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禮類
類書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见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诗小雅/白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
转弃予○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将
安将乐弃予如遗(诗小雅/谷风)
我有旨蓄(勃六/反)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诗国风/谷风)
谷风弼之良妇见弃于夫而作(诗说/弼)

采葛贤者被谗见黜于野周人闵之而作(诗说/王)
晨风秦君遇贤始勤终怠贤人讥之(诗说/秦)
白华幽王宠褒㚶废姜后后归申而作(诗说小/正传)
柏木所以宜为舟也亦汎汎其流不以济度也(毛诗柏/舟注)
舟载渡物者今不用而与众物汎汎然俱流水 中仁

之不见用而与群小人并列亦犹是也(郑氏笺/诗柏舟)
言汎然而流者是彼柏木之舟此柏木之舟宜用济渡
(第 4b 页)
教骑
骑可以教御御可以教刺舟(淮南子/说山训)
升之不能大于石也升在石之中夜之不能修其岁也
夜在岁之 中仁
义之不能大于道德也仁义在道德之 (第 5a 页)
油饼中杂榨之榨下盛油瓶中置一草帚候油出冷定
桕油即凝附草帚不杂他油其筛出黑子石磨粗砻碎
簸去壳存下核 中仁
复磨或碾细蒸熟榨油如常法即
成清油燃灯极明涂发变黑又可入漆可造伞凡收子 (第 28a 页)
也有赤白二种白者名枌
木甚高大未叶时枝上先生瘤累累成串及开则为榆
荚生青熟白形圆如小钱故又名榆钱甚薄 中仁
有壳 (第 9a 页)
桃在树不落杀百鬼 南蛮志偏桃出波斯国彼呼为
婆淡树三月开白花结实如桃子而形偏故曰偏桃肉
苦涩不可啖核 中仁
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海槎馀录
土果曰阳桃大如拳绿色明润五棱并起剑脊中核如
花红子味带酸宜于酒后咀嚼之  …… (第 10b 页)
 邺中记邺中产巨栗脱其壳可以为杯 晋宫阁名
华林园侯栗六株 广志关中侯栗大如鸡子 陆玑

诗疏栗五方皆有周秦吴扬特饶吴越被城表里皆栗
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不及倭韩国诸岛上栗
大如鸡子亦短味不美桂阳有莘栗丛生大如杼子
皮子形色与栗无异也但差小耳又有奥栗皆与栗
同子圆而细或云即莘也今惟江湖有之又有茅栗佳
栗其实更小而木 (第 22b 页)
书白果食满千颗杀人
   松子
汇苑松有二种唯五叶者结子 格物总论松子二种
海松子生新罗如小栗三角其 中仁
香美东夷食之当
果云南松子巴豆相似味不及也 清异录新罗使者 …… (第 14b 页)
   榧子
本草榧实一名柀子一名玉山果广信玉山县者良
日用本草土人呼为赤果一曰玉榧 绀珠树大连抱
叶似杉实如橄榄壳紫褐色而脆 中仁
香可疗百虫
果谱榧有雌雄雄者花而雌者实实可生食煮收之可
久小而心实者佳
   莲子
尔雅荷芙蕖其实莲 (第 16a 页)
 则做得昼不分晓若无秋冬则做得春夏不长茂如
 人终日应接须少休歇便精神较健如生物而无冬
 只管一向生去元气也有竭时 中仁
是动正义是静
 通书都是恁地说如云礼先而乐后○且如四时有
 秋冬收敛则春夏方能生长若只管生长将去却有 (第 54a 页)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谓
 之端者犹有物在中而不可见必因其端绪发见于
 外然后可得而寻也盖一心之 中仁
义礼智各有界
 限而其性情体用又自各有分别须是见得分明然
 后就此四者之中又见得仁义两字是个大界限如 …… (第 19b 页)
 天地造化四序流行而其实不过于一阴一阳而已
 于此见得分明然后就此又见得仁字是个生底意
 思通贯周流于四者之 中仁
固仁之本体也义则仁 …… (第 19b 页)
 所谓善也是则孟子之言性善盖亦适其情而逆知

