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班固汉书时谓颜秘书为孟坚忠)
(臣/) 纲目忠臣(宋濂孔克表通鉴纲目附释序曰闻是/书之成不能无舛讹 李心传
谓唐肃宗)
(时直脱二年事至德八年以后迄于天祐甲子多/差孔君尚有以刋定之庶几为纲目之忠臣也欤) 五 (第 26b 页)
(耳进宋史 李心传
传群臣之中有献聚敛剽窃之论以/求 者必重黜之俾不得以丨丨圣德则旱虽烈犹可)
(弭也汝元史食货志契哲 …… (第 68b 页)
马相如传乘绛幡之素蜺兮载云气而丨/丨 宋史乐志绛节前导瑞光丨丨 子华子夫)
(黄帝之治天下也其精 微之
感荡丨丨而下沉故为百/福之宗为百福之所宗则是百神受职于庭也 物理)
(论水之精气丨丨宛转随流水名曰 (第 73a 页)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云高宗御书六经尝以赐国子监

及石本于诸庠上亲御翰墨稍倦即命宪圣续书至
今皆莫能辨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云宪圣慈烈吴太后
读书万卷翰墨尤绝人

  万历杭州府志云正德十年巡按监察御史宋廷佐 …… (第 22a 页)
  朱彝尊杭州府学宋石经跋云宋高宗皇帝御书石经
绍兴十三年知临安府事张徵摹勒上石淳熙四年
诏知府赵磻老建阁于太学题曰光尧石经之阁置
石其下洪迈曾惇杨冠卿叶绍翁 李心传
陈骙王应
麟潜说友纪之详矣宋亡学废为肃政廉访司治所 (第 26a 页)
  南林报国寺记


  端平元年八月 李心传
(吴兴艺文补)

  招提教院置田记

  嘉熙庚子暮春朝散郎徐植撰(至元嘉禾志)

  灵云寺记 …… (第 12b 页)
  灵芝崇福寺拨赐田产记 郑丞相清之撰

  广严院记 王架阁应凤撰

  寿圣接待寺记 黄检阅震作

  崇福院记  李秀岩心传
(第 14a 页)
  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
真卿撰并书


  翰林待诏光禄卿 李秀岩
篆额

  公讳怀恪字贞节东莞人其先出于鲁孝公之子彄字
子臧大夫不得祖诸侯其孙以王父字为氏僖哀二伯 (第 1b 页)
  五字不损本兰亭原系堂后官卢宗迈家物墨花满面
后一行空处后碑归驿童道人姜尧章自童处得之
凡一册题跋上有白石生四屧之印又有鹰扬周郊

凤仪虞廷印甚奇盖(阙)姓名二字后归萧千岩之侄
况介文后有 李秀岩
跋既而复归之霅川俞寿松翁
有梦鸥堂二跋及会稽内史等三古印最后为赵子
固所得喜甚乘舟夜归至湖州弁山舟覆 (第 9a 页)
  挥麈录一则     王明清论兰亭记

  曾宏父高宗宸翰跋  赵希鹄洞天清录一则

  汪珂玉论定武刻本

  第三卷  图画门   宋李心传
记徽宗御题王维兰亭图卷

  宋濂记兰亭觞咏图  黄溍跋兰亭图

  王佐兰亭禊图记

  吴傅朋跋 (第 26b 页)
阎立本画萧翼赚兰亭图


  支仲元画萧翼赚兰亭图

  郭若虚志萧翼说兰亭图

  李汉老跋田务本藏萧翼赚兰亭图

   李心传
题萧翼取兰亭图

  王畴若题萧翼取兰亭诗

  钱舜举赚兰亭图诗

  宋濂跋萧翼赚兰亭图

   …… (第 27a 页)
  姜白石(夔)跋童道人本三则(跋萧千岩藏山谷题字本)

  刘光朝(阙)跋王子敬赠本

  刘后村(阙)跋林竹溪禊帖三则

   李秀岩(心传)
题跋十五则(题鲁云林藏本 题姜尧章藏本 书洪内相题本
题刘明达藏本 题高宗赐郑谌本 书范文正公本 再
(第 34a 页)
  姜白石(夔)跋童道人本三则(跋萧千岩藏山谷题字本)

  刘光朝(阙)跋王子敬赠本

  刘后村(阙)跋林竹溪禊帖三则

  李秀岩 (心传)
题跋十五则(题鲁云林藏本 题姜尧章藏本 书洪内相题本
题刘明达藏本 题高宗赐郑谌本 书范文正公本 再 ……
(第 34a 页)
  其一(黄庭坚题 周翰观 白石自跋)其二(阎孝宽王晋之
葛次颜题白石有跋)
其三(单丙文跋)其四(白石有跋)

