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事不及秦汉。直至建武二十八年,盖战国后人所为,而汉人又附益之耳。越绝之义曰:圣人发一隅,辨士宣其辞, 圣文
绝于彼,辨士绝于此。故曰:越绝虽,则云然,终未可晓也。

《西京杂记》二卷。〈一作六卷〉
晁氏曰:晋
蕤甸服;犹复登诸宗庙,被以颂声。又况极道德之至精,铄元元之景命,超汉轶魏光图掩牒之秘瑞。伏惟开元天宝 圣文
神武皇帝陛下,大孝尊先,元功兆物,奂清宫于郡国,驱赤县于仁寿。天弗违而宝历重昌,瑞有答而金茎特秀。观
还,所止山寒难住。唯诺辞出寺,行及百步回顾唯是山林,乃知化寺也。却回长安,大历元载具此事,由奏宝应元 圣文
武皇帝。蒙敕置金阁寺,宣十节度助缘,遂召盖造都料。一僧名纯陀,为度土木造金阁一寺,陀元是西域那烂陀寺
教妾何氏       梁天才妻卢氏
  张广业妻韩氏〈王氏附〉  许嘉言妻李氏〈李氏杜氏附〉
  朱 崇宗
妻赵氏       左为妻杨氏
  陈钰妻丁氏        桥下节妇
  王玉玑妻李氏       ……许仁痛母投河,不顾妻子,赴水救母。贼钩之至岸,曰:汝何不救少妇,而援老妪。仁以母告贼,义而释之。
崇宗
妻赵氏
按《开封府志》:赵氏,朱 崇宗
妻。流贼至,执氏,骂贼不辱,兵刃交加,面不改色,而死。
左为妻杨氏
按《开封府志》:杨氏,左为妻。夫
得以国亡,变姓名,卖卜于市。
何时字了翁,乐安人。以国亡变姓名,号坚白道人,卖卜自给。
宋时交趾国王 李乾顺
有侧室子奔大理,变姓名为赵智之,自称平王,后与天祚争立。
辽述律氏因国亡,改姓石抹氏。
元王恂,本姓
萧药师奴
按《辽史·萧朮哲传》:朮哲侄药师奴,幼颖悟,谨礼法,补祗候郎君。太康中,为兴圣宫使,累迁同知殿前点检司事。上嘉其宿卫严肃,迁右夷离毕。夏王 李乾顺
为宋所攻,求解,帝命药师奴持节使宋,请罢兵通好,宋从之。拜南面林牙,改汉人行宫副部署。乾统初,出为安
药师奴
按《辽史·萧朮哲传》:朮哲,侄药师奴,幼颖悟,谨礼法,补祗候郎君。大康中,为兴圣宫使,累迁同知殿前点检司事。上嘉其宿卫严肃,迁右夷离毕。夏王 李乾顺
为宋所攻,求解,帝命药师奴持节使宋,请罢兵通好,宋从之。拜南面林牙,改汉人行宫副部署。乾统初,出为安
礼之兴,皆因循情理,开通弘胜。如运有屯夷,要当断之以大义。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今婚姻将以继百世, 崇宗
绪,此固不可塞也。然至于天属生离之哀,父子乖绝之痛,痛之深者,莫深于兹。夫以一体之小患,犹或忘思虑,
,授驸马都尉。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天祚帝乾统五年三月壬申,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夏国王 李乾顺。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云云。
乾统八年六月壬寅,夏国 李乾顺
以成安公主生子,遣使来告。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云云。

宋制公主笄礼及下降之仪。
按《宋史·礼
与北院枢密使耶律阿思治乙辛馀党、阿思纳贿,多出其罪;得里底不能制,亦附会之。四年,知北院枢密事。夏王 李乾顺
为宋所攻,遣使请和解,诏得里底与南院枢密使牛温舒使宋平之。宋既许,得里底受书之日,乃曰:始奉命取要约
谢封册。癸未,出粟振乾、显、成、懿四州贫民。十二月辛卯,以兰陵郡王萧挞不也为南院枢密使。己亥,夏国主 李乾顺
