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法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丨乎玄感再拜曰诚如圣旨徵入朝史)人名(刘文丨光武方/丨周贤臣鲍丨)
(与管仲为死友/颖考叔纯孝)姓氏 (鲁桓公
子丨牙之后丨弓鲁大夫聘/晋知礼丨詹郑人三良为政僖七)
(豆总名诗采丨采丨烹葵及丨孟氏/有丨粟如水火 …… (第 28a 页)
详握)活套(画丨枝/相丨)(榱也椽/方曰丨)
(易或得其丨淮南/曲木不可以为丨)丹楹刻桷(鲁庄公丨 桓公
丨丨 (第 50a 页)
桓公
丨非礼也谷梁)大杗细桷(丨/者)
(为丨丨者为/丨进学解)𣙜(说文水上横木○丨酤详酤通作棹杨于/为 (第 50a 页)
屠公货殖傅朱公任公汉书高帝纪终公艺文
志蔡公毛公乐人窦公黄公毛公皇公张耳陈馀传范
阳令徐公甘公刘歆傅 鲁国桓公
赵国贯公周昌传赵
人方与公武五子傅瑕丘江公王褒傅九江被公于定 …… (第 4a 页)
  史家追纪月日之法
或曰铸刑书之岁是则然矣其下云齐燕平之月又曰
其明月则何以不直言正月二月乎曰此正史家文字
缜密处史之文有正纪有追纪其上曰春王正月暨齐

平二月戊午盟于濡上正纪也此曰齐燕平之月壬寅
公孙段卒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泄及良止以抚之追纪
也追纪而再云正月二月则嫌于一岁之中而有两正
月二月也故变其文而云古人史法之密也
左传追纪之文不止此如襄公六年傅郑子国之来聘
也四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
及把 桓公
卒之月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
师齐师大败之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舆子王 (第 13a 页)
王宋有元公无元王庄子见鲁哀公而其书有
魏惠王赵文王鲁哀公去赵文王一百七十岁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侯桓侯与 鲁桓公
同时相去几二百岁越
绝书晋郑王晋郑未尝称王又言孔子奉雅琴见越王
越灭吴孔子已卒列子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 (第 27b 页)
 后亡其以是哉

孔子观于 鲁桓公
之庙有欹器焉问于守庙曰此何器
对曰此为宥坐之器孔子曰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
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坐侧顾谓 …… (第 12a 页)
 上策也

齐人伐山戎
 胡安国曰北戎病燕职贡不至 桓公
内无固国外无
 从诸侯越千里之险为燕辟地可谓能修方伯连帅
 之职矣何以讥之乎桓不务德勤兵远伐不正王法 (第 26a 页)
 按毛传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集传以子为男
 子以诗为淫奔之诗乃自作白鹿洞赋又曰广青衿
 之疑问则仍依序说矣
敝笱序云齐人恶 鲁桓公
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
乱为二国患朱子曰桓当作庄 (第 24b 页)
 按文姜以桓三年归鲁十八年公与如齐齐侯通焉
 设使 桓公
纳申繻之谏防闲文姜不与如齐则亦不
 至于淫乱可知盖文姜是时归鲁十有六年与如齐
 而使至于淫乱者 (第 25a 页)
桓公
也若庄公即位夫人固在齐
 矣其后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享齐侯于祝丘以及
 于会防会谷不能防闲则有之使至淫 (第 25a 页)
 之功于既薨之后作颂以告于其神孔氏谓虽名为
 颂而体实国风非告神之歌非也盖鲁之所以有颂
 而无风者为内讳也彼南山敝笱载驱猗嗟诸诗皆
 刺 鲁桓公
文姜及庄公也乃不系之鲁而系之齐岂
 非以淫乱无耻之行当为内讳而姑托之于齐风以 (第 30b 页)
 灾刘向以为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之臧以奉宗庙
 者也时夫人有淫行挟逆心天戒若曰夫人不可以
 奉宗庙桓不寤与夫人俱会齐夫人谮 桓公
于齐侯
 齐侯 (第 25b 页)
桓公
此其应也春秋书壬申灾乙亥尝先后 (第 25b 页)
 者有谓其据事直书褒贬自见者其实不尽然也春
 秋之作不有左传以明之圣人之意或几乎晦矣余
 尝见郝楚望之论春秋矣鲁隐公之死仲翚弑之也
 而书公薨 桓公
死于齐彭生杀之也书薨于齐昭公
 出奔季孙意如逐之也书孙于齐文姜敬嬴穆姜之
 淫恶亦书夫人书小君死亦书 (第 11a 页)
 心三昧因号慈氏异时祝发事浮屠道者皆以慈为姓

