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法家類
術數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勤能使逸饥能使饱
寒能使温穷能使达也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不含(音/撼)
珠玉不服文锦不陈牺牲不设明器也 晏平仲
问养生
于管夷吾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 (第 4a 页)
晏平仲
曰其 …… (第 4a 页)
吾所谓养(惜名拘礼内/怀于矜惧忧)
(苦以至死者长年/遐期非所贵也)管夷吾曰吾既告子养生矣送死柰
晏平仲
曰送死略矣将何以告焉管夷吾曰吾固欲
闻之 (第 5a 页)
平仲
曰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瘗之
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 …… (第 5a 页)
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 (晏婴
墨者也自以俭省治身动/遵法度非达生死之分所以举)
(此二贤以明治身者/唯取其奢俭之异也)管夷吾顾谓鲍 (第 5b 页)
 则虽死而不亡故曰君子息焉小人伏焉

 生之劳所谓劳我以生也老之佚所谓佚
 我以老也死之息所谓息我以死也 晏子
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
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 (第 014a 页)
 一段虽为贪生恶死者设然今襌家有死

 心之论有夭死人却活之语此中又有深
 意非徒曰生死而已 晏子
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
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 (第 019b 页)
 自无所全丧也
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美
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滴滴去此国而死乎
使古无死者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史孔梁丘
据皆从而泣曰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
而食驽马棱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而
况吾君乎 晏子
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 (第 017b 页)
晏子
曰寡人今日之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泣
子之独笑何也 (第 017b 页)
晏子
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
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有勇者而常守之 (第 017b 页)
 死相捐古人死则弃之易所谓不封不树
 丧期无数是也不含珠玉等语所以讥当
 时厚葬之人杨王孙皇甫谧裸葬之说似
 原于此 晏平仲
问养生于管夷吾管夷吾曰肆之而
已勿壅勿阏 (第 006a 页)
晏平仲
曰其目奈何夷吾曰恣
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 (第 006a 页)
 如也故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何氏曰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言国之多制也山
 泽各有守关市各有征徵敛无度民人苦
 病如 晏子
所对齐侯者触手犯禁民不堪
 命岂非忌讳多而弥贫乎忌讳少则安业
 矣经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若民多利
  (第 011b 页)
 子者男子之通称也不敢侔于六经皆目

 之为子为论为记为书或以姓氏为称或
 以因时表号则有鬻子曾子 晏子
孟子管
 子孙卿子鲁连子列子庄子庚桑子王孙
 子尹文子公孙尼子吕氏春秋邓析子鬼
 谷子陆贾晁错贾谊桓 (第 004a 页)
 徼此二句圣人为后世开示悟入之门俾
 学者于此采索必有所造何哉常乃常道
 也无欲有欲常道之动静也观察也妙微
 妙也徼归也 晏子
曰徼也者德之归也夫
 寂然閒居无思无虑常道之静也于此可
 以察见常道微妙之本体故曰常无欲以
 观其妙 (第 004b 页)
 之如不闻者利成功之可居而不见虚盈

 之实理也齐景公顾恋国邑之富以死为
 悲 晏子
笑之曰使古而无死则太公威公
 常守之君将被蓑笠于垄亩何暇念死乎
 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而至于君也而独流 (第 020a 页)
 款二大夫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
 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
 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
 史嚣以辞宾公悦告 晏子
(第 004a 页)
晏子
曰宋之盟
 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之
 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祝
 陈信不愧其家事无 …… (第 004a 页)
 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违亿兆人之诅君若
 欲诛于祝史脩德而后可公悦使有司宽
 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十二月景公畋于
 沛此言 晏子
言之所利而景公从谏修德
 而疾远愈遽能畋猎也
 柰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第 005b 页)
 足义以制之义之不行礼以救之夫礼以
 救乱亦所以生乱何者礼烦则俗薄俗薄
 则交争交争则乱生矣然而理国之急礼
 为之上春秋昭公二十六年 晏子
对齐景
 公曰礼之为国与天地并君令臣恭父慈
 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君令而不违臣恭而不 (第 015b 页)
 人皆称曰子子者男子之通称也不敢侔
 于六经皆目之为子为论为记为书或以
 姓氏立称或以因时表号则有鬻子曾子
  晏子
孟子管子荀卿子鲁连子列子庄子 (第 006a 页)
 鬼神丰于先君有驾矣今君疾病为诸侯

 忧是祝史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
 君盍诛于祝固史器以辞宾公悦告 晏子
  (第 013a 页)
晏子
曰昔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
 武赵武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
 无私其祝史祭祝陈信不愧其家事无猜 …… (第 013a 页)
 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违

 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
 可公悦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
 十二月景公畋于沛此言 晏子
言之所利
 而景公从谏修德而疾速愈遽能畋猎也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人不善人之师
 义云大学之礼虽 (第 014b 页)
 旗靡故逐之
上礼为之

