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樂類
四書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易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詩類
 经年者仁是心之德万善之总名颜子得一善则服
 膺弗失虽时异事殊而其心不变如诸子所守今日
 不保明日前月不保后月也人品学力不可强同
澹台灭明
是何地人 对曰子游为武城宰而得此 (第 13b 页)
 人必生武城地面武城鲁之下邑当是鲁人
问既是鲁人如何洪州有 澹台灭明
墓 对曰此难引
 證恐是客于洪而死也如杜甫襄州人而坟在耒江
 李白陇西人而墓在采石
问鞍之战晋败齐范 (第 14a 页)
八年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鄫人教吴必
可克疏曰杜意以下传始云王犯尝为之宰 澹台子羽
之父好焉国人惧惧者谓武城邑惧 (第 24a 页)
子羽
之父为吴内
应则是此时未得武城故知言克之者是鄫人教吴之
语刘炫以为实克武域国人惧者惧其害鲁非也(传言 …… (第 24a 页)
(古字/通)
十一年 子羽
锐敏锐精也(锐利/也)人寻约吴发短约绳也
八尺为寻吴发短欲以绳贯其首(说文寻绎理也寻约/者使寻理绳约 (第 24b 页)
  (其食则孝子不为也夫子之称子羽也曰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利于民廉于事上以佐其下独富)
  (独贵则必不为也是 澹台灭明
之行也)
 子言之儒有居处齐难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 (第 40b 页)
 (也诗云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学以深厉以断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夫子曰诗云)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商也可谓不险也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于民利矣廉于事上以佐其下是 澹台灭)
 (明
之行也夫子曰独富独贵君子耻之夫人中之矣/先成其虑及事而用之是故不忘是言偃之行也夫)
 (子曰欲能则学 (第 8b 页)
  废谓已于此也画犹画为限界非无馀地不能辟而
充之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 澹台灭明

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杨氏曰后世不由径人必以为迂不至其室人必以 (第 4b 页)
 命犹为之隐讳

鲁虽无与立必有与毙 言鲁平时虽无党急则必有
 共其患
王犯尝为之宰 澹台子羽
之父好焉国人惧 傅氏曰
 吴既克武城则其人以二子之故将固与吴吴得据
 之以为鲁患故惧
吴人行成 此鲁 (第 31a 页)
(所懈所寄所假三切)洒涤也(西礼切春秋传洒濯
其心)
洒高峻也(七罪切诗新台有洒)澹水摇也(徒敢切) 澹台灭明
鲁人
(徒甘切)荡水出河内也□也(徒党切)荡节□也(吐党切礼邦国之使 (第 11b 页)
及吴师至,
拘者道之以伐武城,
克之。
王犯尝为之宰, 澹台子羽
之父好焉,
国人惧。
懿子谓景伯:
「若之何?」

( …… (第 132a 页)
孟孺子语人曰:
「我不如颜羽,
而贤于邴泄。 子羽
锐敏,
我不欲战而能默,
泄曰
『驱之』。」

( (第 186a 页)
王犯尝为之宰 澹台子羽
之父好焉国人惧(王犯吴大夫故尝/奔鲁为武城宰 (第 14b 页)
澹)
(台子羽
武城人孔子弟子也其父与王犯相/善国人惧其为内应澹待甘切应应对之应)懿子谓景伯若之
何对曰吴师来斯与之 …… (第 14b 页)
困切间间厕之间)冉有请从之三季孙弗许孟孺子语
人曰我不如颜羽而贤于邴泄(三子与孟孺子/同车语鱼据切) 子羽
锐敏 (第 18b 页)
(子羽/
颜羽)
(锐精也敏疾/也言欲战)我不欲战而能默(心虽不欲口不言奔/默本亦作嘿亡北切)泄曰驱之
(言驱 (第 18b 页)
子男言之云会公之礼是所从言之异 武城
正义曰土地名楚之武城在南阳宛县北也鲁之武城在泰山当
武城县也有 澹台子羽
冢将堕币焉正义曰杜唯云将因诸
侯会布币乃相见不解堕之义案隐六年公羊传郑人来输平输
平者何输平犹堕成也 (第 6b 页)
故也 及吴至人惧 正义曰
杜意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谓语吴人云若伐武城必可克之
吴人王犯尝为武城之宰与 澹台子羽
之父相善国人惧者谓武 …… (第 15a 页)
城邑人惧 子羽
为吴内应刘炫以为实克武城今知非者以下传
始云王犯尝为之宰国人惧是未得武城故知此克之是鄫人教
吴之语刘 (第 15b 页)
以为伐武城克之者实克武城国人惧者惧其客鲁若
然吴师既来伐鲁是显然行兵不须云王犯与 子羽
之父相善鲁
己受害何须云国人始惧传既云王犯尝为之宰文继武城之下
是为武城之宰 (第 15b 页)
澹台子羽
又是武城之人皆据武城而言故知恐
为武城内应传载沤菅事者说来伐武城之由刘妄生异见而规
杜非也 注以言至 (第 15b 页)
 申句须 乐颀(俱定见/十二)子贡(定十/五见)卫赐(哀十/一见)富父槐(哀三见富后/父终甥之)正常
(哀三见注季桓/子之臣)共刘(哀三/见)王犯(哀八见吴大夫/奔鲁为武□宰) 澹台子羽(哀八/见)
公甲叔子 (第 14a 页)
公宾庚析朱锄 微虎(俱哀/八见)有若(哀八/见)有子 冉求冉子
冉有(俱哀见/十一)颜羽(哀十一见/孟氏臣) 子羽(仝上/)
邴泄(哀十一见/孟氏臣)管周父 汪锜
林不狃 太史固樊迟 须(俱哀见/十一)公孙有山氏
锄商(哀十四 …… (第 14b 页)
 子行敬子(定四/见)祝佗(定四见太/祝)子鱼(仝上/)弥子瑕   注彭封
弥子(襄二/十五)滑罗(定十/二见)赵阳(定十四奔宋/注赵黡孙)戏阳速(定十四见注/蒯瞆家臣)宋朝
宋子朝(哀十/一见)行人 子羽(哀十二见注与/郑国官周名)
子木(哀十二见/)公文氏  栾宁
(哀十五见/孔氏之老) 浑良夫(哀十五见/孔氏之竖)季子(哀十五见 (第 34b 页)
 武城人或有因于吴竟田焉拘鄫人之沤菅者曰何
 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王
 犯尝为之宰 澹台子羽
之父好焉国人惧懿子谓景
 伯若之何对曰吴师来斯与之战何患焉且召之而
 至又何求焉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 (第 14b 页)
 狃曰谁不如曰然则止乎不狃曰恶贤徐步而死师

