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經解類
易類
四書類
  夫子子也无爵而在大夫上故知百里也公卿大
  夫皆食采者示与民同有无也(白虎/通) 郑武公取
  武姜生 庄公
及共叔段姜氏爱段庄公即位为之 …… (第 37b 页)
  楚灵王城陈蔡不羹(襄城县东南有不羹城/定陵西北有不羹亭)使弃

  疾为蔡公王问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
  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 郑庄公
城栎而寘子元
  焉使昭公不立(子元郑公子 (第 39a 页)
庄公
寘子元于栎桓/十五年属公因之以杀栎大夫檀)
  (伯遂居栎卒使昭/公不安位而见杀)齐桓公城谷而寘管仲 (第 39a 页)
(丧君三年与丧父同示民不疑于君之尊也注正义曰/案隐元年左传称 郑庄公
弟共叔段封于京邑请西鄙)
(北鄙贰于己段又收贰以为己邑公子吕曰国不堪贰/谓除君身之外国中不堪更有副贰 (第 31b 页)
  也成十五年许灵公畏郑迁于叶郑有其地仍谓
  之旧许襄十一年诸侯伐郑东侵旧许即此地临
  颍襄城长葛三县皆郑地临颍即 郑庄公
置母姜
  氏处长葛即繻葛隐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桓五
  年战于繻葛皆其地也襄城为郑南泛以周襄王
   (第 11b 页)
郑庄公
伐许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颖考叔争车晋
惠公禦秦师乘小驷郑入也则车马皆出自上可知矣
卫懿公将战国人受甲者 (第 1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五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郑执政表
 世尝谓 郑庄公
鍊事而黠宋襄公喜事而狂然此二
 者两国遂成为风俗宋之狂非始于襄公也殇公受
 其兄之让而旋仇其子至十年 (第 1a 页)
  得分其罪如后世魏高贵乡公之死当坐司马昭
  贾充不当及成济也齐襄之弑从死者三人齐庄
  之弑从死者十人后为 庄公
报仇者二人然平日 …… (第 12b 页)
  从君于昏苟私于所事乌得谓明于大义得免佞
  倖足矣凡兹去取俱有微意不得以脱漏为嫌壬
  戌十月下浣复初氏识 郑庄公

春秋初年列侯僣侈多封树子弟以僭拟王室而卒自
受其弊同时卫有州吁晋有成师郑有叔段皆拥强兵
谋夺宗其 (第 13a 页)
后桓公立十六年而州吁弑其君成师傅庄
伯至武公凡五弑君历六十七年而卒灭晋独 庄公
(第 13a 页)
平大憝宗祧无恙论者谓 庄公
养成段恶志在欲杀其
弟历千百年无有能平反是狱者此信傅而不信经之
过也愚独谓 (第 13b 页)
庄公
之为人狙诈猜忍无一事不干天讨
独其处段未为过当夫段之作乱路人皆知形势已成
使 (第 13b 页)
庄公
而稍孱弱不为卫桓之骈首就夷即为晋之三
世有乱其机间不容发且以庄公之雄才其欲杀段宜
无难者而 (第 13b 页)
庄公
未尝穷追极讨如齐桓之杀子纠楚平
之杀子干子晰仍使之糊口于四方则所谓缓追逸贼 …… (第 13b 页)
于亲亲之道正合谷梁训克为杀既于实事不符而左
传谓称郑伯讥失教呜呼 庄公
岂能教段使不为乱哉
段恃母之宠爱常谓 (第 14a 页)
庄公
之攘夺其位其心每愤恨不
平使 (第 14a 页)
庄公
而稍禁戢之适足予以兵端而反噬故母氏
请京则听收贰至廪延亦不发露隐忍至二十二年之
久盖犹有畏名义念母与 …… (第 14a 页)
陈而使杀之此实出于无奈而谓石碏之处心积虑成
于杀子乎呜呼于石碏之杀其子则谓之大义灭亲于 庄公
之以罪逐其弟则谓之处心积虑成于杀此见世
俗之情私于父子而薄于兄弟遂以此立论而 (第 14b 页)
庄公