  沈伯愚藏本六跋(吴说 朱敦颐 沈虞卿二则 范成大  李心传)
  俞寿翁(松)藏本三跋(米元晖 徐兢 唐季度)

  俞寿翁藏本四跋(苏东坡 贺方回 田画杨书 …… (第 34b 页)
  范文度摹本兰亭石刻跋(蔡襄题司马光公实观公著观 王圭题
宋敏求题 宽夫题 苏轼题辙同观 桑世昌石刻跋 吕公著观 韩绛题 韩维题 许公

堂题 桑世昌跋补欧阳公跋)


  宋徽宗御书临兰亭 (李心传
跋)

  宋高宗临赐兰亭记

  吕颐浩书高宗御书修禊序后又谢表一通

  高宗临兰亭赐本(向子諲 (第 38b 页)
跋) 高宗临定武本 (李心传
跋)

  宋孝宗书思陵临禊序后

  宪圣皇后临兰亭本记

  陈长方跋李西台临本 (第 38b 页)
  晁子绮跋秦少游临兰亭

  高疏寮题喻工部临兰亭

   李秀岩
跋薛道祖临兰亭

  虞伯生跋薛道祖临兰亭

  危素跋薛道祖临兰亭 胡翰跋米襄阳临兰亭

  黄溍 (第 39a 页)
  真西山书似草草作谛观之乃非草草者虽不全用晋
人笔法而亦不出于法之外岂胸次高故落笔便自不
同耶然南渡诸公如魏鹤山 李心传
兄弟书亦往往相 (第 12b 页)
  恭惟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帝端命穆清化周
绵宇尽无穷之能事覆有截而研几物之不齐固蕴
万变道合至妙会以一心或于话言宜付以笑谈或
于翰墨必诏以可否莫传于世肆笔成书彰盛旦之
嘉言重帝王之懿德法宫多暇明窗净几四方万物
时一志之不爱珠玉不迩声色乃独并寒儒刻意圣

学不滞古制不徇今为惟断以向善悉归于雅正质
文相济为一代格言题曰翰墨志又特洒宸翰书以
赐臣顾无显绩获兹假宠不敢徒藏私室谨拜手稽
首勒诸石用广尧文之焕以永下臣之荣(松隐文集)
高宗讳构徽宗第九子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
造妙尝言学书惟视笔法精神朕得王献之洛神赋
九行置之几间日阅数十过觉于书有所得又云学
书必以钟王为法然后出入变化 李心传
以谓思陵 (第 25a 页)
  苏长公以绍圣四年丁丑二月谪授琼州别驾安匮
儋州六月渡海七月十三日至儋侨寓城南邻于天
庆观观有乳泉故公为援笔赋此元符三年庚辰公
居儋已四年会正月祐陵登极大赦天下五月移公
廉州六月还琼复渡海至廉七月又以皇长子生国
有大庆迁舒州团练副使重移永州八月终方自廉
启行赋后题云庚辰七月十三日书则正在廉时也

十一月行至英州又复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
任便而居公遂度岭南还明年为建中靖国元年辛
巳五月至毗陵六月因疾告老以本官致仕十月廿
八日遂薨公之书是赋年已六十有五距其薨仅隔
一岁实为晚年之笔 李侍郎微之
谓其笔老墨秀挟
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哉濂
尝见漳水郦元舆跋公眉子石砚歌四十五字断简 …… (第 25a 页)
  赵京兆所藏此轴奇伟特甚以岁月验之盖苏公元
符北归所书也时方厄于章蔡之馀而人之贵重如
此岂待百年而后定耶若夫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
之气以平生所见论之当为海内苏书第一绍定癸

巳岁九月七日陵阳 李心传
谨书(珊瑚网)

  天一生兮上浮羽人俟兮丹丘溯儋耳兮东注夹昆
崙兮倒流嘉熙三年四月旦王遂题(同上) (第 26a 页)
  昔萧颖士有老臧事之十年不去颖士性惨刻笞楚
不少贷或劝臧他之臧曰非不能爱其才尔夫颖士
以操觚弄翰尚足以怀其奴𨽻而不忍舍今陈深父
子之事鹤山也服役劳苦于寂寞之滨趋走辛廑于
风波之险七年之久俨如一日此非其主有以怀而

