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經解類
書類
樂類
翼垂)
(下故不/能广远)故曰其为子后乎(杜不远翔故/知不远去)吾子亚卿也抑
少不终(杜旦日正卿之位 庄叔
父子世为亚/卿位不足以终尽卦体盖引而致之)○楚子以
屈申为贰于吴乃杀之(杜造生/贰心)以屈生为莫敖( (第 4b 页)
至诸侯
哭虽有父母之丧越绋而行事葬毕乃还左氏
说王丧赴者至诸侯既哭问故遂服斩衰使上
卿吊上卿会葬经书 叔孙得臣
如京师葬襄王 …… (第 21b 页)
天子于
诸侯无服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尊卑有差案
鲁夫人成风薨王使荣叔归含且赗召伯来会
葬传曰礼也襄王崩 叔孙得臣
如周葬襄王天
子于鲁既含且赗又会葬为得礼则是鲁于天
子一大夫会为不得礼可知又左传云郑游吉
云灵王之丧 (第 22a 页)
之邑为氏以官为氏者则司
马司城是也以邑为氏者若韩赵魏是也凡赐
氏族者此为卿乃赐有大功德者生赐以族若 叔孙得臣
是也虽公子之身若有大功德则以
公子之字赐以为族若仲遂是也其无功德死
后乃赐族若无骇是也若子孙不为卿其 (第 3b 页)
 而身不行或以微臣往而卿不出春秋或书卿会葬

 或书葬不书卿或崩不书葬或崩葬不书著诸侯不
 臣之罪也襄王之葬 叔孙得臣
如京师景王之葬叔
 鞅如京师鲁以卿会葬也桓王匡王简王之葬不书
 卿者鲁以微臣会葬也平王惠王定王灵王不 (第 3b 页)
 吕祖谦曰此毛伯恐不在畿内大抵诸侯即位必禀
 命于天子而后立刘氏权衡此段论得好
晋侯伐卫
 谢湜曰卫成怨晋不朝故晋襄伐卫 叔孙得臣
如京师
 谢湜曰王使叔服会葬王使毛伯锡命然后得臣修
 聘于王不恭之大也
卫人伐晋 (第 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义卷二十七
            宋 李明复 撰
  文公
三年春王正月 叔孙得臣
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
伐沈沈溃
 程氏学曰滕文公问孟子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
 之何则可孟子曰是谋非 (第 1a 页)
 秉政不可擅权之戒也跋扈之臣假仗主威胁制中

 外凡有所行动以诏书从事盖未有以春秋此义折
 之耳
夫人姜氏如齐
 谢湜曰杜氏谓归宁
二月 叔孙得臣
如京师辛丑葬襄王
 谢湜曰诸侯会王葬礼也卿会王葬非礼也为其不
 成礼故止书如京师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第 12b 页)
 吕祖谦曰诸侯即位来朝亦自有礼文公即位来朝
 盖曹与鲁相近非必遍天下诸侯
公子遂如宋狄侵齐冬十月甲午 叔孙得臣
败狄于咸
 谢湜曰咸鲁地狄既侵齐又潜入鲁境故得臣败狄
 于咸
 胡安国曰左氏称此长狄也而刘氏以为非夫 …… (第 1b 页)
 弑君之罪归诸齐人以诛乱贼之党弭篡弑之渐所
 谓拔本塞源惩祸乱之所由也故曰春秋成而乱臣
 贼子惧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秋公子遂 叔孙得臣
如齐
 谢湜曰公子遂以立公请于齐故二卿同出书二卿
 著遂之专也
 胡安国曰使举上客将称元帅此春秋立文 (第 29a 页)
 法也凡讨乱臣贼子必深绝其党而后为恶者孤矣
公子遂如齐
 胡安国曰宣公篡立之罪仲遂主谋为首恶初请于
 齐遂为上客而并书介使者罪 叔孙得臣
不能为有 (第 6b 页)
 不能止惟不知以礼为守身之干是以得此辱也春