 之耳仁义礼智既得见他界限分明又须知四者之
  中仁
义是个对立底关楗盖仁仁也而礼者则仁之
 著义义也而智者则义之藏犹春夏秋冬虽为四时
 而春夏皆阳之属也 (第 22b 页)
 他头说说教分明有不通处却以己意较量
胡五峰云人有不仁心无不仁此说极好人有私欲遮
 障了不见这仁然心 中仁
依旧只在如日月夲是光
 明虽被云遮光明依旧在里又如水被泥土塞了所
 以不流然水性之流依旧只在所以克己 (第 12b 页)
 善盖亦溯其情而逆知之耳仁义礼智既知得界限

 分晓又须知四者之 中仁
义是个对立底关键盖仁
 仁也而礼则仁之著义义也而智则义之藏犹春夏
 秋冬虽为四时然春夏皆阳之属也秋冬 …… (第 12b 页)
 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谓之端
 者犹有物在中而不可见必因其端绪发见于外然
 后可得而寻也盖一心之 中仁
义礼智各有界限而 …… (第 18a 页)
 地造化四序流行而其实不过于一阴一阳而已于
 此见得分明然后就此又自见得仁字是个生底意
 思通贯周流于四者之 中仁
固仁之夲体也义则仁
 之断制也礼则仁之节文也智则仁之分别也正如
 春之生气贯彻四时春则生之生也夏则生 (第 18b 页)
 得春夏不长茂如人终日应接却归来这里空处少

 歇便精神较健如生物而无冬只管一向生去元气
 也会竭了 中仁
是动正义是静通书都是恁地说如
 云礼先而乐后
问中正仁义而主静 (第 24a 页)
中仁
是动正义是静如先生解曰
 非此心无欲而静则何以酬酢事物之变而一天下
 之动哉今于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处欲 (第 24a 页)
 深事之大小裁酌其宜难执一意此君子所以贵穷

 理也(荅刘子澄○以/上文集二条)
近思录首卷所论诚 中仁
三者发明义理固是有许多
 名只是一理但须随事别之如说诚便只是实然底道
 理譬如天地之于万物阴便实然是 (第 22a 页)
  入于井而怵惕恻隐者也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
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
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
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朱熹曰仁字是个生底意思通贯周流于四者之
 仁
固仁之本体义则仁之断制礼则仁之节文智则
 仁之分别正如春之生气贯彻四时春则生之生也
 夏则生之长也秋 (第 23a 页)
 则冷脉轻诊浮大重诊则微细此阴寒症也急服附

 子理中汤不应仍服至四剂而愈
包瑞溪学宪傅缪仲淳伤暑霍乱神方丝瓜叶一片白
 霜梅肉一枚并核 中仁
同研极烂新汲水调服入口
 立瘳(广笔记/)
马铭鞠传霍乱方用粟米连壳捣碎煎汤服下口立愈
 屡试神效 (第 22b 页)
蕡子花为三物疑而不决谨按吴普本
草云麻勃一名麻花味辛无毒麻蓝一名麻蕡一名青
葛味辛甘有毒麻叶有毒麻子 中仁
无毒据此说则麻
勃是花麻蕡是实麻仁是 (第 13b 页)
中仁
也普三国时人去古 (第 13b 页)
  杨梅
杨梅一名朹子生江南岭南山谷间会稽产者为天下
冠吴中杨梅种类甚多名大叶者最早熟味甚佳本出
苕溪移植光福山中尤胜又次为青蒂白蒂及大小松
子此外味皆不及树若荔枝叶细青如龙眼及紫瑞香
本草云杨梅树叶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
子肉在核上无皮壳五月熟生白熟则有白红紫三色
红胜于白紫胜于红凡杨梅颗大核细为上盐藏蜜渍

