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检校国子司业窦蒙注
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自时厥后迭
代沿革朴散务繁流源遂广渐备楷法区别妍蚩洎于
我唐天宝末国有寇难府库倾覆散坠闾阎既而兴复
京都所司徵购得其归者盖寡矣余至德中往往偶见
祛积年之遐想骇此生之新观虽欣鄙夫之幸遇实为
吾君之痛惜恨沉草莽上达无阶因记彼而衒求愿沽
诸而善价然为监临动静公私贸迁徒暂披玩终归他

夫今记前后所亲见者并今朝自武德以来迄于乾元
之始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咸亦书之(周一人史籀秦/一人李斯汉二)
(人蔡邕 杜操
魏五人韦诞虞松司马师司马昭钟会吴/二人皇象贺劭晋六十三人齐献王元帝成帝康帝孝)
(武帝武陵王会稽王杨 …… (第 2a 页)
毁/人终后汉左中郎将今见打本三体石经四纸石既寻)
(其本最稀惟后隽及/光和等碑时时可见)草分章体华启 伯度
时君重而立
名自我行而作故掣波循利创质畜怒 (第 4a 页)
(杜操
(第 4a 页)
伯度
京/兆人终后汉齐)
(祠章帝贵其迹诏/上章表故号章草)魏之仲将奋藻独步或迸泉涌溢或
错玉班赋迹遗情忘 (第 4a 页)
    (之/)
辱告并五纸举体精隽灵奥执玩反覆不能释手虽太
傅之婉媚玩好领军之静逖合绪方之蔑如也昔 杜度

杀字甚安而笔体微瘦崔瑗笔势甚快而结字小疏居
处二者之间亦犹仲尼方于季孟也夫工欲善其事必
先利其器伯喈 (第 4a 页)
   唐蔡希综法书论
余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

邕有篆籀八体之妙云世祖陈侍中景历五伯祖陌蜀
王府记室君知咸能楷𨽻俱为时所重从叔父右卫率
府兵曹参军有邻继丁八体之迹第四兄缑氏主簿希
逸第七兄洛阳尉希寂并深工草𨽻颇为当代所称也
周宣王史籀作大篆秦始皇程邈改为𨽻书东汉上谷
王次仲以𨽻书改为楷法仲之以楷法变为八分其后
继迹者伯喈得其极元常或其亚草圣始自楚屈原章
草兴于汉章帝楷𨽻则曹喜师宜古梁鹄皇象罗景赵

嗣邯郸淳胡昭 杜度
穷草法则崔瑗崔寔张芝张昶索
靖卫瓘卫恒羲献宋齐之间王僧虔羊欣李镇东萧子
云萧思话陶𨼆居永禅师唐初房 (第 7b 页)
(徐锴曰书于殳也殳/觚随其势四面书之)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徐锴曰/案书传)
(多云张芝作草书而云齐相 杜操
作据说文则张芝之/前已有矣萧子良云藁书者董仲舒欲言灾异属藁草)
(未上即为藁书藁草之初也史记上官夺屈 (第 6a 页)
   唐怀素上人自叙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然恨未能
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
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漏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
略无稽滞鱼笺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怪焉颜
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末行又以尚

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故叙之曰开
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槩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
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吏部侍郎韦公陟睹其笔力
称以有神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兼
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引卷轴夫草藁之作起于汉
杜度
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
虞陆相承口谈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恣性颠
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 (第 5b 页)
   中卷秦汉五十九人
李斯   程邈   胡敬叔  赵高
司马相如 张敞   严延年  汉元帝
史游   刘向   孔光   爰礼

扬雄   陈遵   杜林   刘睦
卫宏   刘当   曹喜    杜度
王次仲  班固   徐干   贾逵
贾鲂   尤姬   许慎   崔瑗
唐宗   曹寿   崔寔   (第 15b 页)
    程高     涪翁

