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制御蛮夷之常道也

汉群臣议匈奴 朔方十策

张汤传匈奴求和亲群臣议前 博士狄山
曰和亲便上
问汤汤曰此愚儒无知(通鉴元狩三年) 严安传上书曰今徇
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秽州建城邑深入匈 …… (第 18a 页)
而不议其彊应侯计屯戌
而不议其守(夏竦平边颂序) 汉有边鄙大疑必使群臣
杂议季布得以中郎将而折列侯哙 狄山
得以博
士而诘御史大夫汤班彪以司徒掾敢与太子异
议 太祖将帅凡十四人李汉超屯关南马仁瑀
守瀛州韩令坤 (第 37a 页)
高祖贤之制诏御史长沙王忠其定
差甲令(臣赞曰汉以芮忠故/特王之非故时令也)
又曰匈奴求和亲群臣议上前 博士狄山
曰和亲便上
问张汤汤曰此愚儒无知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
夫汤乃诈忠 (第 4a 页)
赞曰汉以芮忠故/特王之非故时令也)
又曰匈奴求和亲群臣议上前博士狄山曰和亲便上
问张汤汤曰此愚儒无知 狄山
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
夫汤乃诈忠又曰王莽既篡使者即拜 (第 4a 页)
令妇见之山海经曰孟山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也
又曰 狄山
有熊罴文虎幽都之山黑水上有玄虎
尸子曰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
又曰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猱而右抟雕 (第 5a 页)
吏并侵渔于是痛绳
以罪则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汤尝病天子至
自视病其隆贵如此匈奴来请和亲群臣议上前 博士
狄山
曰和亲便上问其便山曰兵者凶器未易数动高
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天下
安乐及孝文帝欲事 …… (第 57a 页)
空虚边民大困贫由此观之不如和亲上问汤汤曰此
愚儒无知 狄山
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若
汤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使蕃臣
不自安臣固知汤之为诈忠于 (第 57b 页)
子年八十有二乃叹曰世事已可知荣位非常保将委
流俗以从赤松子游耳乃入周 狄山
精思道法想像神
仙于是数闻左右山间有诵书声者墨子卧后又有人
来以衣覆足墨子乃伺之忽见一人乃起问之曰君 (第 3b 页)
 土肉(临海水/土物志)
  (丨丨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二十足炙食) 视肉(山海经 狄山
有丨/丨郭氏传聚肉形) (第 2b 页)
易通/卦验)□白虎虪黑虎
(尔/雅)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
耳或谓之于莬(方/言) 狄山
爰有熊文虎幽都之山黑水上 (第 11b 页)
汉已发兵百万使
太尉周亚夫擎破吴楚方引兵救齐齐必坚守二国诛
(汉杂/事)
诈忠丐奴求和亲群臣议上前 博士狄山
曰和亲便上
问张汤汤曰此愚儒无 (第 75a 页)
狄山
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 (第 75a 页)
  持一二日之水米出于数百里之外其孤危甚矣