 如今之称释氏此乃异域之言当存而勿论然不著
 其说则可好奇者或引为华人姓源故辨明之

 出自姬姓 鲁桓公
孙曰公孙兹其孙母还以王父字
 为氏
司马
 西京杂记曰司马氏本周史佚后盖史佚当出于重
 黎而休父又出 (第 7a 页)
 利公生韩皇右四府骠骑将军生善惠
霞露

 出姓解
瑕丘
 风俗通 鲁桓公
庶子食采瑕丘子孙氏焉谨按汉项
 羽纪传有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
 羽河上故羽立申阳为河南王 …… (第 15a 页)
 人姓申名阳服虔曰瑕丘属中山县申姓阳名独文
 颖曰姓瑕丘字申阳然则姓书用文颖之说创立此
 氏未必非误又瑕丘于春秋时未必在鲁而 桓公
(第 15a 页)
 侍郎天章阁待制仲简字畏之扬州江都人


 出姓苑
洞沐
 元和姓纂曰汉有洞沐孟阳治易
仲孙
 出自姬姓 鲁桓公
四子长子庄公同次曰庆父次叔
 牙次季友庆父卒谥共仲生穆伯公孙敖敖生文伯
 榖惠叔难榖生孟献子蔑始以仲 …… (第 2b 页)
 及乞带字子上乞字子瑕始以王父字为驷氏带生
 偃字子游乞生歂字子然歂生宏字子般又有黑字
 子晰及驷奉

 出自姬姓 鲁桓公允
夫人文姜方娠卜人谒之曰生 (第 10a 页)
 陵陆偏旁相近必陆讹而为陵也
祝固

 元和姓纂曰卫祝固之后汉有侍御史祝固遥
叔孙
 出自姬姓 鲁桓公
第三子叔牙谥僖叔立其后为叔
 孙氏僖叔生戴伯兹兹生庄叔得臣得臣生宣伯侨
 如及穆叔豹豹生昭子婼世系具 (第 19b 页)
春秋人谱又后魏
 十姓献帝叔父之后乙旃氏改为叔孙氏
叔仲
 出自姬姓 鲁桓公
子叔牙为叔孙氏牙孙叔彭生别 (第 19b 页)
 其何不济
齐桓公赏鲍叔
晋文公赏子虎

 吕览管子束缚在 鲁桓公
欲相鲍叔鲍叔曰吾君欲
 霸王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若也 (第 11a 页)
桓公
曰夷吾寡人之
 贼也射我者也不可叔曰夷吾为其君射人者也君
 若得而臣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 (第 11a 页)
桓公
不听彊相鲍
 叔固辞让而 (第 11a 页)
桓公
果听之于是乎使人告鲁曰管
 夷吾寡人之雠也愿得之而亲加手焉鲁君许诺乃
 使吏鞟其拳胶其目盛之以鸱夷置 (第 11a 页)
之车中至齐境
  桓公
使人以朝车迎之祓以爟火衅以牺猳焉生与 …… (第 11a 页)
 之言也目益明耳益聪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因
 顾而命管子曰夷吾佐予管仲还走再拜稽首受令
 而出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 桓公
必先赏鲍叔曰使
 齐国得管子者鲍叔也 (第 11b 页)
桓公
可谓知行赏矣
 又晋文公将伐邺赵衰言所以胜邺之术文公用之
 果胜还将行赏衰曰君将赏其本乎赏其末乎赏其 (第 11b 页)
   姬去疾 姬夷  姬申
传云管蔡郕霍鲁卫毛𥅆郜雍曹滕文之昭也邘晋应
韩武之穆也又云郑有平惠之勋有厉宣之亲于诸姬
为近则鲁卫晋郑吴蔡曹滕诸国命名皆不得相犯今
案史记有名宜臼者二一周平王一晋靖侯有名夷吾
者二一吴侯屈羽之子一晋惠公有名班者二周匡王
曹昭公也有名骄者二周安王晋哀公也有名胜者二
郑声公曹武公也有名光者二一晋哀侯为曲沃武公

