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譜錄類
《天竺灵苑集》三卷采遗一卷
陈氏曰:钱塘僧遵式撰,所谓式忏主者也。

《渚宫集》三卷
陈氏曰:钱塘 僧文莹道温
撰。及识苏子美,尝题其诗后,欲挽致于欧阳永叔,而莹辞不往,老于荆州之金銮,郑毅为作序。

《拣金集》
释惠洪冷斋夜话十卷
按《明毛晋跋》:浮屠之裔,求其籍。籍于述作之林,殆不多见矣。习小说家言者,尤鲜。宋僧自 文莹
而外觉,范洪公亦喜弄此事。洪公自是宗门杰士,盍不守面壁,
祖风往往著书不惮,且有目为文字禅者,何哉?
公佐阙 《淮海乱离记》萧世怡阙 《广陵妖乱志》郑廷诲
卷第四十五

《玉堂杂记》周必大 《玉壶清话》 释文莹 《
道山清话》王炜 《家世旧闻》陆游 《钱氏私志》钱世昭 《潞公私记》文彦博阙 《沔南故事》应思远阙 《
金大定间,元中统四年,僧义显重建,明洪武十五年设僧会司于此。
慈云寺 在县东北三十里,明洪武二十五年 僧道温
重修。
广教寺 在县东四十里,金大定三年僧法净建。
政和寺 在县东北十五里,金大定四年僧子昙建,明成
臣子为心。岂敢伤慈伤爱,谨当日慎。一日戒子戒孙,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乘此而贾祸。圣主万岁,愚臣一心, 僧文莹《
湘山野录》云:唐昭宗以钱武肃平董昌拜为镇海镇东节度使,中书令,赐铁券。罗隐为撰谢表,迨庄宗入洛,又遣
带五湖。钟鸣鼎食于公异卧鼓偃旗。养威蓄锐左武右文。销锋铸镝。社诗尤多。 杨徽之诗。太宗写其警句屏上。 僧文莹
云。必以天地浩露。涤笔于冰瓯雪盘中。方与此诗相副 寒山诗。涉猎广慱。非但释子语。楚辞尤超出。曰有人兮
云。五藏刀斧。乃离别之离。非梨也。盖离别𢦤伐胸怀。有如刀斧。遂就架取小𠕋以呈建勋。乃鹖冠子也。见 僧文莹
湘山野录。广成子仙传在黄帝时。居于崆峒之山。黄帝即位二十九年。忧天下之不治。乃往见广成子于崆峒而问曰
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拄釜㪬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此据吴 僧文莹
所为湘山野录。正史实录并无之。野录云。祖宗潜跃曰。尝与一道士游于𨷂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 ……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莹然。如出汤沐。太祖英武。其达生知命。盖有如此者。 文莹
宜不妄。故特著于此。然 文莹
所言道士。不得姓名。岂即张守真耶。或复一道士也。恐 文莹
得之。传闻故不审。如云于西沼木阴下笑揖。太祖止宿。后苑鸟巢中。言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圣寿可延一纪。疑皆 ……对。命置酒付宸翰属以继位。夜分乃退。上就寝。侍寝者闻鼻息声异。急视之已崩。太祖于是入继。按惇所载。与 文莹
略同。但即以道士者为陈抟耳。抟本传及谈苑。并称抟终太祖朝。未尝入见。恐惇亦误矣。当是张守真也。王禹称
云似琼似莹。英华。是玉光色。故不言似英似华耳。今定本云。琼英犹琼华。琼莹兼言琼莹者。盖衍字也。陆德明 释文莹
音荣。又音营。苏颖滨集传门屏之间曰著。礼。婿亲迎受妇于堂以出揖之于庭。又揖之于著。于是妇人遂见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