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孟子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樂類
郊里唯司马所)
(调以其法并郑所加加之者欲见县师受法于司马稍/人又受法于县师之意也云是以书令之耳者此 郑君)

(
之言是以此稍人书而令作其同徒之事云其所调若/在家邑小都大都则稍人用县师所受司马之法作之)
(帅之以致 (第 5a 页)
微宫之正直是人逐四时互称之郑云皇天者其尊大)
(之号不逐四时为名似本正称此经星辰与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郑君
以为六宗案尚书尧典禋于六宗但六)
(宗之义有其数无其名故先儒各以意说 (第 6b 页)
郑君
则以北/辰也星也司中也司命也风师也雨师也六者为六宗) …… (第 6b 页)
埋少牢于大昭祭时/相近于坎坛祭寒暑王宫祭日夜明祭月幽禜祭星雩)
(禜祭水旱孔安国注尚书与此同张融注从 郑君
于义/为允案月令孟冬云祈来年于天宗郑云天宗日月星)
(辰若然星辰入天宗又入六宗其日月入天宗即不入/六 …… (第 7b 页)
卿大夫其尊加故以为/荣何得入则减之乎指如郑武公桓公并人为王之司)
(徒诗人美之若减何美之有乎明入不减 郑君
之义出/加入不减依于在国若言六兮者以晋侯入为王卿谦)
(不敢必当七命之服故云六兮耳玄谓此六命之卿赐 (第 30a 页)
司巫云国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男巫职中虽无事其司巫所帅者即帅男)
(巫也女巫职云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是以 郑君
历而/言焉以充事也云求福曰祷得求曰祠两言之者欲见)
(初祷后得福/则祠之也)王崩大肆以秬鬯渳注郑司农 …… (第 12a 页)
(公食大夫礼文云或者匪以致飨者 郑君
向引公食大/夫须破匪从筐又言飨礼者飨礼亡无妨致飨时用匪)
(不用筐但无正文/故云或以疑之也)飨食授祭 …… (第 21b 页)
诸侯卑无灵台不得观天文有时台囿)
(台左氏说天子有灵台诸侯有观台若然文王时已有/灵台今武王而曰观台者 郑君
之意观台则灵台对文)
(有异散/文则通)类造上帝封于大神祭兵于山川亦如之注造
犹即也为兆以类礼即祭上 …… (第 24a 页)
是/国门者礼记祭法云天子祭七祀有国门故知也春秋)
(传者昭元年子产辞彼先云山川后云日月此先云日/月者 郑君
所读春秋先日月与贾服传不同故也彼无)
(不时此有之者郑以义增之非传文引之者證禜是营/酂而祭之义引庄二 (第 32a 页)
公者虽出封加命爵仍是公不异故不言/也云其在朝廷则亦如命数耳者若先郑出加入亦加)
(若毛君则出加入减若 郑君
出加八则不加不减则义/已备宗伯职也云王之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 …… (第 4a 页)
割焉黻黑与青为形则两已/相背取臣民背恶向善亦取君臣冇合离之义去就之)
(理也希绣者孔君以为细葛上为绣 郑君
读希为黹黹/紩也谓刺缯为绣次但裳主阴刺亦是沉深之义故裳) …… (第 11a 页)
则以跗为幅注亦为属以韎韦幅如布帛之幅而连)
(属以为衣而素裳既与诸家不同又与此注裳亦用韎/韦有同异者 郑君
两解此注与贾服同裳亦用韎韦也)
(至彼杂问志裳用素者从白舄之义若然案聘礼云卿/韦弁归饔饩注云韦弁韎韦 …… (第 12b 页)
庙/是受享受觐皆在庙是受朝之事及助祭在庙理当裨)
(冕也若卿大夫聘天子受之在庙及助祭亦用冕服可/知故 郑君
臣朝聘并言也云诸侯非二王后其馀皆玄) (第 20a 页)
稷者诗云履帝武敏歆毛君义与史)
(记同以为姜嫄帝喾妃履帝武敏歆谓履帝喾车辙马/迹生后稷后稷为帝喾亲子 郑君
义依命历序帝喾传)
(十世乃至尧后稷为尧官则姜嫄为帝喾后世妃而言/履帝武敏歆者帝谓天帝也是以周本纪云 …… (第 13a 页)
以其/生九榖故知此土祗中非直有原隰亦有平地之神也)
(若然彼不言原隰而乃云土祗者欲见原隰中有社稷/故 郑君
駮异义云五变而致土祗土祗者五土之总神)
(谓社是以变原隰言土祗郊特牲云社祭土而主阴气/是社称土祗故郑 (第 16a 页)
