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四書類
書類
 注林父事剽而衎入义可以退徒以专邑自随为罪
 故传发之疏(正义曰春秋书叛者有此孙林父与宋/华亥宋公之弟辰晋赵鞅 晋荀寅
五者)
 (经皆书叛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皆以地来奔虽文/不称叛传谓此三人为三叛人则三者亦是叛也所) (第 6a 页)
 注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音义(铸之/树反)(注正义/曰传直)
 (言铸刑书知铸之于鼎者二十九年传云晋赵鞅 荀/寅
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彼是铸之于鼎/知此亦是鼎也)叔向使诒子产书注诒遗也音 (第 23a 页)
 (犁之辈若更有贤能亦应迁徙但其功莫之能先帝/王不敢改易故得永流万代常在祀典良由后世之)
 (臣弱后王之/意谦故也)○冬晋赵鞅 荀寅
帅师城汝滨注赵鞅
 赵武孙 (第 15b 页)
荀寅
中行荀吴之子汝滨晋所取陆浑地 …… (第 15b 页)
 (故言/遂也)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疏(正义曰范宣子制作/刑书施于晋国自使)

 (朝廷承用未尝宣示下民今 荀寅
谓此等宣子之书/可以长为国法故铸鼎而铭之以示百姓犹如郑铸)
 (刑鼎仲尼讥之其意/亦与叔向讥子产同) …… (第 16b 页)
 是成其咎音义(擅市战反复抉/又反咎其久反)(正义曰宣子刑书/久已废矣今复变)
 (易兴之以成其灭亡也刘炫云范氏取蒐之法以为/国制虽则为非书已废矣纵应有祸亡衅已歇今 荀)
 (寅
更述其事又加增范氏之恶焉范/氏已欲免祸今复改易之而使亡)其及赵氏赵孟
 与焉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免注铸刑 (第 18a 页)
鼎本非赵鞅意
 不得已而从之若能脩德可以免祸为定十三年
 寅
士吉射入朝歌以叛音义(与音预/朝如字)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注释不朝正于庙
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 (第 18a 页)
 (不请天子今称刘文公合诸侯知是晋人告王假王/命以讨楚王使刘子会之故言刘文公合诸侯以示)
 (禀于王命/假王威也) 晋荀寅
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 …… (第 18a 页)
 用之也吴称子者大救蔡也晋合十八国之君不能
 救蔡伐楚吴子救之伐之吴晋强弱之势较然故自
 是诸侯大小皆宗于吴
晋荀寅
求货于蔡侯○(臣召南/)按晋自平公以后其 (第 43a 页)
 卿大夫皆贪求贿赂致失诸侯与楚囊瓦何异哉范
 鞅 荀寅
秽迹尤著宜乎先四族而亡也
传啧有烦言○烦监本讹作顿今改正
传祝奉以从疏尚书甘誓云用命赏于祖○甘誓监本 (第 43b 页)
 之役获焉名之曰阳州注欲自比侨如音义(侨其/骄反)
 夏齐国夏高张伐我西鄙注报上二侵晋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注救不书齐师已去未入竟音义(竟音/境)
 (注正义曰春秋诸侯相救皆书于经此救亦当书之/不书者齐 …… (第 20a 页)
 (成为救故不书也公会晋师于瓦瓦是/卫地公往卫地会晋师是其未入竟也)公会晋师于
 瓦范献子执羔赵简子 中行文子
皆执雁鲁于是始
 尚羔注献子士鞅也简子赵鞅也 (第 20a 页)
中行文子
荀寅也
 礼卿执羔大夫执雁鲁则同之今始知执羔之尊也 (第 20a 页)
 (成为救故不书也公会晋师于瓦瓦是/卫地公往卫地会晋师是其未入竟也)公会晋师于
 瓦范献子执羔赵简子中行文子皆执雁鲁于是始
 尚羔注献子士鞅也简子赵鞅也中行文子 荀寅

 礼卿执羔大夫执雁鲁则同之今始知执羔之尊也 …… (第 20a 页)
 (与天子之臣异也然则天子之臣衣之以布而又画/之诸侯之臣则用布不画所异唯此而已其执不为)
 (异也傅文之乖于礼者爵是卿也皆当执羔赵鞅 荀/寅
不应执雁此是当时之失失于偪下以晋卿失于)
 (偪下鲁卿不应僣上益明贾言鲁卿旧执皮帛非其/义矣鲁人于是 …… (第 21a 页)
 共已鲜言曰靖

傅鲁于是始尚羔○(臣召南/)按晋范鞅将中军是上卿
 赵鞅 荀寅
盖上下军将下卿也唯上卿执羔馀俱执
 雁以晋例鲁则唯季孙可执羔叔孙孟孙皆宜执雁
 耳
傅将歃涉佗捘卫侯 (第 39a 页)
