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易類
四書類
 左传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公子则下
 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
 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列女传齐孝公夫人 孟姬
华氏长女也齐国称其贞
 孝公闻之脩礼亲迎于华氏之室父母送之不下堂
 母醮之房中父戒之东阶之上诸母戒之 (第 24b 页)
  名字于明旌也士丧礼为铭各以其物士长三尺大

  夫五尺诸侯七尺天子九尺姓与伯仲如云 孟姬

  姬季姬之类古者质不讳名故复与书铭自天子以
  至于士其辞一也男子称其名以复之铭之妇人书
   (第 21b 页)
 (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后世亲迎
 之礼废于是有父母兄弟越境而送其女者(列女传/齐孝公)
 (夫人 孟姬
华氏长女也齐国称其贞孝公闻之修礼/亲迎于华氏之室父母送之不下堂母醮之房中父)
 (诫之东阶之上诸母诫 (第 33b 页)
 之贤尚闻于诸侯况君子哉或曰鲁女虽贤岂能闻
 于远乎曰古者庶女与非敌者则求为媵固为(干伪/反)
 之择贤小君则诸侯之贤女自当闻矣(齐孝公夫人 孟姬
齐国称)
 (其贞孝公修礼亲迎之○刘氏曰榖梁云是以我尽/之也不正故不与内称也非也内称谓称使内大夫) …… (第 14b 页)
忘君德乃皆归公使胥童为卿公游于匠丽氏栾书中)
(行偃遂执公焉召士丐士丐辞召韩厥韩厥辞曰昔吾/畜于赵氏 孟姬
之谗吾能违兵古人有言曰杀老牛莫)
(之敢尸而况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焉用厥也栾书中/行偃杀胥童民不与郤氏 (第 54b 页)
 (同姓之事若天王举法则如何断曰此非昭公故为/之当时吴盛强中国无霸昭公藉其势不得已而然)
 (非贪其色也天王举法则罪固不免亦须原情自有/处置况不曰 孟姬
而曰孟子昭公亦已自知其非矣)
 书孟子卒虽曰为(于伪/反)君隐而实亦不可掩矣(高氏/曰国)
 (人不 (第 17a 页)
于匠丽氏(杜匠丽嬖/大夫家)栾书中行偃遂执公焉召士丐
士丐辞(杜辞/不往)召韩厥韩厥辞曰昔吾畜于赵氏 孟姬
之 …… (第 22b 页)
谗吾能违兵(杜畜养也违去也韩厥少为赵盾所待养/及 孟姬
之乱晋将讨赵氏而厥去其兵示)
(不与党言此者明已无所偏助 (第 23a 页)
孟/姬
乱在八年林 (第 23a 页)
孟姬
即赵庄姬)古人有言曰杀老牛
莫之敢尸而况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焉用厥也(林尸/主也)
(言老牛而杀之犹莫 (第 23a 页)
遍○载/如字诗作哉施始䜴反)桓公是以霸(杜齐桓公亦/能施以致霸)
与桓子莒之旁邑辞(杜让/不受) 孟姬
为之请高唐陈氏始
(杜穆盂姬景公母传言陈/氏所以兴○为于伪反)○秋七月平子伐莒取郠
(林平子即季孙 (第 13b 页)
 亦是藉其势不得已之故非贪其色而然也天王举

 法行罪固不免亦须原情自有处置况不曰 孟姬

 曰吴孟子则昭公亦已自知其非矣
公会吴于橐皋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宋向巢帅师
伐郑
 谢湜曰宋皇瑗 (第 14b 页)
 (皋之属是也云故复用田赋/过什一者对常赋以为复矣)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傅孟子者何注据鲁大夫无孟子疏(解云欲言鲁女/不言 孟姬
欲言) (第 3a 页)
节而已妾知从使者必生留必死也然弃约越义而求生不若留而死耳于是使者反取符未还则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齐孝 孟姬
者华氏之长女齐孝公之夫人也公游取琅邪华 (第 13a 页)
孟姬
从车奔姬堕车碎孝公使驷马立车载姬以归姬使侍御者舒帷以自障蔽而使傅母应使者曰妾闻妃后踰阈必 (第 13a 页)
  理故也
庚申晋弑其君州蒲

