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仪之不幸也夫
  唐庄宗唐庄宗以童子提数万之师虏 刘守光
父子灭梁而夷
其冢庙命将入蜀取王衍若絷苙之豚据千里之地而
号令天下何其壮哉及志得功成勋臣外溃奴𨽻内 (第 81b 页)
  燕云失地考
宋宣和时与女真夹攻辽因求晋赂契丹故土初谓可
尽山前后地而不思平营滦三州非晋赂乃刘仁恭献
契丹以求援者既而王黼悔欲并得之遣赵良嗣往请
再三女真终以非晋赂不与是宋史所纪也考刘仁恭
帅卢龙未尝与契丹通惟资治通鉴载守光末年衰困

曾遣韩延徽乞师然亦无割地事梁乾化三年四月晋
刘光浚拔燕平州执刺史张在吉五月攻营州刺史杨
靖降则平营未割之明證也其失平营肇于周德威作
帅时通鉴谓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旧置八防禦军募
土人守之以禦契丹德威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
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閒而辽史太祖天赞二年春
正月丙申大元帅克骨克平州获刺史赵思温裨将张
崇二月如平州甲子以平州为卢龙军置节度使则平
营遂入契丹矣至滦州则古无之 刘守光
据燕暴虐民
多亡入契丹阿保机乃筑此城(本金国/行程)既陷平营遂改 …… (第 13a 页)
由平州入寇(本金国/节要)然平营
在天赞后又尝入唐则诸家皆失考考欧史明宗天成
元年十月庚子幽州奏契丹 卢龙节度使
卢文进来奔
初文进为契丹守平州帝即位遣閒使说之以易代之
后无复嫌怨文进所部皆华人思归乃杀契丹守平州 (第 13b 页)
  答王十一兄敬朗论五代史天德军建节始末帖
   子
昨接来札以五代史 刘守光
传有天德军节度使宋瑶
列于河东六镇之末天德军建节始末以及宋瑶始末
俱无所见为疑按天德军在唐之丰州唐书 (第 5b 页)
玄宅
有书有传俱未卒呜呼先生端可惜呜呼先生不可得
   房山先生墓铭
先生讳伯熙字善甫汉中山靖王之后 唐卢龙节度使
伻之裔孙也自伻有幽州传姓授节数世入契丹为王
公数十人如刘六符等尤其贵显者也终始契丹二百
馀年入金源氏 (第 4b 页)
   谏立赵婕妤书(辅为襄贲令言事擢为谏大夫/会成帝欲立赵倢伃为后先封)

    (父临为列侯倢伃本长安宫人属阳阿主家/教歌舞号曰飞 燕帝
微行见而悦之与女弟)
    (俱召入宫大幸为倢伃辅书奏上收辅系掖/庭秘狱左将军辛庆忌等俱上书谏乃徙 (第 25a 页)
岂非艺祖
创业建隆元年乎(夷坚/志)
   刘元英
刘元英号海蟾子初名操燕地广陵人以明经擢第仕
燕王 刘守光
为相一旦忽有道人来谒自称正阳子索
鸡卵十枚金钱十枚以一文置几上累十卵于钱若浮
图之状海蟾惊叹曰危哉道 (第 22b 页)
  读宋史曹彬传
曹武惠廉慎仁慈为良将第一而谋勇不足当雍熙之
北伐也太宗戒以潘美之师先趋云应大兵声言取幽
蓟持重缓行勿得贪利彼闻大兵至必悉众救范阳不

暇援山后矣盖山后诸州乃山前之屏蔽必定山后然
后可合势以取幽州武惠违诏取败优将略者固如是
乎岐沟既败潘美不得不拔众退师美之失利武惠为
之也维时宰相宋琪上言国家取燕从雄霸直入非我
战地当令大军于易州循孤山涉涿水抵桑乾河出保
安寨则东瞰燕城才及一舍此周德威取燕之路琪燕
人也其言宜可信然德威取燕之易实因李嗣源先下
山后八军 刘守光
坐守孤城故能以偏师克之元人取 …… (第 13b 页)
之衄其失岂在由雄霸进师
乎至于宣和之时形势又重在平州与雍熙异考燕云
等州石晋以赂契丹平州路则契丹取之 刘守光
者海
上之盟但云燕云两路而不及平州不知平州之东为
渝关(即今山/海关)渝关以东乃金人来路不得平州为关 (第 14a 页)
州五月巳卯帝还西都杀雍州王重师六月同州刘知
俊叛附于秦辛亥帝西征次陜州刘知俊奔秦幽州
守光
伐沧州执其兄守文以归七月晋人来攻晋州乙
亥帝还西都八月杨师厚帅师援晋州晋人还师十一
月甲午帝告谢于圜 …… (第 2a 页)
侵秦
克宁庆衍三州秦人来袭怀英师败于升平
四年正月燕王 守光
克沧州五月邺王绍威薨八月晋
人秦人来侵夏州庚寅帝西征次陜州九月已丑帝还 (第 2a 页)
   送北平行大都督府掾宗德章序