    沈建     张伯祖
     杜度     
卫沈
    华佗     李当之
    吴普     樊阿
    封君达    韩康
     (第 4b 页)
   张伯祖
张伯祖南阳人也志性沈简笃好方术诊处精审疗皆十
全为当时所重同郡张仲景异而师之因有大誉(出张仲景/方序论)
    杜度
(第 14a 页)
杜度
不知何许人也仲景弟子识见宏敏器宇冲深淡
于骄矜尚于救济事仲景多获禁方遂为名医(出仲/景方)
   卫 (第 14a 页)
二年之长安岁在壬子寔困敦也(并文/选) 人皆信退之
讳辩称 杜度
以杜恕笃论求之乃知 (第 12a 页)
杜操
(第 12a 页)
伯度
泗州
大圣传云和尚何国人也又谓莫知所从来云不知何
国人也以隋书西域传观之乃有何国 观后汉礼仪
志上陵 (第 12a 页)
  得筋得肉
汉张芝字伯英善草书论者谓卫瓘得伯英筋索靖得
伯英肉

  草贤
后汉崔瑗字子玉安平人曾祖蒙父骃子玉官至济北
相文章盖世善章草书师于 杜度
媚趣过之点画精微
神变无碍利金百鍊美玉天姿可谓冰寒于水也袁昂
云如危峰阻石孤松一枝王隐谓之草贤
   (第 17b 页)
  魏初作府兵八柱国掌之侯莫陈崇其一也侯莫陈三
字姓崇其名也赵宋有侯莫陈利用盖其后裔今读者
以侯莫为一人陈利用为一人非也又五代北朝人有
三字姓侯莫陈阿史那潜夫论中国亦有白巴公氏慎

往年在史馆有湖广土官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进贡
水尽源通塔平盖六字地名有同列疑为三地名添之
云三长官司予取大明官制证之曰此一处非三地同
列笑曰楚蜀人近蛮夷故宜知之我内地人不知也予
戏应之曰司马迁西南夷传班固匈奴传叙外域如指
掌班马亦南蛮耶

  余少时父师命读韩文讳辩其曰周之时有骐期汉之
时有 杜度
余问曰何不云春秋有众仲战国有骑期自 (第 2a 页)
今思之众仲实姓名同音又显在春秋左传文公偶思
之未及尔按庾肩吾书品 杜操
字伯度

  司马长卿慕蔺相如故名相如元任明自比荀文若故
曰荀彧

  谢庄以风月景山水名五子飏朏颢 (第 2b 页)
留邯郸淳为魏临淄侯文学得次仲法名在鹄后
毛弘鹄弟子今秘书八分皆传弘法又有左子邑与淳
小异亦有名
京兆 杜度
为魏齐相始有草名 …… (第 9b 页)
方之蔑如也昔 杜度
杀字甚安而笔体微瘦崔瑗笔势
甚快而结字小疏居处二者之间亦犹仲尼方于季孟
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伯喈 …… (第 18b 页)
  孔光   爰礼
   扬雄   陈遵   杜林
   刘睦   卫宠   刘党
   曹喜    杜度   
王次仲
   班固   徐干   贾鲂 (第 21b 页)
多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隶
书今时正书是也草势起于汉时解散隶法用以赴急
本因草创之义故曰草书建初中京兆 杜操
始以善草 …… (第 25b 页)
莫二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若孔门以书三子入室矣允
为上之上
   崔瑗(子玉/)     杜度(伯度/)
   师宜官     张昶(文舒/)
   王献之(子敬/)
    右五人上之中
论曰崔子玉擅名 (第 27b 页)
莫二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若孔门以书三子入室矣允
为上之上
   崔瑗(子玉/)    杜度 (伯度/
)
   师宜官     张昶(文舒/)
   王献之(子敬/)
    右五人上之中
论曰崔子玉擅 (第 27b 页)
名北中迹罕南度世有得其摹者王子
敬见之称美以为功类伯英 杜度
滥觞于草书取奇于 (第 27b 页)
其象盖无其迹中
估乃旷世奇迹可贵可重有购求者宜悬之千金或时
不尚书薰莸同器假如委诸衢路犹可字偿千金其
崔瑗可与伯英价等然志乃尤古力亦微大惟妍媚
不逮于张芝卫瓘可与张为弟索靖则雄逸过之且如
右军真书妙极又 (第 3a 页)
   检校国子司业窦蒙注定
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自时厥后迭
代沿革朴散务繁源流遂广渐备楷法区别妍蚩洎于
我唐天宝末国有寇难府库倾覆散坠闾阎而兴复京

