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類書類
侧持切又音栽十五)(上同又说文曰东楚)
(名缶曰甾)𦸜(亦同)(水名亦州名春秋时属齐汉为济南郡 宋文帝
改清河郡隋置淄州因水以名焉古通用)
(菑)(手足生皮坚也)(茬丘名案汉书地理志泰山郡有茬县颜师古又 (第 32a 页)
山名)(女师郑康成曰妇人五十无子出不复嫁以妇道教人若今时)
(乳母也又候韵)(宿草又草深平曰莽汉 景帝文
广荐大莽又浅草之地曰卤莽长杨赋拔卤莽屈原赋草木莽莽又)
(庄子云卤莽种之谓轻脱也苟且也又荡厚二韵) (第 29a 页)
  年唐虞曰载以立斯义先儒皆遵其说太原阎若
  璩百诗著尚书古文疏證以为唐虞纯称载不待
  论若商必曰祀何无逸周公告成王凡 中宗
高宗 (第 4b 页)
    僖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
呜呼礼不王不禘天子立始祖之庙推本始祖之所自
出者而祀之而以其祖配之此之谓禘诸侯不敢祖天
子而以其始封为祖故禘不及诸侯也周有二祖 太祖
王始祖后稷稷之所自出者喾也文王配帝于明堂 (第 16b 页)
稷配天于郊喾禘于太庙周制也东迁以来诸侯率以
天子为祖宋祖帝乙郑祖厉王卫蒯瞆亦曰 太祖
文王
烈祖康叔文祖襄公亳城北之盟亦曰先王先公七姓
十二国之祖诸侯之僭盖不独一鲁矣晋人曰以寡君
之未禘 (第 17a 页)
 欲而不享国者皆是也汉武明皇千一而已岂可望
 哉饮鸩食野葛者必死而曹操独不死亦可效乎此
 说善
林氏曰 宋文帝
饯衡阳王使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设馔
 日旰不至有饥色乃谓曰汝曹少长丰逸不知百姓
 艰苦今使汝曹识有饥苦知 (第 53a 页)
  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吕氏春秋第十三卷引商书曰五世之庙可以观怪万
夫之长可以生谋高诱曰逸书今以德字易怪字以观
政易生谋字以七世易五世字按礼祖有功宗有德汉
书韦贤传王舜刘歆议曰礼记王制及春秋榖梁传天
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 太祖
之庙而七诸侯二昭二穆 (第 20b 页)
太祖
之庙而五故德
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七者其正法数可常数者也宗 (第 20b 页)
不在数 中宗
变也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故
于殷太甲为太宗大戊曰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公为无
逸之戒举殷三宗以劝成王 (第 21a 页)
 (沈居士知冬月无复衣戴颙制衣服遗之悉以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少年从受学终老蔬素无日食)
 (之资而弦诵嘐然 宋文帝
敕郡县给之张文诩河东义/人博览坟籍学问奥深隋开皇中游太学有从质疑)
 (辄博引證据一时名宿咸推服焉侍 …… (第 20a 页)
 (助人营墓久之练于营筑之事又佣力以供他费与/佣奴分作让逸取劳虽休勿懈既又以其馀力助贫)

 (者举丧农月耕墓前田必束带见人裸袒为制单衣/授之 宋文帝
崩哭之恸累日一食或问之原平垂涕)
 (曰吾父庐墓时遭先朝褒拂是以悲耳以种瓜为活/每出贸裁求半价与之直 (第 27b 页)
 春秋阙疑而慎言之固不徇道路之口轻加人以覆
 载不容之罪然特起未见诸侯之文则隐然有死不
 可知但凭其赴之意矣 宋太祖
之崩也有戳雪之疑
 当宋世而传之矣然使修史者直信而书之曰㶢义
 弑其君抑岂可哉宁失不经勿杀不辜圣人之 (第 39b 页)
 首之类到汉以来皇帝见丞相在坐为起在舆为下
 赞者曰皇帝为丞相起尚有这意思到六朝以来君
 臣逐日相与说话如 宋文帝
明日欲杀某人晚间更
 与他说话不能得他去其间有入朝去从人即分散
 去到晚他方出到唐尚有坐说话底意思而 …… (第 5a 页)
 揖至于庙门注曰入外门将东曲揖直庙将北曲又
 揖是也又按聘礼公迎宾于大门内每门每曲揖及
 庙门贾氏曰诸侯五庙 太祖
之庙居中二昭居东二 (第 30b 页)
 穆居西每庙之前两旁有隔墙墙皆閤门诸侯受聘
 于 太祖
(第 31a 页)
太祖
庙以西隔墙有三大门东行至 (第 31a 页)
太祖
 
