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蜀志馀论
陈志曹公征荆州刘琮迎降诸葛亮劝攻琮荆州可有
先主曰吾不忍也夫跨有荆益乃隆中之本计而以当

日事势揆之恐诸葛公未必出此是时曹操巳在宛军
势甚盛先主以羁旅之众乘隙以攻人之国纵琮可取
操其可禦乎先主之欲南据江陵人众数万操以五千
骑追之不战而败至弃妻子而走其不能拒操也决矣
孔衍汉魏春秋或说备劫刘琮得荆州人士南据江陵
而不言诸葛公之计其语为是通鉴尽载其语而不从
陈志然参用陈志二语谓攻刘琮荆州可有据孔衍书
或说乃劫刘琮得荆州人士南据江陵耳非攻琮遂能

奄有荆州也朱子论此谓先主不攻刘琮而取 刘璋

经权俱失先主之取 (第 28b 页)
刘璋
自非是乃出于不得己之计
若不攻刘琮则固未为失也此亦朱子未定之论耳
  吴志馀论
潘浚傅刘备领荆州以浚 (第 28b 页)
无几人。忠魂义骨与尘埃同殁,何可胜数?岂不重可叹哉?
陈氏曰:志巴蜀地理、风俗、人物及公孙述、刘焉、 刘璋
先后主,以及李特等事迹,末卷为序志。云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

《九州春秋》九卷。
陈氏曰:晋司马
熊氏      淦应龙妻黄氏
  朱元初妻吕氏      王良卿妻孙氏
  夏钺妻李氏        刘璋
妻郑氏
  周智先妻徐氏〈熊氏附〉 程志浃妻谢氏
  桂枝杨妻曾氏      丁以爵妻丘氏
  王标 ……试守,若天果勿祐夏氏,则于我无憾。卒坚守六十馀年,子竟成立,生七孙,钺宗祀赖以不坠,李年八十二终。 刘璋
妻郑氏
按《德安县志》:郑氏,南昌卫郑唐女,邑人 刘璋
妻。年二十四,璋死,遗腹三月,生子春奇,誓死生与共,或讽改节,截发以拒,人遂不复言,年六十二卒。
人,皆云无所睹,林即寝疾五日没无,何徐亦病亡。
《顺德府志》:高节妇,墓在南和县西十里,嘉靖间,知县 刘璋
修。库楼采石村落里人,不知遂以节妇墓碑。舁至县,村民赵进夜,梦节妇,告曰:吾墓碑为县所取,幸为取还。
》:维令监军王含守乐城。
王化
按《华阳国志》:化字伯远,广汉郪人,汉将作大匠王堂后也,祖商字文表, 刘璋
时为蜀太守,父彭,巴郡太守。化少有令望,治《毛诗》、《三礼》、《春秋公羊传》,除阆中令,为政清静,察
可谓万里长城,横断楚塞。不然,五岭之北尽饵于修,蛇势盘地促不足图也。而功大用小,天高路远,社稷虽定于 刘璋,
封侯未施于李广,使慷慨之士长吁,青云,且移军广陵恭挹后命,组练照云楼,船乘风箫,鼓沸而三山动,旌旗扬
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而待旦之时也。岂宜扬旗耀武,骋心舆马之观乎。
《汝南先贤传》: 刘璋
遣法正迎刘备。刘巴谏曰: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巴闭门称疾。
陕西都御史郑时为参政。自内旨廷臣会举吏部右侍郎黎淳、工部右侍郎贾俊,可任户部尚书。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 刘璋
、巡抚大同左佥都御史叶淇,可任户部侍郎。右佥都御史张悦、大理寺少卿可任刑部侍郎。上曰:何轻忽,乃尔其
文元等咸有题请,而浮议蜂起。有力者,百计阻之。成化十年,郡守吴浚稍辟外湖。十七年,御史谢秉中、布政使 刘璋
、按察使杨继宗等清理续占。弘治十二年,御史吴一贯修筑石闸,渐有端绪。正德三年,郡守杨孟瑛锐情恢拓,力
》属广汉。
广汉令 汉旧县,属广汉。宁蜀郡复有此县,未知孰是。
晋兴令 徐志不注置立。

江阳太守  刘璋
分犍为立。中失本土,寄治武阳。领县四,户一千五百二十五,口八千二十七。
江阳令 汉旧县,属犍为。
。按《南和县志》:县治在东西大街北。洪武初,典史李孝源建。成化十八年,知县申隆重修。正德十六年,知县 刘璋
因其狭隘倾废,改建正厅五间,较前倍加弘敞,幕厅在县堂,西库楼在县堂东,戒石亭在甬道中,知县宅在县堂后
先师殿,明伦堂,未就。知县陈世良续修,东为进德
斋,西为修业斋。知县朱锐改建棂星门三坊。正德十六年,知县 刘璋
重修两庑、两斋、四联、号楼,开右庠门以与左对,俱撤故鼎新。万历十四年,知县郑懋洵极力展修,增两号三十
急递铺五 曰总铺 阎李 大赵 河头大贤
《府志》未详。按《南和县志》:总铺在县治大门外,迤西阎里铺,在县东十里。大赵铺在县东二十里,河头郭铺在县西十里,大贤铺在县西二十里。以上俱有邮亭,房屋周垣。正德十六年,知县 刘璋
重修。
驿马原额十二匹,额徵驿站工料银二千三十四两七钱三分六釐,遇闰加银八十四两七钱八分七毫。内协济
布政分司 在府治西南。
西为按察司 久废。
中为兵备分司 久废。
直隶归德卫 在府治西,正德初指挥 刘璋
建,赵金继修。
卫经历司 在正厅东。
镇抚司 在正厅西。
商丘县治 在府治西南,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县
寺。
老儿泉堰 在县樵峪口。
扬其堰 在县荆子堡。
白浪堰 在县白浪河。
蒿坪堰 在县以上五堰,参政 刘璋
修。
全家堰 在县全家湾。
韩家堰 在县东平头。
周家堰 萧家堰。
黑马堰 在县鸡祥寺。
望苟堰 李
化增修。
文庙 崇祯间,知县孔汝孝重修大殿。
明伦堂 明知县刘名世重修。
启圣祠 明嘉靖十六年,典史 刘璋
创建。明季燬于寇未建。
名宦乡贤二祠 明嘉靖二十年,知县张寅。万历二十八年,知县张应化相继重修。明季
 在州治西,大门一座,二门一座,官厅二座,廒房全。清军厅署 在城隍庙内东,与州相联,明嘉靖元年州同知 刘璋
创建。
请见厅二所 一在南坡下,一在西关外,明嘉靖甲午署州事凤翔府同知彭祥建。
阅防厅一所 在紫微山
状元黄裳墓 在剑津里。
尚书将乐冯梦得墓 在王台驿慈恩寺后。侍郎罗明墓 在宝云山麓。原有司营葬。少保 刘璋
墓 在宝坑桥西。原有司营葬。御史胡琼墓 在剑津南庄。
参政叶宜墓 在仁州延安。
参政黄焯墓 在徐阳街
。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流人归化,徙居二万馀户。
《蜀志·董和传》:和字幼宰, 刘璋
以为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踰
河道赃罚银八万两,与之诏。如议上幸承天至荥泽发行帑银二万两,赈郑钧二州。且曰:能活万人否。赏辽东巡抚 刘璋
、山东巡按乔佑各银帑,仍令以礼奖劳山东。参议高登、佥事张九叙辽东苑马寺,李珣以其赈济。有方全活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