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稚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补)为设几杖(后汉郑/玄传云)
(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 李育
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瑰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
(学遂明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 (第 10a 页)
力教之有起者即白之附)
容讽议(文士传云张衡拜侍中恒居/帷幄从容讽议拾遗左右)问事辄对(东观汉/记 李育)

(
为侍中时章帝西谒园陵育陪乘问旧事育辄对由是/见重也案育尝读左氏传虽乐文采然谓不得圣人深)
(意以为前 …… (第 3b 页)
(鸿胪主苏/岭之祀也)西谒陪乘(东观汉记 李育
见上)南郊参乘(谢后汉书刘/陵字孟高为)
(侍中车驾南/郊陵参乘)冯鲂三世(东观汉记曰冯鲂父子兄/弟 (第 6b 页)
饼家)左氏膏盲(后汉书何休传云休/以春秋駮汉事六百)
(馀条妙得公羊本意休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 李育
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盲榖梁废疾补)
(案郑玄传云玄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 (第 11a 页)
   著述十七
沉郁之思(刘歆与扬雄书云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成此书)研精覃思(孔/安)

(国尚书序云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学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约文申义敷畅厥旨庶)
(几有补于/将来补)覃思不窥门(后汉书云何休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
(及者以列卿子诏拜郎中非其好也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休坐废)
(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又以春)
(秋駮汉事六百馀条妙得公羊本意休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 李育
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
(肓谷梁废疾补案前汉董仲舒传/云仲舒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附)覃思以终业( (第 1b 页)
屏蔽一撤相
随为系虏耳
述骑都尉平陵人荆邯见东方渐平兵且西向说述曰
(至/)冀有大利 邯策之晚矣此在 李育
未败之时可以
耀武广境耳
遇更始政乱复失天下(至/)以争天命 公孙欲用蜀以 (第 2a 页)
往告鲔鲔乃面缚与彭俱诣
河阳帝即解其缚拜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
建武八年彭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公孙述将 李育
守上邽盖延耿弇围之敕彭曰两城若下
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
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第 15b 页)
自高诩包咸魏应伏恭任宋景鸾
薛汉杜墲召驯杨仁赵晔卫宏则言诗董钧则言礼自
丁恭周泽钟兴甄宇楼望程曾张元 李育
何休服虔谢
该言春秋许谨则五经无双蔡元则学通五经 樊脩
删定公羊严氏春秋章句世号樊侯学前汉艺文志云 …… (第 7a 页)

颂诔七首传于世 董钧习庆氏礼永平中为博士时
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
见从用  李育
习公羊春秋尝读左氏传虽乐文采然
谓不得圣人深意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 何休作公
羊解诂以春秋駮汉事六百馀 (第 9b 页)
 子王仲孙梁鸿六贤图像赞其高行

六子(班固奏记东平王苍曰/此六子皆有殊行绝才)
 桓梁 晋冯  李育
 郭基 王雍 殷肃
二子孝养(后/汉)
 毛义 薛包
三人之让(苏颖滨云东汉之末三人非有先君之命嫡 (第 21b 页)
氏膏)
(肓榖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 (李育
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瑰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董卓被诛蔡中郎适在司徒王允 (第 3a 页)
 皆高士又皆易姓(始皆庄姓避/讳易严见传)皆二名(君平一名尊/子陵一名允)
 (亦见/传中)两樊崇俱贼帅一赤眉一尤来两 李育
俱贼将
 一王郎一公孙又皆一归附一灭亡唐两李光进一
 光弼弟一光颜兄皆为将皆假节皆兄弟有战功又 (第 10a 页)
  王 临三
   王 吉六  王 宗二  王 利二
   郭 宪二  樊 崇二  杨 宝四
    李 育
五  刘 宠四  王 琳二
   李 通七  王 霸三  张 玄五
   刘 炳三  方 望二  李 (第 4b 页)
 氏义号通儒官尚书令

元魏 李育
为相州防城别将以拒葛荣之勋赐爵赵郡
 公金紫光禄大夫
宋李育吴人字仲蒙刘子威燕语载其飞骑篇一诗而
  (第 24b 页)
惜其湮没及阅宋文鉴有 李育
为邠州观察推官诰
 除著作佐郎者疑即此人
  刘宠四
章帝时刘宠即帝长子伉之子也嗣封千乘王永元七
  (第 24b 页)
 张邈(海内严恪/张孟卓) 度尚(海内清明/度博平) (后汉书无刘/翊有刘儒)

   六子
桓梁 晋冯  李育
 郭基 王雍 殷肃 (班固奏/记东平)
(王苍曰此六子/皆有殊行绝才)
   二烈士
臧洪 陈容
  (第 12b 页)
成者也在三之义师居一焉道丧已来斯废
久矣然何常之有小子勉旃翔而后集文中子于是有
四方之志盖受书于东海 李育
学诗于会稽夏琠问礼
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不
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仁寿三年文中子冠 (第 10a 页)
闻之怒以谴汉曰城降三日吏人服从一旦放兵纵火/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乃下诏慰之其忠节志义之士)
(并蒙旌显 李育
以有才干擢用之于是西土感悦莫不其/归心焉范晔曰昔赵佗自王番禺公孙亦窃帝蜀汉推) (第 5b 页)
扁鹊善医战国时有秦越人号扁鹊亦善医
汉两严尊一字君平一字子陵皆高士皆易姓两樊崇
俱贼帅一赤眉一尤来两 李育
俱贼将一王郎一公孙
又皆一归附一灭亡唐两李光进一光弼弟一光颜兄
皆为将皆假节皆兄弟有战功皆名为兄弟所 (第 4b 页)
会京师诸儒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使应专掌难问,侍中淳于恭奏之,帝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 按《儒林 李育
传》:育字元春,建初元年,拜博士。四年,诏与诸儒论五经于白虎观。育以公羊义难,贾逵往返皆有理證,最为
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建初四年诏诸儒诣北虎观讲五经同异杨终以春秋与选 李育
以公羊辨难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诏诸儒会白虎观讲五经同异。 按《杨终传》:博士赵博、校书郎班固、贾逵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乃得与于白虎观焉。 按《儒林 李育
传》:建初四年,诏与诸儒论五经于白虎观,育以公羊义难贾逵,往反皆有理證,最为通儒。
建初八年诏诸儒各
石经书:《公羊传》皆无经文。东汉何休,字卲公,作《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与其师博士羊弼追 李育
之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元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
学,安乐为春秋颜氏学,又瑕丘江公传谷梁春秋,三家皆立博士。梁太傅贾谊为春秋左氏传训诂,授赵人贯公。 李育
字元春,扶风漆人也。少习公羊春秋。沈思专精,博览书传,知名太学,深为同郡班固所重。固奏记荐育于骠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