 左传曰十七年公游于匠丽氏栾书中行偃遂执公
 焉召士丐士丐辞召韩厥韩厥辞曰昔吾畜于赵氏
  孟姬
之谗吾能违兵古人有言曰杀老牛莫之敢尸
 而况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焉用厥也十八年正月
 庚申晋栾书中行偃 (第 31a 页)
 榖梁曰孟子者何也昭公夫人也其不言夫人何也

 讳取同姓也
  刘氏曰非也孟子者 孟姬
而曰孟子则是讳同姓
  矣不曰夫人岂讳同姓乎愚谓亦因既称孟子不
  称夫人耳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 (第 33b 页)
  尸职主也注左传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诗曰谁其尸之
又曰职为乱阶疏(皆谓为之主宰也注云左传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者成十七年传云晋栾
书中行偃遂执公焉召韩厥韩厥辞曰昔吾畜于赵氏
孟姬
之谗吾能违兵古人有言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而
况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焉用厥也是其事云诗曰谁其尸之者召南采蘋文 (第 16a 页)
 虽死敢忘君德乃皆归公使胥童为卿公游于匠丽
 氏(嬖大/夫家)栾书中行偃遂执公焉召士丐士丐辞召韩
 厥韩厥辞曰昔吾畜于赵氏(少为赵/盾所养) 孟姬
之谗(在八/年)
 吾能违兵(晋将讨赵氏而厥去其兵示不/与党言此者明已无所偏助)古人有言
 曰杀老牛 (第 88a 页)
(姬之占曰齿牙为祸 孟姬
之谗晋亦以乱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君子正家而天下定矣尝起于家)
(而生于忽微也故/害从宀桓 (第 6a 页)
 本折末之意书所重不书所轻而胡氏全未之解也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孟子者昭公之夫人也昭公娶于吴为同姓故讳其
 名不曰 孟姬
而曰孟子一似出之于宋者此是鲁人
 常称论语所云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是也
 但坊记云鲁春秋去夫人之 (第 13a 页)
死敢忘君德乃皆归公使胥童
为卿公游于匠丽氏栾书中行偃遂执公焉召士丐士
丐辞召韩厥韩厥辞曰昔吾畜于赵氏 孟姬
之谗吾能
违兵古人有言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而况君乎二三子
不能事君焉用厥也闰月乙卯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
(第 22b 页)
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国之
贫约孤寡者私与之粟曰诗云陈锡载周能施也桓公
是以霸公与桓子莒之旁邑辞穆 孟姬
为之请高唐陈
氏始大(栾子旗高子良同出惠公皆好酒信妇人言取/怨于国国人搆难而妄告陈鲍陈如鲍谋道逢) …… (第 42a 页)
子城子公公孙捷皆子旗所逐)
(私分使恩归已诗大雅言文王能布陈大利以赐天下/行之周遍桓公亦能施以成霸穆 孟姬
景公母高唐今)
(高唐州章丘县○子尾子旗本公族也乃自逐其族而/使陈氏得以施恩焉凡厥所为皆以为陈氏地也 (第 42b 页)
 不淑在此也疏者可与则亲者不可与也

 一章言东门之池人不知其清洁也然其用可以沤
 麻而载绩之事起焉彼美 孟姬
人不知其贞善也然
 其德可与晤歌而讽切之功著焉淑姬在而疏之何
 异池水近而人远之乎晤歌言与之晤对而听 (第 7a 页)
敢忘君德乃
皆归公使胥童为卿公游于匠丽氏栾书中行偃遂执
公焉召士丐士丐辞召韩厥韩厥辞曰昔吾畜于赵氏 孟姬
之谗吾能违兵古人有言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而
况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焉用厥也闰月乙卯晦栾书
中行偃杀胥童民不 (第 3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