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吏部尚)
(书疏食敝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客无贵贱待之若一永昌中为护军将军)岂可以赵
冰为之 (王遵
将以赵冰为护军孔愉谓遵曰中兴以来/处此官者用周伯仁应思远今诚乏材岂可以) (第 8a 页)
 元和间为搢绅羽仪云

(三百二十八)

 姓纂本姓全氏全琮之后琮孙晖魏封南阳侯食封
 白水遂改为泉氏后魏洛州刺史 上洛侯
泉企也
北史泉企字思道上洛人世雄商洛曾祖景言归魏拜
 建节将军 企除雍州刺史豪右无敢犯者纤毫不 (第 25a 页)
 印龟左顾三铸如初

孔汪字德泽为广州刺史甚有政绩为岭表所称
君平为扬州别驾迁尚书左丞深为台中之所敬惮
孔严字彭祖拜吴兴太守善于宰牧甚得人和
孔群字敬林有智局志尚不羁仕历中丞 子沉字德
 度何充荐于 王遵
曰文思通敏宜登宰门辟丞相司
 徒掾不就 沉子廞至吴兴太守廞子琳之以草书
 擅名又为吴兴太守
儒林孔衍 (第 8a 页)
  王氏
王氏其先姓田秦始皇灭齐田氏称王家子孙因以为


  尔朱氏
其先居尔朱川因为氏焉
  人姓木边
桓伊诣 王遵
遵谓左右曰门何为通桓氏我闻人姓木
边者便欲杀之况诸桓乎
  豕韦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氏之始也(韦孟康谏 (第 94b 页)
  漳浦卧
李义山诗可怜漳浦卧又云卧病剧清漳皆病中作又
刘公干诗余婴沈痼疾窜身清漳滨
  伧鬼
晋陆玩尝诣 王遵
食酪得疾与遵书云虽是吴人几为
伧鬼 (第 80b 页)
  奏谳掾
张汤以倪宽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汤甚重之

  纪纲掾
纪纲掾录事是
  理曹
魏置理曹掾法曹也
  承迎恭
前汉杨莽字翁君为蜀郡功曹刺史 王遵
初至移书诸
郡不得远迎莽辄迎之遵怒莽前曰使君不使奉迎谦
也莽之承迎恭也上下之节不可废也遵释之 (第 42b 页)
 于孝道可不重欤
唐太宗贞观六年冬十月车驾还京师帝侍上皇宴于
太安宫帝与皇后更献饮膳及服御之物夜久乃罢帝
亲为上皇扶舆至殿门
 臣若水通曰礼称文王朝王季而日三膳则视之武
 王之事文 王遵
而行之不敢有过焉唐太宗之侍宴 (第 8a 页)
  隋书
经籍志言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

经又云后汉明帝遣郎中蔡愔及秦景使天竺得佛经
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按自哀帝之末至东京明帝之
初垂六十年使秦景尚存亦当八十馀矣不堪再使绝
域也盖本之陶隐居真诰言孝明遣使者张骞羽林郎
秦景博士 王遵
等十四人之大月氏国写佛经四十二
章秘之兰台石室作史者知张骞为武帝时人姓名久
著故删去之独言秦景而前后 (第 23b 页)
 挚恂 申屠蟠
四子(后汉书高士传不/仕乱世相与为友)
 逢萌(子/康)徐房(平/原)李昙(子/云) 王遵(君/公)
二仲(汉𨼆士皆以治车为业蒋元/卿竹下开三径常随之游)
 求仲 羊仲
五处士(陈蕃胡/广荐) (第 20b 页)
嗣惟临济为盛而沩仰
次之此其相传之绪也
译经图记载明帝永平三年庚申帝感异梦敕郎中蔡
愔中郎将秦景博士 王遵
等十八人西寻佛法至印度 (第 22b 页)
 全氏驾部郎中元忠生涛涛生化之化之生居易

 本姓全氏全琮孙晖封南阳侯食封白水改为泉氏
 后魏巴人泉企为洛州刺史 上洛侯
故望出上洛
 辽东泉氏唐高建武为高丽王时有盖苏文者姓泉
 氏自云生水中以惑众父为东部大人大对卢盖苏 (第 10b 页)
 之况此人兄弟轻我邪

 又右将军桓伊尝诣忠敬 王遵
遵曰门何为通桓氏
 左右曰伊与桓温疏宗相见无嫌遵曰我闻人姓木
 边便欲杀之况诸桓乎(评曰有馀爱者爱及 (第 32a 页)
 汉列女传蔡邕之女蔡琰字文姬俱汉末人
东汉末宦官曹节暴横而曹操之曾祖亦名节然则操
 以节名其次女为献帝后何哉此大不可晓 王子春
之女王舜与汉宣帝时安平侯王舜同名能复
 父雠王舜之妹王粲与魏武帝时军谋祭酒王粲同
 名能同其姊复父雠 (第 39b 页)
 董贤置酒麒麟殿有法尧禅舜之语闳犯颜直谏上
 不悦遣闳出不得复侍宴
后汉王闳□邯人为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自称乐
 浪太守光武遣 王遵
将兵击之闳等杀调迎遵皆封
 为列侯闳独让爵帝奇而徵之道病卒
  卜式二
一汉武帝时河南富人以输财助边 (第 51a 页)
   二子孝养
毛义 薛包 (后汉二子/能以孝养)
   四子
逢萌(子/康) 徐房(平/原) 李昙(子/云)  王遵(君/公) (不仕乱世相/与为友时人)
(号四子/高士传)
   三君 (第 10b 页)
书三曰
篆书八体书法一曰大篆又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
并此也以史官制之用以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汉
元帝 王遵
严延年并工史书是也
柳叶篆者卫瓘所作卫氏二世工书善数体又为此法 (第 36a 页)
   大篆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云柱下史始变
古文或同或异谓之大篆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

穷甄酆定六书三曰篆书八体书法一曰大篆又汉艺
文志云史籀十五篇并此也以史官制之用以教授谓
之史书凡九千字秦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又
汉元帝 王遵
严延年并工史书是也秦焚书惟易与此
篇得全吕氏春秋云苍颉造大篆非也若苍颉造篆则
置古文何地即篆籀亦其子 (第 7a 页)
 之美神章灵篇自兹而起
大篆案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云柱下史
始变古文或同或异谓之为篆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
之无穷甄酆定六书三曰篆书八体书法一曰大篆又
汉书艺文志云史籀十五篇并此也以史官制之用以

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秦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
亥书又汉元帝 王遵
严延年并工史书是也秦焚书惟
易与史篇得全吕氏春秋云苍颉造大篆非也若苍颉
造大篆则置古文何地所谓籀篆盖 (第 4a 页)
博问群臣通人傅毅对/曰臣闻天竺有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身有日光殆将)
(其神也于是遣羽林将军秦景博士弟子 王遵
等十二/人之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部在兰台石室刘子)
(政列仙传曰历观百家之中以相检 (第 19b 页)
曰汝颍固多奇士自伤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
起旧风清我邦族矣
隋李德林聪明颖悟成王遗尚书令 王遵
彦书曰燕赵
固多奇士此言诚不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
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气宇终为梁栋之用
唐郑注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