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類書類
  必作必趋是何等心肠看圣人微处全在人所忽处
张芑山曰此亦见圣人动容周旋中礼处凡应事接物
皆然记者特偶记此数事耳

  仰之弥高章

  高坚前后见圣道变化无穷莫可端倪及得 善诱
乃知
用无方而体有定功力自不肯泛用卓尔之立自非复
高坚前后之见矣欲从末由颜子平生可用之力尽于 (第 4a 页)
 之心颜子之愚非愚也如童蒙之天真未漓故曰童
 蒙下应九二则与教者相说以解彖所谓志应也传
 曰顺以巽巽入也顺从乎循循之 善诱
而言之易入 (第 30b 页)
 圣人只是全体周流随感而发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常人则从埋没中感动故是不同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
后夫子循循然 善诱
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第 9a 页)
则此是略见其实即是深知犹子贡所谓如天之不可
阶而升也当时弟子盖有终身不曾见得者
夫子循循然 善诱
人汉人多作恂恂善传授有异然以
恂恂训恭顺不如循循有次序之为得也
博文约礼古之教者皆如此非夫子创为此条 (第 24b 页)
 兼山堂答问易
问孔子系易直以颜子当复之无祇悔元吉曰颜氏之
子其殆庶几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此何所
据也曰孔子尝称颜子曰三月不违仁曰择乎中庸得
一善曰不迁怒不贰过曰不改其乐曰庶乎屡空曰克

己复礼至颜子述孔子之 善诱
则曰博我以文约我以
礼而已庶几之几即知几之几也几者动之微吉凶之
先见者也先见乎吉故常知乎善常行乎善先 (第 1b 页)
 (对曰夫言莫予违孔子所谓丧邦也凡古今奸邪皆/以从君为乱德宗于时犹不知大奸之小心可为昏)
 (德矣然德宗从容听纳 善诱
陆贽至方之幽厉李泌/至方之桓灵而霁颜受之曾不为忤其再造克复有)
 (由然/也)
 (宋哲宗于诸帝中稍 (第 29a 页)
后即是后节末由前节是总喝起语循循二节
非有二截大意谓由吾今日之光景追思夫子当时之
指点吾夫子亦既如此 善诱
我亦既如此竭才那时道
本昭昭在前苟可用力当必有从之无难者然而竟阻
之于从之末由则是弥高弥坚在前在后者 (第 69b 页)
 藻说见采蘋蹻蹻举足高貌昭昭谓鲁侯之德音也
 盖见其马而知其为敷教来也色笑所谓即之温也
 匪怒即色笑其教如此敷教以宽也此章言伯禽至
 泮而 善诱
循循也
○思乐泮水薄采其茅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
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赋/也)
 茆凫葵也与 (第 6b 页)
人见夫子之圣谓生而知之不可跂及也故夫子以是告之使果能好古敏以求之则是圣人亦岂不可
希玩味辞气其循循然 善诱
可谓至矣○勉斋黄氏曰圣人虽生知义理然其为道广大无穷故未尝有 (第 34b 页)
  喟叹声仰弥高不可及钻弥坚不可入在前在后恍
忽不可为象(新安陈氏曰象形也初未有的见时如此)此颜渊深知夫子
之道无穷尽(弥高坚)无方体(在前后)而叹之也(程子曰仰之弥高见

其高而未能至也钻之弥坚测其坚而未能达也此颜子知圣人之道而善形容者也○朱子曰高坚是
说难学前后是说圣人之道捉摸不著皆是譬喻如此圣人只是一个中的道理高坚前后只是个中庸
不可能盖圣人之道是个恰好的道理不著意又失了才着意又过了只是难到恰好处○颜子仰之弥
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是别有个物事只是做来做去只管不到圣人处若做得𦂳又大过
了若放慢做又不及圣人则动容周旋都是这道理)


  夫子循循然 善诱
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循循有次序貌(朱子曰所谓次序者非特以博文约礼分先后次序博文约礼中各有次
序 ……
(第 14a 页)
点而
喟叹)
此颜子学既有得故述其先难之故后得之由(新安
陈氏曰先难指仰钻瞻忽后得指如有所立卓尔由字指
善诱
博约)而归功于圣人也
高坚前后语道体也仰钻瞻忽未领其要也惟夫子
循循善诱先博我以文使我知古今达事变然 …… (第 17b 页)
弥高愈
进愈难攀也钻之弥坚愈钻愈难入也瞻之在前则若不及忽焉在后则又过之盖得其中者为难也夫
子则循循然 善诱
人从容不迫以其序而进之博文约礼使之集众义于见闻之间宅至理于隐微之际
使我自不能已尽吾之才以极其至则见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