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书邵子观物篇后
余读邵子观物篇不能究知其义问诸朋侪则曰子好
之则能知之是书之秘可心喻而不可言传也夫圣言

之精者具易与春秋学者虽不极其隐深而大体固昭
然明白也世乃有理之至者而不可以言传乎邵子自
谓因春秋以通易今观其书以秦穆首四伯谓其有功
于周伐郑而败悔过自誓几于王道以 晋文侯
迁平王
于洛而进其裔孙于齐桓其于春秋所书事迹显著(第 9a 页)
失日销月铄历五十载可见者犹若是况东迁之
初乎君子是以责平王之无志也
周之东迁晋郑焉依父兄国人所共悉也 文侯
没而
晋衰矣然霸国之馀业故家遗俗未改苟同其忧而 (第 15b 页)
  感事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
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须知◍军出一◍定◍州
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出关收汉卒分陜寄周邦
日气生元甲云祥下赤幢登坛推大将国士定无双
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千秋悬国耻一旦表军功
蹋鞠追名将乘轩比上公君王多倚托先与赋彤弓
(苏子瞻书传曰子读文侯之命篇知东周之不复兴也宗国倾覆祸败极矣/平王宜若卫文公越勾践然今其书乃旋旋焉与平康之世无异春秋传曰)

(厉王之祸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读 文侯
之命知平王之/无志也/史记票骑传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票骑尚穿域蹋鞠)
(春秋慱卫宁武子来聘公与 (第 2a 页)
   忠谏论
人君拒谏有二一曰生于爱名二曰不能去欲虽桀纣
桓灵之君未能忘名自知为恶多矣畏天下之人知之
将谓谏则恶不可掩故不欲人之谏巳如晋献非骊姬
寝不安齐桓非易牙食不美必不能去之亦不欲人谏
已人臣忠谏亦有二欲道行于君可使身安国理者其

辞婉欲名高后世不顾身危国倾者其辞讦若考叔启
大隧以成庄公之孝仓唐献犬雁以复 文侯
之爱留侯
封雍齿以安群臣招四皓以定惠帝此所谓婉也谏大
夫言婢不为主白马令言帝欲不讳激主之怒自有其
(第 4b 页)
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
鈇钺秬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曰晋侯及楚/善曰/左传)
(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 晋文侯
朝王王与之阳樊攒茅之/人战于城濮楚人败绩王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戎辂)
(主/良曰襄王之时楚叛王命晋 (第 34b 页)
轻便貌扛揭皆举也/曰或问力能扛鸿鼎揭华旗知德亦有之乎)勤恤民隐纠
(力/士)王慝(其害左氏传曰王谓 晋文侯
曰以绥四方纠逖/士德反善曰国语祭公谋父曰勤恤民隐而除)
(忧勤天下人之所痛纠察风俗远大恶也/王慝/翰 (第 21a 页)
  读君牙囧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尚书自毕命以下所存六篇先儒多未达其义余尝考
之费誓则事可传也君牙囧命秦誓则言不可废也吕
刑文侯之命则事不可没也三代之刑典至穆王而始
变文武之旧都至平王而终弃可无志乎吕刑之言虽
或不可废而孔子录之则非以其言也观文侯之命无
一言之当物而弗删则以著事变而非有取于其辞义
审矣司马迁作史记于费誓具详焉于秦誓删取焉而
文侯之命则没之盖以其言无足存而不知事不可没
也用此观之圣人删述之义群贤莫之能赞岂独春秋

之笔削哉
书存 文侯
之命而宣王中兴用贤讨叛事列正雅者其
誓诰策命之文无一见焉先儒以谓亡于幽王之乱而
余窃意所亡者不惟宣王 (第 5b 页)
  书邵子观物篇后
余读邵子观物篇不能究知其义问诸朋侪则日子好
之则能知之是书之秘可心喻而不可言传也夫圣言
之精者具易与春秋学者虽不能极其隐深而大体固
昭然明白也世乃有理之至者而不可以言传乎邵子
自谓因春秋以通易今观其书以秦穆首四伯谓其有
功于周伐郑而败悔过自誓几于王道以 晋文侯
迁平
王于洛而进其裔孙于齐桓其于春秋所书事迹显著 (第 6b 页)
怒为乱世之音。其风转
替。故详其律吕。师旷知其盛衰。察彼轩悬。延陵识其兴废。
自王泽既竭。风雅莫流。 文侯
听郑而不寝。孔子闻韶而忘
味。桑间濮上。流宕忘归。下里巴人。奔波逐远。圣朝均四畅。
调八风。听鸣凤以 (第 05b 页)
公不避强禦。有昭子之政事。不为皎厉。有康子之隐德。虚
已尚贤。有 文侯
之乐善。重诺分急。有信陵之高义。人鲜有
一。况兼四乎。公赋入封君。妹归帝子。车马无戚里之盛。衣
服有 (第 16b 页)
秘箓。封朽腐。宥冤狱。损
有馀。补不足。躬耤田以率下。遣皇华以问俗。借如晋平老
矣。所好者音。古乐俟 文侯
之睡。希声懵师旷之心。德不足
而自抚。灾无何而是侵。赤地三年兮罕辟。皇天一怒兮何 (第 17b 页)
乃祖乃父服劳王/家至宏敷五典式和民则)命伯
囧为太仆正语(伯囧惟予弗克于德/至永弼乃后于彝宪)平王锡 晋文侯