糖置火酒浸皆佳可致远多食令人伤热食核 中仁

解味酸甘微热涤肠胃除烦愦恶气久食损齿及筋发
疮致痰
群芳谱种植性宜山地核投粪池中浸六月取出收润 (第 24b 页)
  松子
松子本草云松实状如猪心叠成鳞砌秋老则子长鳞
裂惟辽海及云南者谓之海松子马志曰海松子状如
小栗三角其 中仁
香美当果食之亦代麻腐食之与中
国松子不同苏颂曰松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小而不
及塞上者佳好也吴瑞曰松子有 (第 20a 页)
  乌臼
乌臼一名鸦臼树高数仞叶似小杏叶而微薄淡绿色
五月开细花色黄白实如鸡头初青熟黑分三瓣八九
熟熟咋之如胡麻子汁味如猪脂压油燃灯极明南方
平泽甚多易生易长种之佳者有二曰葡萄臼穗聚子
大而穰厚曰鹰爪臼穗散而壳薄根皮味苦微温有毒
农政全书乌臼树收子取油甚为民利江浙人种之极
多树大或收子二三石子外白穰压取臼油造蜡烛子 中仁
压取清油然灯极明涂发变黑又可入漆可造纸
用每收子一石可得白油十斤清油二十斤彼中一亩
之宫但有树数株者 …… (第 12b 页)
簸去壳存下核 中仁
复磨或碾细蒸熟榨油如常法即
成清油凡制烛每臼油十斤加白蜡三钱则不淋蜡多
更佳常时肆中卖者白油十斤杂清 …… (第 14b 页)
  楂(附/)
楂木生闽广江右山谷间橡栗之属也其树易成材亦
坚韧劲挺者中为扛实如橡斗斗无刺为异耳斗中函

子或一或二或三四甚似栗而壳甚薄壳 中仁
皮色如
榧瓤肉亦如栗味甚苦而多膏油江右闽广人多用此
油燃灯甚明胜于诸油亦可食
农政全书楂在南中为利甚 …… (第 15a 页)
  栀子
栀子一名木丹一名越桃一名鲜支处处有之有三种
一种木高七八尺叶似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
开小白花大如酒柸皆六出中有黄蕊甚芬芳结实如
诃子状生青熟黄 中仁
深红可染缯帛入药用山栀子
皮薄圆小如鹊脑房七棱至九棱者佳一种花小而重
台者园圃中品一种徽州栀子小枝小 (第 24a 页)
子取油甚为民利他果实总佳
论济人实用无胜此者江浙人种者极多树大或收子
二三石子外白穰压取臼油造蜡烛子 中仁
压取清油 …… (第 26a 页)
杂榨之榨下盛油瓶中置一草帚候油出冷定臼油即
凝附草帚不杂他油矣其筛出黑子用石磨粗砻碎簸
去壳存下核 中仁
复磨或碾细蒸熟榨油如常法即成
清油凡制烛每臼油十斤加白蜡三钱则不淋蜡多更
佳常时肆中卖者白油十斤杂清 …… (第 28b 页)
树易成材亦坚韧若修治令劲挺者中为扛实如)
(橡斗斗无刺为异耳斗中函子或一或二或三四甚似/栗而壳甚薄壳 中仁
皮色如榧瓤肉亦如栗味甚苦而)
(多膏油江右闽广人多用此油燃灯甚明胜于诸油亦/可食 楂在南中为利甚广 (第 36a 页)
 

回回米 本草名苡薏仁一名解蠡(音/离)一名屋菼一名
起实一名□(音/缙)俗名草珠儿又呼为西番薥秫生真定
平泽及田野交阯生者子最大彼土人呼为□珠今处
处有之苗高三四尺叶似黍叶而稍大开红白花作穗
子结实青白色形如珠而稍长故名薏珠子味甘微寒
无毒今人俗亦呼为菩提子
 救饥 采实舂去壳其 中仁
煮粥食取叶煮饮亦香
 玄扈先生曰嘉榖良药不必救荒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