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华闻数里
又曰神仙岛有紫石宫室九老仙都治处仙官数万人
又曰方丈在东海中三天司命所居处群仙往来其上
洞真
经曰太素三元山有中黄太一上帝之馆 …… (第 3a 页)
道学传曰茅山燕宫洞女冠钱妙真登坛处也
定志经曰天尊静处玄都玄阳七宝紫微口
太一 洞真
经曰有太极紫宫薇天帝宝神所处也
玉清经曰玉清宫高真玉皇出入处 (第 8a 页)
洞真
记曰宜都崇台正紫泥之海东方朔宴息之所也 (第 8a 页)
洞真
经曰太老寝室堂八皇老君居处也
三元玉捡经曰广灵之堂大素三元君处之在上清天
玄母八门经曰五通仙堂者五通 …… (第 8a 页)
玄一君居之玄上宫玉皇先生居之变玄宫大帝君居
之金门宫皇上帝君居之阳名 洞真
君居之元景宫大
素君处之紫瑶宫北极君居之纳灵宫南朱君居之音
光宫西华君居之灵金宫中元君居之紫微宫东明 (第 13a 页)
上三天玉童建三华宝曜洞天玉冠四明科曰凡修上清道经大 洞真
经入宣之日当身冠
法服
又曰凡女子学上清之法受宝玉诀修行大洞昔元君
夫人之位入宣之日当冠元君之服万贞 …… (第 3a 页)
色之绶在无极真宫中
又曰启明天君冠青精进晨玉冠太一 洞真
玄曰三素老服锦衣建龙虎冠 (第 6b 页)
太一 洞真
玄经曰白元司命五人朱衣绛巾各捧一白
玉案上有所主简
紫度炎光经曰龟人捧笔太一拂筵天妃侍香王笔结
纶以 …… (第 8b 页)
连简沉之于清泠之泉理本命之岳三官九府书
人功过其理甚明
隐元内文经曰青童君延万帝于曲宇讲宝诀之妙章 洞真
经曰六层玉台在九天图之上台上有金简玉札
及紫凤丹章十万篇太上真文玉郎典之 …… (第 10a 页)
玉章绛名始列于灵阙
洞真
经曰八景玉箓藏于太素瑶台玄云羽室封以
郁森之笈玉清三元之章简劄品曰青童君曰无金简
者银木亦可当也无玉 (第 13a 页)
抚几高抗命召五帝论
定阴阳推数劫会移校河源检箓天度
洞神经曰有局脚案以置经符也
太上黄素经曰凡修受大 洞真
经雌一奇文者恒置经
于几格洁静之处
九幽经曰帝尊在九清妙境三元宫中御三气之华宝 …… (第 3a 页)

四极科曰凡宝经之具几案巾秩不可妄借于人
太玄经曰老子传授经戒箓仪注诀曰以局脚小案置
经䌽巾覆上 洞真
玄经曰太 (第 4a 页)
洞真
玄经者别为囊笈封以宝器盛
之几上 …… (第 4a 页)
茅君内传曰白玉龟山连玉床帐西母处之
太上黄素方曰青精执在紫巫之山化玉之室内有玉
案也 洞真
七圣玄记曰左仙上疏九天帝王七圣几下
飞行羽经曰脩三一道法坐金床玉几金炉玉七
太真人诗曰太微启玉案
列 …… (第 5a 页)
移度经曰真皇恭驾黄霞周行四方飞盖绿軿上造金

灵宝赤书曰诣天真人乘碧霞玉舆
洞真
经曰太上乘一景之舆受九晖太晨隐符
上清隐书曰龙文经曰王母乘九盖华舆众真侍卫
紫文经曰方诸东玄东海青童 …… (第 8b 页)
    殿
太洞玉经曰大晖者玉清天中殿名也上皇玉真之所

