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薄具。尚越昭格。佑我文教。
赠都承旨朴光玉, 赠兵曹判书金德龄祠宇赐额祭文。
亹亹惟卿。南国之秀。绩 文种
学。誉闻夙骛。利用观国亨衢展武。历试登庸。于外于内。劲操直节。偃蹇于世。介石贞吉。考槃丘园。提诲后进 (第 383L 页)
  
蒙 恩收叙后。还付史局。俄升典籍。未得拜 命。感叹成章。

一卧穷村数载馀。偏怜野性与时疏。虚弦累坠伤弓鸟。异渥犹沾涸辙鱼。职是先生晨入馆。官曾学士夜归庐。 君恩只向田翁詑。其奈青枫限玉除。
辞典籍不就有感
迹是周南滞。形如泽畔醒。新 除辞国子。旧业伴园丁。岁月头全白。风尘眼孰青。沈吟又长叹。云日暮冥冥。
有客
有客孤吟在空谷。其人不识是何如。曼容官秩马卿病。原宪生涯杨子书。
更用先王考韵感吟
萝谷之西古杏亭。长川众岫绕阶庭。三公不换惟先志。两世无惭及我生。王氏箱中馀籍在。韦家架上一经横。只希末叶传 文种。
肯构千秋勿替诚。
送从兄(持恒)赴陜川
弟辞北阙卧蓬庐。兄咏南陔佩竹符。鸥鹭当时同有约。鹡鸰今日忽分 (第 408H 页)
 交谊今无范叔绨。有时吟兴付囊奚。人情惯阅翻云手。宦迹全忘得兔蹄。别后音尘悲契阔。迩来思绪觉凄迷。从知志士甘寒饿。抛却儿号与妇啼。
次晚庵(李公尚真号)李相国志喜韵
浑舍朝来传吉梦。东床生得丈夫儿。固知 文种
与凡异。开眼已看光陆离。
  又
黄发元臣曾大父。抚儿祈祝立扬成。微生亦冀传遗事。不叹庭无和鹤声。 (第 430L 页)
不待程督而自进。长者咸以见赏。友生乐与从游。喜汝器业之渐就。望汝嗣续之早繁。常勖之以裴令公 文种
未绝之语。今焉已矣。不可复得。伯兮虽夭犹有汝。汝殁之后嗣者谁。我季之丧亦无胤。吾且病矣将焉归。吾身无 (第 514H 页)
 

闽东南 越种。
文公时居建宁府之崇安县。即闽粤地。
隐度。
 檃通作隐。审也。
三板。蕲向。
 蕲求也。
守文。
  (第 257H 页)
    吾宗弟伯任始居翼洞旧里。守先大父判书公遗宅。中间就碧水先墓下占异区。营菟裘而老焉。即我伯父参奉公所尝栖息处。洞壑幽夐。岩峦周遭。鱼菜甚肥以美。真隐者盘旋之所也。伯任读书课蒙。谨守先训。既又明农以自给。泊然无求于世。一日权学士天章过而乐之。为赋短律一首。属余序其事。聊以寂寥数语识其后。因步其韵以寄意。伯任与余同年生。月日相后先。同游学同长大。老去分离。常有隐侯诗中之感云。

吾宗老措大。好卧白云边。地僻轮蹄寡。山深雨露偏。倦游宁避世。稳睡却成仙。岁暮乡愁乱。折梅莫谩传。(古有睡仙)
吾家本京洛。五叶滞东边。每忆迁乔晚。端忧处地偏。从知好 文种。
须学上天仙。愿进竿头步。毋忘妙谛传。(判书公九十西迁)
赤猿秋杪。至商颜之中山。哭黄纯夫(钟粹)。留 …… (第 47L 页)
死孤存。不胜感叹。遂名其庵曰谷口。因书一律以志喜。
占胜成新筑。开窗压小池。濯清怜净直。执简喜吾伊。 文种
何曾绝。家风尚在玆。及时须勉力。成实以为期。
次谢鸣于示韵 (第 57L 页)
。令乃叔欲起立也。自先父兄下世。家学无传。后死孤存。常切慨然。乃今汝辈能自树立如此。不易不易。岂吾家 文种
犹未尽绝邪。汝彬疾病呻吟中。乃能回头向此边 (第 193H 页)
之人。以科场得失。为关门户兴替。舍命以求之。然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只当勤读古书。使 文种
不绝。是吾人分内事也。静扫一室。潇洒绝尘。书册器用。皆整顿有常处。日处其中。于书无所不读。而晚年笃好 (第 439L 页)
以句。犹贪淫如嗜欲。时属文无惊人语。然往往有驰骤漫澜之势。存斋先生时取而教育之曰。此儿他日当不绝吾家 文种。
先人所至。必携与之俱。自天人性命之说。治乱兴亡之迹。以至古今文章体格高下之类。靡不耳提面命。虽愚幼不 (第 497H 页)
(先生九岁)
七年丙午(先生十岁○自是不烦课督。自知力学。存斋先生称之曰此儿文气非常。异日当不绝吾家 文种
矣。)
八年丁未(先生十一岁)
九年戊申(先生十二岁)
十年己酉(先生十三岁)作新岁自警箴。(时已通 …… (第 501L 页)
当为文学士矣。自是不待课督。自知力学属文。有驰骤漫澜势。存斋先生称之曰。此儿文气非常。异日当不绝吾家 文种。
遂令读马迁史。十三通小学论语左氏传。慨然想慕古人。作新岁自警文。张夫人为赋诗以 (第 510H 页)
  

