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禮類
書類
樂類
经世之道可
得而明矣虽然使非孟氏之遗言尚在则亦安能追求
圣人之意于千数百世之上也哉汸自早岁获闻资中 黄楚望先生
论五经旨要于春秋以求书法为先谓有 (第 11b 页)
疏后汉书文选注康成说往往散见朱子
发郭子和丁易东吴幼清及道家者流周易钩深图等
世多传有其书皆得失参半 黄楚望
最后出最以象学
自名其言曰古者占筮书即卦爻取物类悬象虚其义 …… (第 23a 页)
以断吉凶上古圣神所为自然之理也立辞者时取以
明教九簭法亡簭人所掌者不复可见而象义遂不可
复通如 楚望
言是古未尝无类例矣今沿辞而求翼说
广八卦之象具在在学者引信触类耳双湖胡氏乃云
孔子取八卦象有括文王周 (第 23b 页)
公彖爻例者有自括大象
例者又有于说卦别取者胡氏于象岂可谓会通于簭
人所掌之遗乎若 楚望
象外之象窃意谓阴阳盛衰即
所乘而生大业者本无言之易盖今象之源亦时露其 (第 23b 页)
 之象也二因三之助以𨽻初故得童仆初虽四之应
 而四为三所隔终岂有尤之者哉俞氏曰贞当自为
 句周礼太祝祈永贞贞亦占之美辞愚谓此意象也
 楚望
所谓象外之象者必此类他爻放此 (第 40a 页)
 王书曰齐桓杀其弟以反国程子据此以纠为小白

 弟然荀子谓桓公杀兄越绝书谓管仲臣于桓公兄
 公子纠皆与昭不合 黄楚望
云春秋立子以贵子纠
 母鲁女鲁女贵班在卫上明子纠当立考史记襄公
 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 (第 2a 页)
  圣真灭息矣虽曰末流之极弊抑先天心法之传
  有以导之使然也其后刘秉忠李俊民等专治皇
  极经世数而顾以易鸣唯资中 黄泽楚望
谓当因
  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可谓粹然一出于
  正然非屏弃九图则黄雾不披青天白日终不可
   (第 30a 页)
迹是也至于顷王之时鲁文公之世诸
侯恶民风之闻于境外并国史亦无纪录矣孟子曰王
者之迹熄而诗亡可胜慨哉 黄楚望
曰今之三百篇有出于太师之所采者如周南 (第 3b 页)
公则无所嫌故曰骍刚罗长源
曰周牛以骍而鲁牛以白此明僭郊而自为之制也严
氏粲又曰从殷之白所以自比于宋也 黄楚望
曰禘者 (第 7a 页)
   丰其沛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旡咎三原王氏曰折
其右肱象既以为终不可用也虽不言凶其凶可知如
何得旡咎旡咎二字疑衍传谓旡所归咎也又谓虽不
可用而非咎也皆不可晓
   得童仆贞
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俞氏曰贞当自为句周礼有
所求贞贞亦古之美辞或谓此意象也 黄楚望
谓象外
之象即此类它爻亦有同此 (第 21a 页)
 周易文诠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周易文诠四卷元赵汸撰汸字子
    常休宁人师事 黄泽
受易象春秋之学隐居
    著述作东山精舍以奉母洪武二年召修元
    史不愿仕乞还未几卒此书大旨主 (第 1a 页)
 春秋左氏传补注    春秋类
  提要
    (臣/)等谨案春秋左氏传补注十卷元赵汸撰
    汸尊 黄泽
之说春秋以左氏传为主注则宗
    杜预左有所不及者以公羊榖梁二传通之
    杜所不及者以陈传良左 (第 1a 页)
论语有学案于大学有统义于中庸有慎独义独于孟子无成书乃述其平日所闻著为是书以补所未备其曰师说者仿赵汸述

春秋之学题曰春秋师说例也宗周之学虽标慎独为宗而大旨渊源究以姚江为本故宗羲所述仍多阐发良知之旨然于滕文 (第 1a 页)
 春秋师说        春秋类
  提要
    (臣/)等谨按春秋师说三卷元赵汸撰汸尝师九江
     黄泽
其初一再登门得六经疑义十馀条以归已
    复往留二载得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鲁春秋之
    要故题曰 (第 1a 页)
今之殊去古近者所见未差去古远者则益疏矣
故学春秋者先得如丘明元凯然后可求向上之功观
者毋忽此言也资中 黄泽

  (第 47a 页)
   六经辨释补注序

先圣王之教士也以诗书礼乐为四术易者占筮之繇
辞春秋者侯国之史记自夫子赞易脩春秋之后学者
始以易春秋合先王教士之四术而为六经经焚于秦
而易独存经出于汉而乐独亡幸而未亡者若书若礼
往往残缺惟诗与春秋稍完而已汉儒专门传授守其
师说不为无功于经而圣人之意则未大明于世也魏
晋而唐注义渐广至宋诸儒而经学之盛极矣程子之
易立言几与先圣并然自为一书则可非可以经注论

