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小說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茅山仙人
展上公高辛时人定录君㖟言展先生昔学

道于伏龙地植李弥满所住之山先生今为
九宫右保司其尝向诸仙人云昔在华阳下
食白李味异美忆之未久忽已三千年矣
秦巴陵侯姜叔茂得道于句曲山种五果五
辛菜货之以市丹砂叔茂曾作书与太极官
僚云昔学道于鬼谷得道于少室养翮于华
阳待举于逸域时乘飙车宴于句曲悟言永
叹代谢之速物存人亡我劳如何
周太宾有才艺善鼓琴昔教麋长生孙广田
孙登
也独弦能弹而成八音真奇事也 (第 004a 页)
 非有自知之明鲜有不为物蔽者矣

不知常妄作凶
 御注圣人知道之常故作则契理每与吉
 会不知常者随物转徙触途自患且不足
 以固其命故凶
  孙登
曰不能归根守静则夭命失常是其
 凶也
 夫众人不知道之真常以妄为常故欢乐
 用生动而失之寿命竭矣所谓 (第 012b 页)
 之大往行无际本无住尽之处
 舒王曰大者虽六合之外而不能逃其粗
 毫末之小不能遗其细故大曰逝
逝曰远
 御注应而不穷故曰远
  孙登
曰万物逝行皆有停性之处此道逝
 行寻之弥远莫究其源
远曰反
 舒王曰远之极则反于朴矣故远曰反反 (第 015b 页)
 人见其成而圣人察其微故常得一也

  孙登
曰九重之台起于累土百仞之高元
 乎一篑以况尊贵卑下为基
 王元泽曰水于五行其数为一而趍下不
 争阴阳 (第 011b 页)
 众入之所恶若辱也

广德若不足
  孙登
曰其德深广则通疏见远遗略小节
 如智识不足故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
 容貌若愚
 志琮曰夫上德功济十方 (第 007b 页)
 不为生死所倾动故名曰常能知此常则
 智慧日明也
 舒王曰不明则不足以知常
益生曰祥
 舒王曰夫生不可益而人常求益于生则
 有凶祥
  孙登
曰生生之厚动之妖祥
 一受其成形而素分定生理至足无欠无
 馀以直养之则亦至矣从而增焉秪以为 …… (第 008a 页)
 祸与福之间也若是则祸亦不至福亦不
 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庄子曰宁于祸福
孰知其极
 河上公曰祸福更相生谁能知其穷极
  孙登
曰孰谁也极尽也夫祸福相因倚伏
 无定祸因福至福假祸来孰知其尽也
其无正邪
 王元泽曰大运不留当时者为 (第 019a 页)
 足以免于罪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
之有
  孙登
曰夫言之可以夺众货之价尊行之
 可以加众人之上夫道之出口淡乎无味
 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岂华辞以 (第 009a 页)
于逸域时乘飙轮宴我句曲悟言永叹代谢
之速物存人亡我劳如何太宾亦有才艺善
鼓琴昔教糜长生孙广田广田即 孙登
也独
弦能弹而成八音真奇事也 (第 009b 页)
(孙登
即嵇康所/谓长啸者亦云)
(见弹一弦之琴/斯言非虚矣)叔茂种五辛菜常卖以韨丹
砂而用之今山间犹有韭薤 (第 009b 页)
而百篇之书亦
史也故以书求之余惊异焉自司马子长以
老韩同传千载不满河上公注老子颇及吐
纳导引之类其后 孙登
陶弘景松灵仙人唐
道士成玄英张君相辈亦皆注老子又近神
仙家王辅嗣以老子解易人或非之然其解
老子则初不 (第 003b 页)
南阳何晏(字平叔魏/驸马都尉)河南郭象(字子玄/魏晋间)
(人)颍川钟会(字士季魏/明帝时人)隐士 孙登(字公和魏/文明二帝)
(时/人)
晋仆射太山羊祜(字叔子/注四卷)沙门鸠摩罗什
(本西胡人苻坚时自玉/门关入中国注二卷)沙门佛图澄(后 …… (第 013b 页)
河上公严君平皆明理国之道松灵仙人魏
孙登
梁朝陶隐居南齐顾欢皆明理身之
道符坚时罗什后赵图澄梁武帝梁道士窦
略皆明事理因果之道梁朝道士孟智周臧 …… (第 015a 页)
宗顾欢以无为为宗孟智周臧玄静以道德
为宗梁武帝以非有非无为宗 孙登
以重玄
为宗宗旨之中孙氏为妙矣
广川董逌藏书志云唐玄宗既注老子始改
定章句为道德经凡言道者类之上卷言 …… (第 015b 页)
卷刻石涡口老子庙中又云唐道
士张道相集注道德经七卷凡三十家其名
存者河上公节解严遵王弼何晏郭象钟会 孙登
羊祜鸠摩罗什卢景裕刘仁会顾欢陶
弘景松灵裴处思杜弼张凭张嗣臧玄静孟 (第 015b 页)
  焦先
焦先字孝然河东人也汉末关中乱先失家属独窜于
河渚间食草饮水无衣履时太阳长朱南望见之谓之
亡士欲遣船捕取同郡侯武阳语县此狂痴人耳遂注

其籍给廪日五升人皆轻易之然其行不践邪径必循
阡陌及其抢拾不取大穗饥不苟食寒不苟衣每出见
妇人则𨼆翳须至乃出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营木
为床而草褥其上至天寒时搆火以自炙呻吟独语太
和青龙中尝持一杖南渡河水泛涨辄独云未可也由
是人颇疑不狂所言多验佥谓之𨼆者也年八十九终
   孙登
孙登字公和汲郡人无家属于郡北山为土冗居之好 (第 12b 页)
  焦先
焦先字孝然河东人也汉末关中乱先失家属独窜于
河渚间食草饮水无衣履时太阳长朱南望见之谓之
亡士欲遣船捕取同郡侯武阳语县此狂痴人耳遂注