实为众所恶无有肯为之平反者遂至明建文之世燕
师轶境犹谓无使朕有杀叔父名盖犹惩郑庄之事而
卒肇金川 (第 14b 页)
门之祸读书无识千古眯目可一叹也 庄公
之罪罪在誓母黄泉为得罪名教耳使 (第 14b 页)
庄公
者诚敬 …… (第 14b 页)
庸蔡仲合矣若其处段
固未甚害义也后世于明建文之逊国则讥其不克负
荷于宣宗之诛高煦则美其克守先业独至论 庄公

反是春秋之世篡弑相寻往往宽假臣子而苛责君父
于称人以弑则曰君无道也又曰君恶甚矣于 (第 15a 页)
庄公

诛乱臣则曰养成弟恶而杀之使君父于凡桀骜悖逆
之臣子真有进退维谷之势如此则春秋乃助乱之书 …… (第 15a 页)
伯克段于鄢称郑伯举爵
为无讥段不言弟为削其属籍书曰克大郑伯之能戡
乱断以经之书法而春秋君臣之义乃定 郑庄公
后论
呜呼余读春秋郑伯克段传而窃叹明建文之世其所 …… (第 15b 页)
以处置燕王者事事与郑庄相反宜其失守天下而卒
不祀也方 庄公
初立武姜为段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
叔死焉以极制防之心而出以慈爱虽系奸谋实关至
计而燕王雄踞北平不能移驻 (第 16a 页)
他处其失制驭一也郑
庄之时群臣争欲除段而 庄公
持重不发盖欲蓄全力
以待其敝而建文失于轻遽今日下罪书明日削护卫
周齐湘岷同受缧絷俾之合志并力而㢋以谋 …… (第 16a 页)
主而 庄公
一举胜之绝不震惊此必有先为不可胜之
计其二十二年之中未尝一日忘备而建文君臣方粉
饰太平制礼作乐仿周官 (第 16b 页)
行井田之制泄泄然不复以
燕兵为虑其疏警备三也呜呼儒者谋国其居平议论
动谓 庄公
负叔段叔段何负于 (第 16b 页)
庄公
意以藩臣弄兵如
狂騃孺子不久自弊谁知有雄大桀骜如燕王者顿移
天祚此时虽十族以殉何补于国此尤可叹息痛恨 …… (第 16b 页)
录扬水椒聊二诗当日民心之归向叔段与成师者情
势大略相似而晋祚卒移于曲沃 庄公
手平大难宗社
晏如夫子大其功而曰克正与录诗之意相对照此尤
大彰明较著者也春秋于凡叛臣之入国者一则曰郑 (第 17a 页)
人杀良霄再则曰晋人杀栾盈称人谓夫人之所得杀
绝无怜悯伯有与栾盈之意独至叔段则曰段无罪
养成其恶而杀之从来书法以称人为贬称爵为无
讥而于乱臣贼子则反是尤不可解呜呼春秋初年夺 …… (第 17a 页)
足为后世召乱谨书此以质后之君子 郑庄公
第三论
余于 (第 18a 页)
庄公
叔段事既再为论以明之而榖梁之论尤谬
榖梁曰缓追逸贼亲亲之道致明建文帝于燕师轶境
之日犹敕诸将无使朕有 …… (第 18a 页)
怀中而杀之夫段岂怀中之赤子乎果
尔则周公先不宜致辟管叔于商矣若谓周公为国家
除难而郑庄止利一身殊不知 庄公
既立则社稷为重
而身为轻段所图利者郑之社稷非止 (第 19a 页)
庄公
一身也若
以此引嫌则当于嗣位之初先宜退让而弗居不当既
立而轻以其国为儿戏公谷俱谓杀母弟直称君甚之
比 …… (第 19a 页)
秋卫石子之事而知古来之除奸必出
于慎密持重而轻发则未有不败者也当石碏之极谏
于庄公时此特祸之始萌耳逮 庄公
薨而桓公立此时
庄姜为主于内石碏老臣柄政于外岂不可夺其兵柄
斥居外国乱何从生而顾告老以去此必度知桓公 …… (第 20b 页)
功业不闻以谥称也宋华元
