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明卦也明敝必察明而养之以正乃亨明过必刚明
 而养之以柔乃吉君之明丽乎正即日月丽乎天其
 明弥高而不流于 顺宗
德宗之察察臣之明丽乎正 (第 3a 页)
  (宫市开赖李晟马燧之力以克还都邑于李泌陆/贽之言未有所省改也困曰有言不信以徽纆为)
  (朱绂蒺藜为金车虽兴元诏书亦何以信于天下 顺宗
婴疾无足纪者宪宗之朝有李绛裴垍李藩)
  (诸贤皆识大体通时务裴度继之廓清淮蔡于是/李师道奉表纳质王 (第 31a 页)
 (祀十二月朔亦是新丧伊尹奉嗣王祗见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汉唐新主即位皆行册礼君臣亦皆吉)
 (服追述先帝之命以告嗣君韩文外集 顺宗
实录此/事可考盖易世传授国之大事当严其礼而王侯以)
 (国为家虽先君之丧犹以为己私服也五/代以来此礼 (第 7a 页)
尹已奉嗣王祗见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汉唐新主即位皆行册礼君臣亦皆吉服追述先帝)
(之命以告嗣君韩文外集 顺宗
实录中有此事可考盖/易世傅授国之大事当严其礼而王侯以国为家虽先)
(君之丧犹以为己私服也五代以来此礼 (第 34a 页)
 于车裂薳子冯为令尹有宠者八人申叔所以去之
 栾盈以得士奔芮伯以多宠逐子然子孔士子孔以三
 家如一故及于难皆是物也王伾王叔文用事于
 宗
之世而与八司马结为死党竟流窜而死岂非万
 世人臣之监哉卫青不收揖客张安世不许郎迁王
 曾不受私谢盖有 (第 6b 页)
 月朔亦是新丧伊尹已奉嗣王祇见厥祖固不可用
 凶服矣汉唐新主皆行册礼君臣亦皆吉服追述先
 帝之命以告嗣君韩文外集 顺宗
实录中可考盖易
 世傅授国之大事当严其礼而诸侯以国为家虽先
 君之丧犹以为私服也五代以来此礼不讲始终 (第 32a 页)
   (幼冲遭四国之难事亦殆矣经一变长一智顾/命之重成王亦折肱而知医欤又曰后世之主)
   (以死为讳继承之际鲜有能正其终始者 唐顺/宗
嗣子已壮一旦病不能言不能召宰相托孤) …… (第 18a 页)
已奉/嗣王祗见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汉唐新主即位皆行)
(册礼君臣亦皆吉服追述先帝之命以告嗣君韩文外/集 顺宗
实录中有此事可考盖易世传授国之大事当)
(严其礼而王侯以国为家虽先君之丧犹以为己私服/也五代以来此礼 (第 32b 页)
 礼如何朱子曰天子诸侯之礼与士庶人不同故孟

 子有吾未之学语汉唐新主即位皆行册礼君臣亦
 皆吉服追述先帝之意以告嗣君韩文外集 顺宗

 录此事可考盖易世传受国之大事当严其礼而王
 侯以国为家虽先君之丧犹以为己私服也五代以
 来此礼 (第 174a 页)
 如伊训元祀十有二月朔亦是新丧伊尹已奉嗣王
 祗见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汉唐新主即位皆行册
 礼君臣亦皆吉服追述先帝之命以告嗣君(韩文外/集 顺宗)
 (
实录中有/此事可考)盖易世传授国之大事当严其礼而王侯
 以国为家虽先君之丧犹以为己私服也五代以来
  (第 37a 页)
 蔚之议未得其详并乞示之
此亡于礼者之礼也大抵魏晋六朝多遭丧乱故贺循
庾蔚辈每彷曾子问剧言变礼在唐时作通典者专引
其语此特其一耳祗代宗沈后在天宝末当安史之乱
流散洛阳距宪宗即位已六十馀年即其子德宗大行

时亦在位二十一年有六十四岁犹未议及此礼必又
顺宗
至宪宗而始发哀迎廞作主祔庙原不可解然
约计其年已逾八十与庾氏中寿之语略合乃唐史沈
后传反云皇太后沈氏 (第 34b 页)
厌代二十七年并不知其年当
从何数法则荒唐殊甚然且此时宪宗承顺宗后其所
云大行皇帝启攒者 顺宗
也乃又云大行皇帝至孝曾
于建中时立奉迎使遍访太后则建中系德宗年号一 …… (第 34b 页)
似此大行不指 顺宗
指德宗者天下有信史而大行皇
帝尚不知谁属者乎然则史书之无理不可据予前所
言不谬矣若庾氏之议则似是可信 (第 35a 页)
  应试卷犯名讳(谓于式应避者即笔误而义非者不为犯)其馀字经子
史有两音者许通用(谓如尚书金作赎刑一作石欲切之类)即犯
旧讳文虽连属意不相属者非(谓用元元休息 顺宗
实录之类) (第 67a 页)
 于后日抑必师汉武之法以为法而胡氏曰必以春
 秋编年为法是何法也美名有尽胡氏且虑之矣以
 数相仍独无尽乎汉之冲质唐之 顺宗
昭代之洪熙
 祚不幸而短称元年者将安质正哉且春秋编年侯
 国之元年也周之诸侯千八百国其不可各建号以 (第 20a 页)
 大节上过意得去否
潘子善问云康王释丧服而被麻冕受虎贲之迎于南
门之外且受黄朱圭币之献诸家皆以为礼之变独苏
氏以为失礼使周公在必不为此未知当此际合如何

区处朱子答曰天子诸侯之礼与士庶人不同故孟子
有吾未之学之语盖谓此类耳如伊训元祀十二月朔
亦是新丧伊尹己奉嗣王祇见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
汉唐新主即位皆行册礼君臣亦皆吉服追述先帝之
命以告嗣君韩文集 顺宗
实录中有此事可考盖易世
传授国之大事当严其礼而王侯以国为家虽先君之
丧犹以为己私服也五代以来此礼不讲 (第 65a 页)
  谢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观其志可也立
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观其行可也三年无
改于父之道岂以为父之道不忍改与盖三年之间
贤者处之则如白驹之过隙当是时皇皇然如有求
而弗得望望然如有从而弗及坐则见亲于墙食则
见亲于羹于父之道可改也不可改也亦遑恤乎

游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若尧舜文武之道虽行万
世不可改也何止三年若武帝榷利之政德宗宫市
之事昭 帝顺宗
不踰年而改之天下后世不以为非
者何待三年今言无改于父之道则在所当改而可
以未改也人君士大夫皆当如此居 (第 37a 页)
下筦(下管诗下筦上簟)

十五潸

金钣(金版南华经金钣六韬)
玉盏(玉盏礼记)
惭𧹞(惭赧韩愈 顺宗
实录)
负版(尔疋)蝜蝂(柳文善负小虫也)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