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匿夫人蝤蛴之领今于凤凰山神处得起云膏涂之

 立愈俊朝如其言涂之随手疮合
和神国
  李元
之暴疾见一衣冠曰吾古弼也是汝远祖欲至
 和神国无人担囊汝可随从飞举甚速其国生百果
 一载一度暗换花实 (第 16b 页)
大义及乐论皆梁武帝所撰也
钟律五卷则撰于沈重乐谱集解则撰于萧吉乐府声
调乐府歌词则撰于郑译苏夔撰乐志 李元
楚撰乐经
李守真撰古今乐记
唐乐章叙正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既定雅乐至六
年诏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乐章 (第 20a 页)
女传则其才为长于史孔颖达之为五经义训盖文达
之明春秋三传陆德明之说经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则
其才为长于经 李元
道以草书称李守素以肉谱称 (第 37a 页)
十八
学士各有真赞亦唐人书多与旧史不同姚东之字思
廉旧史乃姚思廉字简之苏真陆德明薛收唐书皆以
字为名 李元
道盖文达于志宁许敬宗段志玄蔡允恭
唐书皆书字房玄龄字乔年唐书乃房簥字真龄孔颖
达唐书字仲达苏典戏名从 (第 12b 页)
已降有大功立大节者率多科第人也因历数其人谓
郝处俊来济上官仪 李元
义娄师德张柬之郭元振魏
知古姚元崇宋璟刘幽求苏颋父子张说张九龄张巡
裴度凡十九人皆文武全才杰然不世出 (第 25a 页)
户西方之纮曰沃野北方之纮曰委羽淮南子)帝纮
(恢皇纲□丨/丨西都赋)地纮(举天纲顿丨/丨柳铙歌)人名 (李元
丨南山可移/判不可改详判)(虫/飞)
(丨丨/也)人名(韩丨唐诗人有轻烟散/入五侯家之句详韩)宏( (第 23a 页)
言喧丨也亦作匈汉高纪今/天下匈丨注喧扰貌通作凶)
(睹勇切乳汁也晋载记飧膻饮丨丨李善亲自哺养抚/养 李元
孤儿乳为生丨详乳元德秀自乳兄子流丨史)
  三 讲(独用/)
(古项切说文和解也从言冓声易朋友丨 …… (第 8b 页)
画博士(米芾得幸以/为丨丨丨丨)十八学士(杜知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
(达 李元
通李守素卢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勉 天下向慕谓之登瀛州褚遂良传)南州
高士(徐稚 (第 47a 页)
丨绝色常/丨人丨不饭隋唐佳话)病饮人乳(宋何尚之积年/劳丨丨妇丨丨)
(丨差/史)恤孤自乳(后季善本 李元
苍头元家疫死惟孤儿续生数/旬赀财千万奴婢欲杀续分财善潜负续逃亲)
(自哺养乳为生潼续生十岁善与修理旧 (第 16a 页)
黄䌷被里放衙详被 庞 元非百里)
(才详才鹊作县令莫饮酒详饭/号泣鸟 飞拥行车开元遗事)  (李元
弦为好畤令被迁士民/晋荀勖为安阳令狄仁杰为) (第 38b 页)
由此路若骆谷者在长安盩厔县由洋州至兴元五百
二十里钟会伐蜀分兵出斜谷亦出骆谷高崇文伐蜀
出斜谷以 李元
奕出骆谷唐德宗自盩厔入骆谷僖宗
避寇由凤翔趍骆谷又有汉中之西城县为今金州魏
晋间之魏兴郡至兴元府五百 (第 17a 页)
孙思邈年百馀岁见唐史甄权精究医术年一百三岁
见谈宾录曹宪为弘文馆学士撰文选音义年百馀岁
乃卒见唐世说 李元
爽年一百三十六岁见白居易九
老图序琼州杨遐举年八十一与李守忠见其父曰叔
连年一百二十二又见其祖曰宋卿 (第 12b 页)
上风雷隐毫端造化奇城路风旌掣沧江鼓角悲云云
伴送使资宪大夫行司宪府大司宪兼成均馆大司成
广州后人归岩 李元
(致弥后登戊辰/进士改庶吉士)
  神韵 (第 8b 页)
 记忆不检册书考之前辈往往有此病也惟诸人史
 不载字者王太常谓可补当时之阙诚然第以相时
 律之政恐不皆实纪耳(于志宁字仲谧 李元
道字元/阳蔡允恭字克让许敬宗字)
 (延族刘孝孙字德/祖盖文达字文达)
武照以淫牝秽乱唐室实旷劫所无 (第 10a 页)
 卢贞而又同会疑字误
述曰白居易诗序曰会昌五年三月胡吉刘郑卢张六
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于东都履道坊合尚齿之会赋

诗记之其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亦来斯会续书姓名
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
盖洛中遗老 李元
爽年一百三十六禅僧如满归洛年
九十五也时秘书监狄兼谟河南尹卢贞以年未七十
虽与会而不及列云前怀州司马 (第 2a 页)
先生见一岁贡何继兰齿长家贫衣衫百结则助银为
买襕衫及将拨历计其月日例贡让外少数日先生怜
而拨之举人 李元
亦贫除例让外犹少三日拨焉侯天
叙忿然告曰何其偏私之甚邪遂举二人之事以诘先
生其言冲突无比先生怡然应之 …… (第 14b 页)
矣而犹以为有私乎且 李元
何继兰吾始哀其老与贫
而量拨之耳非有私于二人也由尔言之有妨公义乎
遂止二人不拨会他日卫良相编乐谱既成 (第 15a 页)
  商伊尹寿百有五岁见竹书纪年周太公寿百有
十岁见金石录汉窦公本魏文侯乐官至汉文帝
时二百八十岁见怀瓘书断魏罗结寿百三十岁
赵逸五百岁见北史唐 李元
爽一百三十有六岁
见白乐天集蜀范长生先事刘玄德至李特时一
百三十馀年岭南鸡窠老翁年二百馀宋谯定 (第 1a 页)
  宋周公谨癸辛杂识谓三苏皆不取孔明非也予按东
坡谓出师二表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颍滨上皇帝书云

孔明用兵如神而以粮道不继屡出无功由是言之苟
无其财虽圣贤不能以自致于跬步二公以伊傅神圣
为比许之亦至矣老泉谓孔明弃荆州而就巴蜀吾知
其无能为也止谓弃荆一事然不考孔明草庐见先主
之言已云荆州用武之地弃而不取乃先主之失以此
病孔明不亦误乎

  寿过百年

  北魏罗结年一百二十岁唐香山九老有 李元
爽年一 (第 19a 页)
也李公
既治淮南决吴湘之狱而持法清峻犯之者无宥有严
张之风也狡吏奸豪潜形匿迹然出于独见寮佐莫敢
谏之 李元
将评事及弟仲将尝侨寓江都李公羁旅之
年每止于元将之馆而叔呼之荣达之后元将称弟称
侄皆不悦也及为孙子方 (第 9a 页)
   儒
江东儒宗(贺循字彦先经学/第一为丨丨丨丨)
阅书观(三国遗录魏文帝为丨丨丨云为当代所/宗读书满五千卷者登此观登者六人)
十八文星(唐太宗既平寇乱留意儒学乃起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于时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苏)
(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 李元
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勉及)
(薛收卒复以刘孝基代之并图其状貌题名字爵里命 (第 3b 页)
  年高迈二疏传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
  竺人间此会且应无
 或传诸好事者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
 会洛中遗老 李元
爽年一百三十六禅僧如满归洛
 年九十五皆年之尤高者也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 (第 4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