向戌无谥郑之子皮子产子太叔皆赫然著见于春秋
之世而后世不闻以谥称二百四十二年 庄公
世惟一
公父定叔僖公世惟一皇武子襄公世惟一冯简子哀
七年有驷弘别为桓子思九年有罕达为武子剩然杜
注惟 (第 28a 页)
  穆堂手柬(己未/)
春秋一书棼如乱丝得好学深思如年兄者閒中排比
并为著论可谓抱遗经究终始矣
  文叔手柬(丁卯/)
前读尊著春秋大事表正少总叙一篇今得见示极妙 郑庄公
后论更胜前篇晋狐偃三人论及夷姜齐姜辨
皆是核实定论非弄巧翻案也已刻表七本昨收到俟 (第 10b 页)
也声公二十年获麟之岁也三十三年而春秋之)
(传终矣声公三十七年卒自声以下五世八十七年而/韩灭郑此郑伯 庄公
也谥法胜敌克壮日庄注正义曰) …… (第 12b 页)
 (申伯云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是其事也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宛县者谓宣王改封之后也以)
 (前则不/知其地) 庄公
及共叔段注段出奔共故曰共叔犹
 晋侯在鄂谓之鄂侯音义(共音恭共地名凡国名地/名人名字氏族皆不重音) (第 21a 页)
 (疑者复出后仿/此鄂五各反)(注正义曰贾服以共为谥谥法敬/长事上曰共作乱而出非有其德)
 (可称糊口四方无人与之为谥故知段/出奔共故称共犹下晋侯之称鄂侯也) 庄公寤生
(第 21a 页)
 姜氏故名曰 寤生
遂恶之注寐寤而 (第 21b 页)
庄公
巳生故惊
 而恶之音义(寤五故反恶/乌路反注同)(正义曰谓武姜寐时生 (第 21b 页)
庄公
至寤始觉其生故)
 (杜云寐寤而 (第 21b 页)
庄公
已生)爱共叔段欲立之注欲立以为大子亟
 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
 邑也虢叔死焉佗邑 …… (第 21b 页)
 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注纯犹笃也疏(注/正)
 (义曰尔雅释诂训纯为大则纯孝纯臣者谓/大孝大忠也此纯犹笃者言孝之笃厚也)爱其母
 施及 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𩔖其是之谓乎注
 不匮纯孝也 (第 28b 页)
庄公
虽失之于初孝心不忘考叔感而
 通之所谓永锡尔类诗人之作各以情言君子论之
 不以文害意故春秋传引诗不皆 …… (第 28b 页)
 (予尔女也此诗大雅既醉之五章言孝子为孝不有/竭极之时故能以此孝道长赐予女之族类言行孝)

 (之至能延及旁人其是此事之谓乎族类者言俱有/孝心则是其族类也注正义曰颍考叔有纯孝之行)
 (能锡 庄公
(第 29a 页)
庄公
虽失之于初孝心不忘则与颍考叔/同是孝之般类也今考叔能感而通之是谓永锡尔)
 (类也诗人之作各以情言君 …… (第 29a 页)
 (积七月也二者并过于期故传皆言缓以讥之也卫/桓公以隐四年三月为州吁所弑五年四月乃葬积)
 (十四月也 庄公
以其三十二年八月薨闵元年六月/乃葬积十一月也二者虽亦过期而国有事难故传)
 (皆言乱故是以缓原其非慢 …… (第 30b 页)
 不得入颂夫诗与春秋各为义例岂必春秋首隐诗