都所司徵购得其归者盖寡矣余至德中往往偶见袪
积年之遐想该此生之新观虽欣鄙夫之幸遇实为吾
君之痛惜恨沉草莽上达无阶因记彼而固求愿沽诸
而善价然为监临动静公私贸迁徒暂披玩终归他室
今记前后所亲见者并今朝自武德以来迄于乾元之
始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咸亦书之(周一人史籀秦一/人李斯汉二人蔡)
(邕 杜操
魏五人韦诞虞松司马师司马昭钟会吴二人/皇象贺邵晋六十三人齐献王元帝成帝康帝孝武帝)
(武陵王会稽王杨 …… (第 1b 页)
(石既寻毁其本最稀惟棱/隽及光和等碑时时可见)草分章体肇起 伯度
时君重
而立名自我存而作故掣波循利创质畜怒 (第 4a 页)
(杜操
(第 4a 页)
伯/度
京兆人)
(终后汉齐相章帝贵其迹诏上章/表故号章草今见章草书五行)魏之仲将奋藻独步
或迸泉涌溢或错玉 (第 4a 页)
世方传
   章草
案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卫恒李诞并云汉初
而有草法不知其谁萧子良云章草者汉齐相 杜操

变藁法非也王愔云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𨽻
体粗书之汉俗简堕渐以行之是也此乃存字之梗槩 (第 12b 页)
损𨽻之规矩纵任奔逸赴俗急就因草创之义谓之草
书惟君长告令臣下则可后汉北海敬王刘穆善草书
光武器之明帝为太子尤见亲幸甚爱其法及穆临病
明帝令为草书尺牍十馀首此其创开草书之善也至
建初中 杜度
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
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
章草惟张伯英造其极焉韦 …… (第 13a 页)
有秦篆分别而有大小之名魏
晋之时名流君子一槩呼为草惟知音者乃能辨焉章
草即𨽻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案 杜度
在史游后一
百馀年即解散𨽻体明是史游创焉史游即章草之祖

赞曰史游制草始务急就婉若回鸾撄如舞袖迟 …… (第 14a 页)
   草书
案草书者后汉徵士张伯英之所造也梁武帝草书状
曰蔡邕云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傅望烽走驿以
篆𨽻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余
疑不然创制之始其间者鲜且此书之约略既是苍黄
之世何粗鲁而能识之又云杜氏之变𨽻亦由程氏之
改篆其先出自杜氏以张为祖以卫为父索为伯叔二
王为兄弟薄为庶息羊为仆𨽻者怀瓘以为诸侯争长

之日则小篆及楷𨽻未生何但于草蔡公不宜至此诚
恐后诬案 杜度
汉章帝时人元帝朝史游已作草又评
羊薄等未曰知书也欧阳询与杨驸马书章草千文批
后云张芝草圣皇象八绝并是 …… (第 17b 页)
偃窃而奏之并是
也如淳曰所作起草为藁姚察曰草犹粗也粗书为本
曰藁盖草书之文祖出于此草书之先因于起草自
妙于章草崔瑗崔寔父子继能罗晖赵袭亦法此艺 (第 18a 页)
   张芝

  章草八人
   张芝     杜度    
崔瑗
   索靖    卫瓘    王羲之
   王献之   皇象
  飞白三人
   蔡邕     …… (第 2b 页)
   王愔
右包罗古今不越三品工拙伦次迨至数百且妙之企

