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徐师曾” 相关资源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四书》、《礼记摘训》皆精绝,足以翼经而传后。
陆元辅曰:其书本为帖括而作,有金学曾、刘应节两序。 徐师曾《
礼记集注》三十卷〈存〉, 《师曾
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徐氏集注》删改《陈浩集说》而参以自得,多所发明。

戈九畴《礼记要旨
臣传》:舜臣,官南京,尚宝时取《易》、《诗书》、《仪礼》、《礼记》、《左传》分日读之,每六日一易。 徐师曾,
字伯鲁,锐意穷经,尝以陈浩《礼记》集说,久颁学官,而所引注疏多背其本意,乃广搜众说,为《礼记集注》。 ……官南京吏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简肃,所著《四书》、《礼记摘训》,皆精绝足以翼经而传后。
《苏州府志》: 徐师曾,
字伯鲁,尝著《礼记集说》三十卷,删改《陈浩集说》,而参以自得,多所发明。
《传经录馀话》:戈九畴,字
礼者,于天秩不易之外,犹深求立异可喜之说,至于乐则废弃不讲,全德之微风俗之敝恒,必由之良,可悲夫。 徐师曾
曰:古有乐经,疑多声音乐舞之节,而无辞句可读诵记识,故秦火之后无传焉。
沈懋孝曰:昔者仲尼正乐,其时 ……乐记》二十三篇,又与河间献王所撰二十四卷不同,其二十三篇内之十一合为一篇,盖亦删取要略,非全文也。 徐师曾
曰:汉兴制氏世为乐官,颇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理,其言义理则此书是也,当是古来流传文字,而河间
言曰:四川成都卫人。成化丙戌进士。

叶应《大学纲领图》一卷〈未见〉
蔡清考《定大学传》一卷〈存〉 徐师曾
曰:蔡氏考定传文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小学》《近思录》诸书,默识体验,即升堂亦袖以出,曰:非敢忘之。诚虑心官少放行事过差,以此当严师耳。 徐师曾,
字伯鲁,登嘉靖癸丑进士,锐意穷经,撰《小学史断》行于世,
贺钦,字克恭。成化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钦
周易管窥四卷〈未见〉
张四知易经辩疑〈未见〉
鲁邦彦图书就正录一卷〈未见〉
李贽九正易因四卷〈存〉 徐师曾
今文周易演义十二卷〈存〉
姜宝周易传义补疑十二卷〈存〉
程廷策读易琐言〈未见〉
江一麟易说〈未见〉
德润礼记要旨补十六卷〈存〉
汪镗礼记资记十八卷〈未见〉
阎绳芳礼经通旨〈佚〉
丘蕣礼记摘训十卷〈存〉 徐师曾
礼记集注三十卷〈存〉
戈九畴礼记要旨十六卷〈存〉
李文缵礼记说〈未见〉
李天植王圻古之贤礼记裒言十六
     蔡元伟
  李经纶      周述学
  张基       孙世伟
  朱陛宣       徐师曾
  沈瑞临      张恒
  姚舜牧      归有光
  归子慕      吴志远
  王应电  ……读书为事。没之日视敛者三百馀人,皆哭失声。以御史言亦赠待诏,乡人私谥孝介先生。与周顺昌忠介相配云。 徐师曾
按《明外史·儒林 徐师曾
传》: 师曾,
字伯鲁,吴江人。七岁读书,即匡坐终日。十二能为诗古文长博学,兼通阴阳、历律、医卜、篆籀诸家之说。举嘉 ……素重,其人不为请。至隆庆五年,始获俞旨。万历初,抚按交荐,起礼科左给事中,竟力辞不出,举世咸仰其高。 师曾
家食既久,锐意穷经,尝以陈浩礼记集说久颁学官而所引注疏,多背其本意,乃广搜众说为礼记集注,又撰《周易 ……章句》《世统纪年》、《文体明辨》、《大明文钞》、《宦学见闻》、《小学史断经络》,全书共数百卷行于世。 师曾