遣使上其父遗物。
三年春正月乙卯,如鱼儿泺。甲戌,出钱粟振南京贫民,仍复其租赋。己卯,大雪。二月丙戌 ……毕事耶律那也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庚寅,北院枢密使耶律颇德致仕。秋七月戊申,曲赦奉圣州役徒。丙辰,遣使册 李乾顺
为夏国王。庚申,如秋山。己巳,禁钱出境。八月庚辰,有司奏宛平、永清蝗为飞鸟所食。庚寅,谒庆陵。冬十月 ……遣使求援。十二月壬辰,为燕国王延禧行再生礼,曲赦三百里内囚。五年春正月乙巳,如鱼儿泺。己丑,诏夏国王 李乾顺
伐拔思母等部。夏五月壬戌,药师奴等使宋回,奏宋罢兵。癸亥,谒乾陵。戊辰,以南府宰相斡特剌兼西北路招讨 ……,以天德军民田世荣三世同居,诏官之,令一子三班院祗候。丙子,召医巫闾山僧志达设坛于内殿。戊子,夏国王 李乾顺
遣使请尚公主。十二月乙未,女直遣使来贡。己亥,以知右夷离毕事郝家奴为北面林牙。辛亥,诏燕国王延禧拟注 ……;以其家属分赐被杀之家。五月乙丑,斡特剌献耶睹刮等部捷。六月壬辰,以雨罢猎,驻跸散水原。丙午,夏国王 李乾顺
复遣使请尚公主。丁未,南院大王陈家奴致仕。壬子, 李乾顺
为宋所攻,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闰月庚申,策贤良。壬申,降惠妃为庶人。秋七月,猎黑岭,以霖雨,给猎人 ……水,弛其陂泽之禁。夏五月戊子,以猎人多亡,严立科禁。乙巳,清暑赤勒岭。丙午,谒庆陵。六月辛酉,夏国王 李乾顺
复遣使请尚公主。秋七月,中京雨雹,伤稼。冬十月甲辰,如中京。己未,吐蕃遣使来贡。庚申,夏国复遣使求援 ……等讽宋罢伐夏兵。二月癸卯,微行,视民疾苦。丙午,幸鸳鸯泺。三月壬申,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夏国王 李乾顺。
夏四月甲申,射虎炭山。五月癸卯,清暑南崖。壬子,宋遣曾孝广、王戬报聘。六月甲戌,夏国遣使来谢,及贡方 ……颙为高丽国王。五月,清暑散水原。六月壬辰,西北路招讨使萧敌里率诸蕃来朝。丙申,射柳祈雨。壬寅,夏国王 李乾顺
以成安公主生子,遣使来告。丁未,如黑岭。秋七月戊辰,以雨罢猎。冬十二月己卯,高丽遣使来谢。
九年春正 ……招,荅其书。壬子,金帅书来,不许请和。是月,特母哥挈雅里至,上怒不能尽救诸子,诘之。五月乙卯,夏国王 李乾顺
遣使请临其国。庚申,军将耶律敌烈等夜劫梁王雅里奔西北部,立以为帝,改元神历。辛酉,渡河,止于金肃军北。回离保为众所杀。六月,遣使册 李乾顺
为夏国皇帝。秋九月,耶律大石自金来归。冬十月,复渡河东还,居突吕不部。梁王雅里殁,耶律朮烈继之。十一
月甲午,加上真宗谥。乙未,朝享玉清昭应、景灵宫。丙申,享太庙。丁酉,祀天地于圜丘,大赦。百官上尊号曰 圣文
睿武仁明孝德皇帝,上皇太后尊号曰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赐百官诸军加等。乙巳,立皇后郭氏。辛亥,加恩
知枢密院事刘彦宗裁决之。刘公胄、王永福弃家踰城来降,以公胄为广宁尹,永福为奉先军节度使。辛未,夏国王 李乾顺
遣使上誓表。闰月戊寅朔,赐夏国誓诏。辛巳,命置驿上京、春、泰之间。己丑,乌虎里、迪烈底两部来降。丙午
重熙二十四年八月,道宗即位,改为清宁元年。〈共十年〉按《辽史·道宗本纪》: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己丑,道宗即位。辛丑,改元清宁,大赦。道宗清宁十一年,改为咸雍元年。〈共十年〉
