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载吕申公之言曰/文仲为苏轼所诱胁其论事皆用轼意)
(又吕申公家传亦载其与吕大防刘挚王存同驳文仲/所论 朱光庭
事语甚激切且云文仲本以抗直称然惷)
(不晓事为浮薄辈所使以害善良晚乃自知为小人所/绐愤郁呕血而死按旧 (第 24b 页)
 老榜在宋耆英前
谂曰蜀志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诸葛亮达治知变而
为之相关羽张飞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三
人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歙州图经
陈武帝受梁禅程灵铣以佐命功臣与周文育侯安都
为三杰渊源录曰 朱光庭
调万年主簿时程颢主鄠县
簿张山甫主武功簿皆以才名称关中号为三杰又黄
鲁直赠高荷子勉诗云张侯海内长句晁 (第 11b 页)
后第
为此书篇目皆因其旧而又别为之录如此已见分别
次序之所以然者然尝窃闻之伊川先生无恙时门人
尹焞得 朱光庭
所抄先生语奉而质诸先生先生曰某
在何必读此书若不得某之心所记者徒彼意耳尹公
自是不敢复读夫以二先生唱 (第 8a 页)
兆府教授王岩叟 朱光庭
又荐为太学博士卒于官迷复上六爻辞也叶氏曰频复频失而不止久则玩溺而
不能复必至上六之迷复矣徐氏曰上六位 (第 3b 页)
邢恕
于朝置周秩言路必无安静之理皆切中蒐慝御史
中丞傅尧俞谏议大夫梁焘范祖禹右正言刘安世殿
中侍御史 朱光庭
交章论确怨谤不道人臣所不忍闻
按确与章惇黄履邢恕在元丰末结为死党自谓圣主
嗣位皆有定策之功确所谓桀傲 (第 4a 页)
    谬而于二先生之语则不能无所遗于是取

    诸人集录参伍相除得此十二篇以为外书
    凡采 朱光庭
陈渊李参冯忠恕罗从彦王蘋
    时紫芝七家所录又胡安国游酢家本及建
    阳大全集印本三家又传闻 (第 1b 页)
兼看盖他一人是
一人病痛故程先生说得各各自有精采(释程子多得/论语之意言)
(率因人/而发)
伊川见 朱光庭
所编语录云某在何必读此若伊川不
在则何可不读(释此亦近予/欲无言之意)
上蔡多说过了龟山巧又别是一般 (第 27b 页)
方成次第也(释此治/化之本)
自古圣贤自尧舜以来便说个敬字孔子曰修己以敬
此是最𦂳要处(释苏子瞻讥 朱光庭
何时打破这/个敬字则尧舜至孔子皆非矣)
问夫子温良恭俭让先生曰最是要看得此五字是如
何气象深体之于我 (第 15b 页)
 臣掇拾臣下短长以沽直名则不能呜呼此所谓濂

 洛关闽之清议而非顾厨俊及之清议也以此为训
 犹有摘苏子瞻策问而劾其不恭如 朱光庭
(原第/四十)
 (二/条)
黄勉斋所述朱子行状直是一篇太极图学者不可不
 读(原第二/十二条) (第 24b 页)
  文臣曾任执政官二十七人
司马光 文彦博 吕公著 吕大防 刘摰
范纯仁 韩忠彦 曾布  王岩叟 梁焘
苏辙  王存  郑雍  傅尧俞 赵瞻

韩维  孙固  范百禄 胡宗愈 安焘
李清臣 刘奉世 范纯礼 陆佃(并元/祐)黄履
张商英 蒋之奇(元/符)
  曾任待制以上官四十九人
苏轼  刘安世 范祖禹  朱光庭 
姚勔
赵君锡 孔文仲 孔武仲 吴安持 马默
钱协  李之纯 鲜于侁 赵彦若 孙觉
赵卨  王钦臣 孙 (第 41a 页)
丨丨)除集
贤校理(东都事略叶清字道卿为佥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召还为丨丨丨丨)召见论伐安
(东都事略 朱光庭
字公掞范纯仁帅庆州辟为佥书/判官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光庭对曰愿陛)
(下禽兽畜之盖夷狄得其地不可 (第 6b 页)
(下皆知其孝母卒泣涕几丧明有白乌集其墓上/后为司农少卿东坡有丨丨丨诗云此事今无古)春风
中坐一月 (朱光庭
见明道子汝归曰 (第 2b 页)
光/庭
如在丨丨丨丨了丨个丨)晦庵晚号沧洲
(朱松字乔年徽之婺源人儒学决科翰林学士綦处厚/荐于朝为尚书郎子熹 (第 2b 页)
泉壤之辉也虽然司马公一相主盟吾道而伊
洛之正学始明(元祐初司马公为相召河南布衣程伊/川为说书一时门人 朱光庭
诸君子皆)
(擢/用)赵忠简求去正人势孤而伊洛之门人复散(绍兴张/魏公败)
(刘猊于濠州上曰却贼之功 (第 4a 页)
以利胁之以祸无所不至大
臣多首鼠两端为自全计吕范二相尤畏之欲用其党
以平旧怨谓之调停差除之际公与梁焘 朱光庭
每极
力争论吕公病之因荐熙丰旧人邓温伯为翰林承旨
意者言官必争因以遂之公言温伯熙宁中王安石吕 (第 5a 页)
之言者谓为大佞大邪贪黩请求奔走
交结又谓欲以故旧倾大臣以意气役使台谏皆诬罔
非实也盖当时台谏官王岩叟 朱光庭
贾易皆素推服
颐之经术故不知者指为党也 (第 11a 页)
  朱绂       朱寿昌〈父巽〉
  朱京       朱服
  朱蒙正      朱定国
   朱光庭      
朱长文
  朱辂       朱勔
  朱胜非      朱谔
  朱缶       朱嗣孟
  朱 ……,知六合县。时议开马昌河通滁州者,定国以为不可,使者以其首具所论,数移地局以困之。定国即告致仕归。 朱光庭
按《宋史·朱景传》:景子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历四县令 ……还,复为给事中。坐封还刘摰免相制,复落职守亳。岁馀,徙潞州,加集贤院学士。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 光庭
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出祷雨,拜不能兴,再宿而卒。绍圣中,追贬柳州别驾
刘绚
按《宋史·刘绚传》:绚,字质夫,常山人。以荫为寿安主簿、长子令。元祐初,韩维荐其经明行修,为京兆府教授。王岩叟、 朱光庭
又荐为太学博士,卒于官。绚力学不倦,最明于《春秋》。
刘毅
按《万姓统谱》:毅字刚中,元祐初进士。调
感疾,犹自力视事。出祷雨,拜不能兴,再宿而卒,年五十八。绍圣中,追贬柳州别驾。元符初,又停锢其诸子。 光庭
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徽宗立,复其官。
王觌
按《宋史本传》:觌,字明叟,
使自今并差执政官,定为令。丁卯,令学官试《三经》。庚午,诏范祖禹移化州安置,刘安世梅州安置,王岩叟、 朱光庭
诸子并勒停不叙。壬申,京师地震。八月丙子朔,熙河兰岷路复为熙河兰会路。庚辰,诏自今三省、枢密院进拟在
置周秩言路,必无安静之理。皆切中蒐慝。御史中丞傅尧俞、谏议大夫梁焘、范祖禹、右正言刘安世、殿中侍御史 朱光庭,
交章论确怨谤,不道人臣,所不忍闻。按确与章惇、黄履、邢恕,在元丰末,结为死党,自谓圣主嗣位,皆有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