之后,士大夫以通经著者有沈瑞临、张恒、姚舜牧。
沈瑞临
按《明外史·儒林 徐师曾
传》:瑞临,字梦锡,仁和人。举万历五年进士,授行人历四川按察佥事,以终养归。龙山天真书院,故王守仁讲 ……以践修力行为本,饰浮名事空谈非余所能也。所著有《易义》十卷,《经解》二十卷。
张恒
按《明外史·儒林 徐师曾
传》:恒,字明初,苏州嘉定人。瑞临同年进士,仕至江西按察副使,家居覃思,经术论议深醇,往往诋排。姚江王氏有《明志集》行世。
姚舜牧
按《明外史·儒林 徐师曾
传》:舜牧,字虞佐,乌程人。家世为农,至舜牧始读书。举万历元年乡试。久之不第,乃肆力经学,著五经四书
,历南京右都御史。尝欲合历代诸史为一书,丹铅未竟而卒。
《儒林传》:郑伉所著《读史》,管见烬于火。 徐师曾
撰《世统》纪年行于世。
归有光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
邓元锡生平博极群书,所著《函史》上下编行于世。
有《东岩文集》。
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人,所作诗文集行于世。
任瀚,字少海,南兖人。有诗文集行世。 徐师曾
字伯鲁,十二能为诗,古文撰文体明辨,《大明文钞》行于世。 师曾
之后,有张恒仕至江西按察副使,覃思经术,议论深醇,往往诋排姚江王氏,有《明志集》行世。归有光既没,其
蔡元伟举嘉靖十年乡试历德安知县每退食取近思录伊洛渊源及本朝薛胡二子粹言默识体验即升堂亦以袖出曰以此当严师耳
李经纶以王守仁湛若水两家之学盛行于世经纶弗善也申程朱之意作卫道录颇辟两家之学 徐师曾
博学兼通阴阳律历医卜篆籀诸家之说撰宦学见闻等书行于世
刘元卿,肆力撰述,有《山居草》、《还山续草》、
      徐九思
  徐绅       徐渭
  徐炳       徐善庆
  徐纲        徐师曾
  徐鳌       徐凤
  徐柏       徐璠
  徐中秋      徐作
  徐尧臣    ……授冬官,修世宗寝陵。万历改元,不阿权相,致仕归。阅岁复本官,随升本部尚书,不就。三年卒,谕祭谕葬。 徐师曾
按《吴江县志》: 师曾
字伯鲁,嘉靖丙午举于乡,丁未成进士。丁父艰,癸丑对策,选庶吉士,出为兵科给事中。明年,丁嫡母艰归,服阕补吏科,奉命册封周藩。阅岁历转左给事中。时严嵩父子用事,阴齮龁言路。 师曾
遂疏乞休。万历初,奉部檄以原官迫之出,复抗疏,以老病辞,卒。
徐鳌
按《广济县志》:鳌号豹山,中嘉靖
史》:嘉靖九年,山西巡按赵镗驰巡抚张瀚甬道,瀚衔之,讦镗,镗亦讦瀚,帝怒,皆夺官按覈。《吴江县志》: 徐师曾
为翰林,时严嵩执政, 师曾
意不乐,阁试题《寒塘宿雁图》, 师曾
因以诗见意云:秋深阳鸟宿,平芜谁对寒。汀绘此图:日暮江南眠,最稳,天空沙际影仍孤。刷毛自分霜华老,敛
将田菑等争进,贼伏起,官军大败,翅等皆死,环坐停俸戴罪。明年贼平,环乞终制,许之。踰二年卒,年四十。 给事徐师曾
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有司春秋致祭。环为人慎名检敦行谊,其在行间,与士卒同寝
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土舍、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环乞终制,许之。踰二年卒、年四十。 给事徐师曾
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当
王遵岩参政        前人
  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     茅坤
