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道家類
術數類
儒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寥阳宫夜坐
独坐寥阳夜已阑银河耿耿月华寒琴弹折
桂姮娥听剑舞诛龙鬼魅看八面玲珑冰鉴

阔一天澄湛玉壶宽人间多少利名客不识
箪瓢抱大丹
   诫人妄解书
狂猜妄解诳谈论不识真常道蒂根手掬途
泥揩堆子口含漆水洗胶盆张良指是孟良
杨子
呼为柳子孙也待升堂谋入室岂知
远隔几重门
   劝道人可远乡
修行切要远离乡不历云山道有妨月色到
(第 025a 页)
   相经序
相者盖性命之著乎形骨吉凶之表乎气猊
亦犹事究谋而后动心先动而后应表里相
感莫知所以然且富贵寿夭各值其数董贤
甫在弱冠便位过三公赀半于国而才出三
十身摧家破冯唐裤穿郎署 扬雄
壁立高阁
而并至白首或垂老玉食而官不过尉史或
颖惠若神仅至龆龀或不辩菽麦更保黄耇
此又明其偏有得也 …… (第 012b 页)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此谓礼亏则乱
智变则诈故塞其乱源而绝其诈根而 扬雄
班固之俦咸以道家轻仁义薄礼智而专任
清虚者盖世儒不达玄圣之深旨也
 中篇辩法教(凡一十五章)
    …… (第 023b 页)
   长生可贵章第三十
或问曰道之大旨莫先乎老庄老庄之言不
尚仙道而先生何独贵乎仙者也愚应之曰
何谓其不尚乎曰老 子云
死而不亡者寿又
曰子孙祭祀不辍庄子曰孰能以死生为一
条又曰圣人以形骸为逆旅此其證乎愚答
曰玄圣立言为 (第 035a 页)
   仁义章
五行者人禀之为五常之性也帝王之德也

仁性禀木同春发生之德礼性禀火同夏长
养之德义性禀金同秋肃杀之德智性禀水
同冬伏藏之德任此真常深契羲农之化体
兹至道自然仁义之风抱和气含神灵以天
阳地阴而成性质质者形分也吴子云 扬雄
班固之俦以道家轻仁义薄礼智而专任清
虚者盖世儒不达玄圣之深旨也仁者遍爱
义者裁非浇季萌生道之华薄天运 …… (第 012b 页)
   心行章
夫心有四所谓迷心悟心修心證心迷心有
十迷事迷理迷教迷境迷气迷身迷神迷仙
迷真迷圣也迷事者谓于一切有为之事若
善若恶俱不能分别了达而生颠倒滞惑之
心为无智慧用性而拣择取舍致有轮回生
死不到真源西升经云道深甚奥虚无之渊

老子云渊乎似万物之宗迷理者所谓于虚
极妙体自然实性上无所闻见悟修證了等
故云迷理心也迷教心者圣人意欲令众生
反俗归真逆而成顺注云道尚无为人尚有
为道本无情无欲人尚有欲有情谓不遇明
师智友导引开心启发指示三乘玉清灵宝
洞神之教法也圣人教法妙义纵遇不生爱
乐勤求修习观诠察理求出离之心若存若
亡老 子云
道法本自然行者能得闻者能言
言者不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迷 …… (第 015a 页)
神在天曰神在地曰祇在人曰鬼众生身内
神识精灵不能鍊神合道而登圣果庄 子云
万物任自然而各得其生迷仙者不修仙行
迷真者不修真行迷圣者不修圣行悟心者
悟道之心也修心者修道之心也證 …… (第 017a 页)
   保生章
和气神识者随形而有生死其神性实无生
死系于形聚为生形灭为死庄 子云
有乎生
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出入无见其形是之
谓天门有外养有内养内养者造生死之极
致外养者为品物之宗师 (第 019a 页)
 癸酉