按《辽史·道宗本纪》:咸雍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文武百僚,加上尊号曰: 圣文
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天祐皇帝。改元,大赦。
咸雍十年,改明年为太康元年。〈共十年〉
按《辽史·道
平四年,天祐民安八年,永安三年,贞观十三年,雍宁五年,元德八年,正德八年,大德五年。庙号崇宗。
仁孝 崇宗
长子,绍兴九年,即位。十年,夏改元大庆。十三年,夏改元人庆。十七年,夏改元天盛。乾道四年,夏改元乾祐 ……仁宗殂,即位,时年十七。明年改元天庆。开禧二年正月二十日废,遂殂,庙号桓宗。
镇裔郡王安全立。安全, 崇宗
之孙,越王仁友之子。开禧二年正月,废其子纯佑自立。在位六年,改元应天四年,皇建二年。庙号襄宗。
遵顼 ……,仍旧书之。
《明良记》:正德初,马端肃公文升在吏部,论试选人,以宰相须用读书人为题。盖正德者,宋世 西夏李乾顺
僭号,故举乾德故事讽之。
《明外史·赵彦传》:蓟州人王森得妖狐异香,倡白莲教,自称闻香教主。有徒有大 ……华、五季蛮贼张遇贤,及方腊,皆伪号永乐。隋翼卫郭子和反,亦称永乐。王元太子阿速吉八,改元天顺,西夏王 乾顺,
改元正德。以上皆历历可考,而我朝袭之,何也。明昌三年,太后不豫。上侍疾。隆庆辛酉,太后崩。而穆庙袭朱 ……记略》:年号犯前代者,凉张重华,五代蛮张遇贤,宋方腊,皆僭永乐。元武宗太子阿速急八即位,僭天顺。夏主 李乾顺,
僭正德纪元。诏下,马冢宰试选人题曰:宰相须用读书人。论盖用宋事讥内阁也。
《日知录》:年号当从实书正
其悠远。钦惟

皇帝陛下,
保合太和,
缉熙纯嘏。
天纵神武,当宝祚之方新,遂已櫜弓矢而奠家邦。学备 圣文,
即翠华之在御,亦必对诗书而称古昔。道建畴范之极备,寒暑雨旸而皆得其时。
心契河洛之传历,元会运世而不
所获宋将张天益来献。大安元年十月,秉常遣使报其母哀。二年十月,秉常薨,遣使诏其子乾顺知国事。十二月, 李乾顺
遣使上其父秉常遗物。
元祐二年春正月,封秉常子乾顺为夏国主。秋七月,夏人寇镇戎军。八月,以夏国政乱, ……哲宗本纪》云云。按《夏国本传》:二年正月,遣权枢密院都承旨公事刘奉世为册礼使,崇仪副使崔象先副之,册 乾顺
为夏国主,仍节度、西平王。三月,夏遣大使映吴嵬名谕密、副使广乐毛示聿等诣太皇太后进驼、马以谢奠慰。七 ……》云云。按《夏国本传》:元符元年十二月,泾原折可适掩夏西寿统军嵬名阿理、监军妺勒都逋,获之。彗星见, 乾顺
赦国中。按《范纯粹传》:纯粹,代兄纯仁知庆州。时与夏议分疆界,纯粹请弃所取夏地,曰:争地未弃,则边隙 ……天宁节。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夏乾顺始建国学。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夏国传》:建中靖国元年, 乾顺
始建国学,设弟子员三百,立养贤务以廪食之。
崇宁三年冬十月,夏人入泾原,围平夏城,寇镇戎军。熙河兰会 ……事。京怒,必令金帛招致之。夏乃点兵,延、渭、庆三路各数千骑出没,声言假兵于辽矣。三年,辽以成安公主嫁 乾顺。
崇宁四年春三月,夏人攻塞门砦。夏四月,攻临宗砦,又寇顺宁砦。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按《夏国本传》:四年,诏西边能招致者,毋问首从,赏同斩级令,用京计也。陶节夫在延州,大加招诱, 乾顺