 (为佯本亦/作阳音同)我将不堕冬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经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注二君将使师我
晋次垂葭以为之援音义(葭音/加)
夏筑蛇渊囿注无传书不时也音义(囿音/又)
大蒐于比蒲注无传夏蒐非时音义(蒐所求反/比音毗)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注无传
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注书叛恶可知
晋荀寅
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注吉射士鞅子音义 …… (第 15a 页)
 (不绝祀故使邯郸/人更立午之宗亲)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注稷
 赵午子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 荀寅
 
之甥也 (第 18a 页)
荀寅
范吉射之姻也注婿父为姻 (第 18a 页)
荀寅
子娶
 吉射女疏(注正义曰释亲云女子子之夫为婿/婿之父为姻知 (第 18a 页)
荀寅
子娶吉射女也)而相
 与睦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注作乱攻赵鞅音义(不/与)
 (音预又/如字)董安于闻之 …… (第 18a 页)
 父嬖于知文子注文子荀跞音义(知音/智)文子欲以为
 卿疏(正义曰既欲以为卿则当去范中行二氏/乃始得立言此者明文子欲为乱以去之)韩简
 子与 中行文子
相恶注简子韩起孙不信 (第 18b 页)
中行文
 子
荀寅也音义(恶如字又乌/路反下同)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 (第 18b 页)
 卿疏(正义曰既欲以为卿则当去范中行二氏/乃始得立言此者明文子欲为乱以去之)韩简
 子与中行文子相恶注简子韩起孙不信也中行文
 子 荀寅
也音义(恶如字又乌/路反下同)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 …… (第 18b 页)
 恶注襄子魏舒孙曼多也昭子士吉射音义(曼音/万)
 五子谋注五子范皋夷梁婴父知文子韩简子魏襄
 子将逐 荀寅
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
 夷代之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
 在河注为盟书沈之河音 …… (第 19a 页)
 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
 注三家知韩魏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
 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
 丁未 荀寅
士吉射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注经所
 以书赵鞅归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注
 传录晋衰乱○初卫公叔 (第 19b 页)
 (问儿死意然则儿于正常去后始死死非正常得知/召之复何所问也当欲问不立康子之意故正常畏)
 (康子/不反)○冬十月晋赵鞍围朝歌师于其南注范中行
 所在 荀寅
伐其郛汪伐其北郭围音义(郛芳/夫反)使其徒
 自北门入已犯师而出注 (第 27b 页)
荀寅
使在外救已之徒击
 赵氏围之北门因外内攻得出疏(正义曰 (第 27b 页)
荀寅
从内/伐其北郭之郛又)
 (使其救已之徒自外伐围郛之/北门而入因外内攻故得出也)癸丑奔邯郸十一月
  …… (第 27b 页)
 僖子弦施弦多音义(跪其/委反)庚午围五鹿注五鹿晋邑

 九月赵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降 荀寅
奔鲜虞赵
 稷奔临注临晋邑音义(降户/江反)十二月弦施逆之遂堕
 临疏(正义曰稷初奔临欲据临距国今弦 (第 32a 页)
施/逆稷欲纳之他邑以临险固故毁之)会鲜虞
 纳 荀寅
于柏人注晋邑也今赵国柏人县也弦施与
 鲜虞会也
经五年春城毗注无传备晋也音义(毗频/夷反)
夏齐侯伐 (第 32a 页)
宋注无传