所虏一吴王阖庐为越王句践所杀有名称者二一鲁
孝公能顺道诸侯宣王立为鲁后一晋武公以伐灭宗
国釐王命为晋君有名胡者二一周厉王使卫巫监谤
卒死于彘一蔡叔度之子蔡仲能改行率德复封于蔡
有名寿者二一卫宣公之子代太子伋死者一曹文公
也有名朔者二一卫惠公谮杀太子而得立者一蔡成
侯也有名同者二一鲁庄公其生与 桓公
同日故名一
蔡景侯通太子般之妇而被弑有颓者二一周王子颓 (第 2a 页)
 左传晋大夫邳郑邳豹(案左传邳郑丕/豹俱不从邑)
 信都 风俗通云奚仲为夏车正自薛封邳其后为
 氏后汉二十八将有卫尉信都邳彤

 左传 鲁桓公
丕之后以王父名为姓其后有丕无还
 (案 (第 8b 页)
鲁桓公
名允此作丕误且亦不得为丕氏所自出/通志及急就萹俱作晋大夫丕郑父子豹之后丕亦) (第 8b 页)
 (作丕又徐广/曰 桓公
名轨)
伊娄
 后魏献帝与邻第六弟为伊娄氏为十姓因官氏焉
 河南 后魏徐州刺史济南公伊娄信生伊娄公伊 (第 9a 页)
 元和姓纂卷八(去声送韵/至夬韵)  唐 林宝 撰
  一送

 高辛氏才子八元仲堪仲熊之后以王父字为氏一
 云 鲁桓公
子庆父子孙号仲氏又虺为汤左相子孙
 氏焉汉有廷尉仲定少景唐司门员外郎仲子陵成
 都人 …… (第 1a 页)
 颍川 见姓苑 又音僖魏志有戏才
譬历辰

 代人改为辰氏
  六至

 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一云 鲁桓公
子季友之后亦为
 季氏汉功臣表戚圉侯季必传封四代
 寿春 姓苑云今寿春有季氏汉河东太守季布弟
 心宋 …… (第 7b 页)
 庐江 今庐州有此姓


 见姓苑
季孙
  鲁桓公
子友之后子孙号季孙氏生行父文子文子
 生宿武子武子生纥悼子公若公鸟纥生平子意如
 平子生斯桓子季鲂侯 (第 10a 页)
 郑穆公时匠丽寇之后著书八篇

唱盆
 改为温氏
  四十二宕
(音/抗)
 晋有汉中大夫伉嘉
  四十三映

  鲁桓公
子庆父之后号曰孟孙因以为氏又卫襄公 …… (第 23a 页)
 见姓苑

  四十五劲

 周厉王少子支封于郑是为 桓公
在畿内今华州郑
 县是也威公生武公与晋文公夹辅平王东迁于洛
 郑徙溱渭之间谓之新郑传封十三代至幽公为 (第 26a 页)
 代北复姓
屋引
 代人随魏南徙河南后魏行台右仆射屋引业生通
 通生容容生浴浴生永达唐梁王府统军
叔孙
  鲁桓公
子叔牙生兹号叔孙亦为氏生得臣得臣生 (第 14a 页)
绌无知
无知怒公令连称管至父戍葵丘曰瓜时而往及瓜时
而来期戌公问不至请代不许故二人因公孙无知以
作乱 鲁桓公
夫人文姜齐女也公将如齐与夫人皆行 …… (第 3a 页)
(公谓 桓公)
申俞諌曰不可(申俞鲁/大夫也)女有家男有室(女有夫之/家男有妻)
(之/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公不听遂 (第 3b 页)
以文姜会齐侯于泺
文姜通于齐侯 桓公
闻责文姜文姜告齐侯齐侯怒飨
公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乘谓扶公升车/拉其胁而杀之)公薨于车
竖曼曰(竖 …… (第 3b 页)
下遂杀公而立公孙无
知也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糺
奔鲁九年公孙无知虐于雍廪雍廪杀无知也 桓公
自 …… (第 4b 页)
莒先入鲁人伐齐纳公子糺战于乾时管仲射 桓公