遣使巽请,皆拒之,又令杀其牧放者。夏人遂入镇戎,略数万口,执知廓州高永年而去,又攻湟州,自是兵连者三 ……㖫遂以万人来迎。转运使任谅先知其谋,募民尽发窖谷,哆㖫围定边,失所藏。越七日,讹哆遂以其部万馀归夏, 乾顺
筑藏底河城,遂诏河东节度使童贯为陕西经略以讨之。
政和五年,王厚败绩于藏底河城,夏人掠萧关而去。按《 ……但迫馆伴强之,使持还,及边,遂弃之而去。贾炎得而上之,贯始大沮。按《辽史·西夏传》:大安四年七月,册 乾顺
为夏国王。五年六月,遣使来谢封册。八年六月,夏为宋所侵,遣使乞援。寿隆三年六月,以宋人置壁垒于要地,遣使来告。四年六月,求援。十一月,遣枢密直学士耶律俨使宋,讽与夏和。夏复遣使来求援。五年正月, 乾顺
伐拔毋思等部。十一月,夏以宋人罢兵,遣使来谢。六年十一月,遣使请尚公主。七年,道宗崩,遣使告哀于夏。 ……求援。三年,复遣使请尚公主。十月,使复来求援。四年、五年,李造福等至,乞援。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 乾顺。
六年正月,遣牛温舒使宋,令归所侵夏地。六月,遣李造福来谢。八年, 乾顺
以成安公主生子,遣使来告。九年,以宋不归地来告。十年,遣李造福等来贡。天庆三年六月,来贡。保大二年,天祚播迁, 乾顺
率兵来援,为金师所败, 乾顺
请临其国。六月,遣使册 乾顺
为夏国皇帝,而天祚被执归金矣。
钦宗靖康元年春三月,夏人取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
按《宋史·钦 ……人执其使。岁丁未,乾德改元正德,时建炎元年也。是岁九月,金师兀朮回云中,遣保静军节度使杨天吉约侵宋, 乾顺
许之。十月,通问使傅雱见金左监军希尹于云中,希尹以国书授雱,为夏国请熙宁以来侵地。盖彼既夺其地,乃责偿于宋以报之。二年正月,以主客员外郎谢亮为陕西抚谕使兼宣谕使,从事郎何洋为太学博士,持诏书赐 乾顺。
亮西入关,鄜延经略使王庶遗亮书曰: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专之可也。夏国为患小而缓,金人为 ……,亦可驱逐渡河,全秦奠枕,徐图恢复矣。亮不能用,遂由环庆入西夏。庆历后,夏国主尝以宾礼见使者,亮至, 乾顺
乃倨然见之,留居几月,始与约和罢兵。亮归,而夏之兵已蹑其后,袭取定边军。明年,亮还行在。二月,金帅娄 ……复以主客员外郎谢亮假太常卿,权宣府处置司参议官,使夏国。
建炎四年春正月,张浚遣谢亮使夏国,至则其主 乾顺
已称制,遂还。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按《夏国本传》:建炎四年正月,浚遣亮往,迄不得其要领而还。 ……觉,欲诛之,馀睹父子遁入夏国,夏人以其兵少不纳。
绍兴九年,李世辅自齐奔夏。夏五月,自夏来归。六月, 乾顺
殂,子仁孝嗣。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九年三月,夏人陷府州。六月,夏国主 乾顺
卒。按《夏国传》:四年十二月,吴玠奏夏国数通书,有不忘本朝意。五年, 乾顺
改元大德。七年正月,吴璘奏西蕃三十八族首领赵继忠来归,用可扼西夏右臂。十月,伪齐知同州李世辅谋执金帅 ……曷归宋,不克,遂奔夏。世辅父母亲族在延安者,金人杀之无遗类。九年,夏人陷府州。灵芝生于后堂高守忠家, 乾顺
作《灵芝歌》,俾中书相王仁宗和之。 乾顺
以世辅为静难军承宣使、鄜延岐雍等路经略安抚使。世辅请兵,将报延安之役,夏主俾先讨别种酋豪号青面夜叉者,世辅擒之以报。 乾顺