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注再同盟也音义(杵昌吕反/臼求又反)
(注正义曰襄二十五年崔杼弑庄公而立杵臼昭二/十六年盟于鄟陵定四年于皋鼬是再同盟也昭三)
(十二年大夫盟于狄泉未/告公而公薨故不数也)
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注无传
 传五年春晋围柏人 荀寅
士吉射奔齐初范氏之臣
 王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使为柏人注为柏人宰也
 昭子范吉射也音义(恶乌路反下/同 (第 32b 页)
意)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注无传
宋向巢帅师伐曹注无传
 传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注四年鲜虞纳
  荀寅
于柏人○吴伐陈复脩旧怨也注元年未得志 (第 2a 页)
 寡君使瑶察陈衷焉注衷善也音义(衷音/中)谓大夫其
 恤陈乎若利本之颠瑶何有焉注言陈灭于已无伤
 成子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 中行文
 子
告成子注文子 (第 38b 页)
荀寅
此时奔在齐音义(行户/郎反)曰有
 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
 尽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 (第 38b 页)
 (诸侯世也大夫失位诸侯纳之非正也大夫不世也/诸侯托于诸侯礼也大夫托于诸侯非礼也其言复)
 (入者已绝而复入恶之甚/者宋鱼石晋栾盈是矣)
 集说(胡氏宁曰孙林父宋辰赵鞅 荀寅
皆据外邑以/自保故书叛鱼石栾盈将以乱国故书复入)
 (陈氏傅良曰奔大夫复不书庄闵以上有书归若入/者矣 (第 58a 页)
 集说(杜氏预曰以邑出为叛适鲁而言来奔内外之/辞 孔氏颖达曰诸侯之臣入其私邑而以之)
 (出奔者皆书为叛卫孙林父宋华亥宋公之弟辰赵/鞅 荀寅
等皆书为叛叛者背其夲国之大辞也此及) …… (第 15a 页)
 (栾盈入于曲沃未可以书叛必若卫孙林父而后可/以书叛书叛必不能讨者也凡叛贱者不书必卿佐)
 (而后书向李氏廉曰经书叛五叛人十一卫孙林父/宋华亥 宁华定宋弟辰仲佗石彄公子地晋赵鞅)
  (荀寅
士吉射也已王氏樵曰案林父逐君立君本为/首恶今也衎入 出又披君之邑以市于大国罪不) (第 56a 页)
 (攻贼以季氏之彊孰与六国而鲁人之思昭公不若/齐人之思念其君何也岂非昭公失民既久而若是)
 (耶然则郓民之见诱于季氏实以耳濡/目染之有素而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附录左传(冬晋赵鞅 荀寅
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
 (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 (第 27a 页)
 集说(杜氏预曰未同盟而赴以名/癸巳正月七日书二月从赴)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
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
于召陵侵楚(晋楚兵/交止此)
 左传(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晋荀/寅
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
 (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 …… (第 15b 页)
 (侯既归请师于晋晋人请命于周大合诸侯天子之/元老在焉若能暴明其罪恭行天讨庶几哉王者之)
 (师齐桓晋文之功褊矣有 荀寅
者求货于蔡侯弗得/遂辞蔡人晋由是失诸侯无功而还书曰侵楚陋之)
 (也/)
 集说(杜氏预曰于召陵先行 …… (第 16a 页)
 (暴其罪以行天讨无功而还故书侵佩许氏翰曰梁/丘据说锦币而昭公不复囊瓦志于 裘使蔡侯自)
 (绝晋士鞅以赂罢扈之盟 荀寅
求货沮召陵之谋故/正胜于明时而贿流于衰世此晋霸之所以衰而吴)
 (所以横行于上国也楚高氏闶曰入春秋来 …… (第 16b 页)
 (会杜氏预曰召陵会刘子诸侯总言之也复称公者/ 盟异处故 刘氏敞曰诸侯何以不序不足序也)