甲戌王莽改元天凤四夷交侵中国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校书郎 杨雄

庚辰王莽改元地皇兵起绿林
辛巳
壬午刘玄称兵宛业刘秀及兄伯升称兵
  舂陵 (第 045a 页)
理能布算者洛下闳也能推步者甘公石公
也洛下闳但知历法 杨雄
知历法又知历理
一岁之闰六阴六阳三年三十六日故三年
一闰五年六十日故五岁再闰天时地理人
事三者知之不 …… (第 009a 页)
端伯夷得圣人之
清柳下惠得圣人之和孔子时清时和时行
时止故得圣人之时
太玄九日当两卦馀一卦当四日半 杨雄
作太玄可谓见天地之心者也
用兵之道必待人民富仓廪实府库充兵强
名正天时顺地利得然后可举
易无体也曰既 (第 009b 页)
不明
斯义妄认肉块孔窍昧本来真空命脉故曰
非心肾口鼻以扫执泥其实玄关一窍玄牝
之门皆谓人念头起灭处老 子云
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紫清白真人云念头动处是玄 …… (第 008a 页)

即杏林石真人云岂知丹妙诀终日玩真空
泥丸陈真人云当初圣祖留丹诀无中生有
作丹基心印经云存无守有老 子云
守静笃 (第 010b 页)
 刚温厚居东南主春夏而以作长为事阴柔严凝居西北主秋冬而以敛藏为事作长为生敛藏为杀此刚柔之所以为
 仁义也以此观之则阴阳刚柔仁义之位岂不晓然而彼 扬子
所谓于仁也柔于义也刚者乃自其用处未流言之盖亦
 所谓阳中之阴阴中之阳固不妨自为一义但不可杂乎此而论之 (第 1p011b 页)
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
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
荒悖可复道耶
  杨雄
方言曰灭鳃乾都耆革老也郭璞注曰革老者皮色枯
 瘁之形也 臣松之以为皮去毛曰革古者以革为兵故语
 称兵 (第 3p025b 页)
舍行藏之道也陶潜为晋处士心逸而日休 杨雄
(第 7p064a 页)
莽大夫

劳而日拙诸葛入寇晋史自帝魏也丞相出师汉贼明大义也
废帝为王唐经乱周纪也帝在房州万古开群蒙也故自初 …… (第 7p064a 页)
为孔明难
柳子六逆论云昭烈之顾孔明三代明良之盛事
方正学王履道孝思堂记云履道家乎蜀蜀之士若司马相如 杨雄
虽能显其亲于无穷而德不足李令伯以孝称于后世而
君子不能无憾可以当仁人孝子而无愧者惟诸葛武侯张敬
夫为 (第 7p065a 页)
 (臣)等伏闻

十六字传心简而有物五千言著道繁而非支粤稽汉代前后
彪炳文章东西辉煌词赋然而才不善用德亦终惭所以陈寿
淹通居丧蹈戾 扬雄
美富事莽终疏是为史笔之羞未免才人
之玷繄惟
圣帝忠义融为经藉春秋佐其闳深再上操书魏丞相悉心听
命一回 (第 7p056a 页)
  雁字六十首
南来无意学雕虫自写寒暄寄化工青嶂远依成石刻碧云轻
绕待纱笼年年泼墨难傅恨日日临池不买穷仰面但随人指
识何须载酒问 扬雄
遗迹无心上鼎钟日来空际写秋容孤飞一点临张旭横扫双
钩学蔡邕遐举暂看毫彩瘦低飞惊见墨花浓数行草草凭谁 (第 3p066a 页)
  秋日宴山亭序           王 勃
昔王子敬琅琊之名士常怀习氏之园阮嗣宗陈留之俊人直
至山阳之坐岂非琴樽远契必兆朕于佳辰风月高情每流连
于胜地是以东山可望林泉生谢客之文南国多才江山助屈
平之气况乎 杨子云
之故地岩壑依然宓子贱之芳猷弦歌在
属红兰翠菊俯映砂亭黛柏苍松深环玉砌参差夕树烟侵橘
柚之园的历秋荷月 (第 7p047a 页)
 若逢昔日之张辽(张辽大战逍遥津小儿不敢夜啼)医疗勿艰更遇当时之
 卢扁得继继承承之幸隆简简穰穰之休

  婴孩病后醮酬天
嗟颠㫬(音旬)之无瘳莫救童乌之苦 (杨子云
之子名童乌得颠㫬之疾颠煦目摇也)
穹窿而有祷冀逢扁鹊之医果蒙 (第 7p016b 页)
 西华帝君注曰圣人未尝废学而所学者惟道穷理尽性至
 命是皆圣人之学也后世之学不然涉猎诗书求工词赋如
 陆机 杨雄
等辈号称博学而因学转滋忧虞是皆知学而不
 知所以学也与其学之弗臧何如弗学故曰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一气 (第 2p021a 页)
 一家之冗说矣
刘向三子伋赐皆好学惟歆最知名父子俱
好古受诏领校秘书讲论六艺传记诸子诗
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向卒歆复领五经终
父前业始皆治易宣帝时诏受榖梁春秋见
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初左传多古字
古言学者训故而已至是歆引传文以解经

