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醫家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才具大于张德远而声誉不及德远陈寿翁
学力深于吴草庐而声誉不及草庐赵仁甫行谊高于
许平仲而声誉不及平仲 黄楚望
机悟过于刘青田而 (第 21b 页)
   褚澄善医
南史曰褚澄善医术建元中为吴郡太守百姓李道念
以公事到郡澄见谓汝有重病答曰旧有冷病至今五

年众医不差澄为诊谓曰汝病非冷非热当是食白瀹
鸡子过多所致令取蒜一升煮服仍吐一物如涎裹之
动开看是鸡雏羽翅爪距贝足能行走澄曰此未尽更
服所馀药又吐得如向者鸡十三头而病都差当时称

   唐与正治疾
唐与正少年得脉法于临安医者 黄泽
继又得药法于
太学生夏德懋所召紫霞仙遇人有奇疾多以意治其 (第 28b 页)
  天时
唐武德中突厥入原州太宗率兵拒之值雨连月太宗
召诸将谓之曰虏控弦鸣镝弓马是凭今雨连时弧矢
俱敝突厥人众如鸟杀羽我屋宿火食枪槊犀利料我
之逸揣敌之劳此而不乘夫复何待今先以劲兵乱其

阵突骑蹑其后虏进不相逊退不相救纵不尽擒必获
十八九此晓兵者所解因潜师夜出冒雨而进丑徒惊
骇请和而去
张公谨副李靖经略突厥因言突厥可取之状曰颉利
纵欲肆情穷凶极暴塞地霜早糇粮乏绝若师出塞垣
自然有应者太宗深纳之果破定襄败颉利
五代梁将刘鄩趋 黄泽
关路归后唐庄宗遣兵追之时
霖雨积旬鄩倍道兼行皆腹疾足肿颠坠岩坂陷于泥 (第 74b 页)
虚设于高冈之上晋人疑有伏兵遂不敢追
时服其谋
刘鄩拒晋以晋兵尽在魏州晋阳必虚欲以奇计取之
乃潜引兵自 黄泽
西去晋人怪鄩军数日不出寂无声
迹遣骑觇之无斥候者城中亦无烟火但鸟止于垒上
时见旗帜循堞往来晋王曰我闻 …… (第 22a 页)
更使觇之乃縳旗于刍偶之上使驴负之循堞
而行得城中羸老者诘之云军去已二日矣既而有人
自邺至者言鄩军已趣 黄泽
晋王发骑追之
时江南东道转运副使曾升奏访闻方腊贼徒虽多全
少器械惟以人众为技本路所遣官兵各持器械而贼 (第 22b 页)
旗帜婴城不息问城中羸老者曰军去已二日矣果私
黄泽
欲寇大原以霖潦不克进其计谋如是
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天成初桂州
节度观察使马尔即湖南马殷 (第 12a 页)
  馀甘子
生戎泸等州山树大叶细似槐实若李而小咀之前苦
后歆歆有味故号为馀甘核有棱或六或七解硫黄毒

即本草所谓庵摩勒者
黄葩翠叶圆实而泽咀久还甘或号庵勒
  金星草
生峨眉青城山叶似萱草其背有双点行相偶 黄泽

金星人号金星草亦云金钏草皆以肖似取之今医家
以傅疽创甚良
长叶丛生背点星布高医近识傅疽可愈
   (第 67a 页)
  洪水
洪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又东过内黄县南为白

沟屈从县东北与洹水合又东北过馆陶县北又东北
过清渊县西又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又东北过东
武城县西又北过广川县东又东过脩县南又东北过
东光县西又东北过南皮县西又东北径浮阳县西又
东北过濊邑北又东北过乡邑南又东北径穷河邑南
又东北过漂榆邑入于海
  荡水
荡水出河内荡阴县西山东又东北至内黄县入于