 (其不足序奈何欲治楚而后不能也晋于是与诸侯/十有八国之众会于召陵以侵楚天子使大夫临之)
 (盛矣 晋荀寅
求货于蔡蔡人弗与既而辞诸侯会于/皋鼬亦无事焉晋失诸侯吴入郢自皋鼬之盟始也)
 (盟程子曰公以不获见于 …… (第 21a 页)
 (而赵鞅主纳王之言适历之会为政者魏舒也而范/鞅立召季孙之议城成周之役为政者魏舒也而韩)
 (不信主执宋仲几召陵之侵为政者范鞅也而 荀寅/
主索蔡货下陵其上上恶其下倾轧之谋已非一日)
 (今范鞅为政而赵鞅逆乐祁而饮之酒此欲夺执政/之权非为一 (第 38b 页)
 (位未尝修好于齐故齐比年伐我而我亦再/侵齐观春秋书齐伐公侵则其曲直可见矣)
公会晋师于瓦(瓦杜注卫地东郡燕县东北有瓦亭水/经注酸渎水自燕城东径滑台城又东)
 (南径瓦亭南今直隶大名府/滑县东南瓦冈集古瓦亭也)
 左传(晋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执羔赵简子 (第 3b 页)
中行文子
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
 胡传(案左氏晋士鞅 (第 3b 页)
荀寅
救鲁则其书公会晋师何/也春秋大法虽师次于君而与大夫敌至用大)
 (众则君与大夫皆以师为重而不敢轻也故 …… (第 3b 页)
 (傅良曰不曰会士鞅曰会晋师重师也鞍之战公会/晋师于上鄍不书讳之也四卿并将而以禽郑自师)
 (逆公三家之张成于此矣故讳之也于是齐师伐我/晋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勿讳可也 程氏)
 (端学曰义在公会晋师故不书晋卿名以诸侯之尊/越国会诸侯之师一见鲁之 …… (第 4a 页)
 (使其从者说剑而入涉宾不可乃使告邯郸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杀午赵稷涉宾)
 (以邯郸叛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战午 荀/寅
之甥也 (第 35b 页)
荀寅
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
 (邯战将作乱董安于闻之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 …… (第 35b 页)
 (皆以叛书之春秋之季家有藏甲都邑皆百雉之城/矣鞅必奔晋阳寅吉射必奔朝歌则是皆叛也 王)
 (氏樵曰案邯郸午无罪而赵鞅专杀不忌其心已无/君矣 荀寅
范吉射不请于君而擅伐之信有罪也鞅)
 (不愬于君而遽兴晋阳之甲抗晋人之围非叛而何/是时彊臣皆彊其私邑 …… (第 36a 页)
 (有事则据邑以背叛鞅之欲归卫贡五百家于晋阳/也封殖私邑之计也而邯郸午虑绝卫亲奉命不速)
 (鞅以午 荀寅
之甥 (第 36b 页)
荀寅
范吉射之姻也疑午有贰心/焉因是而遂杀之二家始祸盖亦有执言矣鞅苟有)
 (人臣之礼听君大夫平其曲直可 (第 36b 页)
也而遽入私邑以叛罪岂容诛哉)
晋荀寅
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第 36b 页)
(荀寅
下公有/及字朝如字)
 左传(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 (第 36b 页)
中行)
 (文子
相恶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 (第 36b 页)
荀寅
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
 (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 …… (第 36b 页)
 (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
 (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 荀寅
士吉射奔朝歌)
 胡传(晋主夏盟威服天下及大夫专政贿赂公行内/外离析示威平丘而齐叛辞请召陵而蔡叛盟) …… (第 37a 页)
 (于沙咸而郑叛次于五氏而卫叛涖于郑会于夹谷/歃于黄而鲁叛诸侯叛于外大夫叛于内故奔于晋)
 (阳而赵鞅叛入于朝歌而 荀寅
与士吉射叛以晋国/之大天下莫彊焉邦分崩而不能守也春秋于晋事)
 (或略而不序或贱而称人或书侵以陋之责 (第 37a 页)
亦备矣/至是三卿内叛直书于策见其效也故臧哀伯曰国)
