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儒家類
丁未,饶州番阳县进嘉禾,一茎六穗。
英宗至治元年,嘉禾生。
按《元史·英宗本纪》:至治元年十月壬子, 拜住
献嘉禾,两茎同穗。
至治二年,嘉禾生。
按《元史·英宗本纪》:二年八月壬申,蔚州民献嘉禾。
泰定帝泰
果被黜。
《元史·张养浩传》: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 拜住。
拜住
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馀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廷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
驻跸颂         孛术鲁翀
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即位,修明世祖皇帝隆平故事,以故东平忠宪王之孙、司徒忠简王之子 拜住
为丞相中书。至治元年,诏若曰:忠宪弼我世皇,功在社稷,德在生民。其敕词臣即王所有范阳采地朔南康庄碑之
坏民田一千五百馀顷。《元史·英宗本纪》:至治二年,建太祖神御殿于兴教寺。至治三年二月,帝畋于柳林,谓 拜住
曰:近者地方失宁,风雨不时,岂朕行事有缺与。对曰:地震自古有之,陛下自责固宜,良由臣等失职,不能燮理 ……器之五世同居,英宗幸其家,旌异焉。《元史列传》:铁木迭儿取兴教寺后壖园地三十亩。《黄文献公集》:郓王 拜住
薨,晋王入继。逆臣诛弟,奉王像祠于海云寺。
《元史·泰定帝本纪》:泰定元年四月,作昭圣皇后御容殿于普 ……赐之官大乐署丞。延祐中,又进中道外仗图,召见骖龙门下。英宗目上都还,亲祀太室,始服衮冕,命丞相东平王 拜住
取秘书所藏巽初图书,而卤簿大兴,太室改称太庙。凡川蜀江南大木,悉致焉。旗帜之绣绘者,作于闽浙。人马铠
,旧名五华寺,正统七年改建。
《元史·英宗纪》:英宗即位,是年九月,建寿安山寺,给钞千万贯。十月,命 拜住
督造寿安山寺。
《元史本传》:至治元年春,诏建大刹于京西寿安山。锁咬儿哈的迷失与御史观音保、成圭、李 ……园学古录》:宣和手敕一通卷,首题识四字,英宗皇帝御书也。帝以至治三年正月幸五华山,有以此书献者丞相, 拜住
侍侧,就题以赐之。
《黄文献公集》:丞相顺宁忠烈王阿沙不花侍上于五华殿,进寡嗜欲、薄滋味之戒,上嘉其
西,有古碑。
《谷城山房笔》:麈木华、黎佐元大定天下,功冠群臣。其孙安童,年二十馀,为世祖相,安童孙 拜住
为英宗相,皆以忠勤正大为一代名臣。东平,其世封也 拜住
为相,奉命立安童碑于范阳,在今良乡。
《说臆》:琉璃河石桥之右,有铁竿倚焉,自扶阑至水底约长五丈。土
公。
崔思义墓 在县城东北百步,思义官治书御史大夫。
高汉回墓 在县城西百步,汉回官宣政殿大学士。 拜住
墓 在县城西三十里,住官中书右丞相,赠东平忠宪王。
王寿墓 在县城西二十里,寿官大学士,封蓟国公,谥

凉殿 在缙山。元皇庆元年建。
鹿顶殿 元至治元年八月建。春初,英宗幸上都,以亨丽殿卑隘,欲改作。 丞相拜住
曰:陛下初登宝位,不求民瘼,而兴大役,恐妨农失万姓心。乃止,至是复作。
香水园 在隆庆州东北。元仁宗
书过庭墓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黄祊岭上。
迈里古思墓 在蕺山。古思以绍兴录事司官,掌总督越兵,为御史。 拜住
所,杀溺,其首溷中。未死前三日,有星大如盘碗,坠镇越门,化为石。明傅墨卿墓 在承务乡。
曾文清几墓 
按《元史·文宗本纪》不载。 按《通志》:至顺三年,贼寇乾宁西山界。都元帅关关军水尾,失利。汝楫与别将 拜住
击败之。后贼众,汝楫复败,关关不援,遂陷。澄迈王六具亦寇临高,逼南宁界,军判罗伯龙结援兵禦贼,败之。
李泂
按《元史本传》:泂,字溉之,滕州人。生有异质,始从学,即颖悟彊记。作为文辞,如宿习者。姚燧以文章负大名,一见其文,深叹异之,力荐于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未几,以亲老,就养江南。久之,辟中书掾,非其志也。及考除集贤院都事,转太常博士。 拜住
