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湛曰: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智略谋虑,朝之渊薮。髫发厉志,白首不衰。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 《樊准
传》:永元之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准上疏曰:被灾之郡,百姓凋残,恐非赈给所能胜赡,虽有其名
元五年,饥。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永元五年三月,遣使者分行贫民,举实流冗,开仓赈廪三十馀郡。 按 《樊准
传》:永元之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
永元六年,饥。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六年三月,诏流 ……下邳、东莱、河内贫民。
〈注〉古今注曰:时州郡大饥,米石二千,人相食,老弱相弃道路。

二月乙丑,遣 光禄大夫樊准
、吕仓分行冀兖二州,禀贷流民。秋七月戊辰,诏曰:昔在帝王,承天理民,莫不据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朕以不
,吏
部刘显,金部孔虔孙,左右户萧轨,中兵王
颙。

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 《后 汉·樊准
传》注:太傅阙,则谓之四府。 《前汉·赵充国段会宗杜邺传》:五府,谓左右前后将军二人及三公。

五监
徭役。
和帝永元七年,赵国易阳地裂。
殇帝延平元年夏五月,恒山崩。安帝永初二年,遣使廪贷冀州流民。遣 光禄大夫樊准
贷之,民咸得苏息。
安帝永初五年夏五月,诏中山缮作坞堠,时有羌害,惧其自河东河内入冀州界,故备之。
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后汉书 樊准
传》:准补尚书郎。邓太后临朝,儒学陵替,准乃上疏曰:臣闻贾谊有言,人君不可以不学。故虽大舜圣德,孳孳
左校令。坐法输作若卢。永初元年,凉州先零种羌反畔,遣车骑将军邓骘讨之。参于徒中使其子俊上书,书奏,会 御史中丞樊准
上疏荐参曰: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昔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而赦魏尚之罪,使为边守,匈奴不敢南向。夫以
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众家。孝和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及邓后称制,学者颇懈。时 樊准
、徐防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于是制诏公卿妙简其选,三署郎皆通经术者,皆得察举。自安帝览
尚使督凉州士民,转居三辅。休徭役,止烦赋,然后畜精锐,出其不意。则边人之仇报,奔北之耻雪矣。书奏,会 御史中丞樊准
上疏荐参曰: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昔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而赦魏尚之罪,使为边守,匈奴不敢南向。夫以
穴,开仓赈禀三十馀郡。秋九月壬午,令郡县劝民蓄蔬食以助五谷。其官有陂池,令得采取,勿收假税二岁。 按 《樊准
传》:准迁御史中丞。永元之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准上疏曰:臣闻传曰:饥而不损兹曰太,厥灾水 ……济阴等郡及东郡等郡。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二年春正月,禀河南、下邳、东莱、河内贫民。二月乙丑,遣 光禄大夫樊准
、吕仓分行冀兖二州,禀贷流民。冬十月庚寅,禀济阴、山阳、元菟贫民。十二月辛卯,禀东郡、钜鹿、广阳、安
,贪苛惨毒,延及平民。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因屡申饬之。安帝永初之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 樊准
上疏曰:臣闻传曰:饥而不损兹曰大,厥灾水。春秋谷梁传曰:五谷不登,谓之大侵。大侵之礼,百官备而不制,
,遣车骑将军邓骘讨之。参于徒中使其子俊上书曰:臣愚以为万里运粮,远就羌戎,不若总兵养众,以待其疲。会 御史中丞樊准
上疏荐参,召拜谒者,使督三辅诸军屯,而羌寇转盛,兵费日广,且连年不登,谷石万馀。参奏记于邓骘曰:比年
当与水争智,不当与水斗汲。然惟支河是开,长堤是防,详见于一政体,明职守,重运道诸疏。
《进贤县志》: 樊准
知徐州,廉介强立。先是,中使督广运仓,储其左右,恣甚。准至,以法绳束之,无敢犯。
《黄梅县志》:向必
,令男得耕种,女得织纴,然后畜精锐,乘懈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边人之仇报,奔北之耻雪矣。书奏,会 御史中丞樊准
上疏荐参曰: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昔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而赦魏尚之罪,使为边守,匈奴不敢南向。夫以
天下以俭。古者工不造雕琢,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民见俭则归本,本立而末成。和帝时, 樊准
上言:调和阴阳实在俭节,朝廷虽劳心元,元事从省约而在职之吏尚未奉,承夫建化致理由近及远,故诗曰京师翼
年。坐法。吏民上书守关。是时显宗方按梁松事。亦多为松讼者帝诏公车诸为梁氏及会稽太守上书者。勿复受。  樊准
上疏曰。宜下明诏如赵孝承宫者。召诣公车。 承宫。永平中拜博士。淳于恭。肃宗除议郎。崔实桓帝初对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