 即当颂隐耶平地生疑复举后世伪说以解之盖亦
 未论其世也
庄公寤生
(臣浩/)按史记郑世家曰武姜生太子寤
 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勿爱以生之难解 (第 46b 页)
寤生
较杜注
 为明白
传太叔完聚疏服虔以聚为聚禾黍也○监本脱为聚
 二字今增
传谓之郑志○传书志者二一曰 (第 46b 页)
 (矣故姒氏之丧责以小君不成成风之丧王使会葬/传曰礼也隐以让桓摄位故不成礼于声子假称君)
 (氏以别凡妾媵盖是一时之宜隐/之至义也是其辟仲子之意也)○郑武公 庄公

 平王卿士注卿士王卿之执政者言父子秉周之政
 王贰于虢注虢西虢公亦仕王朝王欲分政于虢不
 复专任 …… (第 8b 页)
 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
 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
 焉对曰群臣愿奉冯也注冯穆公子 庄公
也音义(没/本)
 (亦作殁同冯皮/冰反本亦作凭)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
 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 (第 12a 页)
 公独败宋师故郑频独进兵以入郜防入而不有命
 鲁取之推功上爵让以自替不有其实故经但书鲁
 取以成郑志善之也君子谓 郑庄公
于是乎可谓正
 矣以王命讨不庭注下之事上皆成礼于庭中不贪 …… (第 26b 页)
(城自文叔至 庄公
十一世始见春秋元公子结元年获/麟之岁也当战国初楚灭之地理志云颍川郡许县故)
(许国文叔所封二十四世为 …… (第 29a 页)
 (祖姓以绍炎帝之后以此知大岳是神农之后尧四/岳也以其主岳之祀尊之故称大岳许国是其后也)
 (胤继也释诂文舍/人云胤继世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
 乎君子谓 郑庄公
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
 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注刑法
 也音义(厌于/艳反)(正 …… (第 36a 页)
 (豕之牡者尔雅释兽豕牝曰豝豝者是牝知豭者是/牡祭祀例不用牝且宋人谓宋朝为艾豭明以雄猪)
 (喻/也)君子谓 郑庄公
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
 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注大臣不睦又不能用
 刑于邪人音义(邪似嗟反/下 (第 37a 页)
 (还以王爵次之见/鲁犹秉周礼故也)
经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注恶曹
地阙
夏五月癸未郑伯 寤生
卒注同盟于元年赴以名
秋七月葬 (第 12a 页)
郑庄公
注无传三月而葬速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注祭氏仲名不称行人听迫胁以
逐君罪之也行人例在襄十一年释例详之音 …… (第 12a 页)
以宋)
(人执仲纳突乃是一事连书故突得蒙上/文其郑忽奔卫则郑人别告故不连上文)郑忽出奔卫
注忽昭公也 庄公
既葬不称爵者郑人贱之以名赴疏
(注正义曰僖九年传曰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里克杀奚齐于次书曰 …… (第 13a 页)
(以未葬故系父知既葬则成君此 庄公
既葬则忽成君/矣宜书郑伯出奔今书忽之名知郑人贱之以名赴也)
(其贱之意说/在忽之复归)
柔会宋公陈侯 …… (第 13b 页)
 子仪之母皆有宠音义(妻七计反下注同援于眷/反亹亡匪反本或作亹)

