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章草祐因
谓融曰李公之罪成于卿手李公即诛卿何面目见天
下之人乎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冀遂出祐为河间相 杨仁
辟云徒桓虞府掾有宋章者贪奢不法仁终不 (第 2b 页)
   贪纵
汉陈汤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汤明法令善因事为
执纳说多从尝受人金钱作章奏卒以此败
后汉宋章为司徒桓虞掾章贪而不法同府掾 杨仁

不与交言同席
魏丁斐为太祖典军校尉从征吴斐以家牛羸私易官
(第 7a 页)
史失县名)谒府趋步迟缓门亭长谴
堪堪便解印绶去不之官
巴肃察孝廉历慎令贝邱长皆以郡守非其人辞病去 杨仁
为什邡令行兄丧去官
延笃为平阳侯相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 (第 15b 页)
以字行焉终于司空
虞世南叔父寄仕陈为中书侍郎寄无子以世南出继
故字曰伯施位至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 杨仁
恭本名纶后为雒州都督老病乞骸以特进归第
李靖本名药师官至仆射进封卫国公 (第 2b 页)
子也玉从少帝北迁虏伪命为太子
少保至周太祖广顺二年杰自幽州不告父而亡归玉
惧虏谴责寻以忧恚卒于蕃中 杨仁
泽前为鄜州三川县主簿仁泽在父忧制内求官
为大理寺所奏详断官大理正韩保裔与详覆官刑部
员外郎李知损断曰 (第 15b 页)
伏以 杨仁
泽父丧未满释服求官
人子何堪违律如此宜从追毁以赎典刑馀望依大理 (第 15b 页)
之事有死而已梵驰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杜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
(亦嘉其持重称善良久之益部耆旧傅曰 杨仁
(第 16a 页)
文义/
明帝引见问当代政治 事仁对上大奇之拜仁侍御)
(史明帝崩是时诸马贵盛各争入宫仁披甲持戟遮敕/宫门不 (第 16a 页)
  锦衣卫二
增焚书灭迹 负上出火(明献徵录云朱骥擢指挥佥/事佐理卫事有卫卒以妖书)
(首告希重赏者骥斥曰此妄耳取书焚之以灭其迹卫/又云陆炳从世宗幸承天至卫辉行宫失火仓卒侍)
(无在者独炳身负上出火中上/识其姓名即拜都指挥掌卫事) 忠勤恭慎 从容赞
(又云朱希孝为都指挥使管卫事世宗性英察虽朝/御稀阔而群情罔不照悉希孝忠勤恭慎受命督捕)
(校卒无敢希功者言又云周瓒以都指挥充漕运参将/感上知遇事有当 从容赞画输挽有法是以粮无挂)

(欠官多/馀羡) 异域三十年 锦衣一片地(又曰孙忠奉使/朝鲜往返数四)
(适也先毁盟遂劫去至大金山柳园县后随英宗还京/身使异域三十馀年 又云 杨仁
悫任锦衣百户务为)
(宽平辄戒其下曰慎之毋令西曹郎/吏腹诽我锦衣一片地有天无日也)
  锦衣卫三
(第 21b 页)
 先识门庭(性理朱子曰张南轩教人必使先察乎义/利之间而后明理居敬以造其极 又李)
(果斋曰朱子集小学使学者先正其操履集近/思录使学者先识其门庭羽翼四子以相左右) 为下
学本 自小学始(性理朱子曰自昔圣贤教人之法莫/不使之以孝悌忠信庄敬持养为下)
(学之本践元史萧㪺制行甚高/真履实 教人必自小学始) 德教以传 鸿教不
(刘向建本论今夫辟地植榖以养生送死锐金石杂/草药以攻疾搆宫室以避暑雨累台榭以避润湿入)
(知亲其亲出知尊其君内有男女之别外有朋友之际/此圣人之德教儒者受之传之以教诲于后世 文心)
(雕龙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刋之鸿教也) 原 杨仁
以韩诗 刘 …… (第 22b 页)
昆以施易(后汉书 杨仁
诣京师学韩诗数年归家静居/教授 后汉刘昆字桓公受施氏易教授弟)
(子常五百人王莽时教授不辍每春秋飨 (第 23a 页)

勒门(晏子云景公饮酒移于穰苴家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铺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 续汉)
(书云 杨仁
诏补北宫卫士及帝崩时诸马贵盛/各争欲入宫仁被甲持戟严勒门卫莫敢轻进) 吕布
射戟 王胡持戟(英雄记云 (第 6b 页)
  择交二

增嵇康高士传曰井丹字大春狄道人慱学未尝书刺
候谒人梁松请友丹不肯见后遂隐遁 荀氏家传曰
荀粲简贵不能与常人交接所交者皆一时隽杰粲卒
至葬夕赴者千馀人皆同年名士也哭之感动路人
魏志曰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就刺史温承求
交吴质质辞以疾辽出过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
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多取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
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身为雄士往者将军