游处也
太平经曰大空琼台 洞真
之殿金华之内侍女众真之
所处
灵书紫文上经曰有太空琼台丹玕之殿
灵宝赤书曰妙行真人诣元始受赤书五篇真 …… (第 13b 页)
    台
太洞玉经诀曰西田之瑶台大帝所处有玉清台也又

有散花台
太上玉京经曰玉京有七宝宫宫有七宝玄台即太上
治所又有天宝台
上清经曰有紫碧玄台
洞真
经曰上清真人惣仙太司马长生法师登太常
沧浪山洞台金巾双玉冗酣饮紫明芝液 …… (第 14b 页)
    阁
三皇经曰人皇所受皇文帝书赤玉为简黄玉为文安
之青宫闭之紫阁

洞真
经曰凡天纵仙才名刋金阁
金玄羽章曰紫阁之下受事于玉清九有玉阁黄阁青
(第 16b 页)
华小童指
而笑曰丹心苦载于是清虚真人王君乃命侍女华散
条李明瓮等川披云蕴开玉笈出太上宝文八经隐书
洞真
经灵书八道紫度炎光石精工马神真虎文高
仙羽玄三十一卷即手授夫人也王君昔学道在阳洛
山遇南极夫人西城王 …… (第 10b 页)
琴心一名
大帝金书一名东华王篇令昼夜诵之王君又告曰子
若不在山中隐身斋戒则大 洞真
经不可妄读也至于
虎经龙书八素隐文之属奇秘玄奥若不斋戒绝世不
可施行子今旦可诵黄庭内经步蹑七元存五星 (第 11a 页)
曰成道归本混无初出三界外济九
天中接生与善授记德人
玄羽经曰元铸金为简刻玉篇授葛玄
金根经曰太上以大 洞真
经付上相青童君掌录于东
华青宫使传后圣应为真人者此金简金札出自太上
灵都之宫刻玉为札结金为简书以朱文 …… (第 3a 页)
金之几封以白玉之函安着柏梁台上
像名经曰东方上尊凭七宝凤文之曲几敷说道要真

太上黄素经曰凡修授太 洞真
经雌一奇文常置经于
几格洁净处
法轮经曰夫欲授经皆当赍金宝之信诣师请受道贵
法贵财重道非言不行轻传则 …… (第 8b 页)
三十二尺朱帛三十二尺明镜二
枚告誓为不泄之约
八术神虎隐文曰欲受八术隐文者赍金龙玉鱼盟誓
而受之受大 洞真
经亦用此 …… (第 9b 页)
又曰受三天虎书者赍金虎玉铃素锦玄罗各四十尺
以为金真之誓盟于天地不宣之约也
太一 洞真
玄经曰古者传经盟誓皆软血断发立坛盟
天金自可以金青代发肤之体又云违此者失两明
玄母八门经曰琅玕华丹五 (第 10a 页)
 樵风径巫山在夔州大仙坛清远山在婺州浦阳县
 东白山安山在交州安期先生居处马岭在郴州苏
 耽上升处鹅羊山在长沙县许真君斩蜃处 洞真

 在长沙南岳祝融峰洞宫在长沙北洞灵源在南岳 (第 62b 页)
   真人兴能
真人兴能日夲人建中元年使者真人兴能献方物真
人盖因官而氏者也兴能善书其纸似茧而泽人莫识
(唐书日本传/)

   司马凝正
司马凝正(懿宗/时人)攻书好道游江湖间久矣咸通初与道
士白无隅张坚白于 洞真
观缮写真经寻复游历诸山
貌如五十岁人天复中来往西山玉笥袁吉诸郡人皆
识之(杜光庭录异记/)
   陈 (第 34a 页)
    天台谢奕修养浩斋所藏
虞永兴头眩帖有机暇清赏文洽公言珍玩蓑笠轩印
亦有绍兴印

