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禮類
 月星辰亦无实体只是个悬象如此效者陈也如今
 人言效力之效法是一成已定之物如条法亦是一
 成已定之法可以形状者乾便略坤便备 (吴必大
录/) (第 50a 页)
 曰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此章

 之义看来似说得极低然其实则说得极重范氏似
 以不为酒困为不足道故以宴安不乱当之过于深
 矣 (吴必大
录/)
智崇礼卑一段地至卑无物不载在地上纵开井百尺
 依旧在地上是无物更卑得他所谓德言盛礼是要
 极 …… (第 13a 页)
 更无卑似地底又曰地卑是从贴底谨细处做将去

 所以能广(㬊渊录/)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即无间断此亦
 是就人上说敬便易行也 (吴必大
录/)
问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则无间断天
 地人只是一个道理天地设位而变易之理不穷所
 以 (第 14b 页)
 所谓开物成务者也(万人杰录/)
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此是说
 蓍龟若不指蓍龟何以言通之定之断之 (吴必大
录/)
蓍之德圆而神(止/)不杀者夫又是从源头说起不是言
 卜筮圣人之心具易之三德故浑然是此道理不烦 …… (第 21b 页)
 乃是发用处是兴神物以前民用盖圣人已具此理
 复就蓍龟上发明之使民亦得以前知也圣人以此
 齐戒以神明其德德即圣人之德又即卜筮以齐戒
 神明之 (吴必大
录/)
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六爻之义易以贡蓍与 (第 22a 页)
 意人多因语言上便不忠信(不忠信首/先是言语)因言忠信进

 德便只是大学诚意之说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有此
 根本德方可进脩辞只是言顾行行顾言之意耳 (吴/必)
 (大
录/)
问易只言忠信所以进德而孔子答子张崇德之问又
 及于徙义者是使学者于所存所行处两下都做工
 夫 …… (第 20a 页)
 自然不习无不利也方外之方谓有义以处之事皆

 合宜移易不得如物之方截然不可动若圆物则可
 转也 (吴必大
录/)
敬以直内是持守工夫义以方外是讲学工夫(升卿录/)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直是直上直下胸中无纤毫委曲 (第 53b 页)
 之所以与我者也昔尝与人论舜事舜尽事亲之道

 (至/)天下之为父子者定知此者穷理者也能此者尽
 性者也(能此一作行此○ 吴必大
录/)
道理须是与自家心相契方是得它所以要穷理忠信
 进德之类皆穷理之事易中自具得许多道理便是
 教 (第 8a 页)
 都无启发如遗书之类人看着却有启发处非是易
 传不好是不合使未当看者看须是已知义理者得
 此便可磨砻入细此书于学者非是启发工夫乃磨
 砻工夫 (吴必大
录/)
傅至叔言伊洛诸公文字说得不恁分晓至先生而后 …… (第 12a 页)
 行得他个否(杨道夫录/)
伯恭多劝人看易传一禁禁定更不得疑着局定学者
 只得守定此个义理固是好但缘此使学者不自长
 意智何缘会有聪明 (吴必大
录/)
先生问 (第 19a 页)
必大
及二友俱尝看易传看得他如何是好何
 处是紧要看他爱也不爱爱者是爱他甚处必大等
 各对讫先生曰如此只是 …… (第 19a 页)
 说有过处启发得人看者易入若程传则不见其抑

 扬略不惊人非深于义理者未易看也 (吴必大
录/)
如易传已为太详然必先释字次释文义然后推本而
 索言之其浅深近远详密有序不如是之匆遽而繁
 杂 (第 21a 页)
  注疏欧苏近世及参同契
五经中周礼疏最好诗与礼记疏亦得书与易疏不好
 易疏只是将王辅嗣注来虚说一片 (吴必大
录/)
王弼周易巧而不明
古易彖象文言各在一处至王弼始合为一后世诸儒
 遂不敢与移动(杨与立编/) …… (第 1a 页)
 兑伏艮之类此等皆支蔓不必深泥也(潘时举录/)
朱子发互体一卦中自二至五又自有两卦这两卦又

 伏两卦林黄中便倒转推成四卦里又伏四卦此谓
 互体
易举正乱道 (吴必大
录/)
欧阳公作易童子问正王弼之失者才数十事耳其极
 论系辞非圣人之书然亦多使学者择取其是而舍
 其 …… (第 2a 页)
 滨解孟子浩然之气处皆是此类无一字成言语(答/宋)
 (容之/)
朱子发解易如百衲袄不知是说甚么以此进读教人
 主如何晓便晓得亦如何用 必大
曰胡致堂文字决 …… (第 3a 页)
 方辩但于𦂳要处反覆论难自是照顾得𦂳范氏之

 说𣟴锁不牢处多极有疏漏者 (吴必大
录/)
朱震说卦画七八爻称九六他是不理会得老阴老阳
 之变且如占得乾之初爻是少阳便是初七七是少
 不 (第 4a 页)
 而玩其占极数知来之谓占此即是易之用使人占

 决于易便是圣人家至户到以教之也 (吴必大
录/)
问读易贵知时今观爻辞皆是随时取义然非圣人见
 识超绝尽得义理之正则所谓随时取义安得不差
 先 (第 19b 页)
 利永贞如利牝马之贞即是亦有不利者东南得朋
 乃与类行自是好西北便不得地自然丧朋然其终
 亦吉如此等处恐难依旧说 (吴必大
录/)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