其籍给廪日五升人皆轻易之然其行不践邪径必循
阡陌及其抢拾不取大穗饥不苟食寒不苟衣每出见
妇人则𨼆翳须至乃出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营木
为床而草褥其上至天寒时搆火以自炙呻吟独语太
和青龙中尝持一杖南渡河水泛涨辄独云未可也由
是人颇疑不狂所言多验佥谓之𨼆者也年八十九终
  孙登 孙登
字公和汲郡人无家属于郡北山为土冗居之好 (第 12b 页)
读易抚一弦琴性无恚怒人或投诸水中欲观其怒登
既出便大笑尝住宜阳山有作炭人见之知非常人与
语登不应文帝闻之使阮籍往观既见与语亦不应嵇
康从之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康将别谓曰先生竟
无言乎登乃曰子识火乎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
于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果在于用才故用光
在乎得薪所以保其体用才在乎识贞所以全其生今
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求乎康不能用

后作幽愤诗曰昔惭柳下今愧 孙登
竟莫知其所终
 
 
 
 
 
 
 神仙传卷六 (第 13b 页)
   隐士朱桃槌茅茨赋(薛稷作)
若夫虚寂之士不以世务为荣隐遁之流乃

以闲居为乐故孔子达士仍遭桀溺之讥叔
夜高人乃彼 孙登
之诮况复寻山玩水散志
娱神隐卧茅茨之间属想青云之外逸世上
之烦襟遂明时之高志而已矣
   其辞曰
(第 009b 页)
明山马明生今在钟山阴长生为地肺真人 孙登
为闾丘真人九华真妃治夏盖山或在
龙山王长赵升二人受书为庐山中正一三
天都护韩众今为霍林真人琅琊于吉为 (第 009a 页)
 右一条七月二日夜受记书四小青笺又

 一片续后
按紫阳两真句曲二君此日若始自降前六
月唯遣侍童耳真诰云周太宾善鼓一弦琴
是教 孙登
者为蓬莱右夫人即应是也司马
括苍内外书传都不见又不应是季主乃可
季主儿法育耳唯见此一来自后无复所出 (第 004a 页)
充饥切求至道感赤君得玉砂膏久之入会
稽故记云 孙登
居之祝版留之于虎山也
   嵇康
嵇康字叔夜向北山从道士孙登学琴登不
教之曰子有逸郡之才必当戮于市康 …… (第 005a 页)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
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至汲郡山中见 孙登
康遂从之游登沈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别
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康又遇王
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 (第 007a 页)
 德者类之下卷刻石涡口老子庙中又云
 唐道士张道相集注道德经七卷凡三十
 家其名存者河上公节解严遵王弼何晏
 郭象钟会 孙登
羊祜鸠摩罗什卢景裕刘
 仁会顾欢陶弘景松灵裴处思杜弼张凭
 张嗣臧玄静孟安期孟智周窦略宋文明 (第 002a 页)
 具本章消释今不复云广圣义云宗趣旨
 归者言此道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
 各有君宗且夫河上公厌君平等皆明治
 国之道松灵仙人魏代 孙登
梁朝陶隐居
 南齐顾欢等皆明治身之道符坚时僧罗
 什后赵时僧佛图澄梁武帝时道士窦略
 等皆明事理因果 …… (第 012a 页)
 明注解之人意趣俱各不同又诸家禀学
 立宗亦各不同严君平以玄虚为宗顾欢
 以无为为宗孟智周臧玄静以道德为宗
 梁武帝以非有非无为宗 孙登
以重玄为
 宗宗指之中孙氏为妙夫此碧虚真人纂
 微者亦以重玄为宗自然为体道德为用 (第 012b 页)
  已上八家系集注中所引

 淮南子司马谈司马迁严君平
 韩康伯 孙登
阮籍阮咸
 郭璞梁简文传奕陆德明
 成玄英李若愚张君相杨孚
 应吉父张玄静马诞郭云
 董遇陈韶李奇王 …… (第 012a 页)
魏驸马)
(都/尉)河南郭象(字子玄向秀弟/子魏晋时人)颍川钟会(字士/季魏)
(明帝/时人)隐士 孙登(字公和魏文/明帝时人)
晋仆射太山羊
(字叔子注/为四卷)沙门罗什(本西胡人符坚时自/玉门关入中国注二)
(卷)沙门佛图 (第 019a 页)

(字平叔魏/驸马都尉)河南郭象(字子玄向秀弟/子魏晋时人)颍川
钟会(字士季魏/明帝时人)隐士 孙登(字公和魏文/明二帝时人)
晋仆
射太山羊祜(字叔子注/为四卷)沙门罗什(本西胡人/苻坚时自)
(玉门关入中/国注二卷)沙门图 (第 002b 页)
 此五千文明矣颖鉴之士宜详之焉
第四宗趣指归者道德尊经包含众义指归
 意趣随有君宗河上公严君平皆明理国
 之道松灵仙人魏代 孙登
梁朝陶隐居南
 齐顾欢皆明理身之道符坚时罗什后赵
 图澄梁武帝梁道士窦略皆明事理因果
 之道梁朝道士 …… (第 012b 页)
 又诸家禀学立宗不同严君平以虚玄为
 宗顾欢以无为为宗孟智周臧玄静以道
 德为宗梁武帝以非有非无为宗 孙登

 重玄为宗宗旨之中孙氏为妙矣又此经
 以自然为体道德为用修之者于国则无
 为无事自致太平于身则抱 (第 0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