  洹水
洹水出上党泫氏县东过隆虑县北又东北出山径邺
县南又东过内黄县北东入于白沟
  浊漳水
浊漳 (第 84b 页)
 朱文公谓左氏乃左史倚相之后故其书说楚事为
 详(郑渔仲云左/氏世为楚史)司马公谓左氏欲传春秋先作国语
 国语之文不及传之精也(若璩按 黄楚望
书出极辨/以左氏为楚人之非盖均) (第 51b 页)
赵秉文之辈,以经术显。元则郝经、许衡、吴澄、齐履谦、元明善、黄溍、吴莱、金履祥、许谦、陈栎、胡一桂、 黄泽
、吴师道之属,几于接踵欧曾,嗣音濂洛矣。虽片简只字,所当珍惜,而不可失者也。可无稽乎。窃不自揆,乃取 ……周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 又《周易启蒙翼传》三卷,《外篇》一卷, 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  黄泽《
易经解》, 又《十翼举要》, 又《周易辨忘》, 又《象略辨同论》, 又《易学滥觞》, 郑滁孙《大易法 ……卷,一作敬铉。 《春秋宪章》 吴莱《春秋世变图》二卷,又《春秋传授谱》一卷, 胡炳文《春秋集解》,  黄泽《
春秋经解》, 又《三传义例考》, 又《笔削本旨》, 又《元年春王正月辨》, 又《诸侯娶女立子通考》, ……卷, 又《仪礼逸经》八篇,《仪礼传》十五卷,又《三礼序录》, 吴当《周礼纂言》, 陈栎《礼记集义》, 黄泽《
三礼祭祀述略》, 又《殷周诸侯禘祫考》, 又《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 萧𣂏《三礼说》, 韩性《礼记 ……姚枢、窦默、王鹗、杨果等纂进。 余阙《五经传注》, 李好文《端本堂经训要义》十一卷,张䇓《经说》,  黄泽《
六经补注》, 又《翼经罪言》, 牟应龙《五经音考》, 赡思《五经思问》, 杜本《四经表义》,杨维桢《
曰《皇明宝训》。嗣后凡有政迹,史官日记录之,随类增入焉。
《朱升传》:升,少师同里陈栎,复往学于九江 黄泽。
归,读书紫阳祠中,举元乡荐。会蕲黄盗起,隐居石门,覃思著书,数避兵逋窜,未尝一日废。《刘仲质传》:仲
选注》康成说,往往散见朱子发郭子和丁易。东吴幼清及道者流《周易钩深图》等,世多传有其书,皆得失参半。 黄楚望
最后出,最以象学,自名其言曰:古者占筮书,即卦爻,取物类象,悬虚其义,以断吉凶。上古圣神所为自然之理也。立辞者,时取以明教,九簭法亡,簭人所掌者,不复可见,而象义遂不可复通。如 楚望
言,是古未尝无类例矣。今沿辞而求翼说广,八卦之象具在,在学者引信触类耳。双湖胡氏乃云:孔子取八卦象,有括文王周公彖爻例者,有自括大象例者,又有于说卦别取者。胡氏于象,岂可谓会通于簭人所掌之遗乎。若 楚望
象外之象,窃意谓阴阳盛衰,即所乘而生大业者。本无言之易,盖今象之源,亦时露其微,不欲比同而语,使读者
,以经学教授宣歙间,学者称为环谷先生。

