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類書類
秦库近年王庶知秦州日取之而去 祁宽居之
尝见
之为余言之然则此盘之得自凤翔不自偃师即其
为何代之物不可知而比干殷人必无葬凤翔之理
也疑以传疑 (第 10b 页)
  以比干墓铜盘为孔子书者法书苑河南志也吾衍郑
瑗辨其非以吴季札碑为孔子篆者张燕公张从绅萧
定也欧阳永叔秦少游断其非 唐开元中武之奇耕

地得铜盘按地志殷太师碣在卫辉府城北都玄敬使
西日记淇县有方石刻殷比干墓四字字径八寸元吾
子行定为汉人笔闽南郑瑗井观琐言曰宣和博古多
伪齐侯钟晋姜鼎宰辟父敦则真比干盘则伪也汲郡
北有比干墓偃师亦有比干墓唐开元偃师人得铜盘
其铭曰右林左泉后冈前道万世之藏兹焉是宝予观
其文词匀丽不似三代其伪无疑故欧公集古录不收
智又按墨庄漫录程唐贾朝孺于凤翔府破商比干墓

得铜盘径二尺馀中有款识一十六字道君皇帝曰忠
贤之墓岂可掘乃罢朝孺退出其槃 祁宽
曾见之刘袤
延仲言比干墓在卫州西山去城数十里有汉唐刻甚
多而此云墓在关中又与开元武之奇同得一铜盘可 (第 10a 页)
 不背其师则有之有益于世则未也因言学者只守
 得某言语已自不易少间又自转移了(炎言/)
和靖说主一与 祁居之
云如人入神庙收敛精神何物
 可入得有所据守(方/)
和靖主一之功多而穷理之功少故说经虽简约有益 (第 34a 页)
 之其知此矣(按汉上朱震子发言陈抟以太极图傅/种放放傅穆脩脩傅先生衡山胡宏仁)
 (仲则以种穆之傅特先生所学之一师而非其至者/武当 祁宽居之
又谓图象乃先生指画以语二程而)
 (未尝有所为书此盖皆未见潘志而言若胡民之说/则又未考乎先生之学之奥 (第 26a 页)
 曰主一则是敬当时虽领此语然不若近时看得更

 亲切 祁宽
问如何是主一曰敬有甚形影只收敛身
 心便是主一且如人到神祠中致敬时其心收敛更
 著不得毫发事非主一而 (第 20b 页)
 外交相养之道也○以上论常惺惺法

尹氏曰敬者其心收敛不容二物之谓
 和靖自言初见伊川时教某看敬字某请益伊川曰
 主一则是敬当时虽领此语不若近时看得更亲切
  祁宽
问如何是主一先生曰敬有甚形影只收敛身
 心便是主一且如人到神祠中致敬时其心收敛更
 着不得毫发事非主 (第 29b 页)
唐贾朝孺于凤翔府破商比干墓
得铜盘径二尺馀中有款识一十六字道君皇帝曰忠
贤之墓岂可掘乃罢朝孺退出其盘 祁宽
曾见之刘袤
延仲言比干墓在卫州西山去城数十里有汉唐刻甚
多而此云墓在关中又与开元武之奇同得一铜盘可 (第 30b 页)
             归安茅星来撰
濂溪先生太极通书(取十条外又遗文一条附录一条/ 张敬夫曰朱子以太极图列于)
(篇首而题之曰太极通书朱子曰潘清逸墓志叙所著/书以太极图为称首则此图当为书首无疑也然诸本)
(皆附通书后读者遂误以为书之卒章使先生立象尽/意之本旨暗而不明而读通书者亦不知纲领之在是)
(也长沙通书本因胡氏所定章次先后移易又刋去章/目而别以周子曰加之皆非先生之旧如理性命之类)
(则一去其目而遂不可晓故今特据潘志置图篇端而/书之次序章目亦皆复其旧又曰汉上朱震子发言陈)