乃为出兵,遣文臣王枢、武臣𠼪讹等随之。世辅军至延安,撒里曷走耀州,世辅购得害其父母者,杀之东城。闻 ……晞韩护送行在。五月丙午,世辅以其众三千人归宋,授世辅护国承宣使、枢密行府前军都统制,赐名显忠。六月, 乾顺
殂,年五十七。在位五十四年,改元天仪治平四年,天祐民安八年,永安三年,贞观十三年,雍宁五年,元德八年,正德八年,大德五年。谥曰圣文皇帝,庙号崇宗,墓号显陵。子仁孝嗣。仁孝, 崇宗
长子也。绍兴九年六月, 崇宗
殂,即位,时年十六。十月,诏还王枢及夏国之俘百九十人。十一月,仁孝尊其母曹氏为国母。十二月,纳后罔氏
二年正月二十日废,遂殂,年三十。在位十四年,谥曰昭简皇帝,庙号桓宗,陵号庄陵。镇夷郡王安全立。安全, 崇宗
之孙,越王仁友之子。开禧二年正月,废其主纯佑自立,明年改元应天。
嘉定四年,夏主安全殂,遵顼立。
按 ……,斡鲁、娄室败之。
按《金史·本纪》:天辅六年六月,斡鲁、娄室败夏人于野谷。 按《夏国本传》:夏国王 李乾顺。
其先曰拓跋思恭,唐僖宗时,为夏、绥、银、宥节度使,与李茂贞、李克用等破黄巢,复京师,赐姓李氏。唐末, ……之礼称

藩,请受割赐之地。宗翰承制,割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乙室耶刺部吐禄泺之西,以赐之。天会二年, 乾顺
遣把里公亮等来上誓表,曰:臣 乾顺
言:今月十五日,西南、西北两路都统,遣左谏议大夫王介儒等赍牒奉宣,若夏国追悔前非,捕送辽主,立盟上表 ……便宜割地议和云。太宗使王阿海、杨天吉往赐誓诏曰:维天会二年岁次甲辰,闰三月戊寅朔,皇帝赐誓诏于夏国王 乾顺:
先皇帝诞膺骏命,肇启鸿图,而卿国据夏台,境连辽右,以效力于昏主,致结衅于王师。先皇帝以谓忠于所事,务 ……三辰在上,朕岂食言,苟或变渝,亦如卿誓。远垂戒谕,毋替厥诚。于是,宋人与夏人俱受山西地,宋人侵取之, 乾顺
遣使表谢赐誓诏、并论宋所侵地。诏曰:省所上表,具悉,已命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从宜定夺。是时,宗翰朝京 ……此。蒲察等遂旋军。睿宗既定陕西,元帅府不欲以陕西北鄙与夏国,诏曰:卿等审处所宜从事。
熙宗天眷二年, 乾顺
薨,子仁孝嗣立。
按《金史·本纪》:天眷二年正月戊戌,万寿节,夏遣使来贺。十月癸酉,夏国使来告丧。 按《夏国本传》:天眷二年,国王 乾顺
薨,子仁孝立,遣使册命,加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 按《张奕本传》:天眷三年,同知太原尹。晋宁军报夏人侵 ……正月,夏国请置榷场、许之。 按《夏国本传》:皇统元年,请置榷场、许之。初,王阿海等以太宗誓诏赐夏国, 乾顺
以契丹旧仪见使者,阿海不肯曰:契丹与夏国甥舅也,故国王坐受,使者以礼进。今大金与夏国君臣也,见大国使 ……有岁弊之赐、誓诏之答,要皆出于一时之言,其心未尝有臣顺之实也。元昊结发用兵,凡二十年,无能折其强者。 乾顺
建国学,设弟子员三百,立养贤务;仁孝增至三千,尊孔子为帝,设科取士,又置宫学,自为训导。观其陈经立纪
澄润,虚岫扬烟。峭崿空笼,茂林重邃。吐纳风云,殖生万类。体静兼仁,惠有攸利。神明是居,游仙是庇。岩以 崇宗,
谷以虚受。则天之高,拟地之厚。泽润无穷,体实长久。功配两仪,德均徽猷。朝咨上宰,建兹灵宇。正以准绳,
或白或苍,亦不常,其色岂可使旷代嘉瑞来者,无闻今圣君俭德罢露台至仁祝疏罗重林衡不时之禁,则草木茂矣。 崇宗
庙祫祭之礼,则禽鱼乐矣。若然则朱草蓂荚,将擢秀于庭际,丹凤麒麟岂空游于郊薮。下臣不佞,再拜作颂,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