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易類
孟子類
經解類
 者以即位改元之事告之不知此乃建子之月商之
 正朔不在于此其祀先王者以冬至配上帝之故也
 班志曰言虽有成汤太丁 外丙
之服以冬至越茀祀
 先王于方明以配上帝是朔旦冬至之岁也后九十
 五岁商十二月甲申朔旦冬至亡馀分是为孟 (第 26a 页)
  伊训
祠于先王祇见厥祖 孔氏以太甲元年汤崩逾月太

甲即位奠殡而告为祠居位主丧为见祖其失也蔡氏
辨之详矣而朱子徒守皇极经世之所纪以为无 外丙
仲壬嗣立之事故于孟子注杂用程徽庵之说以證太
甲之嗣汤而非嗣仲壬今按程氏之说其谬实甚商道
亲亲故立弟檀 (第 5a 页)
弓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春秋宋公
之舍子立弟亦不一而足则 外丙
仲壬虽幼而殷礼不
可乱犹成王幼冲而周道尊尊必不可舍子而立弟也
皇极经世用虞邝不验之历随意伸缩以就尧元 (第 5a 页)
 颠覆汤之典刑盖谓汤既崩太丁未立而卒又其弟

  外丙
方二岁仲壬方四岁故以太甲嫡孙嗣立耳谓
 之太丁未立则是己为储贰况书谓太甲既立不明
 则是未立之先亦不 …… (第 11a 页)
 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祀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是
 太甲初立侯甸群后咸在伊尹奉新君见于乃祖成
 汤之神位而告之也若太甲在 外丙
仲壬两君之后
 则其初立时有仲壬之几筵在安得不告于新薨之
 君而独见乃祖乎太甲上篇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 (第 11b 页)
(当有而卒二字)外丙二年仲
壬四年(集注引赵氏程氏二说未知孰是当从程氏五峰胡氏曰太史公记汤崩太丁蚤死 外丙
立三
年仲壬立四年相继而崩然后伊尹立太甲非其实也二帝官天下定于与贤三王家天下定于立嫡立嫡者
敬宗也敬 …… (第 3a 页)
立比九世乱
以其世考之自沃丁至阳甲立弟者九世则仲丁之名误也沃丁既以废嫡立诸弟子生乱为罪则成汤未尝
外丙
仲壬明矣不然是成汤首为乱制又可罪沃丁乎此以事实知其非者三也唐李淳风通于小数犹能
逆知帝王世数以邵康节 (第 3b 页)
极数知来其作皇极经世史亦无 外丙
仲壬名世此以历数知其非者四也经所传 …… (第 3b 页)
于书自可见书曰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
王是冢宰摄祭于宗庙也奉嗣王祗见厥祖是见于殡宫告即位也若隔 外丙
仲壬之世而太甲承仲壬之丧
则自成汤 (第 4a 页)
外丙
以上俱曰祠于先王足矣何独又曰奉嗣王祗见厥祖其书法若是之重复也)桐汤墓
所在(皇览曰汤冢在济阴亳县北东 (第 4a 页)
  伊川曰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便是天理司马迁
以私意妄窥天道而论伯夷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者可谓善人非耶天道甚大安可以一人之
故妄意窥测如曰颜何为而夭蹠何为而寿皆指一
人计较之理非知天也 又曰霍光废昌邑其始乃
光之罪当时不合立之只被见是武帝孙担当不过须

立之也此又与伊尹立太甲不同也伊尹知太甲必
能思庸故放之桐三年当时汤既崩太丁未立而死 外丙
方二岁仲壬方四岁故须立太甲也太甲又有思
庸之资若无是质伊尹亦不立也史记以孟子二年
四年之言遂言汤崩六 (第 6a 页)
死外丙立二年仲壬立四年皆太丁弟也太甲太丁子也程子曰古人谓岁为年汤崩时 外丙
方二岁仲壬方
四岁惟太甲差长故立之也二说未知孰是颠覆坏乱也典刑常法也桐汤墓所在艾治也说文云芟草也盖 (第 10b 页)
有天下然亦至秦庄襄王而止严华谷曰秦兴而帝王
之影响尽矣余亦曰秦政立而皋陶庭坚之祀真斩此
尤为哀哉 外丙
仲壬 (第 17a 页)
外丙
仲壬自程子谓年为岁始为异说后聚讼争要程 …… (第 17a 页)
甲也此特伊尹意中未形事何缘流传至战
国时而待孟子乃言之耶汤之寿数诚不可考皇甫谧
谓其寿百岁太丁既死而 外丙
仲壬均汤之子仅二岁
四岁长幼相去如此悬绝乎且即以齿序而先 (第 18a 页)
外丙

仲壬乎姑存吾说以俟来学余谓程复起亦当从此说

宁武子

宁武子俞庄子速之子仕卫当文公成公时集注如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