  文体明辨序         徐师曾
  原文说          李国𣚴
  题归太仆文集       钱谦益
文学典第一百二十八卷 ……敢自以得八君子者之深要之大义,所揭指次,点缀或于道,不相盩已谨书之,以质世之知我者。
《文体明辨序》 徐师曾
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为堂必敞,为室必奥,为台必四方,而高为楼,必陕而修。曲
 礼记〈缁衣〉
  刘协文心雕龙〈诏策〉
  王通中说〈问易篇〉
  王应麟玉海〈汉诏令总叙〉
   徐师曾
文体明辩〈昭 命 谕告 玺书 赦文〉
文学典第一百三十七卷
诏命部汇考
《周礼》《天官》
大宰,作大 ……无承用诏书意者,御史奏之。而奉诏不谨者,皆坐以不敬。丞相被策书则步出司农,发诏书则鸣鼓。其言如此。 《徐师曾
文体明辩》《诏》
按刘协云:古者王言若轩辕、唐虞同称为命,至三代始兼诰誓而称之。今见于书者是也。秦
 唐书〈百官志〉
  宋史〈职官志〉
 册书部总论
  春秋注疏〈简策〉
  王应麟玉海〈册〉
   徐师曾
文体明辩〈册〉
 册书部艺文一
  三王世家赞         史记
  进贞懿皇后哀册文状     ……。 《徐师曾
文体明辩》《册》
按《说文》云:册,符命也。字本作策。蔡邕云:策者,简也。汉制命令,其一曰策书。长
正诰敕文字体〉
大清会典
 制诰部总论
  王应麟辞学指南〈制 诰〉
  吴讷文章辨体〈制诰〉
   徐师曾
文体明辩〈制 诰〉
文学典第一百四十一卷
制诰部汇考
《周礼》《春官》
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 ……某官也。西山云:制诰皆王言贵乎。典雅温润,用字不可深僻,造语不可尖新,文武宗室各得其宜,斯为善矣。 《徐师曾
文体明辨》《制》
按颜师古云:天子之言,一曰制,书谓为制度之命也。蔡邕云其文曰制诰,三公赦令、赎令

  陆游老学庵笔记〈署敕不著姓〉
  刘元卿贤奕编〈敕制〉
 敕书部总论
  刘协文心雕龙
   徐师曾
文体明辩〈敕 敕榜附 御札附〉
 敕书部艺文一
  谢敕书表         唐许敬宗
  为刘少傅 ……考
  宋史〈职官志〉
  叶梦得石林燕语〈批答之制〉
 批答部总论
  吴讷文章辩体〈批答〉
   徐师曾
文体明辩〈批答〉
 批答部艺文
  代裴相公谢赐批答表     唐杜牧
  说凤尾诺         …… 教令部汇考
  隋书〈百官志〉
  唐书〈百官志〉
 教令部总论
  刘协文心雕龙〈诏策篇〉
   徐师曾
文体明辩〈教 令〉
 教令部纪事
 教令部杂录
文学典第一百四十五卷
敕书部汇考
《蔡邕·独断》《戒 ……晓治要矣。及晋武敕戒,备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隐,勒牙门以禦卫,有训典焉。 《徐师曾
文体明辩》《敕》
按《字书》云:敕,戒敕也,亦作敕。刘熙云:敕,饬也,使之警饬,不敢废慢也。刘协云 ……见矣。《唐史》载太宗之答刘洎,谓此自手笔。今观辞意,诚然至若宋昭陵之答富弼等,则皆词臣之撰进者也。 《徐师曾
文体明辩》《批答》
按吴讷云批答者,天子采臣下章疏之意而答之也。古者君臣都俞吁咈,皆口陈面命之词, ……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乃治体乖也。若诸葛孔明之详约,庾稚恭之明断,并理得而辞中,辞之善也。 《徐师曾
文体明辩》《教》
按刘协云教者,效也,言出而民效也。李周翰云教,示于人也。秦法王侯称教,而汉时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