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练习
夫思不出位君子所重官修其方前经攸尚自汉之中
叶政归省闼典章品式轨仪故实咸在是焉乃有居其
职者明习厥事潜思探赜默识彊记咨疑议而必决访
坠简而能举参预详缀多所刋正侪类服其谙练时论
称其折衷斯故不假求礼于野而学官于夷者矣

汉孔光为尚书观故事品式数岁明习汉制及法令成
帝甚信任之
后汉张纯光武时为武官中郎将在朝历世明习故事
建武初旧章多阙每有疑议辄以访纯自郊庙婚冠丧
祭礼仪多所正定帝甚重之 樊准
为尚书令明习故事遂见任用
郭贺能明法为尚书令在职六年晓习故事多所裨益
黄琼为尚书仆射初琼在台阁习见故 (第 26a 页)
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称/举)
(也白黑犹/言清浊也)繇是知名
后汉宣秉为司𨽻校尉务举大纲简略苛细 樊准
(第 14b 页)


为御史中丞举正非法
鲍昱为司𨽻校尉典司京都执宪持平多所举正
陈谦为御史中丞执宪奉法多所纠正
马严为 …… (第 14b 页)
正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都畏惮为
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应奉为司𨽻校尉纠举奸违不避豪戚以严厉为名 樊准
为御史中丞举止正法百僚震悚
陈谦字伯让拜御史丞执宪奉法多所纠正为百僚所

马严为御史中丞举劾案章申 (第 20a 页)
孙侨观射父之德宜侍帷幄典职机密昔张仲
在周燕翼宣王而诗人悦喜惟陛下留听少察以助万
分乃徵为太中大夫 樊准
为御史中丞时庞参坐法输作若卢准上疏荐参
曰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昔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
而赦魏尚之罪使为 (第 8a 页)
令男得耕种女得织纴(织纴织/缯布也)然后畜精锐乘懈沮出
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边人之雠报奔北之耻雪矣书奏 御史中丞樊准
上疏荐参邓太后从之而徵邓骘还 (第 17a 页)
樊准
永初中为御史中丞会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
饥困准上疏曰臣闻传曰饥而不损兹曰太厥灾水春
秋谷梁传曰五𢿰 (第 17a 页)
子之所陈观乎人文
化成天下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宁令刍荛以言得
罪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樊准
安帝时补尚书郎邓太后临朝儒学陵替准乃上
疏曰臣闻贾谊有言人君不可以不学故虽大舜圣德
孜孜为善成王贤主 (第 12a 页)
遣归本郡为置长吏而还均未至先自
劾矫制之罪光武嘉其功迎赐以金帛令过家上冢其
后每有四方异议数访问焉 樊准
和帝时为光禄大夫使冀州到部开仓廪食慰安
生业流人咸得苏息
王誧为议郎献帝建安二年奉诏书以孙策为骑都尉 (第 6a 页)
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
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示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
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 后汉樊准
为钜鹿太守时饥荒之馀人庶流迸家户且
尽准课督农桑广施方略期年间榖粟丰贱数十倍
任延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 (第 19a 页)

樊准
为钜鹿太守而赵魏之郊数为𦍑所钞暴准外禦
寇虏内抚百姓郡境以安后转河内太守时𦍑复屡入
郡界准辄将兵 (第 2b 页)
   公正
夫率性蹈道中立不倚毅然其色确乎其志其行已也
强禦不畏其事上也诡随靡纵斯烈士之所守也汉氏
之后选辟尤盛故戎府之宾佐州郡之从事济济乎其

多贤才焉乃有涖职刚果遇事忼慨临难不苟当官而
行靡念媮合未尝曲意杜塞请托之径劝激忠义之节
持论守正造次由礼胁逼而无挠危险而靡惮乃至言
之不用志之不伸投传而去裹足而逝者盖有之矣斯
皆含忠履洁立诚秉操守死而不贰者也顾岂肯枉道
而事人希世而取容者哉诗曰靖恭尔位好是正直传
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盖古之益友者欤
汉尹翁归为河东督邮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汾北

