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谓酸咸甘苦辛爽差也目视色耳听声口
 察味伤当过分则不能无损故坐令形骸
 聋盲爽差失味尔又况耽滞世间声色诸
 法不悟声色 性空
岂惟形骸之有聋盲此
 亦智之聋盲者尔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疏此言耽声滞色之人驰骋欲心亦如畋
 猎但 (第 003a 页)
 此者欲令众生穷源识本而悟道尔有无
 既尔权实亦然故注云实之于权犹无之
 生有也又云至道冲寂离于名称谓诸法
  性空
不相因待者言道至极之体冲虚凝
 寂非权亦复非实何可称名诸法实性理
 中不有亦复不无事绝因待所言物生于 (第 016a 页)
 其爪角无所容其兵刃者其故何也假问
 其故以晓于人尔
以其无死地
 疏此正答也夫见有其身者累生生之厚
 者死今善摄生之人照法 性空
悟身相假
 故能于生忘生不为厚养之过无私顺化 (第 005a 页)
 聚怨耳

故去彼取此
 疏去彼自见自贵取此自知自爱圣人得
 平等智了法 性空
理无去取开教化引凡
 愚寓言之尔
   勇于敢章第七十三(前章明迷妄之/病有可畏之威)
   (此章 (第 014a 页)
 弱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实之于权犹无之生有故行权者贵反
 于实用有者必资于无然至道冲寂离于
 名称诸法 性空
不相因待若能两忘权实
 双泯有无数舆无舆可谓超出矣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了 (第 006a 页)
 教者至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被褐者晦其外怀玉者明其内故知我者
 希少耳
   知不知上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了法 性空
本非知法于知忘知是德之上
 不知知法本性是空于知强知是行之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夫唯能病能知之病是 (第 013b 页)
言不断烦恼而得真相今言断
者为诸众生未能见法唯见无明贪爱愚痴
瞋恚烦恼故须说断而得真相若人能知烦
性空
本无贪爱无明永净无法可断以是
当知不断烦恼而得真相真相无相无相无
得无明无法无法无断无断无得名断烦恼 …… (第 010b 页)
之人言得真相相见之人言得烦恼以是
当知法见之人常观妙本故得真相相见之
人常观粗迹故得烦恼若人能知烦恼 性空
未曾有法从迹观本名得法见若复有人无
明闇蔽唯见烦恼从无明见名为真相又语
曜明若复有人见有烦恼又有真相 (第 011a 页)
身眼耳鼻舌一切
诸根为是有邪为是无邪为有因邪为无因
邪若言有我眼耳诸根因四大生而有我者
当自思惟四大 性空
云何得合若四大空合
成我身身从四大四大既空我身亦空何以
故由本空故若言我身眼耳诸根因四大生
四大性异 …… (第 010a 页)
空既空我说亦空以是当知世间虚妄本无
所有我说世间不堕虚妄何以故虚妄 性空
我说虚妄说妄亦空是故我说不堕虚妄遍
通白言大德天尊所说世间一切皆空随顺
众生有何利益
天尊答曰遍通真 (第 015a 页)
  观法性品第八
尔时度命真人即从座起稽首礼问白天尊
言如向所说真人所见观诸法性心无希望
知法空故如是见者云何庄严一切众生令
得道邪
天尊告曰度命真士一切众生性本情净无

所有故同虚空故道性亦空道 性空
故云何
问言一切众生云何得道众生道性无有二
相众生性者即是幻性诸幻性者名为法性
于法性中无得无失无增 …… (第 006a 页)
无边非是二乘所得闻见于
是真人同时稽首而说偈言
 善巧奇特无上尊所说微妙大乘经
 能为时众演斯义一切 性空
不生灭
 道性众生本无二不假修因自然得
 法性幻性有异名清净寂灭无殊致
 昔来我等实忧悲不断烦恼非真 …… (第 009a 页)

行即是永灭不起诸相毕竟清净无言无说若
有言说即是虚妄言虚妄者即是真实何以
故虚妄说者即是文字文字 性空
即是真实
以是因缘天尊所说虚妄之言皆悉真实
尔时侍座童子名曰法相前进稽首白真人
言大德仁者云何说言若 …… (第 013a 页)
妄性
若定有云何说言若诸真人观诸法性本来
清净是名真人观诸法性得决定心定有之
性而说空者是则说空非法 性空
法性非空
而说空者亦是虚妄说 (第 013b 页)
性空
性本非空云
何观法而得决定如是二义实未能了愿垂 …… (第 013b 页)
   无明既永灭诸行自消融
   以是知虚幻未曾非道场
   至真无上士净慧拯幽沉
   巧辩诸法性 性空
非有无
   常断本清净灯灭不可寻
   天尊叹希有善哉微妙经
   我等咸开悟俱欣无上心
尔时天尊 (第 015b 页)
   理教义第二十六
义曰理教者明教之为教示言则无言忘筌
者入其虚源得环者归其妙旨此其致也道
经云行不言之教也

释曰理是旨趣为义教是化导为义又理是
四忘教是言辩今明非离言教有四忘即悟
言教无言教为四忘耳若了言教无言教亦
识四忘非四忘也今示理教略有二种一者
方便二者究竟开方便门令得悟入其方便
理教者如戒诠戒理施诠施理究竟理教者
即总六度诸教七部等经以教为法秪悟戒
非戒文非文文字 性空
为究竟经舍于言教
得无言之理今明秪了言教即无言教名为
得理非离言外别有无言之理升玄经云仙 …… (第 001b 页)
正性不有不无不因不果
不色不心无得无失能了此性即成正道自
然真空即是道性升玄经云臣知道反俗何
以故法 性空
故经云贷气禀气者此明众生
之本本来清净颠倒妄起因知有识神一念
神起即滞染故欲凡业既弱不能自生须假
(第 006b 页)
  至心信礼运明真广天尊

  至心信礼众妙真空天尊
  至心信礼高运广明天尊
  至心信礼洞 性空
寂天尊
  至心信礼玄元长乐天尊
  至心信礼朱圣妙尊天尊
  至心信礼南极真空天尊
  至心信礼上 (第 005a 页)
性空
务皮肤之好窃慕道之名乖契真之
实不除死籍未载玄箓岁月荏苒大期奄至
及将殂谢而怨咎神明远于仙道五也
(第 012b 页)

一亦是二四语之中道不一亦不二亦非一
非二入等乃存常以所知为己身以能知为
己心即知见等法为可道知见 性空
为真道
知见无边为大身似见为大眼似声为大耳
识所知为大心大心 (第 005b 页)
性空
为解脱解脱即心
漏尽心漏尽即身漏尽身漏虽尽而非无此 (第 00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