(汝多脩捍我于艰/至马四匹父往哉)晋悼公赐魏绛乐语(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
(八年之中九合 (第 17a 页)
霸世(左氏传曰太叔带以狄师伐周襄王出适郑/晋侯迎王王入于城取太叔于温杀之郑玄)
(毛诗笺曰弘广也/重 晋文侯
重耳)灵壅川以止斗晋演义以献说(国语/曰灵)
(王二十二年谷洛二水斗欲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曰不可 (第 7a 页)
阳世作盟主
(左氏传曰晋侯及楚人战于城濮楚人败绩王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戎辂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又曰 晋文侯
朝王王)
(与之阳樊攒茅之田于是始启南阳乂范/宣子曰晋主夏盟杜预曰为诸夏盟主也)故周室之不坏繄二 (第 29b 页)
逖王慝射集隼于高
墉缴大风于长隧不仁者远惟道斯行(国语祭公谋父/曰勤恤民隐而)
(除其害左氏传曰王谓 晋文侯
曰以绥四方纠逖王慝/周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淮南子曰尧之时大风)
(为害尧命羿缴大风于青丘之泽许慎曰 (第 18a 页)
  策问
问尚书有今古文师说殊异若金縢之启或谓周公已死或言
尚存 文侯
之命或以为 (第 13b 页)
晋文侯
或云文公几不可折衷矣即皋
陶谟一篇今所合之益稷存焉尤多疑义山龙华虫作绘宗彝
藻火大传分五者为五色以应 (第 13b 页)
黍离说
黍离作于已乱者也故其辞哀虽然乱未艾也故其思深
其曰谓我心忧何也昔者幽王之祸三代以来所未有也 晋文侯
卫武公郑武公辅周而东天下以为王室复定矣
然其时楚起于南齐横于东秦萌芽于西郑伏于肘腋天
下有溃裂之势而 …… (第 23b 页)
之专是已如荣夷之好利是已然而黍离之诗人不暇责
也一则曰此何人再三则曰此何人此何人盖即指 晋文
卫武公郑武公言之何也幽王事起仓卒君灭国残然
四方及畿内诸侯无恙也三君者能同心讨贼灭之绝之
修城池建社 (第 24b 页)
稷宗庙而守之周可以不东而卒东者由郑
桓公死难武公内怛不敢与犬戎抗 晋文侯
卫武公去西
都千里各顾其国不为王室图久远也夫皇父荣夷斲之
于方茂者也然且纤才侈欲容悦之徒而已若三君者 (第 24b 页)
   张二侯颂(有序/)
张氏之先盖少昊氏之苗裔也其在春秋晋德方休而
张老延誉爰暨有汉文成佐命于初基司空扬声于末叶
流长祚远世不乏侯辅吴将军 文侯
遭季末云扰遂避
难于东有吴之兴寔为谋主桓王即世援建太祖知命审
于将萌先识镜于未兆遂作上将辅成王业立朝 …… (第 11a 页)
抑抑奋威如龙之跃如凤之辉薄言戾止在彼
紫微金卯纷若四海畔换 文侯
乃顾妙世达观逝彼涂
方度兹江汉鸣飞遵海聿来有乱遭家不造歼我明圣
桓后肇扬侯承末命皇大烝哉天保未定匪侯 (第 12a 页)
  尹吉甫子履霜操云无衣兮儿寒无食兮儿饥儿
  罪兮当笞逐儿兮奚为
无食又无衣逐儿安所之不辞履霜苦犹谓罪当笞
  晋文侯

  平王锡 (第 5a 页)
文侯
秬鬯圭瓒曰汝克昭乃显祖追孝于
  前文人若汝予嘉
嘉汝故锡汝非将玉展亲克昭乃显祖追孝尔文人
 卫武公 (第 5b 页)
讳宜臼,幽王太子。避褒姒之难奔申,申伯及郐与西戎攻周而立之。东迁于雒。在位五十一年,谥曰平王。

晋文侯

与郑夹辅周室,母废王命。(《左传》宣十二年)

骍旄之盟

世世无失职。(《左传》襄十年)

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