曰者/昭元年左氏传云郑子产聘晋晋侯有疾问于子产子)
(产对此辞按彼传文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此云不时/者 郑君
读传有异玄谓类造加诚肃求如志者欲明天)
(神人鬼地祗不得同名类造故云加诚肃求如志云禬/禜告之以时有灾 …… (第 11a 页)
有哀素之心也者杜子春连)
(引于经无所当玄谓熬者棺既盖设于其旁者约士丧/礼而知云所以惑蚍蜉也者无正文 郑君
以意解之以)
(其熬榖似蚍蜉蚍蜉见之不至棺旁故言惑云丧大记/曰熬君四种八筐者黍稷稻粱各二筐云大夫三种 …… (第 32b 页)
(者此皆所设之处言旁一筐则首足各一筐大夫亦旁/各二筐首足各一筐君八筐左右各二筐首足亦各二)
(筐 郑君
引此者将/以破子春为重)及葬设道赍之奠分祷五祀注杜子 (第 32b 页)
夫人有罪不以礼终不当致云/晋文公卒将殡于曲沃此左氏僖公三十二年晋文公)
(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就宗庙已下 郑君
解义语晋宗庙/在曲沃者晋承桓叔之后桓叔本在曲沃故晋宗庙在)
(曲沃云故曰曲沃君之宗也者庄二十八年左氏 …… (第 3a 页)
(时祓除者非谓岁之四时惟谓岁之三月之时故 郑君/
云如今三月上巳解之一月有三已据上旬之已而为)
(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云衅浴谓以/香薰草药 …… (第 15b 页)
(人之数故岁星三周星纪至玄枵哀二十二年越灭吴/至此三十八年 郑君
之义则不然故春秋志云五星之)
(期各用数有气者期远而祸大无气者期近而祸小吴/伐越以夏周之孟夏建卯仲夏 (第 33b 页)
祀者后神契文敢问章云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
(云郊祀之礼燔燎扫地已下至敬心之言释之也言郊/之布席已下是 郑君
语云郊之布席象五帝坐者按天)
(文有五帝坐星东方苍帝灵威仰南北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 …… (第 34b 页)
文十八年注螭山神兽形或曰)
(如虎而啖虎或曰魅人面兽身而四足好惑人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如贾服义与郑异 郑君
则以螭魅为一)
(物故云百物之神曰魅引春秋螭魅以證之经无魍魉/连引之以国语木石之怪夔魍魉贾服所注是也 (第 36a 页)
(材云戕败人宥注戕残也又云无胥戕无胥虐注云无/相残贼无相暴虐是戕为残贼也异义 郑君
以为左氏)
(宣十八年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传曰凡自内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戕即邾人戕鄫子是也自内弑其君 …… (第 6a 页)
五戎班马政云/云注引中秋教治兵法王载大常已下为證不云失至)
(此乃以月令是中冬教大阅法而言为月令者失 郑君/
两解之以其彼云司徒誓众与此誓众之等同故为大)
(阅彼为治兵法者以彼文授车以等级及命主祠祭于/四方文与 (第 23b 页)
力亡/臣犹有所逃若弃书之力将归死于尉氏惟大君命焉)
(王使司徒禁掠栾氏者归所取焉使候出诸/轘辕彼云候 郑君
以义言之故言候人也)
环人掌致师注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
勇力之士犯敌焉春秋传曰楚许伯御乐伯 (第 19b 页)
而合之若/然彼不系在厩亦二月通淫则与此经合矣今此注以)
(为月令秦时书秦地寒凉万物后动与/彼注不同者 郑君
两解故彼此不同也)掌其政令凡田 (第 10a 页)
(成者据上文云深四尺者觐礼文云则一等一尺已下 郑君
以意解之无正丈一等为一尺发地一尺上有三)
(成为三尺总四尺也郑注觐礼云从上向下为深故云/深四尺云坛十 …… (第 5a 页)
见聘礼云君使卿归饔饩又云宾迎于外门外又云/大夫东面致命君使卿还玉于馆宾迎于外门外不拜)
(帅大夫以入 郑君