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复湛靖有谋
博见疆志过绝于人尝以左丘明好恶与圣
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之列
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数以难向向
不能非间也
 录曰班固赞曰仲尼称材难自后缀文之
 士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 扬雄
 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
 补于世传曰圣人不出其间必有命世者
 焉刘氏鸿范论发明大传著天人 (第 008b 页)
兵以作耕器魏曰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
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
兵战遂败魏师
   法言十五卷 (扬雄
撰李/轨弘范注)
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睎颜之人
亦颜之徒睎骥之马亦骥之乘○诗人之赋
丽以则辞人 …… (第 019b 页)
   太玄经十卷 (扬雄
撰/虞翻注)
鹰萃于林獭入干泉○鸣鸠在林笑彼众禽
○淮南王安多华少实○齐桓晋文之霸如
曰继月孔予文足 (第 020b 页)
 矣读者详之
汉初有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
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
下之定也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后惠帝为太
子卑辞束帛致礼安车迎而致之四人既至
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其后谷口有郑子
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
其食弗食成帝时以礼聘子真不诎而终君
平卜筮于成都韨以为卜筮贱业而可以患
众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筮龟为言利害与

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
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
杨雄
少从游学至仕宦数为在位显者称
道其德适杜陵李疆为益州牧喜曰吾真得
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 (第 013b 页)
不可得诎也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叹曰 杨子
云诚知人
 录曰汉承秦后始以焚书坑儒终以轻士
 谩骂几于无士无友矣有太子者出一卑
 词求之而峨冠博带 (第 013b 页)
  朋友之信
宋史刘安世与司马光同年友善登弟后辞
归洛光问之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光悦因与
从游一日避席问尽心行己之要可以终身
行之者光曰其诚乎又问行之何先曰自不
妄语始自是拳拳勿失终身行之后调治州
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运使吴守礼将按之
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心不自

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其违司马公
教乎后读 扬雄
法言君子避碍则通诸理意
乃释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
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皆则象司马光既叹
群贤 (第 136b 页)
          东华少阳君明氏木公倪敬序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序
黄庭玉经乃寿世长生之妙典也尽人一身之中若头面若口
体若手足若六腑五脏均揭其神之名与字而标之并揭其神
之爱与恶而示之以使人知所导引而能身体力行者则可长
生不死配天地悠久而无疆其与金丹秘密飞升尸解似为两
路究之殊涂同归未闻能长生者不可以飞升不可以尸解者
也太上教育之思至深且切著经之妙至奇而华人能参其谛
探其微则无弗可以逍遥物外终古常存而惜乎至道空悬匪
惟不行抑且不明殊堪长叹同朝前辈惟 杨子云
深识此旨然
虽能识之鲜克体之则亦不免贻憾于无穷迨及李唐同班张 (第 1p002a 页)
   代东村公作灵济宫记
予少年以豪迈之气汲汲于功名担簦裹粮
走数千里至于天下壮丽奇倬卓绝之处凡
前贤遗迹靡所不览正感慨间适有士友章
桂龙书来以灵济文集示予曰闽之青布有
古庙曰灵济其神姓徐一封江王一封饶王
自石晋开运迄今四百馀年其辅国安民捍
灾禦难之功未易枚举迩来祠宇颓顿不称
明灵岁癸巳之夏五桂龙与沈建翁周仝周

用明林椿郭泳翁郑汝显七人共谋而葺之
而卜于神维神显相化笔为文以委而任输
奂一新八月功成再降之笔序以履历而为
之记示之以吉凶而为之卦劝之以忠信礼
义而为之文赋读之一言一话皆以孔孟垂
世立教之心为心此聪明正直之神也虽班
孟坚西京之笔左太冲三都之文 杨子云

祚之手与夫芝房宝鼎之歌黄马碧圭之卞
未可及也有神如此乌得而忽诸章君七人
奉词惟谨敬以神所作之记刻 (第 0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