北平古为边壤唐虞三代曰幽都周秦战国曰燕隋唐
曰幽州自召公始封至显王滋大晋慕容垂唐安史
代刘守光
皆盗据其间金源氏始建国帝其疆入国朝
悉归于职方风气劲武河山雄丽五方走集蹄雷毂风
险阨繁富为西北边最洪 (第 4a 页)
滔。幽州昌平人。兄泚。 卢龙节度使。
滔劝泚入朝。遂权知留
后兼御史大夫。进检校司徒。领节度。赐德棣二州。封通义
郡王。田悦叛。滔及王武俊 (第 13b 页)


* 刘守光
:
守光。深州乐寿人。幽州 (第 10a 页)
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天祐中事 刘守光
为幽州掾。历晋
王从事。后唐同光中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明宗入洛。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第 05b 页)
文进字国用。范阳人。少事 刘守光
为骑将。降后唐。庄宗遥
授寿州刺史。后奔契丹。为幽州兵马留后。明宗即位。率所
部来奔。授滑州节度使。 (第 05a 页)
城。以突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以领其众。都督顺州。开元置弹汗州。天宝后改归化县。后唐庄宗时。周德威攻 刘守光。
拔其顺州。意者。顺义怀柔二县之地。即古之顺州也。牛栏山连亘西北三十里。古老传言。古有金牛出洞中。仙人 …… (第 206H 页)
督及礼部郎中。手自挥鞭。虽已上船者。必尽驱下而先济我人。夕炊石匣城外。其城西有石如匣。故以名其驿云。 刘守光
出奔被擒。即此地也。饭后即发。已初昏矣。山路诘曲盘纡。王沂公上契丹书曰。至金沟淀入山。诘屈登陟。无复 (第 208L 页)
。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今视其堑山填谷。信矣哉。噫。此古百战之地也。后唐庄宗之取 刘守光
也。别将刘光浚克古北口。契丹太宗之取山南也。先下古北口。女真灭辽。希尹大破辽兵。即此地也。其取燕京也 (第 272H 页)
  刘守光。
  南汉
 刘龚。(本名岩。) 刘芬。(稽古录作昂。初名弘道。) 刘晟。(初名弘熙。) 刘鋹。(初 (第 303L 页)
  弘治二。 明孝宗, 日本后奈良院。
  顺天三。 唐肃宗, 史思明, 董昌。
  应天三。 朱泚,  刘守光,
 西夏赵安全。
  真王二。 破六韩拔陵, 杜洛周。
   (第 326H 页)
 高继冲。(保融之子。宋太祖壬戌嗣位。癸亥。画籍境内内附。在位一年。仍封荆南节度使。癸酉卒。○共五十一年。五世。)
 【增】燕 刘守光。(际州人。父仁恭。唐昭宗时。为卢龙节度使。梁太祖封燕王守光。囚其父仁恭。杀其兄守文。梁仍以为卢龙节度使。凡二年。以为燕王凡二年。僭称大燕帝凡三年。晋王李存勖灭之。)
 【增】西夏李彝昌。(拓拔思恭之后。唐赐姓 李。世为夏州节度使。历五代。宋金元始灭之。)
【修】宋 (第 415L 页)
 高继冲。(保融之子。宋太祖壬戌嗣位。癸亥。画籍境内内附。在位一年。仍封荆南节度使。癸酉卒。○共五十一年。五世。)
 【增】燕刘守光。(际州人。父仁恭。唐昭宗时。为 卢龙节度使。
梁太祖封燕王 (第 415L 页)
守光。
囚其父仁恭。杀其兄守文。梁仍以为 (第 415L 页)
卢龙节度使。
凡二年。以为燕王凡二年。僭称大 (第 415L 页)
燕帝
凡三年。晋王李存勖灭之。)
 【增】西夏李彝昌。(拓拔思恭之后。唐赐姓 李。世为夏州节度使。历五代。 (第 415L 页)
 幼学郑敬采对。唐宗之所以处路嗣恭者。大失其宜。圣教诚为允当矣。
此云尊郭子仪为尚父。尊后尊帝。而曰尊有之矣。未闻人臣而加尊字者也。故纲目中书尚父者。如王瑜, 刘守光,
吴越王。或称号某。或称推某。或称加某。而并无称尊者。此独称尊。果何书法。史氏以为书尊。所以见子仪之可 (第 412H 页)
拚三纲。历事五代。率以为常。恬不知耻者。权舆于奔晋一著而然欤。抑以其晋王之志在兴复。仗义讨贼者。比之 刘守光。
自有逆顺之别。而冯道之弃刘事晋。足可谓知去就之分而书之欤。欧阳公冯道传末。书李氏断臂一事。以示道失节 (第 44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