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议致疑,以为明言文武,似或止于搢绅,泛言小大,恐不及于韦布,引而伸之,特在一命令之间耳。又荐隆州布衣 李心传
素精史学,乞官以初品,寘之史馆,从之。寻兼侍读,俄迁礼部侍郎。加宝谟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读。授兵 ……万石积沔州仓,以备不测。初至,府库钱仅万馀,其后至千馀万,金帛称是。蜀知名士若家大酉、游似、李性传、 李心传
、度正之徒皆荐达之,其有名浮于实,用过其才者,亦历历以为言。沔帅赵彦呐方有时名,与之独察其大言亡实,
宁宗《日历》,书成上进,擢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吏部尚书,升兼修国史、实录院修撰,赐衣带、鞍马。乞召收 李心传
卒成四朝志、传。时礼部尚书杜范、吏部侍郎李韶皆以伉直称,或乞身求去,或卧家不出。定子言:人主寄耳目者
而搜罗未广,遗才尚多。经明行修如柴中行、陈孔硕、杨简,识高气直如陈宓、徐侨、傅伯成,佥论所推:史笔如 李心传,
何惜一官,不俾与闻。况迩来取人,以名节为矫激,以忠谠为迂疏,以介洁为不通,以宽厚为无用,以趣办为彊敏 ……提举茶马司准备差遣,使者魏泌众人遇之,子才拂衣竟去,泌以书币谢,不受。改辟总领四川财赋所干办公事。诏 李心传
即成都修《四朝会要》,辟兼检阅文字。制置司遣之文州,视王宣军饟,邓艾缒兵处也。道遇宣曰:敌且压境,宣 ……至州视军庾而还。甫出境,文州陷。辟知成都府温江县事,未上,连丁内外艰。时成都已破,遂尽室东下。免丧, 心传
方修《中兴四朝国史》,请子才自助,擢史馆检阅。入对,首言大臣不公不和六事,次陈备边三策。理宗顾问甚悉
高斯得
按《宋史本传》:斯得字不妄,利州路提点刑狱、知沔州稼之子也。少从李坤臣学,坤臣瞽,斯得左右扶持之。中成都路转运司试,补入太学。绍定二年举进士,授利路观察推官。越二年,辟差四川茶马干办公事。 李心传
以著作佐郎领史事,即成都修《国朝会要》,辟为检阅文字。端平二年九月,稼死事于沔,时大元兵屯沔,斯得日 ……会其僮至自沔,知稼战没处,与斯得潜行至其地,遂得稼遗体,奉以归,见者感泣。服除而哀伤不已,无意仕进。 心传
方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检阅,秩同秘阁校勘,盖创员也。斯得分修光、宁二帝《纪》。寻迁史馆校勘,又迁军器监 ……济王,改斯得所草《宁宗纪》末卷,斯得与史官杜范、王遂辩之。范报书亦有奸人剿入邪说之语,然书已登进矣。 心传
藏斯得所草,题其末曰前史官高某撰而已。踰年,添差通判台州。范既入相,召为太常博士,迁秘书郎。六年正月
渊忧之,辟稼知洋州。稼日夜为守禦计,以洋居平地,无一卒以守,议移金州帅司军千人驻洋州,而自任其饷给。 李心传
为言诸朝,不报。及凤州破,制置司始从稼请,调金州兵赴之,而兵不时至。汉中陷,梁、洋之民数十万尽趋安康 ……请改畀内郡,差知荣州。殿中侍御史汪刚中,如渊党也,欲使稼分其罪,乃谓蜀之败实由稼,遽罢之,又削二官。 李心传
见上,讼稼无罪,不当罢。宣抚使黄伯固辟稼知阆州。未几,伯固去官,制置使赵彦呐以参议官辟之。制置司近汉 ……死而已。先二日,子斯得侍,以时危任重为忧,稼举田承君五日不汗之言语之,且曰:吾得死所,何憾。又以书告 李心传
曰:稼必坚守沔,无沔则无蜀矣。自谓此举可以无负知己。及事迫,参议杨约劝稼姑保大安,稼厉声曰:我以监司
,诏赠沈焕、陆九龄官,焕谥端宪,九龄谥文达。录张九氏、吕祖谦、张栻、陆九渊子孙官各有差。癸酉,召布衣 李心传
赴阙。戊寅,荧惑入氐。壬午,太白、岁星、填星合于亢。二月辛卯,监察御史梁成大言真德秀有大恶五,仅褫职 ……皇太后尊号册宝。
四年春正月戊子,皇太后年七十有五,上诣慈明殿行庆寿礼,大赦,史弥远以下进秩有差。赐 李心传
同进士出身。壬寅,赵范、赵葵等诛李全于新塘,诏各进两秩,馀推恩有差。二月戊午朔,诏:雄边军统制、总辖 ……救焚不力,贬削有差。上素服视朝,减膳彻乐。庚子,建昌军火。甲辰,流星昼陨。冬十月戊午,太常少卿度正、 国史院编修官李心传
各疏言:宗庙之制,未合于古,兹缘灾异,宜举行之。诏两省、侍从、台谏集议以闻。甲子,以余天锡为户部侍郎 ……充送伴使。癸卯,以孟珙为荆湖安抚制置副使,置司松滋县。三月己丑,命将作监周次说为大元通好使。壬子,以 李心传
为秘书少监、史馆修撰,修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国史实录。癸丑,以高定子为中书舍人、京湖江西督视参
官。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槁,亦在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理宗绍定末, 秘书郎李心传
乞以司马光、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七人列于从祀,不报。淳祐元年正月,上视学,手诏以张、