 秋详书为后世鉴欲人之必谨于礼以定其位不然
 卑巽妄说不近于礼奚足远耻辱哉 叔孙得臣

 胡安国曰内大夫卒无有不日者以春秋鲁史也其
 或不日则见恩数之略耳仲遂如齐谋弑子赤 (第 9a 页)
叔孙
 得臣
与之偕行在宣公固有援立之私其恩数岂略
 而不书日是圣人削之也君臣父子妃妾适庶人道
 之大伦也方仲遂以 …… (第 9a 页)
 并使也若懵然不知其谋或知之而不能救则将焉
 用彼相矣春秋治子赤之事专在仲遂以其内交宫
 禁外结强邻大恶无所分也而 叔孙得臣
有同使于
 齐之罪故特不书日以贬之若曰大夫而不能为有
 无者不足加以恩数焉耳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第 9b 页)
 胡安国曰子般子赤弑而书卒子野过毁亦书卒何

 以别乎曰闵公内无所承不书即位则子般之弑可
 知下书夫人姜氏归于齐上书公子遂 叔孙得臣

 齐赤之卒也隐而不日则子赤之弑可知与子野异
 矣子野有命立昭公故穆叔虽不欲而不能止也
己亥仲孙羯 (第 19a 页)
 与父之臣尤深大夫卒有罪无罪皆日录之丙申季
 孙隐如卒是也于所闻之世王父之臣恩少杀大夫
 卒无罪者日录有罪者不日略之 叔孙得臣
卒是也 …… (第 31a 页)
 (申公孙敖卒于齐敖实有罪而书日者彼注云已绝/卒之者为后齐胁鲁归其丧有耻故为内讳使若尚)
 (为大夫是也○有罪至是也解云宣五年九月 叔孙/得臣
卒何氏云不日者知公子遂欲弑君为人臣知)
 (贼而不言明当诛是有罪而不日者略之故也○于/所见至卒是也解 (第 33a 页)
 恩隆于王者则加礼录之故为隐恩录痛之日者恩

 录之明当有恩礼疏(解云鲁隐奔丧而不书者盖以/得其常故也若遣大夫往则书)
 (之即文九年二月 叔孙得臣
如京师辛丑葬襄王是/也彼传云王者不书葬此何以书不及时书过时书)
 (彼注云重录失时我有往者则书彼注云 (第 14b 页)
 (不卒戍刺之传云不卒戊者何不卒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不可使往则其言戍卫何遂公意也是也)
 为季子讳杀也曷为为季子讳杀注据 叔孙得臣
(第 11b 页)
 不日者恶不发剔公子遂弑也音义(为季于伪反下/为季而为注故)
 (为/同)(注解云即宣五年九月 叔孙得臣
卒注云不日/者知公子遂欲弑君为人臣知贼而不言明当)
 (诛是也然则季子若其发剔牙之罪恶诛/之正是臣人 …… (第 12a 页)
 免庆父弑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遏恶也既而不可
 及因狱有所归不探其情而诛焉亲亲之道也注论
 季子当从议亲之辟犹律亲亲得相首匿当与 叔孙
 得臣
有差音义(探他南反辟婢/亦反匿女亦反)(注谕季子至首匿/解云谓季子缓纵)
 (庆父之事当从周礼小司 (第 19b 页)
徒议亲之法非其罪也○/当与至有差解云即宣五年 叔孙得臣
卒注云不日)
 (者知公子遂欲弑君为人臣知贼而不言明当诛则/得臣与遂不宜相隐是以罪之今庆父季友亲则亲 (第 19b 页)
)
 (矣得相首匿是以舍之故/言当与 叔孙得臣
有差矣)恶乎归狱归狱仆人邓扈
 乐曷为归狱仆人邓扈乐注据师还也音义(恶音乌/扈乐音) (第 19b 页)
 以书注据长狄之齐晋不书疏(注解云即文十一年/傅云狄者何长狄也)
 (兄弟三人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其之鲁者 叔孙得臣
杀之则未知其)
 (之晋者也何以书记异也然则长狄/之齐晋皆不书之是外异不书也)为天下记异也
 注土地 (第 17a 页)
 (何加我服也注云增加其衣服命有异于诸侯然则/若不重发即嫌悉与桓公同故复言之明有异矣彼)
 (是赠死之衣此是朝祭之服故言/死生异也云云之说在庄元年)
晋侯伐卫 叔孙得臣
如京师注书者与庄二十五年同知不为丧
聘书者聘为贡职天子当得异方之物以事宗庙又欲
以知君父无恙不以丧废 …… (第 4a 页)
 者闻有欲为已图婚则当变恸哭泣矣况乃至于纳