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长吏虽中伤莫有
怨者 后汉樊准
(第 2a 页)
幼陵
南阳人为州从事(一云为/郡功曹)临职介正
不发私书
卫羽为兖州从事时中常侍单超兄子康为济阴太守
负其 (第 2a 页)
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闾
樊梵字文高长罗侯宏之孙为郎二十馀年三署服其
重慎有孙悉推财物二千馀万与孤兄子 樊准
宏之族曾孙少励志行修儒术以先父产业数百 (第 6b 页)
议) 金华说书(玉海曰汉成帝时召郑宽中张禹/朝夕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
息马论道投戈讲艺(光武事出 樊准
疏) 游意经艺 (第 17a 页)
(东汉樊准/
曰孝明垂)
(情古典游/意经艺) 羽林并通孝经 (第 17a 页)
(樊准
曰孝明时期门/羽林之士通孝经) 授
经禁中(汉顺帝时刘焉以/太傅入授经禁中) 鸿都待制(通鉴曰汉灵帝 …… (第 17a 页)
有日课(宋高宗详/好学二) 学勿致迂
(明太祖册/皇太子文) 嗜学无厌(明仁/宗)
  好学五
增疏 汉樊准
劝兴儒学疏曰臣闻贾谊有言人君不可
以不学故虽大舜圣德孳孳为善成王贤主崇明师傅
及光武皇帝受命中兴群雄 (第 18a 页)
  尚书令二
原汉书曰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因善书令给
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亡书三箧
诏问莫能知惟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以相校
无所遗失上奇其才擢尚书令 东观汉记曰侯霸为

尚书令深见任用 樊准
为尚书令明习汉家旧事周密
畏慎申屠刚为尚书令謇謇多直言无所屈挠 又曰
永平七年宋均徵为尚书令忠正直言 (第 26a 页)
 监国得失(王充论衡曰兰台之/官监国得失掌兰台) 课第刺史(汉书曰/陈咸为)

(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 居殿中举不法(韦/昭)
(辩释名曰中丞自御史大夫下丞有/二其一别居殿中举不法故曰中丞) 百僚震悚(东观/汉记)
(曰 樊准
为御史中丞举正非法百僚震悚僚又谢承/后汉书曰傅贤拜御史中丞执宪公平百 敬服)
一月而迁(会稽典录曰 (第 54b 页)
厉冰霜(长沙/书旧)
(传曰虞芝转部从事太守芮氏/不遵法度芝乃讽谏威厉冰霜) 世称冰清(东观汉记/曰 樊准
字) (第 58b 页)
(幼陵
为别驾从事监职公/正不发私书世称冰清) 号白马从事(庐江七贤传/曰陈众辟州)
(从事有剧贼淳于临等数 (第 58b 页)
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太守弘农成瑨下车欲振威严闻晊高名请为功)
(曹/) 幼陵公正 子陵清正(东观汉记 樊准
(第 7a 页)
幼陵
为/郡功曹云云 三辅决录)
(第五颉字子陵/清正为郡功曹) 衣不周身 衣不覆躯(华茂为功曹/衣不周 (第 7a 页)
投嘱书(任棠为/太守有)
(人嘱书投/之于水) 不受私谒(后汉杨震傅云震/公廉不受私谒) 不发私书 (后汉樊准
为州从事/临职公正不发私书) 不通书记(后汉王龚为太尉在/位恭慎自非公事不)
(通州郡/书记) 周泽 (第 28b 页)
 牟融为司农称为名卿(东观汉记云牟融字/子晏为大司农性明)
(远称为/名卿) 执宪御下举正非法(又云 樊准
(第 16b 页)
幼陵
为御/史中丞执宪御下举正)
(非法百姓/官僚震慄) 袁安名重朝廷(后汉袁安为河南尹在职/十年京师肃然 (第 16b 页)
崔瑗同好更相推荐章荐马融文云奕世不刋之文断
金之良佐 增玉海曰后汉庞参字仲达为左校令先
零反 御史中丞樊准
荐参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原
续汉书曰虞诩以左雄有忠节上疏荐之曰伏见议郎
左雄数上封事实有王臣蹇蹇之节 (第 7b 页)
 增建武七年朱浮以国学既兴宜广博士之选上书
曰先建大学造立横舍车驾亲临观飨旧事策试博士
必广求详选惟贤是登 十九年拜桓荣为博士车驾
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辨明经义有
蕴藉特加赏赐又诏诸生雅歌击磬尽日乃罢  樊准
上疏曰光武受命中兴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孝明垂情 (第 14b 页)
 通一经者复(又儒林传序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 原所在为驾(又/平)
(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纪天文历算钟律小学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所在为驾一封)
(轺传遣诣京师至者数百人/注云以一马驾轺车而乘传) 增未下车而先访(后汉/儒林)
(传序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 扶进微学(又章/帝纪)
(诏曰三代导人教学为本汉承暴秦褒显儒术建/立五经为置博士所以扶进微学尊广道艺也) 原
儒艺有六(周礼郑注/详儒术一) 桓君大小学(桓荣桓郁/详校书) 增妙

简其𨕖(后汉儒林传序 樊准
徐防言儒职多非其人于/是制诏公卿妙简其𨕖三署郎能通经术者皆)
(得察/举) 儒家文林(又崔骃传赞崔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