 (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晋卿始祸缘/卫贡也乐祁见执献杨楯也蔡侯从吴 荀寅
货也昭)
 (公弗纳范鞅赂也而晋室自是不复能主盟矣故为/国以义不以利春秋之大法在焉见诸行事亦可谓) …… (第 37a 页)
 (乱臣者皆有欲为乱之心也而其君冥然无所悟一/听其所为及是而三卿俱叛夫岂一朝夕之故哉)
 (李氏廉曰晋六卿二荀氏 荀寅
中行氏也荀跞知氏/也士氏即范氏也韩氏魏氏赵氏荀士二家自此亡)
 (知氏春秋后亡故止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汪 (第 37b 页)
 (奔丧犹不免伐取漷沂田受绎盟犹不免围不至于/以邾子益来不止也小国困于水火甚矣诸侯无伯)
 (宜/哉)
 附录左传(冬十月晋赵鞅围朝歌师于其南 荀寅
伐/其郛使其徒自北门入已犯师而出癸丑)
 (奔邯郸十一月赵鞅/杀士皋夷恶范氏也) …… (第 20a 页)
 附录左传(秋七月齐陈乞弦施卫宁跪救范氏庚午/围五鹿九月赵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

 (降 荀寅
奔鲜虞赵稷奔临十二月弦施逆之遂堕临/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会鲜虞纳) (第 25b 页)
(荀寅
于/柏人)
  (临杜注晋邑今直隶真定府临城县东有临城故/城春秋晋临邑汉之房子县也 栾杜注晋地在) …… (第 25b 页)
 (争伯权是以郑卫鲁宋虽从之而不心服也老将衰/而耄及之犹不知省无何身殁子弑卒以国与陈氏)
 (公孙丑称晏子以/其君显抑末矣)
晋赵鞅帅师伐卫
 左传(春晋围柏人 荀寅
士吉射奔齐初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使为柏人昭子曰夫非) …… (第 26b 页)
 (许也况实以范氏之故而纳蒯聩以为名乎党卓氏/尔康曰是时齐与晋争伯而列国诸侯坚于 齐者)
 (卫郑耳 荀寅
士吉射乃赵鞅之雠卫故庇之鞅度齐/兵力彊盛未可与争寅射附卫未可猝动于是计纳)
 (蒯聩以为卫主是将制其 (第 27a 页)
 (公有抑晋代/齐者也盖晋) (之志宋卫鲁郑之君无非攘臂以从/行人叔孙婼与邾大夫坐而失鲁执)
 (宋仲几乐祁犁而失宋涉佗成何诟卫而失卫 荀寅/
辞蔡而失蔡假羽旄于郑而失郑是以齐得以尽取) (第 29b 页)
 (齐使谓成子曰大夫陈子陈之自出陈之不祀郑之/罪也故寡君使瑶察陈衷焉谓大夫其恤陈乎若利)
 (本之颠瑶何有焉成子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 中行文子
告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
 (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尽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千乘 (第 18b 页)
  易牙   雍巫   夙沙卫
异国来奔州绰(本鲁/臣) 臧纥(本鲁/臣)王孙氏(本吴伍子/胥之子) 中行文子
 春秋分记卷十一 (第 19b 页)
  即他国之庙非冠于阼之礼也左氏以为礼非矣
又甚而尚羔之制因会礼始习则典章文物之亡非一

  定八年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执羔赵简子 中行
  文子
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吕祖谦曰当时先王
  之礼散在诸国不能备鲁秉周礼尚不知羔雁之
  别至见晋卿大夫执 (第 19a 页)
猛者曰猛在此必败(阳州之役/猛先归)猛逐之顾而
无继伪颠虎曰尽客气也夏齐国夏高张伐我西鄙晋
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士/鞅)执羔赵 …… (第 6b 页)
简子(赵/鞅) 中行文子(荀/寅)
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礼卿执羔大/夫执雁鲁则)
(同之今始知/执羔之尊)秋九月师侵卫晋故也(鲁为/晋讨 (第 7a 页)
简子(赵/鞅)中行文子 (荀/寅)
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礼卿执羔大/夫执雁鲁则)
(同之今始知/执羔之尊)秋九月师侵卫晋故也(鲁为/晋讨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