称之不辍口今以睚眦之恨反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
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其言复与周平 唐书曰陆龟
蒙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
  择交三
增闭门 异席(续汉书赵典闭门却埽非德不交奢六/帖 杨仁
辟司徒桓虞府椽朱章贪 不)
(法仁终不与/交言同席) 原郭诣仇览 王拒陈遵(后汉书仇览/字季智太学 (第 19b 页)
右署(后汉书百官志右中郎将比二千石夲注曰主丨/丨郎 又 杨仁
传拜什邡令宽惠为政劝课掾史)
(弟子悉令就学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丨丨或贡/于朝注丨丨上司也 宋书百官 (第 12b 页)
  观音尊圣幢 在九里松宝大二年建(舆地碑目)

  梅先生碑 罗隐𨽻书(天下金石志)

  后蜀

  重刻卢播平声诗

  广政五年十月三日 杨仁
煦以旧本重刻(复斋碑录)

  白帝庙碑 (第 28a 页)
  南丰谌氏收山谷草书李太白歌行一卷殆中年笔

也予家藏数卷亦太白诗盖非谪仙妙语不足发龙
蛇飞动之势耳今江西豫章庐陵宜春皆刻山谷真
草惟蜀中刘氏十卷中草圣尤奇实暮年之笔也
跋山谷书文赋云山谷元丰壬戌岁年三十八宰太
和县书陆士衡文赋及半兴尽而止以遗曹仲询仲
询传其孙胜之寻归庐陵士人 杨仁
仁以遗太和严
端礼端礼将刻寘山谷旧治偕万安郭澥求跋语昔
王右军距士衡属耳已重其赋书之唐太宗时独褚 (第 5a 页)
 书 欧阳(歙曹曾陈弇牟长宋登)大夏侯(张驯字子隽)古文(尹敏周防孔僖)
 (杨伦)
 诗 鲁(高诩包咸魏应)(伏恭任末景鸾)(薛汉杜抚召伯春 杨仁
赵晔张康)(谢曼)
 (卿卫宏)
 礼 庆氏(董钧)
 春秋 公羊严氏(丁恭周泽钟兴甄宇子普楼望程 …… (第 17b 页)

评十卷

晋五经音训

儒林传徐邈博涉多闻孝武延儒士谢安举邈补中书
舍人侍西省虽不口传章句然开释 文义
标明指趣撰 (第 33a 页)
龄中书令褚遂良太子左庶子许敬宗掌其事来济
陆元佐刘翼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
玄驭刘胤之 杨仁
卿李延寿张文恭并分功撰录令狐
德棻敬播李安期李怀俨详其条例以臧荣绪晋书为
本为十纪十志七十列传三十载 …… (第 34b 页)


志八十卷长孙无忌令狐德棻顾胤等撰 会要显庆
元年七月三日无忌于志宁崔敦礼令狐德棻李义府
刘胤之 杨仁
卿李延寿张文恭修国史成起义宁尽贞
观末凡八十一卷藏于内府 通鉴咸亨四年三月丙
申诏刘仁轨等改修国史以 (第 48a 页)
之氏亦有讹舛

唐姓氏录 勋格

高士廉传高宗时许敬宗以氏族志不叙武后世李义
府耻其家无名更以孔志约 杨仁
卿史玄道吕才等十
二人刋定之裁广类例合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
十七家帝自叙所以然以四后姓酅公介公及三 …… (第 29a 页)
之氏下及两汉人皆
有姓故姓之以国者韩陈许郑鲁卫赵魏为多后曰善
 艺文志姓氏谱二百卷许敬宗李义府孔志约 杨仁

卿史玄道吕才撰 会要显庆四年九月五日(通鉴六月丁卯)
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上亲制序仍自裁其类例凡二
(第 30b 页)

杨仁
上便宜十二事显宗嘉之 左雄掌纳言每有章
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阳嘉元年上言郡国举孝廉请
先诣公府文吏课笺 (第 11b 页)
昱传子德为南阳太守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
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又尊飨国老燕会诸儒宋均
为辰阳长立学校  杨仁
肃宗时为什邡令掾史弟子
悉令就学通经者显之右职或贡之朝 刘梁除北新
城长大作讲舍延聚生徒数百人身执经 (第 48a 页)
龟唐檀杜根高彪(郡举孝廉试经第一)举为郎中江革钟兴 杨仁
张元崔琦徐防桓彬桓典举为郎周嘉雷义举为尚书
侍郎谢夷吾第五访刘宠刘梁刘陶举为令长刘平钟
离意第五伦董 (第 22a 页)
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朝夕受业黄门署学者皆欣欣
羡慕 祭遵传博士范升追称遵曰建为孔子立后奏
置五经大夫  杨仁
传太常上仁经中博士仁自以年
未五十不应旧科上府辞选显宗诏补北宫卫士令(汉旧)
(仪博士限年五十以上)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