信之畴能尔邪及主人自靖归蜀始以念母翻然告
归且愿还而尽此身以事主夫于事主既能尽忠则
于事亲必能尽孝视萧氏奴殆有过焉余曩偕鹤山
外舅久处渠阳始终目击其事今观鹤山所书慨然
有感因笔以赠之绍定五年冬十月书于心远堂虞


  魏鹤山与杜范 李心传
手札

  了翁在理宗朝与真德秀齐名皆深于理学以直道 (第 13b 页)
不为时宰所容杜李二公亦皆一时名臣则其手札
为世所重非但以其字画之工以其贤也按理宗嘉
熙二年以 李心传
为秘书少监 (第 14a 页)
史馆修撰心传
有史
才通故实弟道传尤明河洛之学性传位至同知枢
密院事淳熙五年以杜范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范抗
言时政无有 …… (第 14a 页)
  李肩吾字子我魏文靖公门人能书取隶楷之合于
六书者作字通行于世(书史会要)


   李心传

   (第 15a 页)
李心传
(第 15a 页)
微之
宗正寺簿舜臣之子也庆元元年荐
于乡晚下第绝意不复应举晚因崔与之许奕魏了
翁等合前后二十三人之荐为史馆 (第 15a 页)
校勘赐进士出
身端平三年为工部侍郎(宋史)

  南渡诸公如魏鹤山 李心传
书往往相似苏黄笔法
至是又一变云(震泽集)

  真德秀 …… (第 15a 页)
  周卿讳德文吾乡王氏之先也仕宋虽不甚显然其
学实出于其曾伯祖信伯先生帖中所谓先著作是
也故西山真先生也特与之游他如魏参政了翁游

丞相似杜丞相范王待制遂亦尝举荐陵阳李侍
心传
因谓其所交皆天下正人然则此帖岂非其
一左證也哉惟颙其善藏之吴宽谨题(式古堂书画汇考)
西山先生书似草 (第 16a 页)
  五字不损本兰亭原系堂后官卢宗迈家物墨花满
面后一行空处后归碑驿童道人姜尧章自童处得
之凡一册题跋上有白石生四屧之印又有鹰扬周

郊凤仪虞廷印甚奇盖藏姓名二字后归萧千岩之
侄况介文后有 李秀岩
跋既而复归之俞寿松翁有
梦鸥堂二跋及会稽内史等三古印最后为赵子固
所得喜甚乘舟夜归至湖中弁山舟覆幸值 (第 4a 页)
著佐郑伯熊以新旧格参立 进
则奉延英之对退而裁东观之书事则亲闻理期传


嘉定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李心传
撰一百卷嘉定五年五月付国史院 (第 53b 页)
   明王鏊论宋人书
真西山书似草草作谛观之乃非草草者虽不全用晋
人笔法而亦不出于法之外岂胸次高故落笔便自不
同邪然南渡诸公如魏鹤山 李心传
兄弟书亦往往相
似岂亦习尚然邪盖苏黄笔法至是又一变云晦翁书
笔势迅疾曾无意于求工也而寻其点画波磔无一 (第 41a 页)
   危和      朱拱臣
   赵与衮     韩补
   楼㴶      魏了翁
   魏克愚     李从周
    李心传     
郑清之
   真德秀     余焕 …… (第 4a 页)
   李从周
李从周字肩吾(书史会要作李肩/吾字子我号蠙州)彭山人博见彊识书
名之学世亦鲜及之渠阳山中为余从子令宪书乡党
篇余获与观马(鹤山集/)
李肩吾魏文靖公门人能书取隶楷之合于六书者作
字通行于世(书史会要/)

    李心传
(第 38a 页)
李心传
(第 38a 页)
微之
宗正寺簿舜臣之子也庆元元年荐于
乡晚下第绝意不复应举晚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
合前后二十三人之荐为史馆 (第 38a 页)
校勘赐进士出身端平
三年为工部侍郎(宋史本传/)
南渡诸公如魏鹤山 李心传
书往往相似苏黄笔法至
是又一变云(震泽集/)
   郑清之 (第 38a 页)
   宋苏轼书乳泉赋
苏长公以绍圣四年丁丑二月责授琼州别驾安置儋
州六月渡海七月十三日至儋侨寄城南邻于天庆观
观有乳泉故公为援笔赋此元符三年庚辰公居儋已
四年会正月祐陵登极大赦天下五月移公廉州六月
还琼复渡海至廉七月又以皇长子生国有大庆迁舒
州团练副使量移永州八月终方自廉启行赋后题云
庚辰岁七月十三日书则正在廉时也十一月行至英