以此二者知宾为主人主人为宾致/赠郊送亦然可知也聘礼乃君于臣此两君敌明主君)
(亲为之矣先郑云公子重耳 …… (第 12a 页)
西上于此可以问君居处/何如序殷勤也时承摈绍摈亦于门东北面东上上摈)
(往来传君命南面云问君曰已下未知 郑君
所出何文/或云是孔子聘问之辞亦未得其实也尔雅云恙忧也)
致饔饩如劳之礼飨食还圭如将币之仪注飨食亦谓 (第 17b 页)
相似耳故云形如圭瓒也知用灌者以其圭瓒灌宗)
(庙明此巡守过山川用灌可知于大山川已下至半文/饰皆无正文 郑君
以意解之云祈沈以马者取校人饰)
(黄驹故知马也知宗祝亦执勺以先之者即引大祝职/云王过大山川则大祝用事 …… (第 8a 页)
相应不知所裁答曰田矢谓矰矢此先定后云此二)
(矢亦可以田顷若少疾此疏初在箧笥之间属录事得/之谨答若然 郑君
本意以矰矢为田矢非经田矢自是)
(寻常田矢此二矢亦可以田解经田矢是枉矢絜矢非/直为兵矢此二者亦可以田 (第 14b 页)
 (六年郑伯朝周而王又不礼焉八年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九年郑人假王命以讨宋十一年王又取)

 (邬刘蔿邗之田于 郑君
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矣故/桓五年有繻葛之败七年而齐郑卫伐盟向王迁盟)
 (向之民于郏虽畿内之地亦不能保 (第 24a 页)
 (使十五人/无敢违者)以五季之末维翰能之而郑国二三执政
 畏一高克不能退之以道何政之为书曰郑弃其师
 君臣同责也(家氏曰不责高克而责 郑君
与其用事/之臣以高克不足责也陆氏曰夫人臣)
 (之义可则竭节而进否则奉身而退高克进退违义/见恶于君罪 (第 28a 页)
 (氏云此会唯六国会咸葵丘皆七国会淮八国并书/旧盟之国宁有九国叛乎庐陵李氏曰葵丘书日谷)
 (梁以为美之何休曰即日为美其不日皆为恶耶柯/之盟既以不日为信此复以日为美义相反也 郑君)
 (
释之曰柯盟不日固始信之自其后盟以不日为平/文从阳榖以来至此葵丘之盟皆令诸侯以天子之)
 (禁桓德极而 (第 18a 页)
 (存中国而抑荆楚也○刘氏曰榖梁云不言战以郑/伯也非也春秋伐而不战多矣岂伐则必战乎且晋)
 (实不执郑伯以伐郑何以能必其以郑伯乎庐陵李/氏曰榖梁言为亲者讳疾注言栾书以郑伯伐 郑君)
 (
臣交兵病莫大焉故为/亲者讳疾经无此意)
 附录(左传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亵/者谁也有司对曰 (第 34a 页)
实不德而要人以盟岂礼也)
(哉非礼何以主盟姑盟而退修德息师而来终必获郑/何必今日我之不德民将弃我岂唯 郑君
能休和远人)
(将至何恃于郑乃盟而还晋人不得志于郑以诸侯复/伐之十二月癸亥门其三门闰月戊寅济于阴阪侵 (第 46a 页)
 (后获/之)
公会晋人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渊
(左传六月公会晋赵武宋向戌郑良霄曹人于澶渊以/讨卫疆戚田取卫西鄙懿氏六十以与孙氏赵武不书)
(尊公也向戌不书后也郑先宋不失所也于是卫侯会/之晋人执宁喜北宫遗使女齐以先归卫侯如晋晋人)
(执而囚之于士弱氏秋七月齐侯郑伯为卫侯故如晋/晋侯兼享之晋侯赋嘉乐国景子相齐侯赋蓼萧子展)
(相郑伯赋缁衣叔向命晋侯拜二君曰寡君敢拜齐君/之安我先君之宗祧也敢拜 郑君
之不贰也国子使晏)
(平仲私于叔向曰晋君宣其明德于诸侯恤其患而补/其阙正其违而治其烦所以为盟主也今为 (第 52b 页)
我乎今其书多不存惟范宁榖梁集解载休之之说而 郑君
释之当是所谓起废疾者今此书并存二家之言
意亦后人所录
叶梦得撰春秋传其序传曰左氏传事不传义是以详
于 …… (第 116b 页)
为虞已用主此传称祔而作主者
虞而作主礼本无文不可以公羊而疑左氏也又曲礼
疏曰说公羊者朝葬日中则作虞主 郑君
以二传之文 …… (第 166a 页)
礼不成皆不成礼不书之类也外之书丧
以我往会而后书或彼不成丧而不来告或来告而此
不会皆不书也左氏于齐晋 郑君
弑不成丧者每记其
实苟无得于圣人之旨则详述其迹使学者自求之古 (第 2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