若论经注则朱氏诗集传之外俱不能无遗憾也后儒
于其既精既当者或未能哜味其所可取则于其未精
未当者又岂人人而能推索其所未至哉予尝于此重
有嘅焉而可与言者甚鲜也蜀儒 黄泽楚望
贫而力学
往年初识之于筠今年再遇之于江读易诗书春秋及
周官礼记悉欲为之补注补注之书未成而各经先有
辨 …… (第 4b 页)
相是非用功深用意厚以予所见明经之士未有能及
之者也晚年见此宁不为之大快乎 楚望
不轻以示人
而德化令王君乃为锓梓以传予叹美之不足因以谂
于学者盖必于诸经沉潜反覆然后知其用功之不易 (第 5a 页)
用意之不苟云年月日临川吴澄序
   易学滥觞春秋指要序 楚望
父之注经其志可谓苦矣易欲明象春秋欲明书
法盖将前无古而后无今时出其所得之大槩示人而 (第 5a 页)
附录下
    黄楚望先生
行状
先生讳泽字 (第 1a 页)
楚望
其先长安人唐末有官于蜀者知资
州内江县曰舒艺卒葬资州次子师明留居后遂为资
州人师明长子知权知丹山县事 …… (第 1a 页)
诸经最为知先生者尝拜集贤之命至扬而
还养疾九江濂溪书院见先生所著易学滥觞春秋指
要心大善之题其卷端曰 楚望
父之著经也其志可谓
苦矣易欲明象春秋欲明书法盖将前无古而后无今
又得六经辨释补注观之谓学者曰今人无能 (第 17b 页)
黄楚
者孟子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第 17b 页)
楚望
其人乎
亦为序以归之其略 (第 17b 页)
楚望
贫而力学读易春秋周官
礼记为之辩释补注弘纲要义昭揭其大而不遗其小 (第 17b 页)
社以祭率土之地示王社以祭畿内之土谷钧名为社
而大小不同犹之郊与祈谷大雩皆祭天于郊而唯郊
最大直称郊也 黄楚望
谓社非地示之祭乃曰殷革夏
周革殷皆屋其社是辱之也旱乾水溢变置社稷是责
之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而可辱可责 …… (第 23a 页)
食于大祖则禘之为大祫昭昭矣尔雅云禘
大祭也若仅禘其祖之所自出而非大合昭穆寂寥短
简尚得谓之大祭乎善乎 黄楚望
之言曰始祖率有庙
无庙之主以共享于所自出所以使子孙皆得见其祖
又以世次久远见始祖之功德为尤盛也斯言深 (第 29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易学滥觞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易学滥觞一卷 元黄泽
撰泽字 (第 1a 页)

    望
资州人家于九江大德中尝为景星书院
    山长又为东湖书院山长年逾八十乃终故
    赵汸生于元未犹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易学滥觞
             元 黄泽 

说周易者自汉诸儒至虞翻是欲明象去圣已远象学
不易明遂流于烦琐或涉支离诞漫学者亦已厌之故
王辅嗣出 …… (第 1a 页)
 不敢易言稍欲𤼵扬又惧亵渎区区弊帚之意芹子
之心无以自明此思古吟炙背吟所由作也延祐五年
东平王子翼始为刋六经辩释补注既成重惟易春秋
二注未能脱藁而骎骎老境事不可缓若必待完备亦
贫者最难倘默而不言又孰知所到凡象学可以心悟
而不可以言传今指其大义含蓄颇深比类与象学相
迩且补注所未有者为一卷名曰易学滥觞虽曰涓流
而本原在焉未可忽也世传黄河自昆崙来伏流地中

数千里然后有浑灏之势今将𤼵明旷绝之学而更隐
其义盖事大体重难以直遂不得不致慎焉延祐七年
夏五资中后学 黄泽
敬书
 
 
 
 
  (第 25a 页)
 之所未尝言不敢以为言也昔者乡先正王文宪公
 盖尝欲修正之而卒亦不果岂非诗道之微于是为
 已甚乎此论正从王文宪出
 又按赵子常引其师 黄楚望
之言曰周礼王巡守则
 大史大师同车又其官属所掌皆有世奠系之说方
 采诗之时大师掌其事而大史录其时世及 (第 115a 页)
 是魏儒也以康诰为成王书书序及传定四年皆然蔡
 氏从经文證辨属之武王良是郝氏必欲易之得毋以
 由旧为翻新地邪余尝爱 黄楚望
注经于先儒旧说可
 从者拳拳尊信不敢轻肆臆说以相是非尹和靖云解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