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何奔燕皆此燕国也孔氏曰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号谥惟燕仲父见傅战国属魏秦始皇五年蒙骜)
  (攻魏拔燕秦为燕邑汉初卢绾 刘贾
击破楚军于/燕郭西又汉将程处反燕曹参击破之汉置南燕)
  (县属东郡地理志曰南燕国也后汉初为樊鯈封 (第 5a 页)
  啖氏集注义例第四
啖氏曰予所注经传若旧注理通则依而书之小有不

安则随文改易若理不尽者则演而通之理不通者则
全削而别注其未详者则据旧说而已但不博见诸家
之注不能不为恨尔或问曰传则每题传名注则何不
题注者之名乎答曰杜征南云略举 刘贾
许颖之违何
掾云略依胡母生条例范武子云博采诸儒之说然则
若题此三人之名未必得其本故遂不言也又比见诸 (第 8a 页)
隐十一年桓王虽以与郑此时仍为周采邑)
三十年鄣(经齐人降鄣杜注纪附庸国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疏释例曰 刘贾
依二传以为纪之)
(遗邑计纪侯去国至此二十七年则邑不得独存盖附/庸小国若邿鄟者也汇纂今东平州东六十里 (第 32b 页)
   (亦升合食以便于迁当秋冬则举大烝故春秋/文公二年八月大事于太庙公羊以为大祫而)
   (杜预以为大禘因以禘为除丧 刘贾
以禘为迁/主郑谓三年丧毕则祫而亦春禘春祠秋祫诸) (第 5a 页)

刘贾
许颍之违以见同异分经之年与传之年
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又
别集诸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为 (第 4a 页)
扶风人也父徽字元伯授业于歆作春秋条
例逵传父业作左氏传训诂许惠卿名淑魏郡人也颍子严名容
陈郡人也比于 刘贾
之徒学识虽复浅近然亦注述春秋名为
一家之学杜以为先儒之内四家差长故特举其违以见异同
自馀服虔之徒劣于 (第 20b 页)
实不即位故史
不书也传于隐闵云不书即位于庄僖云不称即位者释例曰丘明
于四公发传以不书不称起文其义一也 刘贾
颍为传文生例云恩
深不忍则传言不称恩浅可忍则传言不书慱传辞殊多不通案
杀栾盈则云不言大夫杀良霄则云不 (第 15a 页)
相遇若三国简礼亦
曰遇故庄四年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是也曲礼称未及期而相
见指此类也周礼冬见曰遇则与此别 刘贾
以遇者用冬遇之礼
故杜难之释例曰过者仓卒简仪若道路相逢过者耳周礼诸侯
冬见天子曰遇刘氏因此名以说春秋 (第 13b 页)
下流遇有礼年
辄以为异是则无道之世唯宜有大饥不宜有礼年非上天祐
民之本意也且言有不宜有传无其说释例曰 刘贾
许因有年
大有年之经有鸲鹆来巢书所无之传以为经诸言有皆不宜
有之辞也据经螟螽不书有传发于鲁之无鸲鹆不 (第 3b 页)
死考终不敢违大典也书葬者
皆从主人私称客主之人敬各有本谦敬各得其所而后二国之礼
成也葬蔡桓侯独不称公 刘贾
许曰桓卒而季归无臣子之辞也
蔡侯无子以弟承位群臣无废主社稷不乏祀故传称蔡人嘉之
非贬所也𣏌伯称子传 (第 14b 页)
齐大去之后季为
附庸先祀不废社稷有奉季之力也故书字不书名书入不书叛
也判分也传曰始分为纪侯大去张本也 刘贾
谓纪季以酅奔齐 (第 5b 页)
新也经书延厩称新而不言作传言新作延厩书不时也此称经
文而以不时为讥义不在作也然寻传足以知经阙作字也而

云言新有故木言作有新木延厩不书作所用之木非公命也
凡诸兴造固当有新固当有因今为春秋微义直记别此门此观 …… (第 23a 页)
纪之遗邑也释例曰 刘贾
依二传以为郭纪之遗邑计纪侯去国
至此二十七年纪侯犹不堪齐而去则邑不淂独存此盖附庸小
国若邿鄟者也是言 (第 25b 页)
高大因改名高门此事非有所据
鲁人相传云然今时鲁人其言犹如此也新者易旧之意作者与
事之辞皆是更造之文也 刘贾
先儒皆云言新有故木言作有
新木故为此言以异之释例曰言新意所起言作以兴事通谓
兴起功役之事㧾而言之不复 …… (第 6a 页)
大国顺蔡侯之请自将其
众唯蔡侯之命故亦言以吴子也传例称师则诸不言师者皆不
用以为例也以之于言所涉甚多 刘贾
许颍既不守例为断又亦
不能尽通诸以唯杂取晋人执季孙以归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
皇尹氏毛伯以王子朝奔楚随示 (第 21a 页)
传言多行无礼于国是其无道之状十六年宋人弑其君杵臼称
国又称人此直云莒弑其君庶其不称人者释例曰 刘贾
许颍
以为君恶及国朝则称国以弑君恶及国人则称人以弑案传郑
灵宋昭经文异而例同故重发以同之子弑其父又嫌 (第 19b 页)
淂国国人
惊乱弃疾从而扇之比惧自杀皆弃疾之由故书公子弃疾杀公
子比也左氏义例止此而已其馀小异皆从赴也 刘贾
许颖以为
君恶及国朝则称国以弑君恶及国人则称人以弑案传郑灵宋
昭经文异而例同故重发以同之子弑其父又嫌 …… (第 11b 页)
偪成其计故虽小国乞之于大
国大国乞之于小国亦皆从不与谋之例臧宣叔却锜是也传以师
出为例是唯系于战伐而 刘贾
许颖滥以经诸及字为义本不在 (第 15a 页)
礼失礼之例𣏌降为夷华耦具官君子贵之至于
此等卿而不备礼亦所以见其略贱也诸儒以为邾莒无命卿既
自违传 刘贾
又云春秋之序三命以上乃书于经颍氏以为再
命称人传曰叔孙昭子三命踰父兄昭公十年昭子始加三命而
先此叔孙 (第 24a 页)
恶不章显名氏若乃披邑害国则以地重必书
其名且终显其恶也适鲁则书地曰来奔来奔则叛可知盖记事
外内之辞也 刘贾
记三叛人以地来奔不书叛谓不能专也此直
外内之辞既以地来妻公之姑姊还其大邑不得复言不能专也
是杜以庶其 (第 3a 页)
以示大
蒐也而经不书大诸事同而文异传不曲言经义者直是时史之
阙略仲尼略而从之春秋不可错综经文此之类也 刘贾
颖云蒐
于红不言大者言公大失权在三家也十一年蒐于比蒲经书大蒐
复云书大者言大众尽在三家随文造意以非例 …… (第 1b 页)
经晋司空亚旅一命而经不书推此知
诸侯之卿大夫再命以上皆书于经自一命以下大夫及士经皆称
人名氏不淂见也 刘贾
云春秋之序三命以上乃书于经颖氏以
为再命称人传云叔孙昭子三命踰父兄昭公十年昭子始加三命 (第 20b 页)
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又岂是内为主而我
欲之乎由是观之则三传之说俱不通矣杜氏又曰传
唯以师出为例而 刘贾
许颍滥以经诸及字为义欲以
彊合所以多错乱也愚案经凡盟会战伐俱言会及而
左氏唯以师为义则仲尼何故于盟会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