颜鲁公鹿脯帖
乞米帖倩仲跋杨少师手帖
李西台诗
苏沧浪草书
东坡醉草温公帖
陶隐居小楷大 洞真
经隐诀后有林希父子题
秦少游数帖
周越书剑器行 (第 25a 页)
道无缘得成后日当会阳涤山中尔谨密之王君乃命
侍女华散条李明兑等便披云蕴开玉笈出太上宝文
八素隐书大 洞真
经灵书八道紫度炎光石精金马神
真虎文高仙羽玄等经凡三十一卷即手授夫人焉王
君因告曰我昔于此学道遇南极 …… (第 2a 页)
祝曰太上
三元九星高真虚微入道上清玉晨褒为太帝所敕使
教于魏华存是月丹良吉日戊申谨按宝书神金虎文
洞真
经八素玉篇合三十一卷是褒昔精思于阳明
西山受真人太师紫元夫人书也华存当谨按明法以
成至真诵修虚道长为 …… (第 2b 页)
而去径入阳洛山中明日青童君太极四真人清虚王
君令夫人清斋五百日读大 洞真
经并分别真经要秘
道陵天师又授明威章奏存祝吏兵符箓之诀众真各
标至训三日而去道陵所以遍教委曲者以夫人 (第 4b 页)
    谌母
婴母者姓谌氏字曰婴不知何许人也西晋之时丹阳
郡黄堂观居焉潜修至道时人自童幼逮衰老见之颜
状无改众号为婴母因入吴市见一童子可年十四五
前拜于母云合为母儿母曰年少自何而来拜吾为母
既非其𩔖不合大道童子乃去月馀又吴市逢有三岁
孩子悲啼呼叫倏遇谌母执母衣裾曰我母何来母哀
而收育之逾于所生既长明颖孝敬异于常人冠岁以

来风神挺迈所居常有异云气光景彷佛时说蓬莱阆
苑之事母异之谓曰吾与汝暂此相因汝以何为号也
子曰昔蒙天真盟授灵章锡以名品约为孝道明王今
宜称而呼之矣遂告母修真之诀曰每须高处玄台疏
绝异党修閒丘阜饵顺阳和静夷玄圃委鉴前非无英
公子黄老玉书大 洞真
经豁落七元太上隐玄之道可
致宴息以流霞之障眷眄乎文昌之台得此道者九凤
齐唱天籍骇虚竦身御节入景浮空龙 (第 3b 页)
  (九疑人长客之等十二人授谦之服气导引口诀之法/遂得辟榖气盛体轻颜色殊丽弟子十馀人皆得其术)
  闭练(见上/注) 三洞(云笈七签道门大论云丨丨者洞言通/也通元达妙其统有三第一 洞真
第二) (第 19a 页)
  (洞元第三洞神 洞真
以不杂为义洞元以/不滞为名洞神以不测为用故洞言通也) 章醮(隋书经/籍志又)
  (有诸消灾度厄之法 …… (第 19b 页)
           (巳土在中宫为戊巳/土在四季为辰戌丑)
  步天纲(金简内文太微帝/君昔授皇清 洞真)    (未土均是物也使非/真土调和则阴阳否)
     (君丨丨丨飞地纪/据元斗攀星魁接)    (隔刚柔离分/不能成丹矣)
     (九真乘飞龙游三/命浮二生固三宝)
 守庚申(酉阳杂俎七丨丨丨/三尸灭三丨丨丨三)
     (出六害隐六阴入/六纪镇天英守延)    (第 22a 页)
 (尸伏权德舆与道者/同丨丨丨诗 洞真
善) (第 22a 页)
   (七宝/元台)         (以问仲尼而欺仲尼/曰吴王閒居有丨丨)
  一万字(云笈七签大 洞/真
经丨丨丨)     (丨书以置殿前不知/其义故远咨呈仲尼)
  五千言(史记老子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 (第 27b 页)
   歌舞
经歌者累累乎端如贯珠(出记/乐记)
子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韩娥过雍门鬻歌
去而馀音绕梁三日不绝 曼声长歌(并出列/子汤问)
史赵飞燕体轻能掌上舞(汉/书)为平阳主讴(出汉武/卫后传)桓温