(抟以太极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先生衡山胡宏仁/仲则以种穆之传特先生所学之一师而非其至者武)
(当 祁宽居之
又谓图象乃先生指画以语二程而未尝/有所为书此盖皆未见潘志而言若胡氏之说则又未)
(考先生之学之奥始卒 …… (第 7b 页)
甚之意司马温公曰古者既葬/练祥禫皆有受服变而从轻今世俗无受服自成服至)
(大祥其衰无变故于既葬别为家 居之
服是亦受服之/意也徐氏曰古之丧服自三年至九月皆有受服以初)
(丧之衰疏而易坏故至卒哭即易其衰而受之以 (第 67b 页)
(敬字焞请益伊川曰主一则是敬当时虽领此语然不/若近时看得更亲切 祁宽
因问如何是主一而尹氏语)
(之以此之魏鹤山曰孔门说仁处大抵都有敬意如四/勿二如 类是也左传敬德之聚 …… (第 16b 页)
无喜怒者或苦于)
(进道之不勇而刚则进道勇敢矣末句勇即刚也兼不/回勇敢而言变文言勇者固张子不敢以刚自 居之
意)
(亦以发用处言也过朱子曰刚虽未必中道然终是有/筋骨孔门曾子便 于刚与孟子相似世衰道微人欲) (第 26b 页)
 门人有居太学而欲归应乡举者问其故曰蔡人鲜
习戴记决科之利也(鲜苏典反今通作鲜康蔡州名上/蔡其属县也宋为淮 军节度属)
(京西北路今河南汝宁府鲜少也按遗书游录云人有/习他经既而舍之习戴记问其故曰决科之利也与此)

(小/异)伊川先生曰汝之是心已不可入于尧舜之道矣夫
子贡之高识曷尝规规于货利哉特于丰约之间不能
无留情耳且贫富有命彼乃留情于其间多见其不信
道也故圣人谓之不受命有志于道者要当去此心而
后可与语也(去上声语上吕本无与字和见游定夫所/录二先生语 祁宽
所记尹 靖语亦同注)
(谓谢上蔡事一本云明道知扶沟县事伊川侍行谢显/道将归应举伊川曰何不止试于太学 (第 10b 页)
太执求荐章常事也颐云不然只
为曾有不求者不与来求者与之遂致人如此持国便
(正叔一作姨夫便一作大两又 祁宽
录尹氏语谓持/国与两先生善欲屈致之 先生至暇则同游西湖)
(愚按韩公明道墓志谓先生罢扶沟贫无以家寓 …… (第 21a 页)
昌伊川自洛往访时范右丞夷叟亦居颖昌)
(但伊川明云大资居位且有官员求知而伊川复以不/求人责之则吕氏閒 居之
误明矣又按持国有与明道)
(湖上独酌诗云曲肱饮水程夫子晏坐焚香范使君似/夷叟居颖昌乃在明道罢扶沟时后 …… (第 21b 页)
故凡事疑有后害或于民所见未到者常与他作)
(主始/得) 伊川先生每见人论前辈之短则曰汝辈且取
他长处 (祁宽
问尹和靖伊川谓永叔如何尹氏曰前辈/不言人短因遂以此告之也朱子曰此意甚善)
(学者见二先生自许之高便都 (第 23a 页)
 因从容道吾意彬叔侍食如所戒试启之先生曰某
 与乃翁道义交故不远而来奚以是为诘朝遂归谓
 彬叔曰我不敢面言政谓此尔再三谢过而别 祁宽
因问伊川谓永叔如何先生曰前辈不言人短每
 见人论前辈则曰汝辈且取他长处 (第 1b 页)
 有之却只是坐如尸也○近道莫如静斋戒以神明

 其德天下之至静也 祁宽
问如何是主一尹氏焞曰敬有甚形影只收敛身
 心便是主一且如人到神祠中致敬时其心收敛更
 著不得豪发事非 (第 31a 页)
  濂溪先生太极通书(取十条外又遗文一条附录一条张敬夫曰朱子以太极图列于
篇首而题之曰太极通书朱子曰潘清逸墓志叙所著书以太极图为称首则此图当为书首无疑也然诸本
皆附通书后读者遂误以为书之卒章使先生立象尽意之本旨暗而不明而读通书者亦不知纲领之在是
也长沙通书本因胡氏所定章次先后移易又刋去章目而别以周子曰加之皆非先生之旧如理性命之类
则一去其目而遂不可晓故今特据潘志置图篇端而书之次序章目亦皆复其旧又曰汉上朱震子发言陈

抟以太极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先生衡山胡宏仁仲则以种穆之传特先生所学之一师而非其至者武
祁宽居之
又谓图象乃先生指画以语二程而未尝有所为书此盖皆未见潘志而言若胡氏之说则又未
考先生之学之奥始卒不外乎 …… (第 5b 页)
者取痛甚之意司马温公曰古者既葬练祥禫皆有受服变而从轻今世俗无受服自成服至
大祥其衰无变故于既葬别为家 居之
服是亦受服之意也徐氏曰古之丧服自三年至九月皆有受服以初
丧之衰疏而易坏故至卒哭即易其衰而受之以成布书 (第 65b 页)
敬字焞请益伊川曰主一则是敬当时虽领此语然不若近时看得更亲切 祁宽
因问如何是主一而尹氏语
之以此 魏鹤山曰孔门说仁处大抵都有敬意如四勿二如之类是也左传敬德之聚能敬必有 …… (第 16b 页)
不回矣无喜怒者或苦于
进道之不勇而刚则进道勇敢矣末句勇即刚也兼不回勇敢而言变文言勇者固张子不敢以刚自 居之