神非徒步骤能之仰妙又甚规随每一书之中优劣为
次一品之内复有兼并至如神品则李斯 杜度
崔瑗皇
象卫瓘索靖各惟得其一史籀蔡邕钟繇得其二张芝
得其三逸少子敬并各得其五考多之类少妙之况神
又上 …… (第 9a 页)
氏之璧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今泰山峄山秦望
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代之法式斯小篆
入神大篆入妙也 后汉杜度
(第 10b 页)
伯度
京兆杜陵人御史大夫延年曾孙章 …… (第 10b 页)
转精其巧可谓草圣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张
芝自谓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诚则尊师之辞
亦其心肺间语伯英损益 伯度
章草亦犹逸少增减元
常真书虽润色精于断割意则美矣至若高深之意质
素之风俱不及其师也然各为今古之独步萧 …… (第 11a 页)
夲名操为魏武帝讳改为度非也案蔡邕劝学篇云齐
杜度
美守名篇汉中郎不应预为武帝讳也
崔瑗字子玉安平人曾祖蒙父骃子玉官至济北相文
章盖世善章草师于 (第 11b 页)
杜度
点画之间莫不调畅伯英祖
述之其骨力精熟过之也索靖乃越制特立风神凛然
其雄勇过之也以此有谢于张索(一夲 (第 11b 页)
云师于 杜度
媚/趣过之点画精微神)
(变无碍利金百鍊美玉/天姿可谓冰寒于水也)袁昂云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
王隐谓之 …… (第 11b 页)
学好古经明行修朝廷以有道
徵不就故时称张有道实避世洁白之士也好书凡家
之衣帛皆书而后练尤善章草书出诸 杜度
崔瑗云龙
骧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为今草天纵尤异率意超旷无
惜是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至 …… (第 12a 页)

碑称此为最太和四年薨八十矣元常𨽻行入神八分
入妙
吴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也官至侍中工章草师于 杜度
先是有张子并于时有陈良辅并称能书然陈恨
瘦张恨峻休明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与严武等称八绝 (第 14a 页)
杜度
激洪波于后群能间出角立挺拔或秘象天府
或藏器竹帛虽经千载历久弥珍并可耀乎祖先荣及
昆裔使夫学者发色开 …… (第 15a 页)
逸极致高深则 伯度
第一若章则劲骨天纵草则变化
无方则伯英第一其间备精诸体唯独右军次至大令
然子敬可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逸 (第 17b 页)
  章帝书
要录谓章草本汉章帝书也今官帖有海咸河淡其书
为后世章草宗其取名如此以书考之非也此书本章
奏所用以便急速惟君长告令用之臣下则不得建初
杜伯度
善草见称于时章帝诏使草书上奏然则章
奏用草寔自章帝时不可谓因章帝名书也元帝世史 (第 4a 页)
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书之其后用于章奏尔萧子良
不知其初乃谓 杜操
始变字法谓之章草然 (第 4b 页)
伯度
在史
游后实二百年矣不可谓其书始于操也
  窆石铭
元祐二年永城下得石如丰碑其上刻铭曰沛国临濉
时窆 (第 4b 页)
  草书叙论
篆𨽻之作古矣至汉章帝时乃变而为草骎骎至两晋
王氏羲献父子遂进于妙汉如蔡邕亦一时号为子墨
卿也稽考古今法书而独以草书为秦苦篆𨽻之难不
能投速故作草书是不知 杜度
倡之于汉而张芝皇象
皆卓卓表见于时崔瑗崔寔罗晖赵袭各以草书得名 …… (第 1a 页)
  王 浑
    王 戎
张芝字伯英燉煌人也趣造高尚学古不群朝廷以有
道诏不起故时称张有道初师崔瑗 杜度
作章草遂擅
出蓝之誉后乃脱落旧习刱立规范未尝少去笔砚家
有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临池作字池水尽黑每作楷字 …… (第 3a 页)
    鹞雀赋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少孤依从父玄玄䘚亮
躬耕南阳高卧不仕蜀先主三往见然后起先主喜而
谓其臣曰吾之得亮犹鱼之得水也其王霸之略皆先

定于胸中卒如所期尝自比管仲乐毅识者许之善画
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有创
物之智出于意匠为木牛流马皆足以惊世绝俗而八
阵图咸得其要以是心画之妙可以不学而能盖绪馀
以及于此耳仕蜀位至丞相今御府所藏草书一
    远涉帖
皇象字休明广陵人官至侍中工八分篆草初学于
作章草文而不华质而不野沈著痛快世以书圣称 …… (第 5a 页)
    闻时帖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汉 杜度
六世孙初尚文帝
妹高陆公主起家拜尚书郎预博学多通明于治忽朝
野称美号为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后迁镇南将军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