庙凡经三閤门故曰每门也大夫三庙其墙与门亦
 然故宾问大夫大夫迎宾入亦每门每曲揖乃及庙
 门其说当考大 (第 31a 页)
  𦐊(史记楚世家三国布𦐊音翅)(汉书项籍传赞施及孝文庄襄王弋䜴反延也卫绾传剑人之所施易如
淳读曰移师古曰弋䜴反诗施于中谷)
(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必决眦即眦字史记作眦)(汉书吴王濞传
胁肩累足爰盎传吾不足累公古累字)
诿(汉书贾谊传尚有可诿者女瑞反托也)(史记韩王信传士卒
皆山东人□而望归与企同)
(与上声通史记建元年表耆酒时至反汉书 景帝
纪减耆欲读曰嗜孟子耆秦人之
炙)
(汉书高帝纪视项羽无东意汉书多以视为示古通用)(汉书赵充国传以视 (第 2a 页)
士闻人误呼武仲名曰汝纥字也不识今)
(人以为瞎字不识误矣)(工八切禹贡三百里纳秸服马融读)(音札 宋太祖
实录所过池苑多令卫)
(士射雕截柳截柳今有此技而字作札云)

九屑 (第 96b 页)
 也(赵子云病桓/公而嘉仲孙)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有/传)

 禘者何王者享其祖之所自出而以其祖配之也雍
 之颂曰禘太祖也周有二祖 太祖文
王也始祖稷也
  (第 2b 页)
(太祖
始祖/文见仪礼)祖之所自出者喾也文王配帝于明堂稷
 配天于郊而喾禘于太庙东迁之后诸侯祖天子矣
 于是 (第 2b 页)
潘妃既戮而浚之附劭有加于前兄枭弟镜何其异躯
而同情也(南史 宋/文帝
纪)商人之待歜职正如劭之待浚自谓
人皆如已不复置疑此吾所以推懿公之祸正在于用
情也吾考传之所载二子既 (第 10b 页)
  第四十九
史家有追书之辞每以后之官名制度叙前代事读者
要以意会不必以为核其𩔖甚多今姑举一事如郡守
更为太守始 景帝
中二年七月太史公书于景帝前辄
曰太守岂当日之实称乎抑偶误尔窃谓伶州鸠与景
王论武王曰王以黄钟之下宫布 (第 1a 页)
出而理
明凡六经中言心言性言仁言义等无不析之极其精
仍可融之会于一邵子出而数明凡尧典二帝之载数
无逸 中宗
高宗祖甲及文王年数洛诰惟周公诞保文
武受命惟七年参以鲁世家成王七年周公往营雒邑
此七年即在成王纪年内 (第 39b 页)
 (唐懿宗咸通二年辛巳至汉少主乾祐三年庚戌凡九十/年中更唐懿僖昭废帝梁晃友贞及唐晋汉五姓十二主)
 (为润下/初际)
 (周主威广顺元年辛亥至宋仁宗康定元年庚辰凡九十/年中更周二主 宋太祖
太宗真仁两姓六主为润下中际)
 (宋仁宗庆历元年辛巳至宋高宗建炎四年凡/九十年中更仁英神哲徽钦六主为 …… (第 53a 页)
 (晋成帝咸和九年甲午至宋文帝元嘉二十年癸未/一百一十年中更晋成康穆哀奕简武安恭及宋高)

 (文两姓十一主/为润下中际)
 (宋元嘉二十一年甲申至梁主绎二年癸酉一百一/十年中更 宋文帝
孝武子业明废齐高武昭业明昏)
 (和梁武帝简文三姓/十三主为润下后际)
 (体数起例/具在前篇) …… (第 57a 页)
 (用数三百六十合益八十为四/百四十每际一百四十六强)

 (晋主敬塘天福四年己亥至宋神宗元丰七年甲子/一百四十六年中更晋汉周四姓七主及 宋太祖
太)
 (宗真仁英五主/为曲直初际)
 (宋神宗元丰八年乙丑至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一/百四十八年中更哲 …… (第 58b 页)
 (上元元年三月辛亥朔食秋称天后贤/永隆元年十一月壬申朔食应太子)
 (永淳元年四月甲子十月庚申食明年上崩/垂拱四年六月丁亥朔食大杀唐宗室)
  (中宗
神龙三年六月丁卯十二月乙丑朔食/睿宗先天元年九月丁卯朔食) …… (第 67a 页)
 (高宗龙朔三年秋彗见于左摄提/乾封二年夏彗见于五车)
 (上元二年冬彗见于角亢南三年秋见东井/开耀元年彗见天市)
  (中宗文
明元年秋天欃见于西方胃/景龙元年冬二年春有星孛于昴)
 (玄宗开元二年五月乙卯晦冇星大小无数皆西北流 …… (第 73b 页)
 (义熙九年十一月甲戌雷乙亥又雷/后齐天保八年三月大热人或暍死)

 (唐武后延载元年九月梨花/武后證圣元年正月丁酉雷)
  (中宗
神龙二年陈州李盛华如春/玄宗天宝元年冬无冰)
 (德宗十四年夏五月始雷遂大燠至于十月/宪宗元和十一年 (第 106b 页)
也括地志周文王墓在雍州万年县
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在唐名毕原在殷则名毕郢孙
疏竟以郢为楚故都在南郡大非 宋太祖
诏祭文王于
咸阳县西北毕陌中大冢亦非此秦悼武王陵皇甫谧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