 从○ 夏郑庄公
卒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 (第 16a 页)
庄公
注祭
 郑地陈留长垣县东北有祭城封人守封疆者因以
 所守为氏音义(疆居/良反) (第 16a 页)
庄公
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
 公故祭仲立之注曼邓姓音义(为公于伪/反曼音万)宋雍氏女
 于 (第 16a 页)
郑庄公
曰雍姞生厉公注雍氏姞姓宋大夫也以
 女妻人曰女音义(雍于恭反女尼据反注曰/女同姞其吉反又其秩反)雍氏 …… (第 16a 页)
本有/不以为君之义忽于隐公之世每称公子六年称大子)
(则救齐之时已/立为大子故也)
许叔入于许注许叔 庄公
弟也隐十一年郑使许大夫
奉许叔居许东偏 (第 28b 页)
郑庄公
既卒乃入居位许人嘉之以
字告也叔本不去国虽称入非国逆例疏(注正义曰入/者自外之辞)
(本其所自之处言 (第 28b 页)
其自许东偏而入于许国非从外国/入也 郑庄公
以十一年卒许叔今始入者盖郑突不使)
(其复忽既得位亲仁善邻存许以德许人冀其为己之/援故此年始得入也小 (第 28b 页)
 而外其心其何贰如之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
 为臣臣无二心天之制也子仪在位十四年矣注子
 仪郑子也而谋召君者庸非贰乎注庸用也 庄公
(第 13a 页)
 子犹有八人若皆以官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君
 其若之何臣闻命矣乃缢而死音义 (庄公
之子犹有/八人传唯见四)
 (人子忽子亹子仪并死独厉公在/八人名字记传无闻缢一赐反)○蔡哀侯为莘故 …… (第 13b 页)
 (奸音干盍胡/猎反何不也)
经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注十六年与鲁大夫盟于幽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注无传薨寝祔姑赴于诸侯

故具小君礼书之音义(祔音/附)(注正义曰经无所阙礼/具可知杜为此注者以)
(先儒之说使 庄公
绝母子之亲故于/此明之知母子不绝下葬注亦然)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注无传八月葬缓慢也
 传二十一年春胥 (第 29b 页)
 今赖周德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注陈桓公鲍卒
 于是陈乱事在鲁桓五年蔡出桓公之子厉公也我
 先君庄公奉五父而立之注五父佗桓公弟杀大子
 免而代之 郑庄公
因就定其位音义(佗徒/何反)蔡人杀之
 注欲立其出故我又与蔡人奉戴厉公注奉戴犹奉
 事至于庄宣皆我之 (第 18b 页)
 固古今史法然使刘敞于千百年后知如是云云者
 左氏史之功也
夏五月公至自楚○孙复曰公留于楚者七月
传齐人葬 庄公
于北郭疏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
 兆域○辨监本讹作下今改正
传玺书追而与之疏月令曰固封玺○固监本讹作 (第 33b 页)
 (招魂与史游急就篇羹与房浆糠为/韵但近世以来独以此地音为郎耳)使弃疾为蔡公
 王问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
 择臣莫如君 郑庄公
城栎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 (第 31b 页)
 注子元郑公子 庄公
寘子元于栎桓十五年厉公因
 之以杀栎大夫檀伯遂居栎卒使昭公不安位而见
 杀音义(栎力/狄反)(注正 (第 32a 页)
义曰杜以子元为郑公子曼伯/与檀伯为一人 庄公
城栎而置子元)
 (又使檀伯为栎邑大夫故厉公得因子元而杀檀伯/刘炫以为传言城栎以置子元当谓赐元以栎则 …… (第 32a 页)
 (元为栎邑之长若其别有大夫子元寄居于栎便是/城栎以置檀伯何言置子元也若厉公因子元以杀)
 (檀伯则子元是檀邑之大夫耳岂是 庄公
城栎之咎/乎且桓十五年传云郑伯因栎人杀檀伯不言因子)
 (元也子元郑之公子不得为栎人也郑众云子元即 (第 32a 页)
 昭公夷(平公/子) 顷公去疾(昭公/子) 定公午(顷公/子)

 郑国世次
  庄公寤生(武公/子)
 厉公突 (第 67a 页)
(庄公/
子) 昭公忽 (第 67a 页)
(庄公/
子) 公
 子亹(昭公/弟) 公子仪(昭公弟立十四年傅/瑕弑之厉公复入) 文公捷
 (厉公/子) 穆 …… (第 67a 页)
 (馀祭/弟) 王僚(夷昧/子) 阖庐(诸樊子/名光) 夫差(阖庐/子)