 疏曲为之防义云制礼以防民曲也
故失道而后德
 义云春秋昭二十六年 晏子
对齐景公曰
 礼之为国为国与天地并君令臣恭父慈
 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君令而不违臣恭 …… (第 002a 页)
 自周以来立理著书凡百馀人皆称曰子
 子者男子之通称也不敢侔于六经皆目
 之曰子为论为记为书或以姓氏立称或
 以因时表号则有鬻子曾子 晏子
孟子管
 子孙卿子鲁连子列子庄子庚桑子王孙
 子尹文子公孙尼子吕氏春秋邓析(音/昔)
 鬼谷子之例 (第 011a 页)
解谢离宫西方土神所犯
解谢兑宫北方土神所犯解谢坎宫中央土
神所犯解谢乾坤艮巽等宫并蒙放赦某守
宅大神 晏子
大戴盖屋三重绕舍三匝东西
南北邪精故气及诸祸害一时消荡乞某家 (第 026a 页)
(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耳) 晏子
曰善哉古之有死也(生死古今所同而蜀善/古之无者明古人不乐)
(生而恶/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脩身 …… (第 5b 页)
人夫言
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
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此众寡相倾者也 晏子
儒墨为家重/形生者不辨有此言假记所称耳)有人去
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 (第 5b 页)
将去斯而之何史孔梁丘据
皆从而泣曰臣赖君之赐跪食恶⬤可得而食驽马棱车可得而乘
也且犹不欲死而况吾君乎 晏子
独⬤于旁公雪涕而顾 (第 5a 页)
晏子
曰寡
人今日之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泣子之独⬤何也 (第 5a 页)
晏子
对曰使
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有勇者而常守之则庄公
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之吾君方将被蓑 (第 5a 页)
道非唯情也勤能使逸饥能使饱寒
能使温穷能使达也相⬤之道非不相哀也不含珠玉不服文锦不
陈犠牲不设明器也 晏平仲
问养生于管夷吾管夷吾曰肆之而巳 …… (第 2a 页)
勿壅勿阏 晏平仲
曰其目柰何夷吾曰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
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管/仲) …… (第 2b 页)
年万年非吾所谓养(惜名拘礼内怀于矜惧忧苦以/至死者长年遐期非所贵也)管夷吾
曰吾既告子养生矣送死柰何 晏平仲
曰送死略矣将何以告焉管
夷吾曰吾固欲闻之 (第 2b 页)
平仲
曰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瘗
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衮文绣裳而纳诸石椁
亦可唯所遇焉 (第 2b 页)
(晏婴
墨者也自以俭省治身动遵法度非达生死之/分所以举此二贤以明治身者唯取其奢俭之异子)管夷 (第 2b 页)
也以所闻孔丘之行则本与此相反谬也齐
景公问 晏子
曰孔子为人何如 (第 016a 页)
晏子
不对公
又复问不对景公曰以孔丘语寡人者众矣
俱以贤人也今寡人问之而子不对何也晏
子对曰婴不肖不足以知 …… (第 016a 页)
对景公曰鸣呼贶寡人
者众矣非夫子则吾终身不知孔丘之与白
公同也孔丘之齐见景公景公说欲封之以
尼溪以告 晏子
晏子曰不可夫儒浩居而自 (第 016b 页)
公曰鸣呼贶寡人
者众矣非夫子则吾终身不知孔丘之与白
公同也孔丘之齐见景公景公说欲封之以
尼溪以告晏子 晏子
曰不可夫儒浩居而自 …… (第 016b 页)
孔丘乃志怒于景公与 晏子
乃树鸱夷子及
于田常之门告南郭惠子以所欲为归于鲁
有顷闻齐将伐鲁告子贡曰赐乎举大事于
今之时矣乃遣子 (第 017b 页)
 兵伐谋诸将曰非所知也○杜牧曰晋平
 公欲攻齐使范昭往观之景公觞之酒酣
 范昭请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进客范
 昭已饮 晏子
彻樽更为酌范昭佯醉不悦
 而起舞谓太师曰能为我奏成周之乐乎
 吾为舞之太师曰瞑臣不习范昭趋出景
 公 (第 004b 页)
曰晋大国也来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
 使者将奈何 晏子
曰观范昭非陋于礼者 …… (第 004b 页)
 之乐天子之乐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
 臣而欲舞天子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报
 晋平公曰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 晏子

 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仲尼曰不越樽
 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 (第 005a 页)
晏子
之谓也春
 秋时秦伐晋晋将赵盾禦之上军佐臾骈
 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秦人欲
 战秦伯谓士会曰若 …… (第 005a 页)
 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穿曰
 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赵盾曰秦
 获穿也获一卿矣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
 皆出战交绥而退夫 晏子
之对是敌人将
 谋伐我我先伐其谋故敌人不得而伐我
 士会之对是我将谋伐敌敌人有谋拒我 …… (第 005b 页)
 攻其彼心之发也○张预曰敌始发谋我

 从而攻之彼必丧计而屈服若 晏子
之沮
 范昭是也或曰伐谋者用谋以伐人也言
 以奇策秘算取胜于不战兵之上也
其次伐交
 曹操曰交将合也 (第 00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