。今云:道在无为,得一而已。无为得一,是则玄契千载,玄契千载,不俟高 唱。
夫明宗引会,导达风流者。若当废学精思,不亦怠哉!岂道教之筌邪。敬寻所辨,非徒止不解,佛亦不解道也。反
  元史天子名
看元史。自天子号名殊不类。常恨艰读。口外有一废刹。元旧也。断碑有历叙元诸帝功德。有曰。成吉思者。太祖也。窝阔台者。太宗也。薛禅者。世祖也。完泽者。成宗也。曲律者。武宗也。普颜笃者。仁宗也。格坚者。英宗也。忽都笃者。 明宗
也。亦怜真班者。中宗也。
  蛮语
蛮语。爱莫离者。华语有宿缘也。落勿浑者。华语没廉耻也。曳落河者。 …… (第 294H 页)
  长兴镂板
今之乌丝栏。即古之编竹也。古者文字。皆以漆书之竹片。以韦编之。所谓简册。其形如乌丝栏。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者是也。汉武帝渡河东。亡书五箧。幸赖张安世诵而录之。其无镂板可知。后世镂板。始于 后唐明宗。
(第 298L 页)
明宗
胡人。目不知书。然其九经镂板。乃在长兴中功。不在鸿都石经之下。帝叹当时士大夫吉凶之礼。有冥昏起复之制 (第 298L 页)
去。 上命大臣公卿选观察使。大臣荐公与权辙。遂以辙为全罗监司。公为庆尚监司。往治之。南边以安。于是  明宗
益知公可用。又以公为平安监司。以壮西门。公即建议筑义州城袤百馀里。华人不敢东掠。而置塾师以教西士之秀 …… (第 238H 页)
惟立朝三十年。免踏贵戚权势家蹊径耳。是以所如者不合。前后为复昌元衡等齮龁无所不至。而卒以无事者。以  明宗
贤。而公忠信足以作孚于人也。林百龄之死也。元衡等议其谥。应教朴淳议以恭昭。元衡怒曰。林公荩臣。独不可 (第 238H 页)
得忠字邪。愬于 文定。下淳狱。以公前救尹任等无罪。欲与淳俱罪之。事且不测。  明宗
知元衡专权自恣。内厌之。以故事得已。然元衡怒益甚。 明 (第 238H 页)
  
永丰君夫人朴氏墓碑
故永丰君讳瑔夫人顺天朴氏葬。在忠州德防枕癸之原。夫人考刑曹参判 赠吏曹判书谥忠正公彭年。祖吏曹判书 赠左赞成谥文悯公仲林。曾祖牧使 赠吏曹判书安生。妣天安全氏。都巡察使弥女。永丰君 世宗第十六子也。 端宗乙亥闰六月乙卯。与母惠嫔杨氏。同日被祸。惠嫔实乳养 端宗。而

禅授之时。引正义守国玺。永丰适以云剑入卫故首及焉。明年而有六臣之事。全夫人就孥忠州。夫人无所归。挈一女往依之。女嫁万户李襄孙。仍依其家。全夫人年八十三。没于弘治己酉。李氏为之葬。夫人以弘治八年乙卯卒。葬迩其母。李氏世护其茔。永丰葬高阳大慈山。后迷其蕝。 中宗甲午。复永丰宗牒。  明宗
命复官。子孙世袭。 肃宗戊寅。 端宗复位。死其事者。并加褒恤。惠嫔 赐谥礼葬。 英宗乙丑。 赠永丰谥 (第 53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