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小學類
 奏铭  费凤碑丨以□□按说文作 (孔𩃄碑死丨) 从草从母集韵云隶作每  丨合天 

 心按碑复  唐扶颂以为淮  (王纯
碑闵其粥变母为毋) 字互见皆韵   麋冻丨之患按  (第 36b 页)
  (二十/九)申吕齐许皆姜姓申改封谢
外传说伯夷之后曰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则申吕与齐
许俱出伯夷同为姜姓也国语曰齐许申吕由大姜言

由大姜而得封也然则申之始封亦在周兴之初其后
中绝至宣王之时申伯以王舅改封于谢诗大雅崧高
之篇美宣王褒赏申伯云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是其
事也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宛县者谓宣 王改
封之后也以前则不知其地
  (三/十)段出奔共称共犹晋鄂侯
段出奔共故称共犹下晋侯之称鄂侯也正义曰贾 (第 17b 页)
              厥有攸在矣

右文 王改
易伏羲卦图之意邵子𤼵明之朱子释之已
 详见启蒙可谓得王者之心矣盘涧董先生又曰天
 地以中相易为坎离 (第 40b 页)
 汶   (史晨碑丨阳马宗义作汶)
粪   (六三)奋            (唐扶碑丨)
(威飏武 王纯
碑操牍丨笔曹腾碑阴能自丨拔于险阻之中魏大飨碑丨灵威魏上尊号奏丨武将军汉碑奋)
(字皆作六至旧字则作卝 (第 36a 页)
 所以致疑者由先天之说先入于中故曰主张太过

 也康节曰乾坤交而为泰(言文 王改
先天图之意先天乾/南坤北交而为泰故乾北坤南)
 坎离交而为既济(先天离东坎西交而/为既济故离南坎北) (第 12a 页)
  (其后申绝宣王之时申伯为王舅改封于谢崧高/之篇乃其事也地理志南阳宛县故申伯国宛县)
  (者谓宣 王改
封之后也以前则不知其地再按诗/云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毛)
  (苌云谢周之南国也郑桓公 (第 2a 页)
   尧母   刘宽   袁良  (唐扶碑)   碑阴   碑    碑    颂 


樊毅    王纯   
李夫   王政  (刘宽碑)   碑    人碑   碑    碑阴 


沈君     并西    (第 19a 页)
  礼殿  勾城  史晨  (侯成)   记   埧碑  后碑   碑     
 殽坑  耿氏   王纯  
老子 (孟郁碑)  镫   碑   铭   碑    
 元宾   张纳  作蟊   刘熊  (州辅 (第 27a 页)
武梁  兕孔  魏臣  校官  (孔耽祠)  宙   奏   碑    碑 


唐扶  冯绲   王纯  
刘曜 (朱龟颂)  碑   碑   碑   碑 


郭究  杨统  熊君  费凤 (诔严碑)  碑 (第 4a 页)
    十一队

老子  楚相  西狭  老子 (东海铭)  碑   颂       庙 


夏承  校官  祝睦  张表 (费凤碑)  碑   碑   碑   碑 


陈球  刘宽   郑固  梁休 (费凤碑)  碑    碑   碑    


周憬  王稚  樊毅  刘宽 (孟郁碑)  子阙  碑       碑 


老子  下旬  背衡  高颐  (配韩)   碑   方   碑    敕 


杨统  樊敏   王纯  
魏大 (唐扶碑)  碑   碑   飨碑  颂 


孔宙  刘宽   块衡  华山 (唐扶)    (第 18b 页)
     碑 


范式   郑烈  薛君  李翊 (袁良碑)   碑   碑         王纯   
三公  吕君  史晨 (西狭碑)   山   碑   碑     …… (第 1b 页)
 华山  伯高  平阳  (夏堪)   亭   题名  府君    


孔耽  柷孟   公房   王纯 (尧母)
   郁             


公羊  繁阳  费凤  孔耽 (夏堪)            …… (第 3a 页)
史晨   孔和   唐公   述孔  (老子奏)   碑    房    郁     


唐   王纯   
桐柏   孔耽  (唐扶扶)   碑    庙    碑      …… (第 8b 页)
 


辛李   夏承       魏臣   (史晨桥)            奏       王纯   
西狭   戚伯   李翊  (吴仲)         著         山 


鲁峻   费凤  (第 15a 页)
说乎顾未尝以肃杀为嫌也然则朱子所以致
疑者由先天之说先入于中故曰主张太过也康节曰乾
坤交而为泰(言文 王改
先天图之意先天乾/南坤北交而为泰故乾北坤南)坎离交而为既
(先天离东坎西交而/为既济故离南坎北)(第 23b 页)
 两王正义非也
改步改玉 周语襄王谓晋文公曰先民有言曰改玉
 改行韦昭曰玉佩玉所以节行步也君臣尊卑迟速
 有节案荀子王霸篇云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惮
 非变也改 王改
行也与周语同是玉从古文作王成
 二年齐侯朝于晋将授玉玉本作王故张平子误以
 为尊晋侯为王乃知古文春秋 (第 18b 页)
  草木总解
匏可食叶苦不可食葑也菲也不能常美人之所不能
常善者也荼苦也有曰如荠有曰如荼皆甚美而为之

辞也菽微而采之有以员之筐方之筥者会诸侯以礼
数者也匏叶以为菹微者也兔首以为羞薄甚也而礼
不以微薄废者也甘瓠累樛而上行成美之实也瓞瓜
之小者也而绵绵能大者文 王绍
太王而兴者也瓜在
疆场无旷土者也苹也蒿也芩也鹿之食也而芩不若
蒿之大而蒿不若芩之美礼有加也莪蒿之细则 (第 1b 页)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
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
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
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
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
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
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
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

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此明文 王改
先天为后天之意夫子以万物始终自
 卦位已成而言然改卦之意已寓于内或以卦义或
 以卦德或以卦象东发生之 …… (第 45a 页)
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
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
济终焉
  此明文 王改
易伏羲六十四卦之次也
 
 
 启蒙意见卷一 (第 49b 页)
 申以应天之时也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
 事而长女代母坎离得位而兑艮为耦以应地之方
 也王者文王也其尽于是矣此言文 王改
易伏羲卦
 图之意也盖自乾南坤北而交则乾北坤南而为泰
 矣自离东坎西而交则离西坎东而为既济矣乾坤
  (第 60b 页)
 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坎离得位
 而兑艮为偶以应地之方也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
 (朱子曰此言文 王改
易伏羲卦图之意也盖自乾南/坤北而交则乾北坤南而为泰矣自离东坎西而交) (第 4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