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春秋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小學類
書類
類書類
 

匏爵旧图不载臣崇义案梓人为饮器爵受一升此匏
爵既非人功所为临时取可受一升柄长五六寸者为
之祭天地则用匏爵故郊特牲云大报天而主日兆于
南郊就阳位也埽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
地之性也孔疏引郑注破之云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
其德故先燔柴于坛后设正祭于地器用陶尊匏爵而
已周礼瓬人为簋豆是陶器也士昏礼合卺谓破匏为
之即匏爵也又孔疏云祭天无圭瓒酌郁之礼唯笾荐

麷蕡膴鲍豆荐血腥醯醢瓦大瓦甒以盛五齐酌用匏
爵而已其匏爵遍检三礼经注孔贾疏义及开元礼崔
义宗
唯言破匏用匏片为爵不见有漆饰之文诸家
礼图又不图说但陶匏是太古之器历夏殷周随所损
益礼文不坠以至于今 (第 4a 页)
高/三寸)玄璜(九寸显德四年春为祭玉祭器敕下国子/监并太常寺集礼官学官议定制造其时)
(议者引崔灵恩 义宗
云昊天及五精帝圭璧皆长尺二/寸黄琮十寸又引隋朝潘徽所撰江都集依汉世诸儒)
(所论白虎通说琮外方内圆有 …… (第 14a 页)
(阴数八合天地生成之道法阴阳奇耦之方遵皇祖之/大经契文王易象郑之为义大率而然其崔灵恩注三)
(礼 义宗
及取义不宗三礼既非前范颇误后人又江都/集白虎通说璧琮之状并违周制皆无依据难以适从)
(今定此器玉并依 …… (第 15a 页)
因而不改器玉之备无出斯文暨暴秦焚书周仪几泯)
(爰从汉魏下及隋唐其间哲后良臣未有舍周礼者也/况三礼 义宗
崔氏一时之学江都集隋季亡国之文周)
(礼是周公摄政致太平之书将二文而混圣典非末学/之所敢详也又太常卿 …… (第 15a 页)
(图将本对證并皆验矣今国家事惟师古道在还淳只/取理长无非通论假如三礼 义宗
云苍璧十二寸黄琮)
(十寸有好今检三礼并未见尺二寸苍璧十寸有好黄/琮不识崔灵恩指何书为三礼取何义而守 …… (第 15b 页)
(公制礼垂法后王以苍璧黄琮为礼天祀地一岁之内/六玉遍陈宁有造之不备待二千年后崔灵恩制之乎)
(若以 义宗
为是则周礼为非岂子贡贤于仲尼泰山不/如林放载详所引于义未安若苍璧内方肉则倍好不)
(足以黄琮有好图与 (第 15b 页)
重屋七庙皆然也尚书帝命验曰帝者承天立五府苍
赤黄白黑则五寝象五行与明堂同矣每庙太寝一小
寝四(三礼 义宗
言天子诸侯宫寝之制春居东北之寝/夏居东南之寝秋居西南之寝冬居西北之寝春)
(三月之中居正寝三月之末土 (第 7b 页)
希夷以前皆为方士所授受至希夷传穆伯长伯长传
李挺之挺之传邵尧夫本 义宗
邵始举图归诸易耳善
乎归熙甫之言曰河出图洛出书此大传之所有也通
乾流坤天苞地符之文非大传之所有也以彼 (第 8a 页)
 不胜自贼亦独何哉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
(关俗作关从拱皆非周礼月令夏五月日长至日长/之极阳极阴生也冬十有一月日短至日短之极阴)
(极阳生也今呼冬至为长至以阴极阳至短极长至为/义三礼 义宗
至有三义一以明阴阳之气之至极二以)
(明阴阳之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南北至)
 雷在地中地纯阴雷以一 (第 58b 页)
 下卦之内故于卦为遁所谓同人之遁者以此
六二同人于宗吝
 此同人之乾也而爻辞云尔者夫六二柔而正也九
 五刚而正也刚柔皆正而又为正应故有同人于宗
 之 义宗
非母族非妻族也在三族之中为父之党而 (第 14b 页)
 不行此律之所以止于十二也(今按黄钟不与它律为役者它律为宫当用为黄钟者用黄钟之清声不得)
(用正声唯黄钟一均皆正声)
北史隋牛弘议曰案周官云大司乐掌成均之法郑众
注云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三礼 义宗
称周官奏黄钟
者用黄钟为调歌大吕者用大吕为调奏者谓堂下四 (第 2a 页)
  古者入学之年大抵以贵贱为差贵者生而有天
下国家之责且或有童年嗣世之事故宜早谕教
以成其德此天子诸侯之世子所以八岁而入小
学十五而入大学也(三礼 义宗
云诸侯之子亦以十年出就外傅在公宫之左
路门之外正朝之东其说小异)
然其入大学之年各以冠为断冠
义曰凡人 (第 18b 页)
 小夏侯氏章句相传至数万言迄晋永嘉中其学遂
 绝而孔传始出尚与郑学并行至隋而郑氏微唐贞
 观诏孔颖达承诏作正 义宗
孔传而孔传独行
   伏生口授二十八篇
 尧典 舜典(合为/一) 皋陶谟 益稷(合为/一) 大禹谟 (第 3b 页)
 叶(于急切枝叶易林同木异叶乐人上德东邻慕义来兴吾国三)
(明也杨戏赞庞士元军师美志雅气炜晔惟此 义宗
亡身报国)(凫鹜也苏内翰岐亭诗知我犯寒来呼酒)
(意颇急拊掌动邻里绕村捉鹅鸭) 穴(户橘切孔也说文 (第 12a 页)
始振人以为正夏以为春(十三月今/正月也)
微成著以通三统(统者统一岁之事三者三正递用周/环无穷三礼 义宗
曰三微三正也言)
(十一月阳气始施万物动于黄泉之下微而未著其色/皆赤赤者阳气故周以天正为岁首色尚赤夜 (第 60b 页)
    谓辟廱居中其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
    序西为瞽宗启运盖袭其说遂谓四代之学
    皆在学中而不考其无所本又三礼 义宗