 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宵谍曰齐人遁冉有请从
 之三季孙不许孟孺子语人曰我不如颜羽而贤于
 邴泄 子羽
锐敏我不欲战而能默泄曰驱之公为与
 其嬖僮汪锜乘皆死皆殡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
 稷可无殇也冉有用矛于 (第 2b 页)
 救何为三月吴伐我子泄率故道险从武城初武城

 人或有因于吴竟田焉拘鄫人之沤菅者曰何故使
 我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王犯尝
 为之宰 澹台子羽
之父好焉国人惧懿子谓景伯若
 之何对曰吴师来斯与之战何患焉且召之而至又
 何求焉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 (第 6a 页)
 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致今卿大夫礼恭辞顺色从
 矣宜贤者乐告以善道也盖好贤者非特君好之而
 为臣者亦当然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
 乎曰有 澹台灭明
者鲁用乐正子为政孟子闻之喜
 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则其为臣亦不可不好贤
 乐善也虽然贤不苟就王公不致 (第 17a 页)
至其言切问近思仁在其中圣
人之道有始有卒之说则必不至此矣)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 澹台灭明
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女音汝澹徒甘反)
武城鲁下邑澹台 (第 28a 页)
灭明
(第 28a 页)
子羽
径路之小而捷 …… (第 28a 页)
端以见全体)○杨氏曰为政以人才为先故孔子以得人
为问如 灭明
者观其二事之小而其正大之情可见
矣后世有不由径者人必以为迂不至其室人必以
为简非孔氏之徒其孰能知而取 …… (第 29a 页)
为吏恁地说也说得通更为政而得人讲
论此亦为政之助恁地说也说得通○问观其二事之小而正大之情可见矣非独见 灭明
如此亦见得
子游胸怀也恁地开广故取得这般人曰子游意思高远识得大体)
愚谓持身以 (第 29a 页)
灭明
为法则无苟贱之羞取人以子游为法则无邪媚之 …… (第 29a 页)
邪正皆
不复能辨矣○云峰胡氏曰苟贱之羞邪媚之惑八字与正大之情四字相反然非子游自持身正大者
未必取人如 灭明
之正大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
也马不进也(殿去声)

  孟之反鲁大 (第 29b 页)
论其梗概如此又当别为读经者言之)七十二人(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
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曾点曾参
澹台灭明
高柴宓不齐樊须有若公西赤原宪公冶长南宫绦公析
哀颜由商瞿漆雕开公良孺秦商颜刻司马耕巫马期梁鳣琴牢冉孺 (第 7a 页)
弟子传字子羽武城人少孔子三十九岁其后南游至江从弟子
三百人汉书亦云夫子之殁弟子散居四方各明夫子之道而 澹台灭明
居楚则 (第 14a 页)
灭明
固高弟也他书 (第 14a 页)
灭明
事亦多奇伟)饮射读法(饮即乡饮酒盖乡大夫宾兴贤能以乡饮酒之礼礼之党正岁时属民饮
酒于序射乡射也读法周
(第 14a 页)
  先进(先进后进汉书尚有此名但彼谓同时前后辈此似谓古今前后辈)程子(叔子)今反谓
(所以知野人君子为今人之言者盖下文如字斡转吾字提起则知上文为今时之言也馀看通释)
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所以知为弟子所记者或
问载吴氏之说以例言之谓夫子于门人称名门人称于夫子之前亦名门人自相谓称字或其弟子门人于

论语中称之若以理言则夫子教人未必立此四科之目虽固各因其材亦未尝限其所成也学者自以所长
目之尔)
程子(伯子)门人之贤者固不止此(曾子传道有若似圣人公西赤之才
胜于宰我
澹台灭明
之勇亚于子路子羔之孝次于闵子樊迟之才亚于冉有曾点漆彫开已见大意子贱之
政原思之守其他诸贤未易枚举开元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