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亭曰耕春,元至正末,燬于兵,明洪武十九年重建,宣德十年,知县吴堂拓地改建,系之以铭,仁和县学训导临川 聂大年
为记,万历二十九年,知县任才钦重修,自为记,今燬于兵,碑文神座尚存。
四贤祠 在县观山传心亭后,祀宋
干邻里,贾岛叹鬓丝如雪不堪织衣,孟郊苦寒恨敲石无火卢仝长须赤脚灌园自资,周朴寄食僧居不能娶妇,国朝如 聂大年
唐寅辈咸旅食廛居不堪其忧,迩来谢客糊口四方,俞子抱影寒庐卢生无立锥之地以死。余尝有诗贻谢云:隐士代失
       黄养正
  何澄       屈昉
  谢晋       荆诩
  杨翥        聂大年
  刘溥〈苏平 苏正 沈愚 王淮 晏铎 邹亮 蒋忠 王贞庆〉
  张和       刘昌
  蒋主孝 ……。明年卒,年八十五。翥笃行绝俗,一时缙绅厚德者,翥为最。既殁,景帝念之,召其子珒入觐,官本邑主簿。 聂大年
按《明外史本传》: 大年,
字寿卿,临川人。父同文,洪武中,官翰林侍书、中书舍人。燕王入京师,迎谒,道暍死,死后五月而 大年
生,母胡抚之。比长,博学,善诗古文。叶盛称其诗,谓三十年来绝唱也。书得欧阳率更法。宣德末,荐授仁和训 ……入翰林,未几得疾卒。始,尚书王直以诗寄钱塘戴文进索画,自序昔与文进交,尝戏作诗一联,至是十年始成之。 大年
题其后曰:公爱文进之画,十年不忘。使以是心待天下贤者,天下宁复有遗贤哉。直闻其言,不怒亦不荐。及 大年
疾笃,作诗贻直,有镜中白发孰怜我,湖上青山欲待谁句,直曰,此欲吾志其墓耳,遂为之志。
按《蓉塘诗话》:景泰间,临川 聂大年
用荐起为仁和训导。通诗书二经,博涉群书,笃意古文,及唐人诗书法。李北海藩宪诸公与,一时达官显人过杭者,皆礼重之。其名传于遐迩,癸酉岁值大比两广、湖湘、山西、云南皆以校文来聘 大年,
以老而废学就,辞以疾。兼以诗闻之云:名藩较艺遣徵书,使者频烦走传车。老大难遵太行路,平生厌食武昌鱼。 ……卒,就云南之聘。景泰八年,徵诣翰林修史,竟以疾卒于京师旅邸。
按《名山藏·文苑记》:景泰六年,诸公荐 大年,
与史事徵诣翰林,困于讥谤卧病逆旅自度不起。投词于直曰:镜中白发难饶我,湖上青山欲待谁。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论盖棺迟。直得诗泣下曰: 大年
欲吾铭其墓耳。明年而 大年
卒。
按《列朝诗集》: 大年,
一目重瞳,长身紫髯。博通经史,仪观伟然。笃意古文,尤攻唐诗书法,率更承旨两家尝署其桃符。高自称许为上官,所恶秋闱考文四省,交聘咸以病辞。景泰六年,徵诣翰林修实录。卒于京师。按《客座新闻》:临川 聂大年
为杭州教授,以诗文负时名。天顺初,同修《通鉴纲目》。 大年
扶病至京师,不入馆,遂至不起。翰林诸公惜其不获见者,时童大章在座素善滑稽。因曰:不必识其人,彼但多一耳少一目而已。众为之鬨然。盖 大年
姓聂而眇一目也。
刘溥〈苏平 苏正 沈愚 王淮 晏铎 邹亮 蒋忠 王贞庆〉
按《明外史本传》:溥,字
至邸,旦夕视之。恩死,为衣素一月。
刘英
按《列朝诗集》:英,字邦彦,钱塘人。少从学夏大理季。爵临川 聂大年,
教授于杭奇之以为忘年友。景泰中郡邑交辟以母老,固辞筑室于甘泉。多竹榜其室,曰:竹东更号宾山。弘治戊申
服,斯尧已矣。惜其自作,殊不快意。馀姚杨时秀亦和唐音,煞有风致。国初有桂彦良清雅,后张琦高古。
临川 聂大年
俊逸,九转丹成,毛骨尽蜕。
姑苏刘溥及刘钦谟,沈愚,张淮。嘉禾周鼎,及李孟昭。姚纶。陈昌,陈颢。李孟
所珍。尝有绘鱼献之英庙,亟蒙褒赏。
《闽书》:温良字元善,号敬斋晋江人,嗜六书,兼精画。《名山藏》: 聂大年
善属文,工诗书。得李北海笔法。吏部尚书王直尝以诗寄钱塘戴文进索画,且自序。昔与文进交时,尝戏作一联:至是十年而始成之 大年。
题其后曰:公爱文进之画十年而不忘也,使以是心待天下贤士天下宁复有遗才哉。
《临川志》: 聂大年
诗文书,绘世皆珍秘之。
《怀麓堂集》:岳正为文高简峻拔,追古作者,诗雅健脱俗,字法精邃,大书尤伟,旁
总跋失去。
姚公绶行书溪东篇,咏物诗册。
吴文定公怀修竹书隐诗卷,
本朝翰墨一卷,为张汝弼、徐祯卿、 聂大年
、吴原博、祝允明、陈道复、顾璘、王履吉、陈沂、王谷祥,今只存汝弼一简,尚忆原博句有尘,远笔床临禊帖,
  刘昌       刘嘉
   聂大年      
何观
  罗琥       李淳
  林春       刘泰
  张端       沈性
  翟政  ……,文笔如泉涌,诗亦清远,与杨循吉颉颃一时,尤善书最得古法。 聂大年
按《蓉塘诗话》: 聂大年,
临川人,景泰间用荐起为仁和训导,博涉群书,笃意古文,及唐人诗书法李北海,其名传于遐迩。
何观
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