为丞相,闻泂名,擢监修国史长史,历秘书监著作郎、太常礼仪院经历。泰定初,除翰林待制,以亲丧未克葬,辞 ……司业,皆欲有所更张,以副帝意,集力赞其说。有为异论以沮之者,澄投檄去,集亦以病免。未几,除太常博士, 丞相拜住
方为其院使,间从集问礼器祭义甚悉,集为言先王制作,以及古今因革治乱之由, 拜住
叹息,益信儒者有用。朝廷方以科举取士,说者谓治平可力致,集独以谓当治其源。迁集贤修撰。因会议学校,乃 ……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仁宗尝对左右叹曰:儒者皆用矣,惟虞伯生未显擢尔。会晏驾,不及用。英宗即位, 拜住
为相,颇超用贤俊,时集以忧还江南, 拜住
不知也。乃言于上,遣使求之于蜀,不见;求之江西,又不见;集方省墓吴中,使至,受命趋朝,则 拜住
不及见矣。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
台,标外史断肠。只合江州死,一时争传唱之。
《乐府纪闻》:元人小说孛罗有《杏园春》,时诸女鞦韆为戏, 拜住
立马墙头,见之求婚焉。令赋鞦韆寄调《菩萨蛮》,咏莺寄调,《满江红》词意可喜,许之。按安童孙曰: 拜住
延祐中少年平章也。
《尧山堂外纪》:冯海粟。每临文,必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酒酣,伸纸疾书,随数多寡
膳士,弦诵之声遂盛。
史埙为常州路总教,兴教劝学,即郡庠建尊经阁以储书,籍俾学者得以观览。
《元史 拜住
传》: 拜住
每以学校政化大源,似缓实急,而主者不务尽心,遂致废弛,请令内外官议拯治之。《续文献通考》:英宗至治间
宗至治三年,徵赵居信为翰林学士承旨,吴澄为学士,萧㪺为集贤学士。按《元史·英宗本纪》:至治三年正月, 拜住
言:前集贤侍
讲学士赵居信、直学士吴澄,皆有德老儒,请徵用之。帝喜曰:卿言适副朕心,更当搜访山林隐逸
迪后人者,亦斟酌录用,著为常式云。
英宗至治三年,诏访隐逸。
按《元史·英宗本纪》:至治三年春正月, 拜住
言:前集贤侍讲学士赵居信、直学士吴澄,皆有德老儒,请徵用之。帝喜曰:卿言适副朕心,当更搜访山林隐逸之
》:至治三年,授前枢密院副使吴元圭、王约集贤大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韩从益昭文馆大学士,并商议中书省事。 拜住
言:前集贤侍讲学士赵居信、直学士吴澄,皆有德老儒,请徵用之。帝喜曰:卿言适副朕心,更当搜访山林隐逸之
其制,左右榜各三人,皆赐进士及第,馀赐出身有差。科举取士,莫盛于斯。后三年,其制遂罢。
至正二年,赐 拜住
、陈祖仁等进士。
按《元史·顺宗本纪》:二年三月戊寅,亲试进士七十八人,赐 拜住
、陈祖仁及第,其馀出身有差。 按《百官志》:元以科目取士,自延祐至元统凡七科,具见前志。既罢复兴之后,至正二年二月戊寅,廷试举人,赐 拜住
、陈祖仁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差,凡七十有八人。国子生员十有八人:蒙古人六名,从六品出身
田者,吾虽不得而行,而役不可不均也。于是择其部吏之精强者,委之以事,以衢州路经历王仲谦、西安县主簿张 拜住
治金华青田县,叶的颜治武义,永嘉县丞林彬祖治永康,而兰溪州达鲁花赤怯烈失义,乌县达鲁花赤亦怜真,浦江
关,关满经历田,以赐影堂寺院诸王。近臣又有括入白云宗僧田,皆不系州县元额。而《元史》所记赐田大臣,如 拜住
燕帖木儿等诸王,如鲁王雕阿不剌郯王彻彻秃等公主,如鲁国大长公主寺院,如集庆万寿二寺,无不以平江田。而
元史·英宗本纪》:三年二月辛卯,海漕粮至直沽,遣使祀海神天妃。秋七月己酉,减海道岁运粮二十万石。 按 《拜住
传》:三年六月, 拜住
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并铁木迭儿所增江淮粮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