钩鲁师败绩 (第 5a 页)
桓公
践位于是劫鲁使鲁杀公子糺(劫谓/兴兵)
(胁/之) (第 5a 页)
桓公
问于鲍叔曰将何以定社稷鲍叔曰得管仲与
召忽则社稷定矣公曰夷吾与召忽吾贼也鲍叔乃告
公其故图(故图谓管 …… (第 5a 页)
曰不受夫夷吾之不死糺也为欲
定齐国之社稷也今受鲁之政是弱齐也夷吾之事君
无二心虽知死必不受也(君谓 桓公)
公曰其于我也曾若是
(曾则也则能无/二心如是乎)鲍叔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也其于
君不如亲糺也(言管仲 …… (第 5b 页)
先行距路不令子)
(糺之党得/及小白)鲍叔乃为前驱遂入国逐公子糺管仲射小
白中钩管仲与公子糺召忽遂走 鲁桓公
践位鲁伐齐
纳公子糺而不能桓公二年践位(入国二年 …… (第 8b 页)
亲于诸侯内不亲于民公曰诺政未能有行也二年
弥乱(不尽行夷吾/之言故弥乱)又告管仲曰欲缮兵管仲又曰不
可公不听果为兵 (第 9b 页)
桓公
与宋夫人饮船中夫人荡船而
惧公公怒出之宋受而嫁之蔡侯明年公怒告管仲曰
欲伐宋管仲曰不可臣闻内政不修外 …… (第 9b 页)
内外不归)
(乱亡立至/故可患也)若夫死者吾安用而爱之(贪人自相杀伤/吾何能惜之)
又内修兵三年 桓公
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谓国/相邻)于是 …… (第 10b 页)
社稷危公不听兴师伐鲁造于长
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 桓公
曰吾兵犹尚少吾参
围之安能圉我(吾以三倍之兵围/之则何能圉我)四年修兵同甲十万
(同甲谓完/坚齐等) …… (第 11a 页)
为之关(更立国界/而为之关)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
齐齐亦毋复侵鲁(鲁请从服于齐供其/徵求比于齐之关内) 桓公
许诺鲁人
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
侯君不如己(若以交兵闻于诸侯/不如止而不盟也) (第 11b 页)
请去兵 桓公
曰诺乃
令从者毋以兵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 …… (第 11b 页)
(若果弱鲁诸侯/又以贪名加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
(既有贪忌之/名故皆设备)非齐国之利也 桓公
不听管仲又諌曰
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
以约取也(不可以盟/取信也) (第 12a 页)
桓公
不听果与之遇庄公自怀剑
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
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 (第 12a 页)
桓公
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
于君前(左手举剑将揕 (第 12a 页)
桓公
且以右手自承而言曰齐/迫鲁境亦死今杀君亦死同是死也将杀君次) …… (第 12a 页)
无有进者(拔剑当阶所以拒管仲言鲁齐/二君将欲改先者之所图今不)
(当有进/者也)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竟 桓公
许诺以汶为竟
而归 (第 12b 页)
桓公
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辟人以过弭
(既不修其兵革故出入自圉辟/其人以先者之过故弭息其师)五年宋伐 (第 12b 页)
桓公

管仲与鲍叔曰夫宋寡人固欲伐之无若诸侯何(无若/诸侯)
(救宋/何)夫杞明王之后也(杞夏/之后)今 …… (第 12b 页)
外举义以行先之(以内行/先之)则诸侯可令附 桓公
曰于此
不救后无以伐宋(今不救杞后/无辞以伐宋)管仲曰诸侯之君不贪
于土贪于土必勤于兵勤于兵必病于民 …… (第 13a 页)
静)诈则不信于民夫不信于民则
乱内动则危于身是以古之人闻先王之道者不竞于
(兵者凶器/竞之则危) 桓公
曰然则奚若管仲对曰以臣则不(以/臣)
(之意则不/与君同)而令人以重币使之(以重币使宋/令罢杞兵)使 (第 13a 页)
之而不
(谓宋不/从令)君受而封之(受杞告命/而建封之) 桓公
问鲍叔曰奚若 …… (第 13a 页)
鲍叔曰公行夷吾之言公乃命曹孙宿使于宋宋不听
果伐杞(宋果/伐杞) 桓公
筑缘陵以封之(缘陵/杞城)予车百乘甲一
(谓与/杞也)明年狄人伐邢邢君出致于齐(致命于齐/以告急) (第 13b 页)
桓公
筑夷仪以封之(夷仪/邢城)予车百乘卒千人明年狄人伐卫
卫君出致于虚(虚地名诗所谓升/彼虚矣以望 (第 13b 页)
楚矣) 桓公
且封之隰朋宾
胥无諌曰不可三国所以亡者绝以小(小国之亡理则/然矣不当封也)
今君蕲封亡国国尽若何(国 (第 13b 页)
之车尽于封/亡国其若之何) 桓公
问管仲
曰奚若管仲曰君有行之名安得有其实(既有行封之/名则当虚国) …… (第 13b 页)
(而为之安得/有其富实乎)君其行也公又问鲍叔鲍叔曰君行夷吾
之言 桓公
筑楚丘以封之与车三百乘甲五千既以封
卫明年 (第 14a 页)
桓公
问管仲将何行(更问以所/行之政也)管仲对曰公内
修政而劝民可以信于诸侯矣君许诺乃轻税弛关市
之征为赋 …… (第 14a 页)
(所谓大国善下/小国则取小国) 桓公
许诺行之管仲又请赏于国以及
诸侯君曰诺行之管仲赏于国中君赏于诸侯诸侯之
君有 …… (第 14b 页)
下有善者衣裳
贺之(列士谓齐之列士管/仲自以衣裳贺之)凡诸侯之臣有諌其君而善
者以玺问之以信其言(谓 桓公
以玺问之以信/验其所諌之言为善)公既行
之又问管仲曰何行管仲曰隰朋聪明捷给可令为东
(东国谓自齐东 …… (第 14b 页)
于鲁游蒙孙于楚五年诸侯附狄人伐(谓入/伐齐) 桓公
告诸
侯曰请救伐诸侯许诺大侯车二百乘卒二千人小侯
车百乘卒千人诸侯皆许诺齐车千乘卒先致缘陵(先/者) …… (第 15b 页)
近齐之大侯则以齐县分/之终不践其国以侵之)北州侯莫来(谓不来救齐/北州谓北之)
(州即幽州/营州等) 桓公
遇南州侯于召陵(谓伐楚盟/于召陵也)曰狄为无
道犯天子令以伐小国(小国齐/自谓)以天子之故敬天之命 …… (第 15b 页)
令以救伐(言诸侯以敬顺/天命救齐伐狄)北州侯莫至上不听天子令
下无礼诸侯寡人请诛于北州之侯诸侯许诺 桓公