亦以发用处言也 朱子曰刚虽未必中道然终是有筋骨孔门曾子便过于刚与孟子相似世衰道微人欲
横流若非刚 (第 26b 页)
  门人有居太学而欲归应乡举者问其故曰蔡人鲜
习戴记决科之利也(鲜苏典反今通作鲜 蔡州名上蔡其属县也宋为淮康军节度属
京西北路今河南汝宁府鲜少也按遗书游录云人有习他经既而舍之习戴记问其故曰决科之利也与此

小异)
伊川先生曰汝之是心已不可入于尧舜之道矣夫
子贡之高识曷尝规规于货利哉特于丰约之间不能
无留情耳且贫富有命彼乃留情于其间多见其不信
道也故圣人谓之不受命有志于道者要当去此心而
后可与语也(去上声语上吕本无与字 见游定夫所录二先生语 祁宽
所记尹和靖语亦同注
谓谢上蔡事一本云明道知扶沟县事伊川侍行谢显道将归应举伊川曰何不止试于太学曰蔡人鲜 (第 10b 页)
太执求荐章常事也颐云不然只
为曾有不求者不与来求者与之遂致人如此持国便
(正叔一作姨夫便一作大 又 祁宽
录尹氏语谓持国与两先生善欲屈致之两先生至暇则同游西湖
愚按韩公明道墓志谓先生罢扶沟贫无以家寓止颖昌余 …… (第 21a 页)
閒居颖昌伊川自洛往访时范右丞夷叟亦居颖昌
但伊川明云大资居位且有官员求知而伊川复以不求人责之则吕氏閒 居之
误明矣又按持国有与明道
湖上独酌诗云曲肱饮水程夫子晏坐焚香范使君似夷叟居颖昌乃在明道罢扶沟时后读曾文 …… (第 21b 页)
 以上并伊川语) 圣人之责人也常缓便见只欲事正无显
人过恶之意(只欲事正公也无显人过恶之意恕也公而恕所以责人常缓) 伊川先
生云今之守令惟制民之产一事不得为其他在法度
中甚有可为者患人不为耳(吕希哲于治平中见先生而先生语之以此甚有可

为者如训士则设书院明礼让之类养民则修陂塘兴水利以及常平平粜之类朱子曰徒赈济于凶荒之馀
虽善不济事)
 明道先生作县凡坐处皆书视民如伤四字
尝曰颢常愧此四字(杨氏曰观先生之用心应是不错决挞了人古人于民若保赤子为
其无知也无知则不察利害所在教之趋利避害全在保者故凡事疑有后害或于民所见未到者常与他作
主始得)
 伊川先生每见人论前辈之短则曰汝辈且取
他长处 (祁宽
问尹和靖伊川谓永叔如何尹氏曰前辈不言人短因遂以此告之也朱子曰此意甚善
学者见二先生自许之高便都有下视 (第 23a 页)
尝以易传序请问曰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
用一源显微无间莫太泄露天机否伊川曰如此分明
说破犹自人不解悟 (祁宽
录云伊川曰汝看得如此甚/善吕坚中录云伊川曰亦不得已) (第 8b 页)
 曰前代忠贤之墓安得发掘乃罢朝孺退出其盘圣
 德高明有如此者不然丘冢之厄不止此矣其玉久
 在秦帑近年王庶知秦州日取之而去 祁宽居之

 见之为予言之然予又见刘袤延仲言比干墓在卫
 州西山去城数十里有汉唐以来碑刻甚多墓周回 (第 3a 页)
 数里生异木樛结不可入而 居之
言墓在关中未知
 何也真州六合县界有山四面平直曰方山山之左
 右多古冢墓予从甥魏惇 (第 3b 页)
之接耳凡人至于小人欺已处不觉则必露其明以
破之公独不然明足以照小人之欺然每受之未曾形
言色也 有人问 祁宽
尹和静先生寻常说今日政事
向背当如何宽曰不曾说渠曰贤曾问否宽曰不曾问
曰何故不问宽曰先生教人思不出其 …… (第 15a 页)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是也一日举似先生先生曰甚
善甚善 (祁居/之)
 田腴承伯云作官从人奏辟非但宾主
便有君臣之义不宜轻也(陈长方步里/客谈下同) 龟山杨先生
见子作许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