 燕国世次
 缪侯(郑侯/子) 宣侯(缪侯/子) 桓侯(宣侯/子)  庄公(桓侯/子)
 襄公 (第 69a 页)
(庄公/
子) 桓公 宣公 昭公 武公 文公
 懿公 惠公(懿公/子) 悼公 共公 平公 简公
 献公 孝公 (第 69a 页)
 齐国世次
 僖公禄父 (庄公/
子) 襄公诸儿(僖公/子) 桓公小白(襄公/弟)
  公子无亏(桓公/子) 孝公昭(桓公/子) 昭公 …… (第 70a 页)
 舍(昭公/子) 懿公商人(桓公/子) 惠公元(桓公/子) 顷公无
 野(惠公/子) 灵公环(顷公/子)  庄公
(灵公/子) 景公杵臼
  (第 70a 页)
(庄公/
弟) 安孺子荼(景公/子) 悼公阳生(荼/兄) 简公壬(悼/公)
 (子/) 平公骜(简公/弟) (第 70a 页)
 (北有宛陵城即古宛陵县也孔疏郑国伯爵谱云姬/姓周厉王子宣王母弟友之后也宣王封友于郑)
 (鄢杜注颍川鄢陵县/今属河南开封府)
 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
惊姜氏故名曰 (第 13a 页)
寤生
遂恶之爱共叔段)
 (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惟命请京使居 …… (第 13a 页)
 (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
 (纯孝也爱其母施及 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申杜注申国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府南阳县北/有故申城 共杜注 (第 14a 页)
 (如此是可尽信乎马氏端临曰左传经文君氏卒则/以为声子鲁之夫人公榖经文尹氏卒则以为师尹)

 (周之卿士然则夫子所书夏四月辛卯卒者/竟为何人乎是皆疑而不敢定也故两存之)
 附录左传(郑武公 庄公
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
 (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 (第 5b 页)
 (于郑也此左氏之文也然以经考之遇垂而郑不闻/盟瓦屋而郑不与郑岂受平者哉侵牧之役卫郑怨)
 (浅长葛之役宋郑怨深公子冯在郑宋殇公未尝一/日忘也宋亟欲去冯而合郑 郑庄公
必不从是故瓦)
 (屋之盟绝郑/非平郑也)
八月葬蔡宣公 …… (第 18b 页)
 (郜取防直书而不隐也其不言战而言败败之者/为主彼与战而此败之也皆陈曰战诈战曰败)
 集说(陆氏淳曰左氏曰君子谓 郑庄公
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
 (体也赵子曰诸侯专取他国之邑而以与人罪之大/者 …… (第 31b 页)
 (财贿无寘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
 (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谓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君子 郑庄公
失政)
 (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胡传(书会则伐许者本 …… (第 38b 页)
 (谋也大赵氏匡曰诸侯无王命入人之国罪已大矣/又使 夫守之不容诛矣而左氏以为有礼是长乱)
 (阶也许刘氏敞曰传曰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 东偏君子曰 郑庄公
于是乎有礼非也许若)
 (有罪郑已破其国即当请王而立君许若无罪郑固/不当妄破其国妄逐其君今许罪不可知 …… (第 39a 页)
 (氏溥曰三国同伐许郑不能独有之又畏齐之偪已/使获佐许叔以居外有存国之名而许实属郑齐鲁)
 (莫与之争此 郑庄公
所/以善用兵为名诸侯也)
 附录左传(王取鄡刘蔿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 (第 40a 页)
 (陈氏傅良曰华督则曷为但称督隐桓庄之春秋凡/贼皆名之 张氏洽曰初宋穆公舍冯而立与夷使)
 (冯出居郑与夷既立而 郑庄公
欲纳冯于宋于是自/隐四年以后郑宋屡相侵伐华督盖冯之党也将弑)
 (与夷而惮孔父故先攻杀孔父殇公怒则弑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