墓志铭[李光庭]
公讳栽字幼材。姓李氏。载宁人。葛庵先生讳玄逸之第三子。 康陵参奉 赠吏曹判书讳时明之孙。宜宁县监 赠吏曹参判讳涵之曾孙。副司直 赠左承旨讳殷辅之玄孙。先生位冢宰。 赠及三世。德业文学。见先生事中。先妣务安朴氏。封贞夫人。经历玏之女也。公之自序云 宁陵八年九月己酉。生于英阳首比之寓。幼疏眉明目广颡。判书公念之。锡小字曰圣及。稍长酷好古文辞。读不能以句者。耽淫如嗜欲。属文有驰骤漫澜之势。仲父存斋先生绝奇爱之。谓不绝吾家 文种
也。十三通小学论语左氏传。作新岁自警文。祖母张太贞夫人赋五字绝以奖之。从叔父恒斋公嵩逸质太极图说中庸 (第 519H 页)
百千之一耳。若故砺城都尉颐庵宋公是已。公天资过人。实有卓志俊才。身既蚤贵。乃独痛刮豪习。循循自饬。积 文种
学。视布素有加焉。卒以行业词翰名于世。观其所树立。不唯绝出流辈。即号称贤士大夫者。亦无以远过焉。呜呼 (第 122L 页)
直清江曲云。属玉双飞水满塘。菰叶深处浴鸳鸯。白鹭。一名属玉。)○隔篱新殡(未详。)○七闽(说文。东南 越种
熊叔。避难于濮子。庶分为七种。故云七闽。)二十一板隅落(出朱书。隅落。犹言方面。○朱子与刘智夫书。钩 (第 284H 页)
。文以侑之曰。呜呼哀哉。惟灵象村之子。东淮之弟。趾美袭训。以孝以悌。气和而醇。质敦而笃。禔身砥行。绩 文种
学。沈潜其性。真积其功。屏去浮华。淡淡其衷。贞而如玉。鍊而若金。怀宝自珍。世莫知心。兰馨渐播。凤翮初 (第 110L 页)
平淡。有容于中。不徇于外。其言寡尤。其行寡过。屈指吾宗。凡有几个。退图寒镜。夜辄庄诵。抄书盈箱。曰贻 文种。
有积于躬。宜禄于后。茕茕孤孙。未冠其首。仲哀无儿。抑又何理。吾弟之子。实维其季。成就之责。吾岂敢避。 (第 514L 页)
君子。孰遏孰蔽。学问开心。以牖明睿。古今事理。神鉴昭揭。最其圣言。对症投剂。无敢怠慢。如恐失坠。无绝 文种。
以昌来嗣。惟我先德。其美世济。自古于连。杖屦所曳。迄于吾身。十馀其世。草 …… (第 48L 页)
。男秉文,秉敏,秉敦,秉敩。女幼。赵良铉一男一女。男济宽。女幼。府君尝作命子诗。历叙先德。系之曰毋绝 文种。
以昌来嗣。又曰念尔先德。勿忝所生。不肖诸孤 (第 56H 页)
以供菽水。侪友以为孝。生一男幼。有才行。生员公叹曰。其父躬稼势也。吾在而其父不老。不可使此儿不学以绝 文种。
遂课读甚勤。余以无似。继掌讲所。每见其才艺渐进。克世旧业。未尝不赞赏劝勉。期以必做。不幸早卒。惜哉。 (第 624H 页)
今又病剧。扶曳无计。遥蒇薄奠。以泻悲系。
祭李参判(世泽)(为龟湾书院作)
恭惟我公。退爷之世。绩 文种
学。克绍馀绪。一朝豹变。万里鹏程。受知两 朝。鹄立明廷。謇谔霜台。论思玉堂。历敡清要。早晚岩廊。奔流 (第 436L 页)
考官敏于欧阳也。先进之戒后辈。父兄之教子弟。只是一速字而已。此其为𥚁。与秦火差有缓急。而将至于殄灭 文种
而后已也。晷刻促迫。举皆手忙而脚乱。诗文焦杀。有若气竭而喘急。长此将安穷。而以此将焉用哉。窃闻衰世之 (第 52L 页)
殊。荏苒之顷。岁华忽改。仰请经候增祉。一床万卷。三世共嚼。群彦迭讨。众疑洞释。岂但为一时真乐。后之求 文种
者。将奔走于汉川之津矣。苓蒿之记。始以其命名之义。深有感于愚衷。而轻自奉唯。义邃辞弱。旋觉其难成。不 (第 62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