 币成婚哉音义(恸杜/贡反)
三年春王正月 叔孙得臣
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
伐沈沈溃音义(沈音审国名/溃户内反)
夏五月王子虎卒
 传王子虎者何疏(解云 …… (第 13a 页)
齐明/知正由大夫系国故也何者今既尊内不言奔丧若云)
(如齐即文不可施是以/将大夫系国书如齐矣)
二月 叔孙得臣
如京师 (第 29a 页)
 文公
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夏秦伐晋注谓之秦者起令狐之战敌均不败晋先眛
以师奔秦可以足矣而犹不知止故夷狄之
楚杀其大夫宜申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注公子遂之所招
及苏子盟于女栗音义(女音汝本/亦作汝)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屈貉注鲁恐故书刺微弱也音义(屈貉/居勿)
(反又音厥下音麦又/户各反二傅作厥貉)
十有一年春楚子伐圈音义(圈求阮反一音卷说文作/圈字林臼万反二傅作麇)
夏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
秋曹伯来朝

公子遂如宋
狄侵齐
冬十月甲午 叔孙得臣
败狄于咸音义(咸音/咸)
 传狄者何注以日嫌夷狄不能偏战故问也疏(注解/云正)
 (以春秋之例偏战日 …… (第 2a 页)
 之鲁一者之晋注不书者外异也疏(注解云案上文/狄侵齐而云不)
 (书者盖以为侵齐/之狄非此等也)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其之鲁
 者 叔孙得臣
杀之注经言败杀不明故复云尔音义
 (复扶/又反)则未知其之晋者也其言败何注据败者内战
 文非杀一人也 …… (第 2b 页)
云不与念母而讥忌省者本不事母则已/不当忌省犹为商人责不讨贼义亦通于此)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秋公子遂 叔孙得臣
如齐注不举重者讥鲁猥使二大
夫出虚国家废政事重录内也疏(注解云书事举重春/秋之常今而悉举故)
(解之 (第 28b 页)
 (年春王正月暨齐平而书月何氏云月者刺内暨暨/也时鲁方结婚于吴外慕强楚故不汲汲于齐是也)
秦伯稻卒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赤狄侵齐
秋公如齐
公至自齐
冬楚子伐郑
五年春公如齐

夏公至自齐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疏(解云隐二年注云亲逆/例时知此月为下卒出)
(高固不/蒙月也) 叔孙得臣
卒注不日者知公子遂欲弑君为人臣知贼
而不言明当诛疏(注解云正以所闻之世大夫之卒无/罪者日有罪者月今此 (第 15a 页)
不日故解之)
(但推寻上下更不见得臣有罪之文惟有文十八年秋/公子遂 叔孙得臣
如齐冬十月公子遂弑子赤是以何)
(氏消量作/如此解)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 (第 15a 页)
 友卒虽加字犹称公子也疏(注解云即僖公十六年/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是也言虽加字者欲道仲/遂亦加字而不称公子矣)贬曷为贬注据 叔孙得臣
 
卒不贬疏(注解云即宣五年秋九 (第 25b 页)
叔孙得臣
卒是/也何氏云不日者知公子遂欲弑君为人) (第 25b 页)
 而公弗制祭仲谏而公弗听小不忍以致大乱焉
  事见春秋传(安成刘氏曰/见隐公元年)然莆田郑氏谓此实淫
  奔之诗无与于 庄公叔
段之事序盖失之而说者
  又从而巧为之说以实其事误亦甚矣今从其说
 ○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处于京缮甲治兵 (第 74b 页)
 仿此其书葬者又为书葬起文也○叶氏曰葬以义
 见天子七月而葬桓以七年则缓匡以四月简以五
 月景以二月则速葬天子诸侯亲之可也文公以
 孙得臣
葬襄王昭公以叔鞅葬景王非其礼也故书
 崩书葬愚谓春秋历十有三王其一崩在春秋之后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