    凡立学之法有四郊及国中在东郊谓之东
    学在南郊谓之南学在西郊谓之西学在北 (第 4a 页)
 适数也(释文/)京师翼翼四方是则(后汉书樊准传翼/注韩诗之文翼)
(然盛/也)取松与柏 闲大也谓闲然大也(嶭君章句/文选注)
(缺/)

青静也 寂无声之貌也 煦暖也 嫕悦也 祛去
也 介界也 隤犹遗也(章句注/文选)师臣者帝交友受臣
者王 孔子为鲁司寇先诛少正卯谓佞道已行乱国
政也佞道未行章明远之而已(内传通/白虎)诸侯世子三年
丧毕上受爵命于天子(同上/)禘取毁庙之主皆升合食
于太祖(内传 义宗/
三礼)
鲁诗
 鲁申培公始为诗传号鲁诗(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伯/者荀卿门人也鲁最为) (第 25b 页)
 也论语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而文无所系孰谓是月
 禫云者乃祥月乎果禫在祥月应曰月中而禫不可
 谓之中月也自王氏误标兹 义宗
之者尤盛于魏晋
 间若孔传者殆亦魏晋间王学之徒也哉 (第 19a 页)
 济水引郭景纯曰又云经言固亦判而二之近黄太
 冲撰今水经序文竟实以璞著惜不及寄语此
 又按困学纪闻曰三礼 义宗
引禹受地记王逸注离
 骚引禹大传岂即太史公所谓禹本纪者欤禹本纪
 见史大宛传汉张骞传注并未指为何书惟 (第 98b 页)
 又按周礼言外朝者三皆指皋门内库门外断狱弊
 讼于斯询国危国迁立君于斯非谓别有一朝为三
 询之朝也者自康成偶误注小司寇外朝为在雉门
 外三礼 义宗
因之通典复因之下到今遂有四朝之
 说果尔诸侯止有三门门各容一朝一般有国危等
 事将何门置此一朝以询之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