北伐令支(令支/国名)下凫之山斩孤竹(孤竹国名/斩其君)遇山戎顾
问管仲曰将何行管仲对曰君教诸侯 (第 16a 页)
为民聚食诸侯
之兵不足者君助之发如此则始可以加政矣(既使诸/侯足食)
(足兵然后可/以加之政也) 桓公
乃告诸侯必足三年之食安(有三年/食然后)
(可 …… (第 16a 页)
终岁而有不/从者可以加刑罚)君乃布之于
诸侯诸侯许诺受而行之卒岁吴人伐谷(谷齐之下都/后以封管仲) 桓公
告诸侯未遍诸侯之师竭至以待 (第 16b 页)
桓公(竭至言/其尽来)

公以车千乘会诸侯于竟都师未至吴人逃(齐都之师/尚未至而) (第 16b 页)
受而行之卒岁吴人伐谷(谷齐之下都/后以封管仲)
桓公告诸侯未遍诸侯之师竭至以待桓公(竭至言/其尽来)
以车千乘会诸侯于竟都师未至吴人逃(齐都之师/尚未至而) …… (第 16b 页)
(吴人/逃也)诸侯皆罢 桓公
归问管仲曰将何行管仲曰可以
加政矣(诸侯服从如此/故可以加之政)曰从今以往二年适子不闻孝
不闻爱其弟 …… (第 17a 页)
过大夫不谏士庶人
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士庶人闻之吏贤孝悌可赏
(士庶人有贤孝悌闻/之于吏则可赏也) 桓公
受而行之近侯莫不请事
(近齐之诸侯皆/请齐徵赋之事)兵车之会六(兵车之会谓/兴兵有所伐)乘车之会三 …… (第 17a 页)
(乘车之会谓结/好息民之会也)飨国四十有二年 桓公
践位十九年弛
关市之征(征赋/也)五十而取一(取其货贿/五十之一)赋禄以粟案田
而税(案知其壤/塉而 …… (第 17b 页)
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饥谓时岁/总饥故不税)岁饥弛
而税(此岁饥谓有饥者有不/饥者故弛饥而税不饥) 桓公
使鲍叔识(音/志)君臣之
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不仕谓馀/子未仕者)高子
识工贾之有善者国 (第 17b 页)
叙今事可谓宋人守株者矣语曰世异则事异事
异则治异求其偶中亦有可言者焉是故君父见害臣
子所不忍言故左叙 桓公
之在齐也而云彭生乘公薨
于车如干宝晋纪叙悯帝殁于平阳而云晋人见者多
哭贼惧帝崩此与左氏实所谓猊异而心 (第 5b 页)