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请留前都宪金集劄(十一月)
伏以臣窃闻前都宪金集。今将乞由退归。臣不胜缺然叹惜之至。昔唐尚书右丞 孔戣
致仕退去。吏部侍郎韩愈上疏请留曰。戣年踰七十。精力不衰。忧国忘家。用意至到。今日在朝廷。如戣辈不可多 (第 289L 页)
政之官。大辟之罚。取予禀决。若不临陈则兵使以下。任卿自断。于乎。锁钥北门。非寇准则莫可。以殿南服。舍 孔戣
而其谁。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忠清道观察使张晚教书
王若曰。受鈇钺专制一方。莫重藩维之寄。简搢绅委任 (第 530L 页)
之言者曰。进上。上供也。倘非自上裁损。则臣子不敢言蠲减之事。乃忠孝之至也。是不然。昔者唐羌请蠲荔支。 孔戣
请蠲蚶蜊。而其君赏之。良史书之。千载之下。皆以二臣为忠者。诚以 (第 63H 页)
  其二
洛下还为客。山中即所归。吾心自惜别。尔道岂云非。拂袖辞红软。投筇蹑翠微。临分不下泪。恐湿薜萝衣。
次佚老堂韵
日日辞单上。朝朝 批旨来。撕挨亦知罪。经济奈非才。自解二宜去。人嘲三不开。江湖春水阔。归梦钓鱼台。 (孔戣
曰。吾年至。一宜去。吾不能进退郎官。二宜去。五代马胤孙。不开口论议。不开印行事。不开门延士大夫)
  (第 22L 页)
府诸灵。或嫌闹扰。拔一毛而利。想所优为。以百谷之王。何有些吝。是用涓吉将祀。致敬吁神。牲肥酒香。殊愧 孔戣
之盛服执笏。欲奢持狭。又恐淳于之大笑绝缨。然其望之切而礼之隆。所谓物则菲而诚则腆。伏望享我禋洁。答其 (第 530H 页)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补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其去宜矣。全袭昌黎 孔戣
墓志。吾年至。一宜去。吾为左丞。不能进退郎官。唯相之为。二宜去。吾负二宜去。尚奚顾子言之说。 (第 290L 页)
庶安集于流亡。敹甲敿干。期整理于储偫。毋患掣肘于施措。宜思尽心而经营。念此膏腴之都。又著繁华之号。效 孔戣
之镇岭外。悉罢犀珠之徵。若张咏之守蜀中。勉置巾栉之侍。苟简严以自励。顾按廉之何难。若复禀裁常规。不必 (第 120L 页)
。惟当付法官穷讯以罪之。此臣所以必欲移送秋曹。而大臣既许而终改。莫非臣迹贱言轻。不足以有无之致也。昔 唐孔戣
以为左丞而不能进退郎官。自谓宜去。今筹司有司之任。亦类唐尚书之左右丞。而臣欲查治一奸吏亦不得焉。其为 (第 346L 页)
严濑之滩。岩折九湾。依俙武夷之曲。咏物华不啻八幅。顾堂额奚羡三休。有七不堪。叔夜岂欲忘世。赋三宜去。 孔戣
但幸还山。稽龟筮而俱从。择良涓吉。唱儿郎之大伟。竖柱上梁。窃附侑觞。聊举善颂。梁之东。红日初升海以东 (第 459L 页)
帙。更过古稀之年。仍免王事之烦。备极人臣之宠。在 祖宗承平之日。亦云罕闻。矧壬癸多难以来。尤所未睹。 孔戣
致政。朝臣共叹其贤。疏广乞身。路人咸荣其去。卿固无慊。予实靡依。自 仁祖应千一期。于今日馀四十载。嗟 (第 592H 页)