、郑寅、杨长孺、丁黼、叶宰、龚维藩、徐侨、刘宰、洪咨夔于朝。绍定五年,帝论及当时高士累召不起者,史臣 李心传
以燔对,且曰:燔乃朱熹高弟,经术行义亚黄干,当今海内一人而已。帝问今安在, 心传
对曰:燔,南康人,先帝以大理司直召,不起,比乞致仕。陛下诚能强起之,以寘讲筵,其裨圣学岂浅浅哉。帝然
相传刘高尚与钟吕试剑于此。其傍竹叶符,钟离所篆也。道士梁真素欲于此建元元观,不成,有基存焉。
又东曰 李秀岩。
《山记》云:宋有李秀才读书居此,盖李南仲也。

又东白水山,曰白水岩,岩侧有佛迹石。
中路自书堂坑直
振远坐救焚不力,贬削有差。上素服视朝,减膳彻乐。庚子,建昌军火。十月戊午,太常少卿度正、国史院编脩官 李心传
各疏言:宗庙之制,未合于古,兹缘灾异,宜举行之。诏两省、侍从、台谏集议以闻。五年二月壬寅,新作太庙。
为四十六篇,马融又益月令明堂位《乐记》合四十九篇。
五十类         《小学绀珠》
历五十变: 李心传《
朝野杂记》,黄帝至秦历凡七变。
汉四百年历凡四变,魏晋迄隋十六变,而后
魏后周六历不预焉,唐三百年历
南。
双髻峰 在骑牛石之东。
刘仙试剑石 在双髻峰,刘高尚与钟离试剑于此。其傍竹叶,符钟离所篆也。 李秀岩 
在刘仙试剑石之东,宋李南仲读书处。
君子岩 由 李秀岩
中路自书堂坑直上,其峰峻峭,岩谷雅丽。
通天岩 在君子岩侧岩,穴洞有隙。
钓鳌石 在朱明洞南。
罗汉
李南仲
按《广东通志》:南仲英德人,性敏,日诵万言。十岁举神童,授从事郎,归省自以学,未大成,削踪罗浮,诵读不辍,提举儒学,韩谨刘炜并重其学,行优待之,人呼其读书处曰 李秀岩
云。所著有《罗浮赋》,世所传诵。大观初,知康州,以治行闻。
张大中
按《四川总志》:大中通川人,群经
曾极
按《江西通志》:极,字景建,临川人。父滂字孟博四方,宗陆氏者,自滂与李德章,始极志气豪放,声名四起。朱文公得其书及诗,大异之,谓其文似老苏大苏,尝游金陵题行宫龙屏,忤时相史弥远,谪道州,卒于谪所。 李心传
为上言,曾极久斥可念。上曰:非为江湖集者耶。有旨归葬所,为诗文有春陵小雅金陵百咏。
傅寅
按《浙江通 ……虞刚简〈圭〉
按《四川总志》:刚简允文之孙弟兄八人,皆好学而刚。简最知名,累官利州路提刑,有治绩。尝与魏了翁范仲黼、 李心传
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微旨著易书,论语说以发明其义,蜀人师事之。嘉定中召不至子圭,知连州亦以文学知名。
虞集
按《元史本传》: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曾祖刚简,为利州路提刑,有治绩。尝与临邛魏了翁,成都范仲黼、 李心传
辈,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氏微旨,著《易诗书论语说》,以发明其义,蜀人师尊之。祖珏,知连州,亦以文学
王子庆所藏
五字不损本,兰亭原系堂,后官卢宗迈家物,墨花满面,后一行空处,后归碑驿童道人,姜尧章自童处得之,凡一册题跋上有白石生四屧之印,又有鹰扬周郊凤仪虞廷印,甚奇。盖藏姓名二字,后归萧千岩之侄,况介文后有 李秀岩
跋,既而复归之,俞寿松翁有梦鸥堂二跋,及会稽内史等三古印,最后为赵子固所得,喜甚,乘舟夜归至湖中,弁
朱拱臣
  赵与衮      韩补
  楼㴶       魏了翁
  魏克愚      李从周
   李心传      
郑清之
  真德秀      余焕
  杜杲       史弥远
  杨简       薛季宣
   ……篇》,余获与观焉。
按《书史会要》:李肩吾魏文靖公门人能书,取隶楷之,合于六书者,作字通,行于世。 李心传
按《宋史本传》: 李心传,
字微之,宗正寺簿舜臣之子也。庆元元年荐于乡,既下第,绝意不复应举。晚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合二十三人之荐。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端平三年,为工部侍郎。
按《震泽集》:南渡诸公如魏鹤山 李心传
书,往往相似苏黄笔法,至是又一变云。
郑清之
按《宋史本传》:郑清之,字德源,庆元之鄞人。初名燮,字
之,乃非草草者,虽不全用晋人笔法,而亦不出于法之外,岂胸次高故,落笔便自不同邪?然南渡诸公如魏鹤山, 李心传
兄弟书,亦往往相似,岂亦习尚然耶?盖苏黄笔法。至是又一变,云晦翁书笔势迅疾,曾无意于求工也,而寻其点
,条具以闻,帝皆从之。
《虞集传》:集,曾祖刚简,为利州路提刑,有治绩。尝与临邛魏了翁,成都范仲黼、 李心传
辈,讲学蜀东都门外,得程、朱氏微旨,著《易诗书论语统》,以发明其义,蜀人师尊之矣。大德初,始至京师。
先从元定质正焉。太常少卿尤袤、秘书少监杨万里联疏荐于朝,召之,坚以疾辞。
理宗宝庆二年春正月,召布衣 李心传
赴阙。
按《宋史·理宗本纪》云云。
嘉熙二年,以钱时、吴如愚为秘阁校勘。
按《宋史·理宗本纪》: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