赵汸《大易文铨》八卷〈存〉。
汸,字子常,休宁人,师事九江 黄泽。
鲍恂《大易举隅》三卷〈存〉。
《浙江通志》:恂,字仲孚,崇德人,徙嘉兴西溪。三领元浙江省试。洪武
《得童仆贞》
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俞氏曰:贞当自为句。《周礼》有所求贞,贞亦古之美辞。或谓此意象也。 黄楚望
谓,象外之象,即此类,它爻亦有同此。
《未济征凶》
未济征凶,利涉大川。居下坎之上,似亦济矣。而又有
,尽力经学。《易》则有《程朱传义音考》。梁寅,结庐石门山。所著有《周易》参议,行于世。
赵汸,闻九江 黄泽
有学行,往从之游,得口授六十四卦大义。
张洪好读书,擢修撰,著《周易会通》诸书,散佚不传。曹端著有《
师之,号双湖先生。所著书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本义启蒙翼传》、《朱子诗传附录纂疏》,并行于世。 黄泽,
字楚望,资州人。生有异质,慨然以明经学道为志。尝梦见夫子,以为适然,既而屡梦见之,最后乃梦夫子手授所
黄泽《春秋解》 卷。按明金九畴序。吾乡赵东山汸著《春秋师说》三卷,其议论之精微,识见之超卓,诚足上翼圣经远迈贤,传为百世不刊之书也。东山于《春秋》多所著述而独此
一书名为师说。夫所谓师说者,其师 楚望黄先生泽
之说也。东山受学于 楚望。
楚望
六经之学无不淹通,东山独得其春秋之传,故于其师之说能备述之甚详且精,即其自为说也。复能破其藩篱,抉其疆奥而仍不悖乎,其师立言之旨甚哉?东山之能述也。而吾因以想见 楚望
之学,其渊微纯粹,又当何如也?述其师之说者如此,使其师之自著其说又可知也。已一日于姻翁程廷光家得而读之,因益叹东山之渊源,信为有自,而 楚望
之视东山真不啻泰山之领群岫也。 楚望
生有异禀慨然以明经学道为志,好为苦思,屡以成疾,疾止,复思久之如有所见。其于名物度数,考覈精审而义理 ……触机而悟矣。又惧学者得于创闻不复致思,故所著多引而不发乃复作易。滥觞春秋指要示人以求端用力之方,然则 楚望
之用力于易与春秋者,其心良苦矣。至其于礼学,则有礼经复古正言其辨。释诸经则有六经补注。其诋排百家,则 ……思之学,推为第一有以哉。吴文正尝观其书,以为平生所见明经士鲜能及者,叹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楚望,
真其人乎? 楚望
雅自慎重,未尝轻与人言。或讽之曰:以君之学自閟如此,宁无不传之惧? 楚望
曰:圣经兴废,上关天运,谓区区人力所能致耶?呜呼! 楚望
之所见如此,则孔子之亲授六经实其精诚之所感召,岂徒托之梦寐杳冥之事哉?我虽不得梦见孔子,今吾读 楚望
书如见 楚望
矣。楚望尝作《思古吟》十章。今吾读楚望书,亦思楚望矣。赵东山可作其能为我于楚望前一通其意乎!则孔子之亲授六经实其精诚之所感召,岂徒托之梦寐杳冥之事哉?我虽不得梦见孔子,今吾读楚望书如见楚望矣。 楚望
尝作《思古吟》十章 楚望
楚望
矣。赵东山可作其 楚望
前一通其意乎!
经世之道可得而明矣,虽然使非孟氏之遗言尚在,则亦安能追求圣人之意于千数百年之上也哉,汸自早岁获闻资中 黄楚望先生
论五经旨要于春秋,以求书法为先,谓有鲁史书法有圣人书法,而妙在学者自思而得之,乃为善也,于是思之者十 ……撰,属辞八篇发其隐蔽传诸同志以俟君子,或有取焉,新安赵汸序。
按经解序东山赵子常先生,元季师事九江, 黄楚望
传春秋之学,著属辞补注,师说三书为三传之学者,尊称之先生复有集传十五卷,先属辞而成者,自序言策书之例 ……宗,其纂辑群言羽翼,往说如环谷之纂疏者,亦有其人,然未有迥然特出,能得知我罪我之义如先生者,先生蚤见 楚望
即告以穷经之要,在乎致思于是深悟,夫鲁史有一定之书法圣经,有笔削之大旨,鲁史亡而圣人所书,遂莫能辨独 ……星矣,奈何习者多忽焉,而弗之察其有致力于此,而发千古不传之秘者,则赵君子常其人乎,子常蚤受春秋于九江 黄先生楚望先生
之志,以六经明晦为己任,其学以积思自悟必得圣人之心为本,尝语于子常曰:有鲁史之春秋则自伯禽至于顷公是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一百九十一卷目录
 春秋部总论九   元黄泽
春秋解〈论因事实以考书法〉
  熊朋来经说〈周正考〉
  史伯璿文集〈三正说 改时改月〉
  程端学春秋本义〈春秋纲领〉
经籍典第一百九十一卷
春秋部总论九 元黄泽
春秋解
论因事实以考书法
春秋以事实为先,以通书法为主,其大要则在考覈,三传以求向上之工,而其脉络则
之奥。尝句读《九经》及《春秋三传》,于其宏纲要领,错简衍文,悉别以铅黄朱墨,意有所明,则表而见之。 黄泽
于名物度数,考覈精审,而义理一宗程、朱,作《春秋经解》。以明书法为主,其大要则在考覈三传,以求向上之
 春秋考 礼辩 卷
俱井研李心传著

孝经图解 四书图解 卷
内丘林起宗著

易春秋二经解 卷
九江 黄泽
著,泽以明经学道为志,尝为景星书院山长。
焦竑经籍志经解
五经通义九卷〈注〉刘向
白虎通六卷〈注〉班 ……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学者其毋忽于斯。宝庆初元冬十二月丁亥,朔临邛魏了翁序。

黄泽六经补注 卷 元黄泽
撰《吴澄序》曰:先圣王之教士也,以《诗》《书》《礼》《乐》为四术,《易》者占筮之𦅸辞,《春秋》者侯 ……哜味其所可取,则于其未精未当者,又岂人人而能推索,其所未至哉!予尝于此重有慨焉,而可与者甚鲜也。蜀儒 黄泽楚望
贫而力学,往年初识之于筠,今年再遇之于江,读《易》《诗》《书》《春秋》及《周官》《礼记》,悉欲为之补 ……,不敢轻肆臆说以相是非,用功深,用意厚,以予所见,明经之士未有能及之者也。晚年见此,宁不为之大快乎! 楚望
不轻以示人,而德化县令王君乃为锓梓以传,予叹美之不足,因以谂于学者,盖于诸经沉潜反覆,然后知其用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