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大戴礼注引韩诗内传云鸧鸹胎生孔子渡江见而
 异之
 白泽图云昔孔子子夏所见故歌之其头九首今呼
 为九头鸟也
 文选江赋龙鲤一角奇鸧九头注 刘騊駼
玄根赋云
 一足之夔九头之鸧
 酉阳杂俎云白泽图谓之鸧鸆帝鹄书谓之逆鸧宝
 历中国子四门助教史迥语段 (第 8a 页)
官/为鲊肉紫骨青香美无伦刘熙释名鲊蕴也以盐米酿)
(鱼为/菹)鸧寒四兽之腊罔不留心(郭璞江赋奇鸧九头 刘/騊駼
玄根赋一足之夔)
(九头之鸧虞世南北堂书钞酒食部寒篇云释名言寒/羊寒鸡本韩国所为曹植言寒鸧蒸麂曹植七 (第 30b 页)
 匹也 又曰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
 理不胜词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时有所善班扬俦也
葄枕图史嚼茹典坟
 唐李揆传曰葄枕图史葄音祚藉也  刘騊駼
与窦
 季玮书曰君嚼茹坟典履公子行
投斧约绳
 庐江七贤传曰文党字翁仲未学之时与人俱入丛
 林谓人曰 (第 4a 页)
复名者极少但不可谓无也苏不韦字公先有传附于
苏章传后孔僖二子曰长彦季彦又有 刘騊駼
尝与刘
珍校定东观书谢承汉书有云中丘季智名灵举郭泰
传有张孝仲范特祖召公子许伟康司马子威此数人
者出 (第 15b 页)
校书之任而未为官也故以郎居其/任则谓之校书郎明帝召班固诣校书除兰台令史后)
(迁为郎典校袐书又刘珍与 校书郎刘騊駼
马融校定/东观五经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定正文字又杨终) …… (第 13b 页)
家学熹平中以/博习旧闻召拜议郎每马日磾卢植蔡)
(邕等著/作东观)定汉家礼仪(后汉张衡传谒者仆射刘珍 校书/郎刘騊駼
等因定著作东观撰集)
(汉书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定)以兰台令史兼(续汉书称班固傅毅/以兰台令史陈 (第 21b 页)
   后汉人亦有二名字
欧阳公集古录目杨震碑阴题名跋云此碑所书河间
贾伯锜博陵刘显祖之类凡百九十人疑其所书皆是
字尔盖后汉时见于史傅者未尝有名两字者也予按
前汉书匈奴傅王莽秉政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
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重赏单于从
之上书言幸得备藩臣窃乐太平圣制臣故名襄知牙

斯今谨更名曰知莽大悦白太后遣使者荅谕厚赏赐
焉当莽时故有禁既光武即位以来士大夫相循袭复
名者极少但不可谓无也苏不韦字公先有傅附于苏
章傅后孔僖二子曰长彦季彦又有 刘騊駼
尝与刘珍
校定东观书谢承汉书有云中丘李智名灵彦郭太傅
有张孝仲范特祖召公子许为康司马德威此数人者出 (第 64a 页)
 尉(字文/饶) 一怀王(高密/王孙) 一阿武侯(河间献王/孙叶续一)
七刘毅
 一春秋时周大夫杀佞夫者 一 东汉刘騊駼

 一北海敬王子(东汉文/苑传) 一董卓长史 一中经簿 (第 20b 页)
撰后魏史初帝令群臣/各言志收曰臣愿得丨丨丨丨早出魏书故帝使专其)
(任北/史)定书汉仪(谒者仆射刘珍 校书郎刘騊駼
等因丨/著作东观撰集汉书因丨丨家礼丨上)
(言请衡参定/后汉张衡傅)执简东观(丨丨丨丨后/汉补志序) …… (第 3a 页)
 (东观皆令典校秘书或撰述传记盖有校书之任而/未为官也故以郎居其任则谓之校书郎明帝召班)
 (固诣校书郎除兰台令史后迁为郎典校秘书又刘/珍与 校书郎刘騊駼
马融校定东观五经传记百家)
 (艺术整齐脱误校正文字又杨终徵诣兰台拜校书/郎窦章为东观校书郎以郎中居 (第 7a 页)
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按《刘珍传》:永初中,为谒者仆射。邓太后诏使与 校书刘騊駼
、马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按《马融传》:永初四年,拜
 梁有魏郡太守《黄香集》二卷,亡。后汉长岑长《崔骃集》十卷, 后汉侍中《贾逵集》一卷,梁二卷。 后汉 校书郎《刘騊駼
集》一卷,梁二卷,录二卷。 又有乐安相《李尤集》五卷,大鸿胪《窦章集》二卷,亡。 后汉济北相《崔瑗集
卷, 《杜笃集》五卷, 《傅

毅集》五卷, 《班固集》十卷, 《崔骃集》十卷, 《贾逵集》二卷,  《刘騊駼
集》二卷, 《崔瑗集》五卷, 《苏顺集》二卷, 《窦章集》二卷, 《胡广集》二卷, 《高彪集》二卷,
,《杜笃集》五卷,《傅毅集》二卷,《班固集》十七卷,《黄香集》二卷,《崔骃集》十卷,《贾逵集》一卷, 《刘騊駼
集》二卷,《李尤集》五卷,《窦章集》二卷,《崔瑗集》六卷,《刘珍集》二卷,《张衡集》十一卷,《籍顺集
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初,扬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阙,后涿郡崔骃及子瑗又临邑侯 刘騊駼
增补十六篇,广复继作四篇,文甚典美。乃悉撰次首目,为之解释,名曰百官箴,凡四十八篇。其馀所著诗、赋、 ……缺者,竟不能就。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间、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 校书郎刘騊駼
等著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尝叹息,欲终成之。乃为侍中,上疏请
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刘珍字秋孙,一名宝,南阳蔡阳人也。少好学。永初中,为谒者仆射。邓太后诏使与 校书刘騊駼
、马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永宁元年,太后又诏珍与 騊駼
作建武已来名臣传,迁侍中、越骑校尉。延光四年,拜宗正。明年,转卫尉,卒官。著诔、颂、连珠凡七篇。又撰
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按《刘珍传》:永初中,为谒者仆射。邓太后诏使与 校书郎刘騊駼
、马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元初六年,邓太后诏徵和帝弟
残缺,竟不能就。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间、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 校书郎刘騊駼
等著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
安帝永初 年,命刘珍、 刘騊駼
、张衡等作汉记。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不载。按《张衡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徵拜尚书。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 校书郎刘騊駼
等著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
王苍传》:永平十五年,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
安帝永宁 年,召刘毅、 刘騊駼
等入东观,著中兴以下名臣列传。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不载。按《北海靖王传》:临邑侯复好学,能文章。复子 騊駼
及从兄平望侯毅,并有才学。永宁中,邓太后召毅及 騊駼
入东观,与谒者仆射刘珍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 騊駼
又自造赋、颂、书、论凡四篇。

文帝元嘉元年,范晔作《后汉书》。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按《范晔
兴以前,明主贤臣得失之轨,亦足以观矣。又著崇德、正论及诸论数十篇。《张衡传》: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 校书郎刘騊駼
等著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
汉书·安帝本纪》:永初四年,诏谒者刘珍,校定东观传记。按《刘珍传》:永初中,为谒者仆射。邓太后诏使与 校书刘騊駼
、马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按《李尤传》:安帝时拜为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