州又复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泉观任便而居公遂度
岭南还明年为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五月至毗陵六月
因疾告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二十八日遂薨公之书是
赋时年已六十有五距其薨仅隔一岁实为晚年之笔 李侍郎微之
谓其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
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哉濂尝见漳水郦元玙跋公眉
子石砚歌四十五字断简谓 (第 18b 页)
   宋陆游与曾原伯帖
   宋陆游帖
   宋陆游手简二帖
   宋卓景福临淳化集帖
   宋魏了翁与杜范 李心传
手札 …… (第 7b 页)
   宋卓景福临淳化集帖
自蔡公仙去里中书学遂绝近岁二陈出焉崇清宜大
字愈大愈奇复斋字可至二三尺而小楷行草端劲秀
丽在崇清上寸纸流落人争宝藏至今后生辈结字运
笔十人中九作复斋体然复斋本学欧后谓余曰少时

寔师九成宫记今五六十矣当向上作工夫岂必尚寄
率更篱下邪所跋卓君临淳化集帖凡一百十有五字
老气森严殆欲埽去欧虞褚薛而自为一家者卓君盖
其中表亲授笔法今亦以能书名闻之奕家子弟必高
师一著岂惟奕哉逸少卫夫人弟子也突过其师大令
逸少子也与父齐名卓君勉旃复斋可作必有咄咄逼
人之叹矣(后村集/)
   宋魏了翁与杜范 李心传
手札 (第 72a 页)
了翁在理宗朝与真德秀齐名皆深于理学以直道不
为时宰所容杜李二公亦皆一时名臣则其手札为世
所重非但以其字画之工以其贤也按理宗嘉熙二年
李心传
为秘书少监 (第 72b 页)
史馆修撰心传
有史才通故实
弟道传尤明河洛之学性传位至同知枢密院事淳熙
五年以杜范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范抗言时政无有所 …… (第 72b 页)
   宋真德秀与王周卿手简
周卿讳德文吾乡王氏之先也仕宋虽不甚显然其学
实出于其曾伯祖信伯先生帖中所谓先著作是也故
西山真先生也特与之游他如魏参政了翁游丞相似
杜丞相范王待制遂亦尝举荐陵阳 李侍郎心传
因谓
其所交皆天下正人然则此帖岂非其一左證也哉惟
颙其善藏之吴宽谨题(匏翁家藏集/)
西山先生书似草 (第 73a 页)
草作谛观之乃非草草者虽不全用

晋人笔法而亦不出于法之外岂胸次高故落笔便自
不同邪然南渡诸公如魏鹤山 李心传
兄弟书亦往往
相似岂亦习尚然邪盖苏黄笔法至是又一变云(震泽集/)
   宋杨简手书孔壁孝经
司马文正 (第 73b 页)
    王子庆所藏
五字不损本兰亭原系堂后官卢宗迈家物墨花满面
后一行空处后归碑驿童道人姜尧章自童处得之凡

一册题跋上有白石生四屧之印又有鹰扬周郊凤仪
虞廷印甚奇盖藏姓名二字后归萧千岩之侄况介文
后有 李秀岩
跋既而复归之俞寿松翁有梦鸥堂二跋
及会稽内史等三古印最后为赵子固所得喜甚乘舟
夜归至湖中弁山舟覆幸值 (第 18a 页)
 张受益谦号古斋家藏
李西台书新竹诗(后有苏子美跋/是贾秋壑故物) 米元章帖十二册

(各以其类为册如手简家书诗文各分类内有与友仁/者有与寅哥者所谓虎儿是也花押乃两样是韩侂胄)
(故物有阅古珍玩大/印其后归史卫王府)
 王子庆家藏
五字不损本兰亭(墨花满而后一行空处有 李秀岩
跋/梦鸥堂二跋跋上有白石生四屧之)
(印又有鹰扬周郊仪凤虞庭印/甚奇及会稽内史等三古印)
 云烟过眼 (第 81a 页)
  重如此岂待百年而后定耶若夫笔老墨秀挟海
  上风涛之气以平生所见论之当为海内苏书第
  一绍定癸巳岁九月七日陵阳 李心传
谨书 …… (第 62a 页)
  年为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五月至毗陵六月因疾
  告老以本官致仕十月廿八日遂薨公之书是赋
  年已六十有五距其薨仅隔一岁实为晚年之笔
   李侍郎微之
谓其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
  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哉濂尝见漳水郦元
  舆跋公眉子石砚头四十五 (第 6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