问嘉曰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曰渐近自然
一坐咨嗟(出孟嘉/别传)丽服靓妆燕歌赵舞观者忘疲(出唐/书徐)
(坚/传)
传记汉宫人丽娟善歌体弱殆不胜衣常唱回风曲庭
叶翻落如秋(出 洞/真
记)声震林木响遏行云馀音传林数日
不绝(出荆/州记)今日催酒三台或曰邺中有三台石崇游宴
之地乐工以促 (第 82a 页)
 舜分金液上升之处在道州延庆县(云笈云仙人/严真人治之)
第二十四洞阳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洞阳隐观之
 天系潭州长沙县(云笈云刘/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周回一百里名 洞真
太虚之天系
 岳州平康县(云笈云在岳州/陈真人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周回百里名大酉华妙之天即尧
  …… (第 25a 页)
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治之)
第二十二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所隐之处)
第二十三 洞真
(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处)
第二十四青玉坛(在南岳招仙观西/邓先生所隐之处)
第二十五光 (第 28b 页)
 郑公悫避暑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持
噏之号碧筒酒(鸡□/集)芬陀利华白莲华也优钵罗花青
莲华也波头摩花赤莲华也(佛/书)饵玄洞之紫蕖(大 洞/真
经)
集怀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荷衣兮蕙蒂 (第 42b 页)
子候见再拜自陈某乞得侍给轮毂三过见元君之辈
者向日升天(云 洞真/
黄老经)唐试进士以立春日望三素云诗
为题盖出于此陶洪景水仙赋曰迎九玄于金阙谒三
素于太清李义山送宫人 (第 24b 页)
  潮
潮汐高丽图经云潮汐往来为天地至信山海经云海
䲡出入之度浮图书云神龙变化所致窦叔蒙海峤志
云随月盈亏卢肇海潮赋云日出于海冲击而成抱朴
子云天河激涌 洞真
经云地机翕张封演云月周天而 (第 55a 页)
三故云三洞第一 洞真
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
玄旨八会之灵章凤篆龙金编玉字修服者因兹入悟
研习者得以还源故玉经隐注云三洞 (第 69b 页)
经符道之纲纪
太虚之玄宗上真之首经矣岂中仙之所闻哉本际经
云若有经文具十二部应三洞者是名正法 洞真
以不
杂为义洞玄以不滞为名洞神以不测为用故洞言通
也三洞上下玄义相通 (第 69b 页)
洞真
者灵秘不杂故得名真洞
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滞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 …… (第 69b 页)
通凡入圣同契太乘
故得名洞也(云/笈)
服隐芝仙宫上下次秩有左右府左右公左右卿左右
大夫左右御史明大 洞真
经者为仙卿服金丹者为大
夫服众芝为御史若得大极隐芝服之便为仙公真人

九患学道者有九患有志无时有时 …… (第 70a 页)
僧顺三/破论)凡有二十
四治而阳平一治最为大者今道士上章及奏符厌皆
称阳平重其本也以上清为洞玄灵宝为 洞真
三皇为 (第 98b 页)
  李
玉衡星玉衡星散为李(运斗/枢)
土宜五沃之土其梅其杏其桃其李(管地/员)
赵李休无实李一名赵李座接虑李今之麦李(尔/雅)
王文王母遗帝上清玉文之李(黄帝/内傅)

颜渊李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
有制为美名以摽奇丽李十五紫李绿李朱李黄李青
绮李青房李同心李车下李含枝李食枝李颜回李羌
李燕李蛮李侯李(西京/杂记)
李大如瓶李少君谓武帝溟海枣大如瓜钟山之李大
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汉武/内传)
员丘红李仙之上药有员丘红李(上/)
玉叶琳国去长安九万里生玉叶李色如碧玉数千岁

一熟味酸甘韩众常饵此李因名韩众李 (洞真/
记)帝坐神
明台设琳国碧李
御李子许昌节度使小厅是故魏景福殿董卓乱曹操
挟令迁帝自洛都许许州有小李子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