以留之。
谁起云溪雪鬓翁。却来千尺软尘中。亲知共慰睽离恨。 圣主方崇退让风。无事官曹何逊似。未衰筋力 孔戣
同。明时且可裨新化。莫叹山阿蕙帐空。 (第 48L 页)
去。所以泽晓睢。屏去通宾客。奚取汉魏其。只当保三乐。何必歌五噫。去国同虞翻。休官异 孔戣。
可效抄药贽。宜师咏圃琦。闲恬葆六凿。息偃安四肢。敢拟龙卧洛。伫闻凤鸣岐。冥鸿超轩鹤。壤豚胜庙犠。莫纫 (第 214L 页)
加以规外之 异数。臣实惊惶。真若爰居之眩钟鼓也。臣窃观前史。汉唐之除告老居家而禄之者。郑均,第五伦, 孔戣
外无闻焉。 …… (第 157H 页)
仍念古之人臣有乞骸致仕者而其君不许者。盖缘其臣之精力未尽衰。用智未尽耗。宿德重望足以系国安危也。然如 孔戣,
白居易之贤。犹得致仕而去。如臣者。刍狗土梗耳。破则归土而已。弃则人践而已。岂复有可顾惜者哉。今臣实无 (第 160L 页)
且公坚悍不衰。筋力尚壮。颠毛未甚白。车牙未甚豁。颜色未甚梨。司闻者聪。司见者明。健饭则左司也。意到则 孔戣
也。与人酌而能不倦。与人棋而能竟日。看古书而择卞眼字。孜孜如一日也。公可谓富寿康宁者哉。何得之丰兼之 (第 174L 页)
。兽无种麒麟。人无祖圣贤。愚尝窃疑其非古今通论也。夫不阶先荫。身自崛起者。世盖有之而未之多见也。唐之 孔戣。
先圣之三十八世孙。而韩文公称之曰白而长身。寡笑与言。其尚类也。三十八世真遥遥华胄。而曰尚类则昔之论人 (第 516H 页)
 二曰久远还谷之指徵无处者。不可不荡减。盖本府粜籴之弊。异于他邑。元会付各谷之外。又有各衙门谷物。一样分给于民间者。其数浩大。而以十馀年来。连岁被灾之故。结卜减缩。夫数不多。一户所受之多。至于百有馀石。民稀谷多之处。则厥数又倍。每年如此。旧者未纳而新粜又出。渐渐增加。驯致积滞未纳。因而逃亡者多。遂为指徵无处之物。民之重困。不得保存。实由于此。当此凶荒罔极之时。不得蒙荡涤悯恤之典。则亦何所仰赖以为得生之路哉。昔 孔戣
为广南观察使。蠲其负逋之缗钱数百馀万。耗金之州。困不得偿者亦尽除之。此皆民所应纳之物也。在古已行。今 (第 75L 页)
群李邠墓志及 孔戣
墓志中。朱子考异。皆可见也。又尝见柳文。亦然。不独此也。尚书微子之命篇。小注。史记帝乙长子曰。微子启 (第 269L 页)
史有贤佐曰 孔戣。
(第 545H 页)
孔戣
之在昭义。从史不敢为非义。籍之尊信增。非从史之于 (第 545H 页)
孔戣
比也。则使增开张古今纲常忠臣孝子礼义廉耻之道。以口舌代斧钺。陈人伦之大义。则籍虽凶狠。而亦人豪也。苟 (第 545H 页)
保吾真。丁宁说与桃源客。幽处相寻莫厌频。
寄观察使元子建
三持一节驻湖濆。望溢南州 圣顾勤。刑德并流 唐孔戣。
华夷皆识宋希文。山扉忽见来初雪。江阁还愁隔暮云。闻说边头转多事。知君夜夜独消魂。 (第 28H 页)
。始决科于 宁王初入寿阁之岁。戴经是引。更陈辞于 大朝重讲思传之筵。仲舒之文可思。 睿眷虽笃于仕旧。 孔戣
之请甚力。雅志奈决于乞休。肆推优老之 圣恩。特副谢事之至恳。嘉志节之克迈。既侈二字恬雅之褒。喜步履之 (第 20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