  苟非地险而径迂势高而食足其乘障者几何不
  为敌持首去如 狄山
也哉臣窃以为宜遣行边大
  臣会同守边将帅躬行边地相其事势审其形便
  于凡旧日墩台可省者省之可增者 (第 19a 页)
(人恋慕扶举流涕/或追寻至蜀郡)乘障 (博士狄山
与张汤争和亲事山/曰和亲是兵凶器不可用上作)
(色曰使生居一郡能使虏无入盗乎曰不能曰一县曰/不能曰一 (第 15a 页)
酒骨淹透切如纸薄乃进注云酒骨糟也 云
仙散录黄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门则
曰火候足矣 山海经 狄山
有视肉注聚肉形如牛肝
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临海志有肉大
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堪作炙食  (第 3a 页)
就道右)
(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礼也郑注堩道也变谓异礼)黄帝葬于桥山(史记五/帝纪云)
喾葬于 狄山(山海经云帝喾/葬于狄山之阴)
炎帝葬长沙(帝王世纪/云炎帝在)
(位百二十年/而葬于长沙)帝喾葬顿邱(又云帝喾高辛氏姬姓也/有圣德 (第 10a 页)
明反而后行/礼也郑注堩道也变谓异礼)黄帝葬于桥山(史记五/帝纪云)
喾葬于狄山(山海经云帝喾/葬于 狄山
之阴)炎帝葬长沙(帝王世纪/云炎帝在)
(位百二十年/而葬于长沙)帝喾葬顿邱(又云帝喾高辛氏姬姓也 (第 10a 页)
  血二十七    肺馔二十八
  生脠二十九   麰三十
  羌煮三十一   胡饭三十二
   肉十五 狄山
视肉(山海 (第 1b 页)
狄山
有视肉注曰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补)临海 (第 1b 页)
子修太极上元年纪升仙后以此法受龚叔进王
文卿尹子房皆得道
蒲先生者常乘白鹿采芝草于茅山
童子先生者于 狄山
学道修谷契铃经得仙
九源丈人者为方丈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阴精水兽蛟 …… (第 16a 页)
五岳不知所终(神仙/拾遗)
墨子仕宋年八十二乃叹曰世事已可知荣位非常保
将委流俗以从赤松子游耳乃入周 狄山
精思道法(广/记)
庄子师长桑公子受其微言谓之庄子隐于抱犊山中
服北肓火丹白日升天(真/诰)
王傅字 (第 30a 页)
   然经内语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稷之称后追

   自周始耳南望掸诸禹父所化禹宁忍纪父化
   也 狄山
文王葬其所注即周文王也有易杀王
   亥取仆牛注引殷王子亥淫于有易见弑也又
   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 (第 47a 页)
有遗行获在所恕
不亟劝我以大官者亦所以待其自得非弃之也
今则不然(至/)为天下笑 张汤谮颜异被诛阴挤 狄山
死地汲黯亦以直废朔之言皆药武帝之病也
赞而后世好事者(至/)故详录焉 此传详著其事者不
欲异端之徒得 (第 24a 页)
   谏诤
古者谏无常员知无不言故益虞官也而戒舜曰罔失
法度罔游于逸皋陶士官也而戒舜曰元首丛脞哉股

肱堕哉三代之时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太仆之命
亦曰绳愆纠谬格其非心师氐以美诏王保氏之掌谏
王恶司谏之考乡里之治内史之诏王听治皆谏官也
秦人恶天下之议已思有以遏绝其路故置谏大夫之
官而言路始狭汉高祖好谋能听从谏如流郦生之谏
辍洗听之子房之谋吐哺听之蹑足之谏随即听纳排
闼之諌笈以优容孝文止辇受言而郎官得以进諌袁
盎却坐而宫闱亦不忘于纳谏武帝闻汲黯戆直之言

而不以为怒闻吾丘寿王上林之谏而不以为过徐乐
严安以布衣而谏伐匈奴而不次除擢东方朔以诙谐
而讽谏左右而未尝谴斥然 狄山
以谏用兵而见弃颜
异以腹诽而见诛则听谏果何如耶唐太宗诏谏官随
中书门下及三品入阁而又导人使谏每群臣奏 (第 21b 页)
塞大有功史氏书曰是后匈奴远遁然是时使任敞于
单于怒而留之未几复入塞斩 狄山
头而去彼何远遁
之有哉元封元年勒十八万骑北登单于台史氏书曰
匈奴慑焉然是时郭吉谕以上指单于怒而留之元 (第 8b 页)
 多造请好以荣利干谒历东莱鲁阳二太守

(千五六)

 姓纂周成封少子于狄城因氏焉鲁大夫有狄虒弥
 古贤人有狄仪仲尼弟子有狄黑卫人汉有 博士狄
 山
唐狄仁杰字怀英并州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
 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荅曰黄卷中方 (第 15b 页)
启攻益而夺之/天下韩非子言汤使人说务光自投于河大抵类此)
书所不载千世之远其安能信之山海经海外南经
帝尧葬于阳注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今成阳县西
柬阿县城次乡中赭阳县湘亭南皆有尧冢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